向文华,苏海茵,孙芳,王丛蕾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21世纪以来,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逐渐试行、推广,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目前本科生导师既要指导学生思想,又要指导学生生活,还要指导学生学业,责任多、任务重,导师资源严重不足,加之配套制度不健全,导致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认为改变目前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十分必要。
导师制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威廉·威克姆主教在他建立的新学院中首次实行付薪的导师制[1]75-77。因此,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具有悠久的传统,其核心是强调导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授课,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典籍、文献进行自我阅读、消化、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哈佛大学1916年开始引进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施行的导师制,并与学分制、选课制结合起来,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导师制曾在中国实施。当时,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后,鉴于当时的教育制度只注重知识传授不重视品格熏陶,有“教”无“训”,一直想施行导师制,但苦于缺乏办学环境,师生之间难于有长时间接触交流、面对面讨论的机会。1937年9月浙江大学西迁至天目山禅源寺后,条件成熟,遂确定实行导师制,当时为国内教育界首创。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品格,让学生明白肩负振兴国家、拯救民族于危亡的社会责任。但由于种种原因,导师制在浙江大学只实行近9年时间就已名存实亡。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开始引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002年,北京大学率先在本科生中开始导师制试点,设立30万元的专项基金,并设立校长基金,资助学生科研,为本科生配备一流导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2002年浙江大学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2]90-92。随后,我国多所高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2010年,西南科技大学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科生导师制分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高年级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3]52-53。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将导师制和辅导员制相结合,对学生生活、思想、学业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高年级导师制是指只为高年级大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培养其专业学习能力、独立科研能力以及就业指导;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则主要针对低年级中的优秀本科生和全部高年级本科生进行指导。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生力量,对教学和科研具有双重促进作用,使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我国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非常重视在本科生中开展科研活动,他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一种英才教育模式”[4]20268-20269,就是借助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对低年级中具有科研兴趣、学术思想活跃、有一定潜力的优秀本科生以及全部高年级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指导的一种制度,通过让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通过项目申请、方案论证、项目实施、数据整理、成果总结和论文发表等环节,使学生了解项目查新和相关文献搜索,学习发现和凝炼科学问题,最后成为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本科生导师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诸多问题。相关研究文献指出,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下,导师数量不足,接受指导学生数量偏多,指导内容庞杂;二是导师的职责不够明确,常会产生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相冲突的现象;三是指导时间难以保证,在职责不明确的情况下,指导与否变成了“良心活”,导师制流于形式;四是师生双方缺乏相互了解,学生选择导师的自由度较小,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五是对导师的工作效果难以做出一致性评判;六是配套制度不健全等。
目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指导内容上也与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偏差。西南科技大学覃琴、蔡锦明、白萍在“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和分析”[5]71-73一文中认为:学校部分学院由于导师指导的学生较多,个性指导的效果不明显。高年级学生的不满意比率大大高于低年级的比率,高年级学生需要指导的愿望比较强烈,对导师的要求也较高,但86.7%的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还是持肯定的态度。学生希望导师指导的内容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是就业、择业与创业指导;第二是专业思想与专业技能;第三是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活动。而导师实际指导的内容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是政治、道德品质和思想;第二是学习方法;第三是专业思想与专业技能。这充分说明目前导师指导内容与学生期望差距较大,除“就业、择业与创业指导”这一最直接关系学生前途的因素外,学生还希望指导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解决全程导师制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章提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高校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科研创新能力、责任心较强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科研导师。导师的聘任与岗位聘任保持一致,每届聘期3年,每位导师指导6~8名学生。为保持连续性,低年级本科生在确定导师时即可考虑毕业设计(论文)方向,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直接延续原导师。学校实行过程动态考核,只有考评合格的导师才有资格申报下一届科研导师。
此外,要让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真正产生效果,还要考虑导师是否有精力指导。目前,条件优秀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基本上每届都带有硕士研究生,有的甚至还带有博士研究生,这部分教师较受本科生青睐。导师的精力十分有限,必须做出恰当的安排。导师的主要精力虽然放在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上,但是,指导硕士和博士的部分过程也可以考虑让本科生参与,比如,一些硕士、博士的论文开题讨论,课题讨论等。本科生参与这些活动可扩大视野,开拓思路,获益匪浅,开展此类尝试的院系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只针对低年级中具有科研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和全部高年级本科生进行科研指导,在指导高年级本科生的同时,还结合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可以大大减少对科研导师的需求,解决导师数量不足的困难。科研导师应侧重于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职责简单、明确。导师本身也要完成科研任务,学生还可以帮助导师做些具体的事务,导师的指导时间就有了保证。
要让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真正产生效果,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是否有兴趣和精力参加。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实行英才教育,采取学生自愿和学校选拔的方式。而对于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高年级学生,则可采取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实行全员科研导师制。在确定导师和接受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尤其要突出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学院向学生公布所有科研导师的专业方向,学术成就,带硕士生、博士生数量以及在研科研项目上正在攻克的科学问题或技术关键。由学生提出申请,介绍自己的学业情况,兴趣爱好,导师组织面试,面试合格的学生才正式接受指导。
科研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借助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或拟开展的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申请、方案论证、项目实施、数据整理和成果总结等各个环节,教会学生科技项目查新,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最新文献,研究方案设计优化,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力,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的能力,发现和凝炼科学问题的能力。导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拟定专业学习计划,把学生吸引到专业书籍阅读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配不同的研究工作,培养合作精神。导师通过指导文献搜集整理,培养学生独立搜集资料、甄别、加工和准确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读书报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讨论、发言,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要让科研导师制长期有效地实施,必须让学生、导师和学校三方均获益。目前实行的全程导师制,给予导师的津贴十分有限,但高校教师是“学术人”,其行为选择不同于“经济人”。在一定时期内,导师凭职业道德、学术风范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义务劳动”,长期下去,导师的积极性可能会受挫。因此,需要提高科研导师相应的收益,科研导师的权利体现在:1.选择和淘汰学生;2.获得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3.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科研助手;4.获得指导工作量报酬;5.获得荣誉称号和相应的奖金。学生获得的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获得的是高素质的毕业生和未来良好的社会声誉。
牛津大学实行导师制具有良好的氛围,导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导师也具有极大的自由。在我国,导师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需要加强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导师职责应写进岗位职责中,成为岗位聘任合同的一部分,成为绩效工资制实施的一项任务要求。不仅每年要进行年度工作考核,而且,要在接受指导学生毕业时进行效果评价。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平时对学生的指导计划、指导记录、指导工作总结和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学分获得情况、考研、就业情况等[6]81-82。考核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与奖励性绩效挂钩。评价结果为优秀的科研导师,授予“优秀科研导师”荣誉称号,在职称晋升时优先。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科研导师,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减少直至取消奖励性绩效,严重的降聘其岗位,使他们重视作为科研导师的责任。学院将导师指导学生科研情况列入教学档案,在课题申报、外出培训、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严重不合格的取消导师资格,并关联其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指导毕业设计资格等方面。
学生的考核由导师负责,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完成导师指定任务的情况,包括是否完成指定经典专业书籍的阅读、相关国内外最新文献的搜集整理,参加课题讨论、交流、汇报的质量,是否完成导师指定的实验操作,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实践学分获得情况。在考核基础上,对不认真接受指导的低年级学生,可以适当淘汰。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因为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可参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评价考核学生。为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对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综合测评、推优入党、奖学金评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优秀毕业生推荐等方面给予加分,对于特别突出的学生授予“科研创新实践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在目前本科生导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本科生参与课题的研究实践,尽早融入专业尖端领域,既是本科教学的一种补充,也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让本科生和其他硕士、博士研究生一起,协助导师做些教学和科研的辅助工作,从点滴做起,养成踏实的工作态度,摒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养成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学校通过有限力量,重点支持科研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注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科研,让学生跟随导师一起跟踪最新的文献信息、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资讯,及时获取学术报告信息等,对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志凯.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2] 刘恩元.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机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
[3] 高凤山.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
[4] 刘思园.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微生物学》教学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5] 覃 琴. 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以西南科技大学学生评价视角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
[6] 徐爱琴.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工作实践与探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