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琴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用直觉体验的玛丽·奥利弗诗歌
张建琴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美国著名女诗人玛丽·奥利弗是1984年普利策诗歌奖的获得者,她的诗歌作品以自然为基础,又以自然为归宿,是对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和认识。她自然主义的创作特点以及对事物本质和人自身的深刻认识,同柏格森直觉主义在艺术创作中所提倡的直觉、创造性、非理性等主张不谋而合,闪现出柏格森直觉主义认识论的光芒,在生态美学逐渐被重视的今天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直觉主义;回归自然;物我交融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是直觉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形而上学导论》一文中将认识世界的方式区分为直觉和理性分析两种。“认识一个对象,柏格森认为或者是环绕而过,或者是进入对象的内部。前者为理性分析,后者为直觉感知。”[1]也就是说,人类存在两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一是靠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就是我们围绕对象,围绕观察点,外在地把握事物;二是靠人的直觉融入对象之中,不需要辅以其他符号和媒介,直接体验到对象的本质。第一种方式属于外部观察,它要建立在观者的观念之上,其结果也只能通过语言符号加以展现。人无法真正地把握对象,而只是借用理性分析将对象分解开来,再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对其加以解释和描述。这样,人实际上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将认识对象按照自己的需求分解成了碎片式的存在。而直觉主义认识方式强调要尊重并融入认识对象,以至达到一种物我不分的境界。这种直觉地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抽象的思辨传统大相径庭,主体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去除了自我的立足点,达到对事物的一种绝对的认识。因此,直觉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不能参透世界的本质,人只有通过直觉进入对象内部,与其达到融合、映照,才能把握对象,进而沟通世界。
玛丽·奥利弗被誉为“自然诗人”,她用超凡脱俗的自然主义诗歌表达对生命的礼赞,把人们从压抑、混沌、矛盾的社会现实中拯救出来,进入一个和谐、自然、自由的新世界。经过倪志娟的译介,奥利弗的诗歌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和喜爱。她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细致入微,不加雕饰,但却令人感动。她对自然体验和感悟的途径不是概念、判断或推理,而是直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理念在她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人可以通过直觉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需要概念、判断和推理。通过直觉,人可以进入并融入对象之中,实现与对象的物我同一。她在诗中总是能与自然之物达到难舍难分和浑然一体的感觉,这是一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与单纯的意识流程,是与绵延、内在生命相同一的流程。奥利弗的家信[2],就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创作手法和深层追求。
诗中奥利弗善于捕捉自然中的事物:蓝松鸦、霜、星星、山、秋月、瓜……这些自然界常见的物象饱含着生命的气息,仿佛一边生长,一边串连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清新图景,带给人无尽的想象,照应着人们久违而亲切的记忆。她的诗歌总能将我带回到童年,那是我与自然最亲近的时光。蛙声遍野的夏夜、星光、水塘、微风、蚂蚱、玉米地、狗尾巴草……正是这种带有直觉印象的意象,最能引起人的感情的共鸣。
奥利弗诗歌的着墨之处总是自然万物,鲜有提及社会生活的地方。《家信》这首诗可以说是个突破。在诗的开始,奥利弗便提到了“她”寄来一封家信,所以“她”可能是诗人的一位亲人,虽然不知道“她”是谁,但“她”肯定是个感性的人,“她”为失去的东西痛苦哭泣,也为生生不息的自然兴奋歌唱。“她”认识到了生活的艰难、缓慢和陌生,但这些“没有改变她聪明而热情的心”,来年又是新的一年,“她”已经种下了新的希望。
“一花一世界”,从一朵花中便可以体悟到整个世界的哲理。诗人仿佛变为一朵花、一株草,回归生命的原初
的方式最体验自然的情感和呼吸。在她眼中,万物的内在本质,人们是无法在外部体会到的。她真正实现了在自然之中,用直觉感受着自然中的一切。奥利弗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拉着你的手,让你置身于一个曾被你忽略的自然世界之中。这样的手法,又一次暗合了直觉主义的主张。直觉主义注重冲破语言法号的帷幕,认为世界万物不能由语言概念来确指、来表现,而只能靠主体依其价值取向在经验范围内体悟。奥利弗的诗歌中,没有语言的概念,只有自然之物。一切的体验和感悟都是在生命的绵延之中获得。诗人由此获得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与物、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了,万物融合为一体。这在作者的《黑水塘》[2]中有明确的体现。
该诗写一夜的雨给黑水塘带来了一夜的沸腾。雨一定很大、很急,如泻如瀑,在水面上激起了串串的水花,池塘的往日的平静被打破了,在黑夜中毫无忌惮地沸腾着、翻滚着,仿佛迎来一种新生。清晨,雨停了下来,黑水塘也恢复了平静。诗人跟随自然的召唤,远离尘嚣,来到水塘边,享受雨后早晨清新而湿润的世界,她忍不住掬了一捧水,放心地喝了下去。现代的自然是被污染了的自然,是不健康的自然。生活在工业时代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有人会直接喝下池塘中的水,而诗人甚至是带着欣赏的心情慢慢饮下那捧塘水,体会着它带来的惊喜。果然,它的味道很特别,清冽而甘甜,惊醒了她沉睡的身体,它包裹着石头、叶子和火的味道,每一丝的味道都代表着一丝生机,它们似乎与诗人的身体碰撞、交融,并相互说着悄悄话。塘水为什么会有火的味道?这里的火,代表了万物枯荣更替、生生不息的活力。动物、植物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听懂自然的语言,体会到自然的情感。这样纯净的、美丽的自然,也许只是诗人的想象。
在柏格森那里,直觉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它要求主体进入对象之中,并与其形成契合与交融,达到一种物我不分的状态。这是在西方主客二分的二元论之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直觉能使人自己的生命和对象的生命融为一体,在这种交融中获得全新的体验。直觉主义方法可以达到对事物更彻底、更深刻的把握,而不是相对的和模糊的认识,它用直觉来体会,而不是进行归纳或演绎。作为西方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格森一直将生命问题作为自己关注的核心,并用他的直觉主义为生命哲学作出了最完备的论证。
在奥利弗的诗中,诗人始终将自己和自然万物交融在一起。体会她的诗中的韵味,也要用这种交融的方法,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的感官,甚至需要亲身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体会,否则,你不会得到诗的奥妙所在。只有随着诗人进入到万物之中,在那里感悟、驻扎,才能体会这世界的讳莫如深。《野鹅》[2]是突出的例证。
在奥利弗的世界中,自然是神一样的存在,她所有的诗歌都是在寻找这个神。自然之神呼唤着着她一次次地走向池塘、大山、深林、草原……寻找神的踪迹,谛听神的言语,在细致而敏感的观察与体会中实现和自然神性的融合。但是,自然之神不是宗教,不会用种种的规约束缚你的思想,你也不必用跪行千里的忏悔来涤荡自己的灵魂,你只需要认清自己是什么,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样才能真正地找到自己。在她看来,万物不是被占有的对象,它们按照秩序井然地生活着,无论是太阳还是雨,抑或野鹅都拥有存在的权利。人不能用自己的判断标准来评判事物的价值,人需要认清楚自己的位置,珍爱自然,按照自然应有的秩序来生活,这样,世界才能继续。
柏格森认为,个体通过直觉可以达到两种认识:一种是相对于主体存在的客体认识,以实现主客体的融合,进而把握主客体的本质,即事物的运动性——绵延;另外一种是认识主体自身的生命冲动,是主体自身的意识和主体自身生命相融合,形成对自身生命冲动的直觉,是人对人自身的认识。奥利弗对自然之神的呼唤,是她对万物和自身的认识的体现。她沉浸在永恒流动的宇宙万物之中,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这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为自身找到了归宿。
太过抽象的语言符号总是将对象的生命之流打断,直觉式的语言不仅表达了作者直觉式的感悟,还有利于激发读者的直觉感悟。奥利弗诗歌没有固定的体式和整齐的格律,诗歌语言浅显易懂、平易近人。她走入自然,并用自然的方式将其感悟呈现出来,“她的诗歌一反美国现代传统诗歌语言的晦涩抽象,以清新而简洁的笔触再现了新英格兰的各种景观及季节变化和自然之美”[3]。她善于将直觉感知与语言表达完美地结合,她的语言是质朴的,却不是平庸的。她并非简单地描写自然万物,而是在与自然万物的交往中找寻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繁盛与枯萎、收获与失去、水与火、炽烈与冰冷、开始与结束、生与死……在她的各种总是存在着许许多多对立统一的概念中,她讲求融入自然进而认识自然,且不是中庸的融合,而是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获得升华。她的快乐在自然之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她快乐地孤独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快乐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快乐,而是一种欣赏自然万物并融化在其中的快乐——这种快乐,也许才是孤独的本质所在,是人类社会,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所真正需要的一种食粮和雨水。”[4]
现代社会,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逃不开物质和功利的桎梏。在功利的眼睛中,无法显现万物鲜明的特殊性,只能看到对象可以被阐释的方面。艺术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发自心灵的感知,它可以冲破物质和功利的藩篱,返璞归真,体会万物原初的生命状态。奥利弗的艺术观及世界观是非功利的,她的直觉超过了她的理性,她用直觉回归自然、统一万物,用事物本然的方式感受其内在的美和唯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生态美学思想。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6-78.
[2]玛丽·奥利弗.玛丽·奥利弗(MaryOliver)诗选[J].倪志娟,译.绿风,2010(1):104-110.
[3]王忠霞,吴启明.论玛丽·奥利弗诗歌中的道家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24):122-124.
[4]倪志娟.玛丽·奥利弗的天空[J].诗探索,2010(2):130-132.
【责任编辑 赵 颖】
I106.2
A
1674-5450(2014)06-0094-02
2014-08-25
张建琴,女,山西太原人,辽宁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