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燕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其书《荀子》,不仅学说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且在论辩上比《论语》、《庄子》等说理文著作具有更系统、更严谨缜密的特点。《荀子》一书“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1] 91。《荀子》一书论辩的缜密与荀子本人喜好论辩有直接关系,荀子曾提出“君子必辩”的观点。本文将结合《荀子》文本中的相关内容,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个方面,分析其推理方式,揭示《荀子》一书的论辩魅力。
关于“辩”说,孟子在《孟子》一书中,充分体现了其高超论辩能力。但是,孟子本人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2] 271孟子好辩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况、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要发扬自己的学说就必须会“辩”。与孟子不同,荀子乐辩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荀子·非相》中提到“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仪,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仪,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3]46荀子认为君子之言需合先王之道、合礼仪,否则就是“奸言”,这是君子辩说的前提条件,是对所辩之言的要求。荀子进而提出,言语符合先王之道、符合礼仪要求,但是不乐于辩说也不是诚士所应为。君子应乐辩,因为言语具有极高价值:“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3] 46荀子强调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君子应重视语言,因而应重视辩说。
荀子进而把辩说分为三种;圣人之辩、小人之辩、士君子之辩。“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3] 51圣人之辩是辩说的最高境界,无需技巧、心机,随手拈来即成文章,富有文采、变化无穷,使人信服。“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3] 51此为小人之辩,虚而无统,不着要领,没有积极作用。“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3] 51此是君子之言,亦可从中了解荀子本人的辩说特点。君子之言不同于圣人之言的随口而出即成系统,也不同于小人之辩的虚有文采而无要领。其辩说“先虑之,早谋之”,是经过事先揣摩、组织的语言。君子为了发扬自己的学说观点,为了提高言语的可信度,往往是费尽心思、巧设言语的。荀子本人辩说便是如此,其辩说注重使用推理方法,以使自己的言说具有说服力。由于荀子乐辩,并注重“先虑之,早谋之”,因而其文章写来逻辑严谨,说理缜密。
人类获得认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得来,一种是通过有意识地推理得出结论。感官所得是感性认识,其基础是大量的生活实践,但是由于时代环境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这种途径所得结论的科学性较低,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与此不同,逻辑推理所得因其具有更严格的推理条件、结构形式,结论通常具有较高科学性、更为可信。《荀子》正是注重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因而其论辩更严谨缜密。所谓推理,指的是“根据几个已知命题推导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4] 161荀子说理往往注重从众所周知之事物中,推导出观点,令人信服,符合逻辑推理的特点。逻辑推理“根据推理由前提到结论的推导进程思维方向的不同,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4] 170经过分析,笔者发现《荀子》一书的推理正与这三种推理方式一致。
“演绎推理就是由一般性前提推导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也就是从关于某类事物的一般性知识出发,推出该类事物中某一特殊对象情况的结论的推理。”[4] 189
1.《荀子》中的三段论式论证
荀子注重从普遍事物中推出道理,并对结论进行进一步引申。荀子在论辩“君子必辩”时提出“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3] 50其前提为“人都好言其所善”,“君子是人”,结论为“君子好言其所善。”这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推理论证,“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大于“君子”这个概念的外延,并且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以得出君子也好言其所善的结论。荀子在此结论的基础上,进而根据君子的个人素质高于普通人的个人素质,普通人尚且好言,君子应更甚。荀子循序渐进引出结论,令人信服。
荀子在论说时,“还经常‘累进式’地使用演绎法,即从一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再以这个结论作为前提,继续推衍下去。”[5]86如《荀子·王制》中提到“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3] 91
2.复合命题推理论证
复合命题推理,“就是以复合命题作为前提或结论的演绎推理,基本类型有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4]P206荀子论说主要运用了联言推理和假言推理两种:
(1)联言推理的运用
联言推理,“就是其前提或结论中有一个是联言命题,并且,是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的演绎推理。”[4]207其中,联言推理的组合式,“就是以若干肢命题为前提,进而得出以这些肢命题的组合为结论的联言推理。”[4]207
荀子使用联言推理时,往往罗列相关肢命题,将这些肢命题组合成结论,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推理方式,在肢命题中提供了较多的信息,使得论证内容充实,并且更为直观。
荀子在《荀子·非相》中提出法后王的观点,反对当时“舍后王而道上古”[3]43的观点。荀子认为,上古“文久而灭,节族而绝。”[3]46“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3]45这段话由三个肢命题组成,简而言之,即是因为时代久远而五帝外无传人;因为时代久远而无传政;因为时代久远而传政不详细。其结论即是,因为时代久远,无传人无传政、传政不察。荀子以此论证,上古之事因为久远而失传,因而进一步说明了效法这种不察不清之事的不可行,法先王不可行,应法后王。其论证由三个肢命题组成,表达范围各不相同,将这三个命题组合成联言命题的推理,使得说理包含面更广,论证更为清楚明白。
同样,在《荀子·天论》有一段话:“楛耕伤稼,楛耘失岁,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祅。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祅。礼仪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3]118荀子在论证其观点“物之已至者,人袄则可畏也”,即论证在所有灾祸中人为灾祸的可怕。荀子以三个肢命题,写出了伤农、失政、无礼等等皆为“人袄”,直观论证了人为灾祸可怕的观点。
(2)假言推理的运用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命题作大前提,并且是根据假言命题断定的条件制约关系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4] 215此种推理方式反映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制约关系,以此分辨不同事物之间质的差异性。
荀子注重使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在《荀子·非相》中提出“辨”的重要性,指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在于人是有“辨”的,文中写到“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无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3] 42
此段中,荀子指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固有之的,动物亦有之,“人”即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充分条件。提出“人”是“二足而无毛”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用逻辑学的结构表示,即是如果是人,则“二足而无毛”。根据充分条件的规律:有前件必有后件,但是有后件未必有前件,可知 “人”是“二足而无毛”的充分条件,但是有“二足而无毛”这个后件,未必就有“人”这个前件。在这个推理里,凡人都是“二足而无毛”的,但是“二足而无毛”的并非都是人,狌狌“二足而无毛”却不为人,充分说明了这个推理。荀子以此论证“二足而无毛”并非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二足而无毛”只是成为人的必要条件。荀子进而提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大的地方在于“有辨”。由荀子的论辩可知,“辨”是人的必要条件,有且只有人才有“辨”,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命题。荀子在此提出了“辨”的重要性,指出其是区别人与动物的关键。
《荀子》中对假言推理的使用各处可见,如在《荀子·天论》写到“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3] 122等。
“一个真实的假言命题,是正确反映了两种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制约关系的命题。”[4] 215通过这种命题可以分析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具体情况,荀子正是运用这种推理方式来论证自己的学说观点,论证其所善之物的重要性。
所谓归纳推理,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许多对象的共同情况,推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4] 249其推理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由大量具体事物、道理,推导出具有普遍性的性质、道理。
归纳推理主要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完全归纳推理是对所研究的对象穷尽的一种推理,这种推理方式所得结论具有较高正确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若干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知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4] 259这种推理所得结论并不完全正确,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荀子》一书则主要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来论证观点。
《荀子·修身》中有一段话:“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3] 20荀子为了论证“礼”的重要性,详细举出了血气、意志等个体素质,衣服、居处等个人生活,容貌、态度等个人举止,从这几个方面,推论有礼则顺无礼则危。在这些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荀子进而推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见微知著,由一个个特殊事物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普遍规律。荀子从众多细处,总结出礼的重要性,正是运用归纳推理,使自己的理论跳出琐细,具有普遍真理性。
《荀子》中归纳推理的另一个典型例子为《荀子·非相》。荀子反对相人之术,认为人的相貌不能决定个人内在,重要之处在于“心”、“术”。荀子不厌其烦地举出大量例子,“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3] 36由荀子所举例子可知,公认的这些伟人,相貌不一,部分人甚至形貌短陋,但是其成就是众所周知的。荀子通过人相貌不同而皆有成就的具体例子,推理出相貌并不能决定个人成就,以此反驳相人之术。
归纳法在《荀子》一书中多有运用,荀子通过这种推理方式,从大量特殊、具体事物中,推理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结论,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寓意深远。同时,这种推理方式,在论证形式方面容易形成排比的句式,从而使文章显得齐整且富有气势。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的另一个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4]P286类比推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与归纳推理都属于拓展推理。
《荀子·非相》中有一段话:“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度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3] 45以一物推知一物,可见出荀子本身对类比推理具有自觉追求。
《荀子·正论》中,荀子写到“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谈说,明其譬称,将使人知情之欲寡也。应之曰:然则亦以人之情为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曰:‘人之情欲是已。’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3] 154荀子欲批评子宋子认为人的欲望不多的观点,在文中提出“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这两个说法,由常理可知这两个说法是谬误的。荀子以此类比子宋子的说法,即人欲色、欲声、欲味、欲臭、欲佚,却提出“人是寡欲”的说法。类比推理在此清晰明白地揭示了子宋子观点的谬误之处。
此外,在《荀子·劝学》中,荀子写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 2荀子通过青、冰、木等内容,阐述了人可以经过磨练、规范,而将自身塑造得更好的观点。荀子以此提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终身不止的。
《荀子》中对类比推理的运用十分常见,尤其在《荀子·劝学》中有充分表现。“人们为了描述生动,经常将类比用于非论证的活动中。明喻和暗喻为类比在文学中的用法,它们为作家给读者的心中创造鲜活的画面提供了莫大的帮助。”[6] 488这种推理方式使得论说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将抽象真理具体化、形象化。
荀子论说注重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对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使用,使其书《荀子》在说理方面显得缜密严谨。荀子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使说理散文迈上了更高一级台阶,在体制、技巧等方面变得更加成熟:在体制上,“《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1] 108《荀子》一书论辩较为系统,其说理不同于语录体、对话体,形成了专题性论说体式,为说理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技巧上,它运用多种论辩技巧,有理有据,沉稳从容,与西方逻辑学系统的论辩体系有相符之处。此外,荀子在论辩中,提出“君子必辩”的命题,此命题揭示了古之知识分子好言其所好、好立各家之言的特点,使古代好论辩的意识更为明晰。逻辑论辩是荀子宣扬其主张的工具,且成功地运用了这个工具,使他的学说以系统、规范、缜密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对后世说理文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荀况.荀子[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雍琦.法律逻辑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 胡可涛.由“辨”而“辩”:荀子政治哲学中的论辩理论[J].甘肃理论学刊,2009(2):84-88.
[6] 柯匹·科恩.逻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