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柳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安徽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仅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人均消费也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的差距却在不同程度上扩大,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差别变现尤为显著,基尼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居民收入存在两极化,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及其不和谐的因素,这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违背,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安徽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但是也是个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据传统的安徽省区域划分,将安徽省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区域,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不同区域的发展和它的区域的资源禀赋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安徽省三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上也不相同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地区间的居民也存在着收入分配的差距.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排名偏后,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非常明显,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很强的样本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安徽省为个案分析,可以更好的分析收入分配差距.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对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分析安徽省收入分配差距的定性描述;安徽省城乡居民泰尔指数的测算和分解;结论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乡收入人均有所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211.23元增长到2012年的21024.21元,增长了约99倍.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3.43涨到2012年的7160.46元,增长了约63倍.有数据显示,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呈明显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分别从城乡收入差和城乡收入比来分析对比.首先是收入差,在这段期间,收入差总体是呈上升的趋势,1978年的收入差97.8元到2012年的13863.75元.差距上升且未减缓.其次是收入比.从1995年的1.8倍到3倍.这些数据还没有包括城市享有而农村没有享有的无法有数据计量的一些福利的差距,还有公务员的灰色收入等.从总体上,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了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的趋势.
研究收入分配时,我们首先要通过一些指标来描述收入差距的程度.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库兹涅茨比率等.另外,还需要了解影响收入差距的一些因素和各个因素对收入差距影响程度,而这些就要对收入差距进行分析.阅读文献发现,学术界最多采用除了统计回归,另一个就是对统计指标的分解.但是这两种也有缺点,回归分析中存在一些影响收入的变量难以量化,而采取虚拟变量等一些方法随意性较大,对一些关系的假设可能会与现实不符.模拟出来的结果也难以相互比较,所以采取回归分析方法缺陷较多(刘学良,2008).所以说,对一些统计指标分解处理来分析收入分配差距很重要.目前,最成熟的方法是泰尔指数,泰尔指数还考虑了区域人口的变化对相应指标的影响,所以,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对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泰尔指数=组间差距+组内差距.即
其中∑Pi×log(Pi/Mi)为组间差距,∑Pi×Ti为组内差距.式中,T为安徽省泰尔指数;n是总组数;Pi是第i组人口占所研究的总体人口中的比重;Mi是第i组收入占所研究总体收入中的比重.
式中:Ti为未加权的组内泰尔指数;pi是第i组人口,pij是第i组第j区人口,mij是第i组收入第j区收入,mi是第i组收入;∑pi×Ti是以人口为权重的加权的组内泰尔指数.
本文为了研究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的大小,文章定义组内贡献率和组间贡献率为:
文章把安徽省居民分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两组,用2003-2013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数据,运用上文中的泰尔指数的相关公式,把安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的差距分解为城乡之间的差距、城市内部的差距和农村内部的差距.贡献率公式,设安徽省总的泰尔指数为100%,计算出各个部分贡献率.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总体上是上升的态势.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并不是无差别的,可以发现城乡总体收入差距因素主要来源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因素的贡献率.首先,从各个因素自身的纵向变化来看,三种因素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总的趋势是上升的,虽然变化不大,上升的幅度较小,在2008年达到一个峰值,其趋势表现为逐年上升的势头.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在2006年达到了最大值后开始缓慢下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但是幅度均不大.从总体上看.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呈上升的趋势.
其次,从横向方面看.城市内、农村内和城乡间三者相比较,城镇低于农村,城乡之间的则明显高于前两个.分析的结果方面来看,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小于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各个时间段都是大于农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的.从贡献率来看,城乡间的收入分配不均的贡献率是很高,城镇内部差距对城乡总体差距的贡献率与农村内部差距对城乡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均不高,农村贡献率基本维持在25%~45%之间,城镇贡献率基本维持在5%~16%左右.但城乡之间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基本维持在40%~60%之间.因此,分析得出,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我省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较大的收入差距已经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国民经济运行、社会心理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从认识上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在对策建议方面.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政策近年来,安徽省教育投入仍不足,与国家规定的教育支出占当年全省GDP要达到4%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政府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教育支出的比重.其次,要改变城乡二元户籍管路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每个公民不分城乡不分地区都能均等的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再次,加大惠农政策和对农村的投入,政策扶持农业生产产业、深加工,对投资于农业生产,有助于农民增收的企业进行扶持.最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合理分配转移支付资金,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体系,实现其固有的作用.
〔1〕王珊芬,丁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收入再分配[J].浙江经济,2008(4).
〔2〕潘娟.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
〔3〕刘乐山.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西北大学,2006.
〔4〕闫坤,程瑜.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财政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究,2010(6).
〔5〕杨桐.增强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
〔6〕王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7〕赵芳.朱万里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方法[J].经济论坛,2013.
〔8〕王红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J].经济论坛,2009.
〔9〕贾康.刘微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两个比重”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财税思考与建议[J].财政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