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瑛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毛泽东、周恩来、胡锦涛三位党的领导人的立志经历,总结出他们立志的共同特点,并结合当代青年的实际,概论出党的领导人立志对当代青年的四点启示,以激励他们立志、守志、践志,建设国家,服务人民。
关键词:党的领导人;立志;当代青年;启示
毛泽东、周恩来、胡锦涛作为我们熟悉的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并终身坚守、践行,从未动摇过。他们的立志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党的领导人的立志经历
虽然同是党的领导人,但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素养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每位领导人的立志经历是各不相同的。
(一)毛泽东、周恩来的立志经历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在韶山冲的私塾读书期间,幼年毛泽东就开始在心中燃起了反抗黑暗、改造社会的熊熊火焰。辍学在家务农,阅读了《盛世危言》和《校邠庐抗议》等进步书籍后,他又深深地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担忧,为祖国的将来痛心,开始明了大家都要有救国的责任。去往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前,毛泽东给父母留下了一首改写的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P.8)抒发他的远大志向。东山学校的学习,进步书籍的阅读,更加激发了毛泽东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感,他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并确立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思想。半年的新军生活,让毛泽东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激励他开始研究和探索革命道路。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五年读书生活,毛泽东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表达爱国热情。他阅读了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并十分崇拜陈独秀和胡适的文章。陈独秀和胡适也代替康有为和梁启超,成了毛泽东的榜样。受《新青年》影响,毛泽东周围聚集了很多进步青年。1918年,毛泽东和几个友人成立了新民学会。新民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毛泽东学生时代立志和践志已经由个人行为转化为组织行为。由于时代的限制,毛泽东的思想体系是多元而混杂的,但爱国却是他始终坚持,丝毫不变的。毛泽东认为,“在这个时期,我的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有趣的混合物。我模糊地景仰‘十九世纪民主主义、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但是我坚决地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2](P.51)北平的生活中,毛泽东有幸认识了李大钊,当上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有更多的机会研讨新思潮,阅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给毛泽东的印象特别深刻,帮助他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改变。正如他在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中说的:“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3](P.147)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3月。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南开四年,在校董严修和校长张伯苓的关怀下,他的学识和修养都得到提高,并在《尚志论》的作文中写道:“故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4](P.22)赴日本留学前,他给同学们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豪迈赠言。1917年9月,周恩来由天津登轮东渡日本前夕,写下表达他青年时期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4](P.24)虽然在日本也有过彷徨和苦闷, 但他从“新”做起,重新确立了救国、服务社会的志向。他重新阅读《新青年》第三卷,大量阅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刊,还参加了留日学生的政治性爱国团体——新中学会,进行改造中国社会的活动。日本的米骚动,让他看清了日本社会的黑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五四运动期间,他编辑《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撰写革命文章,提议成立觉悟社,出版《觉悟》期刊,宣传革命思想。被捕入狱被羁押期间,他宣传并组织难友学习马克思主义,也重新思考了许多问题,更加认清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出狱一年多后,他在一封讲到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的信中说:“思想是颤动于狱中。”[5](P.50)而一种革命意识的萌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里的革命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20年代初,他到欧洲勤工俭学,寻找马克思主义,通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巴黎参与旅欧共产党组织的创建,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的谈话中说:“这个时期,我的思想已从赞成革命而走向社会主义。但是由于我出身于封建家庭,我开始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乌托邦的。不过因为我自小吃过苦,懂得生活之艰难,所以很短时间内,即转变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了。这一时期,在国内曾看到《共产党宣言》,在法国又开始读《阶级斗争》(考茨基)与《共产主义宣言》,这些著作对我影响很大。”[6](P.22)
(二)胡锦涛的立志经历
胡锦涛出生于1942年12月,安徽绩溪人。1956年初中毕业,他考上了泰州最好的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虽然在班里年龄比较小,但他政治上比一般同学要成熟。1958年“大跃进”时,学生都被安排去打石子儿。一些同学发牢骚,胡锦涛就安慰大家说,“发牢骚没有好处,先干好了再说。”胡锦涛开始在班里任学习委员,成绩好,主动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在高三时被选为班主席。那时,毛主席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胡锦涛他们被安排到了鲍徐乡劳动。当时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到吃饭时间便争先恐后地往饭桌前跑,而胡锦涛总是走在后面,让别的同学先吃。如果是两个人抬东西,他会把重物往自己这边挪一挪,让自己承受的力多一些。胡锦涛平时很注意整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风度。高中毕业时,他一心想报考清华大学。在那个年代,考大学,既要看学习成绩,还要考察家庭出身。胡锦涛的家庭出身不属“红五类”,父亲也称不上大地主或大资本家,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不红不黑”。因此,老师建议他,论成绩,可上清华,但是“成份”不好,还是不要选填热门科系。在和父亲商量后,胡锦涛选择了当时属冷门、毕业后要“吃苦耐劳”的水利工程系。1959年,年仅17岁的胡锦涛以高分从泰州中学毕业,如愿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开始了他的“水电专家”梦,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大学6年中,胡锦涛同样表现得很出色,除了一门功课得过4分外,其余的全是5分。同时,他是学生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并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文工团舞蹈队的团支部书记。这可以说是他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开始,为日后成为共青团中央书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表现优秀,1964年4月,胡锦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惑。1965年7月,他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没有被分配到电站,而是留校做政治辅导员,并从事一些科技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胡锦涛作为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党员遭到批斗。1968年,他被分到甘肃,出任水电站四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在甘肃,他凭着出色的表现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当上了秘书和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成了党务干部。从此,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二、党的领导人的立志特点
综观三位党的领导人的成长立志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生长在不同时代的党的领导人,其立志具有明显的那个时代的烙印。毛泽东和周恩来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时的中国,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内部晚清政府卖国求荣、统治黑暗,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召唤下,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深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心中自然萌发出朴素的救国爱国的理想,自觉地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以“子任”为笔名,表达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思想;周恩来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声,写下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豪言壮志。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阅读进步书籍,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所立之志,不再仅仅拘泥于救国爱国,而是在坚持爱国理想的基础上,在对各种主义、思想、学说的接触和甄别中,他们分别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最终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宏图伟志。
胡锦涛作为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全国人民如火如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能够从事艰苦劳动的青年人的涌现和参加。祖国的需要,是时代对青年人的召唤,也是当时青年人立志的航标。胡锦涛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结合在一起。胡锦涛选择了需要吃苦耐劳的水利工程系,做起了“水电专家”梦。
(二)具有不动摇性
中国有句谚语: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无论是毛泽东和周恩来,还是胡锦涛,确立了志向后都未曾改变过。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7](P.411)周恩来在欧洲找到马克思主义,他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8](P.46)为了“共产花开”、“赤色的旗儿飞扬”,宁愿牺牲一切。虽然胡锦涛后来走上了领导岗位,直至成为共和国主席,但他一直认为,“从政并非初衷”。可以说,确定志向容易,如何坚守志向却很难。党的领导人们不仅立长志,而且为实现宏伟志向而矢志不渝、奋勇拼搏。
(三)实现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有机统一
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又需要有共同理想的存在。共同理想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共同理想。四位党的领导人在立志过程中,实现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他们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身奋斗目标。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又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毛泽东和周恩来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胡锦涛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着。可以说,党的领导人在实现最高理想、共同理想的过程中,胸怀祖国和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追求。
(四)具有实践特征
党的领导人的立志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在湖南新军当了半年兵,对中国社会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表达爱国热情,还组织了新民学会,主编《湘江评论》,领导开展驱张等运动。各种实践活动开拓了他的视野,让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励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最终确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周恩来在留日期间,参加了留日学生的政治性爱国团体——新中学会,进行改造中国的活动。回国后编辑出版报纸,宣传革命思想,领导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被捕入狱后,他一边教狱友马克思主义知识,一边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出狱后,在严修的资助下,他先后游历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通过对欧洲社会的实地考察,对各种主义的比较,思想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认定:英国式的费边社会主义是空想,俄国十月革命开创的道路才是正确的,才是真正能拯救中国社会的唯一道路。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
胡锦涛在1968年,风华正茂之时,来到甘肃省,从事基层最艰苦的工作,一干都是十四年。基层的工作经历,为他走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十四年的基层工作,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练就了高超的专业能力,也与从事的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时刻关心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胡锦涛在1984年5月重回母校清华,与当年水利工程系的毕业生座谈时,就勉励他们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投身实践,把自己锻炼成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党的领导人立志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青年人肩上。虽然党的领导人的成长环境、立志经历与当代青年有很大差距,但他们的立志,对当代青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青年时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青年人一定要志存高远
通过梳理、分析党的领导人的立志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党的领导人在青年时期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在这一时期,青年人的阅历更加丰富,思想日趋成熟,心智日趋完善,能够客观地认识世界和周围的事物,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能够依此树立科学远大理想信念。当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才能乘着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奋勇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青年人要立长志,而不能常立志
有了大志,就要持之以恒,否则志向再远大,也不过是镜花水月。党的领导人立志后,在践志过程中,虽然遇到过困难,经历过挫折,但却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了各种困难,成就了伟业。相反,有的青年人虽然立下了宏伟的志向,但因为缺乏顽强的意志力,不能坚持下去,导致半途而废,或者不断变换自己的志向,最终一事无成。因此,当代青年要像党的领导人一样,立长志,并坚守志向,不随意改动。
(三)青年人立志要努力做到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统一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立志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使自己的志向顺乎时代的潮流,符合人民的需要,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又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共同理想的实现,从而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真正统一起来,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青年人要为理想拼搏奋斗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人立志,不能光有豪言壮志而不付诸实际行动。青年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就要脚踏实地,奋勇拼搏。首先必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为实现理想提供思想保证。其次,必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全面掌握实现志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必须勇于实践,乐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上卷)[M]. 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1996.
[2]埃德加·斯诺,汪衡译.毛泽东自传[M].北京:中国青 年出版社,2009.
[3]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 版社,2005.
[4]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76)(上)[M].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08.
[5]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49)[M].北京:人民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周恩来自述—— 同外国人士谈话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八)[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 文献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