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按要求将预算、计划、会计决算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及电子文档等,在规定的时间里送达到审计组指定的地点进行的审计。送达审计是新形势下加强审计管理和审计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在提高审计效率、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江西省审计厅行政事业二处根据厅领导的指示,在开展送达审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经验。为此,我们采访了行事二处处长刘功滨。
记 者:刘处长,长期以来,审计工作通常做法是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人员去被审计单位开展现场审计,为什么会想到探索和开展送达审计这种形式呢?
刘功滨:当前,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展非常快,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既要解决好及时跟进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又要克服审计“盲区”,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压缩现场工作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这是新形势下审计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王殿军厅长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提出了送达审计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实践证明,信息化条件下的送达审计方式丰富了审计现场工作模式,是审计机关不断创新的生动实践,是改进工作作风的积极探索。因此,开展送达审计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记 者:送达审计是审计管理和审计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在履行审计程序、实施审计方面有哪些变化?
刘功滨:送达审计同样要严格履行审计程序。推行送达审计,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提高审计效率,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但审计程序不能少,审计标准不能降低。在严格遵循《国家审计准则》等审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要开好进点会。审计组进点会议是送达审计的首要环节。审计通知书发出以后,召开审计进点会,是对审计组进点时的统一要求,送达审计也不例外。只不过是送达审计进点会要求更高,更为具体,更加到位。因为送达审计有别现场审计,审计场所不在被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开好审计组进点会,对落实审计工作方案,部署审计工作,开展审计调查,制定实施方案非常关键。进点会一般选择在被审计单位召开,会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根据送达项目立项时已掌握的审前调查情况和省厅的规范化要求,安排好会议议程、内容、参会人员以及被审计单位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在会上,审计组长不仅要宣读审计通知书、说明来意,更要向被审计单位说明此次审计方式的不同,介绍送达审计的有关内容,提出审计的具体要求,以求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按要求及时提供审计所需要的资料,特别是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等。由于送达审计场地重心的转移,许多工作不能再象传统审计方式那样可以在进点会后的现场审计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所以在资料的收集上要争取一步到位,注意提出与审计有关的事项与要求,细化双方的职责,将每个事项与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相对于以往的同类项目的审计进点会,明显要更加务实,针对性、指导性、责任性要更强。
二要搞好审计调查。做好审计调查是开展送达审计的前提与基础。审计进点会后,审计组要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收集的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借助相关信息化载体,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梳理排查,厘清脉络,理清思路。认真审阅被审单位的财务资料、相关制度、文件、年度总结及工作动态等的电子文档,了解掌握其内部控制及运行、工作业绩及业绩评价情况,摸清审计工作方案中有关审计内容、重点所涉及到的具体经济事项与问题线索,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以及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打下基础。
三要编制好实施方案。一个好的审计实施方案对强化审计指导、规范审计实施程序、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质量意义重大,作用明显。送达审计因为不在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所以审计实施方案编写质量好坏成为项目成功关键所在。编制出一份好的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审计组严格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及《国家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紧紧围绕审计工作方案,结合审计调查、审计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掌握的情况,进一步分解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和重点。方案中要明确回答对被审计单位主要审计的事项是什么,即要审什么,谁负责审,什么时间审,怎么审!要使方案更加贴近实际,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确保现场审计的高效开展。
四要开展好审计。实施审计阶段是审计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审计的质量,是否全面完成审计工作任务。送达审计主要审计工作是在送达地完成,有的确实需要延伸审计的事项,要求被审计单位补充有关资料,必须到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落实的事项,时间也要控制的很紧凑。审计组在审计中必须认真执行实施方案,要做到把方案贯彻在审计全过程,通过审计完成好方案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审计及时补充和完善方案。由于实施方案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并依据各自专长对审计人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每位审计人员根据任务分工、审计重点,带着疑点找问题,顺着线索查情况,有目的性地进行审计,避免了盲目性,成效非常明显。大大节约了审计时间和成本,促进了廉洁从审,取得了提速提质、节能增效的审计成果。
记 者: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送达审计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条件?
刘功滨:随着被审计单位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给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已经是审计工作的现实选择。开展送达审计,更加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实践中,我们把OA系统应用贯穿于送达审计工作全过程。审计人员借助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手段,做好审计调查,开展审计,处理审计业务公文。以AO为依托,根据被审计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类型,采集数据直接导入标准库。充分运用AO系统的审计分析功能,完成对财务和业务数据的筛选、比对和分析。通过数据的整合,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收支结余、业务开展、专项资金来源去向以及种类规模等情况,深挖问题线索。实行OA审计管理系统后,积极推行OA系统与AO系统交互在送达审计工作中的融合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组的信息资源共享。厅领导、厅有关部门可随时查阅项目进展情况,并对审计项目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到审计报告阶段,发现了哪些问题、疑点、做了哪些底稿,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能够全过程管理与掌控。便于及时提出指导意见,有利于审计组及时纠正审计偏差,讨论研究疑难问题,抓好审计工作进度。OA系统与AO系统的融合交汇,审计目标更明确,查出问题定性更准确,适用法律法规更恰当,推动了审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记 者:送达审计工作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妥善办理和保管送审资料、以及资料的保密工作,这方面如何来完善和实施?
刘功滨:这确实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被审计单位送来的资料有电子数据和文档,也有纸质材料。送达审计信息化,我们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电子信息材料。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及文档,审计人员按要求导入后,专人负责统一管理,使用人员各负其责。对涉及到的审计需要的相关纸质资料的报送,资料被送达到审计组所指定的地方后,审计组要负责保管好。我们的做法是,被审计单位的资料送达移交到审计组,审计组指定专人负责接收送审资料,对被审计单位送审资料进行清点,与被审计单位填制的《送审资料清单》(以下简称《清单》)逐一核对无误后,交接双方在《清单》上签名。应说明事项在《清单》内注明。《清单》一式两份,审计组和被审计单位各执一份。资料交接后,落实好保管责任,指定资料接收人为专职保管人,资料当天使用结束后,全部装柜加锁。资料使用过程中,注重监督检查,防止资料丢失或错乱,谨防资料泄密。审计结束后,不滞留送审资料,而是及时办理资料移交手续,做到两清。
记 者:刘处长,开展送达审计工作以来,您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深层次的思考?
刘功滨:收获很大,意义深远。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
第一,送达审计是新形势下转变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有益探索。
审计信息化给审计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审计手段的变化,更带来了思维方式、审计理念的变化。由传统的就地审计,向送达审计、远程审计、联网审计等转变,就是这一变化的具体体现。
首先,送达审计顺应了审计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必须借助现代科技工具和信息化手段,破解审计部门人少事多任务重的难题,以低成本取得高质量,以短时间求得高效益。实践证明,信息化条件下的送达审计开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和有效的,被审计单位反响良好,证明了厅领导思路与决策的正确性,也为丰富联网审计提供了新的组织模式,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其次,送达审计适应了机关作风转变的要求。在未实行送达审计时,对省直单位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现场工作时间往往是一、二个月时间,甚至更长,既加重了被审计单位负担,又增加了审计成本,效率低下。实行送达审计后,审计工作主要是在本厅机关自己的办公室完成。优点很多,审计人员熟悉工作环境,作息时间有规律,审计组能根据需要安排人员和工作时间,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协作,审计人员的整体效应得到了发挥,有效地缓解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也便于查找资料、请教同事,遇有需要大家讨论研究的问题,可以充分地发表个人意见和商讨问题。同时,可以排除被审计单位各种干扰和其他不良环境的影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送达审计减少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环节,减少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接触机会,避免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的感情投资,从源头上清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防范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就地消化”及“人情化审计”现象发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坚持客观公正的审计工作原则,促进审计人员廉洁从审、秉公办事,树立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因为不用被审计单位解决工作场地、工作用餐、午休场所、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办公用品等实际问题,切断了非审计业务接触和经济联系,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腐败的发生,有利于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八不准”等审计工作制度。
再次,送达审计促进了审计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为送达审计带来思维方式、作业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巨大变革,形成了项目计划、审计实施、质量控制、成果利用和事务处理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送达审计一方面广泛应用信息化成果,另一方面每个审计人员在信息化应用中又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面对和解决有关问题,不掌握好信息化应用知识就会失去审计的资格。在送达审计中,也暴露了审计人员在审计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的知识的不足,迫使大家进一步去学习掌握信息化应用知识,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了提高送达审计信息化应用水平,我们加强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只有不断推进AO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AO与OA的交互功能实施审计现场的指导和管理,才能节约审计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送达审计必须以信息化为前提。
我们现在开展的送达审计有别于传统的报送审计,它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种审计管理模式,是审计组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审计需要的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计划、预算、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主要以电子版方式送到审计机关或审计组指定的办公场所进行的审计,是以单位送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审计方式。
传统的报送审计,被审计单位将大箱资料送来报审,既麻烦又不安全,费时费力。数字化时代开展送达审计,是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高、财务数据便于电子采集等新特点,综合运用信息化审计工具,告别单一的手工查账历史,进入人工智能综合分析新时代。因此,信息化成为开展送达审计的前提。如我们在对某省直单位的送达审计中,涉及到的业务及财务账目多,信息量大,电算化程度高,如果缺少信息化手段,审计工作将无法开展。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送达审计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必须重视信息化应用,只有运用好信息技术,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送达审计工作。
第三,送达审计必须以规范化为基础。
规范化要求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审计实践中,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的送达审计,需要更加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实现审计目标。为了更好地做好送达审计工作,我们不仅要认真执行《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和《江西省审计厅工作规则》等规定,还根据有关规定与要求,结合送达审计的特点,编制送达审计操作流程,从程序上更加突出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审计调查,开好审计组进点会,做实审计实施方案和现场审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