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艳
【摘 要】从小学英语课堂话轮特征、话轮延续的意义和话轮延续的途径探寻等方面,思考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促使师生在英语交际时的话轮延续,弥补交际话语苍白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话轮延续 调控策略
话轮,简单地说是参与会话的人交替进入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即轮流说话。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会话的过程。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影响着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而话轮特征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参与度,反映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反映着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情况。
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课堂话轮转换节奏快,频率高,学生参与度高,范围广。然而,虽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话轮数量不相上下,但是学生话语量明显低于教师的话语量。教师九曲十八弯地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需动脑随口说出“OK./Yes./No.”更有甚者,当学生的表达与教师预设的不一样时,教师用极其滑稽的“Yes or no?/OK?”来提醒学生应该怎么回答。或者草草地结束某学生的话轮,急速转向另一个学生抛出相同的问题,得到一个大同小异的应答。可见教师话语的引导不利是导致学生话轮难以维持下去的主要原因。那么,该如何保持和延续师生之间的话轮呢?
一、创设语境:话轮延续的基础
1.实而不虚,言之有物。
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下同)5B Unit 3学习含有was/were的一般过去时表达时,为了与一般现在时区别开来,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将学生原先放在文具盒里的钢笔藏起来。
T:Where is your pen?
S:Its in my pencil case.
T:Look,it isnt there now.
S:It was there a moment ago.
T:Where is it now?
S:Is it in my bag?
T:No,it isnt.
S:Is it ...?
这个语境是真实有趣的,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行猜测并表达。故创设语境必须贴近现实,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学生用英语思维的积极性。
2.简而不难,信手拈来。
在学习5A Unit 9 Shapes时,教师A制作了华丽的课件,各种形状纷至沓来,声色并茂。而课堂上的学生由于看得眼花缭乱而忽视了语言表达,只顾欣赏了。教师B则充分利用教室的现有资源,信手拈来,真实有效。
T:What shape is the door?
S:Its a rectangle.
T:Can you draw a rectangle?
S:Yes,I can. Look!
情境不是装饰,也不只是单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装饰过于华丽,学生的兴趣往往也被转移,从而疏忽了真正需要思考的英语元素、英语内涵。因此,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热闹和某种形式而把简单的事人为地搞复杂了,我们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英语,学有趣的英语,学鲜活的英语”。
3.活而不僵,兴趣盎然。
学习动物类单词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呈现各种动物的图片,而是通过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学生猜测,与学生展开并延续话轮。
T:Whats this?
S:Is it a cat?
T:No,it isnt.
S:Is it a monkey?
T:Yes,it is. Do you like monkeys?
S:Yes,I do.Theyre lovely!
活泼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与教师展开话轮交流的欲望与信心,不自觉地将话轮延续下去。
二、把握时机:话轮延续的关键
1.拓展迁移,在温故知新时。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发现不了问题,或者说不能自发地发现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这时候的提问就能够引出真正的问题出来。“Why?How to say?”等问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例如在教学6B Unit 5 Seasons时,教师与学生展开交流。
T: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I like summer best.
T:Why?(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话轮延续下去)
S:Because I can swim. I like swimming very much.
T:Can you swim well?
S:Yes,I can. I can swim as fast as my father.
T:Really?Can you teach me?
S:No problem.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没有局限于课本中的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 ... best.”而是尽可能地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然轻松地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出量,水到渠成,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地得到提高。
2.和风细雨,在纠错改过时。
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正确地思考。这时候,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活跃思维,继续思考。例如:
S:There is a bowl in the fork.
T:Look,where is the fork?
S:Its in the bowl.
T:Good,there is a ... in the bowl.
S:There is a fork in the bowl.
教师并没有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慢慢引导,通过教师和风细雨般的一步一步的指引,学生逐渐自己发现了自己表达的缺失,主动纠正错误,效果较好。
3.百花齐放,在创新见解时。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发挥英语课堂生动活泼的优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个性品质,使他们有创造的动机和热情,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富有批判精神。例如教学4B的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时:
T:Hi,dear friend!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y?
S1: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Because 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T:How about your friend?Please ask him/her.
S1: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y?
S2:...
从师生交流转为生生交流,教师机智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代替教师的角色去与同伴交流,一切都是那么地流畅。
三、巧妙追问:话轮延续的金钥匙
1.在热身处追问。
在备课时教师就应该精心准备一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仔细地聆听,针对学生答句中可以发散的点,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追问。教师清晰的提问设计也能使学生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一步步在教师的引领下延续英语学习的过程,使新知的导入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学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时,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峰是这样进行free talk导入对话内容的。
T:Hello,boys and girls. Today 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Please talk about me,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with your partner.(同时出示today,new English teacher作为free talk的主题)
(生生之间互相自由交流后。)
S:My new English teacher is not a man.My new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beautiful.
T:Thank you. Am I beautiful?
S:My new English teacher looks young.
T:Young?Talk about my coat,please.
S:My new English teacher is in a red blouse and a black skirt. How pretty!
正是教师逐层深入的追问,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话轮交流,并使话轮延续下去,诱发了学生自己主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2.在生成处追问。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例如,沈峰在一节公开课上。
T:Do you like English?
S:No,I dont.
T:(师诧异)Why,my dear friend?
S:It is too difficult.
T:Look,you can speak very well,after my class youll like English very much.
教师运用自然幽默的话语适时追问,使话轮延续,课堂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景象。
3.在留白处追问。
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还有许多留白处,教师要善于发掘这一教材资源,适时追问,促成拓展延伸。例如,在教学5A Unit 9 Shapes时,一位教师在课将结束前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T:We know the children had an art lesson.What did they draw?Can you guess?
S:Gao Shan drew a bag,I think.
T:Oh,whats on the bag?
S:There is a red star.
T:What shape is the bag?
S:Its a rectangle.
T:Can you draw the bag on the blackboard?
教师有针对性地、深层次地开掘学生的想象空间,设计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主性,从而使话轮延续下去。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城头镇中心小学)
链接
Sacks等(1974)认为,话轮之间的转换一般出现在转换关联的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上,说话者通过有意识的语调下降、停顿,以及目光转移传递出角色转换的意愿。比如,说话者说“I will take a big tent for this outing.”时,在句末停顿了一下,听者就会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话轮转换关联位置,进而开始发话。如果当前说话人不想被打断,往往会提高音量,或加快语速,或通过重复一个词或短语,也可用um,mm,er,well等,表明自己想继续发话的意图。在话轮转换机制的调控下,说话者会防止无人说话和非正常沉默情况的发生。
Sacks等还提出会话过程应遵循的三条话轮转换规则:
(1)说话者通过目光注视、姓名选择或体态语等方法选择下一位说话者。例如:
Helen:(turns to Mike)Wheres your gift,Mike? Mike:Look,its here.
(2)在没有指定说话者的情况下,话轮的接续者需要通过自选产生。例如:
Ann:Who can tell me when Miss Li will be back? Jason:I know. Next Friday.
(3)在既没有指定下一位说话者,又没有其他人进行自选的情况下,当前的说话者可以继续说下去。例如:
Beth:Why is Peter always late for our parties?(Noboby answers.) Beth:Maybe he is too busy.
——转引自王志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轮转换对比分析与研究》一文,见《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