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还能够使孩子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因此,小学写作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写作中,往往成为学生和老师头疼的事情,提起作文,老师感到指导难,学生感到写作文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研究写作方法的指导,也要研究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提高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尝试。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因此,做任何事物都需要兴趣做基础,否则很难得到成功。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作文教学更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他们就会去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也会注意观察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物,增强他们写作的意识,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做好每节课作文的指导课和有计划地去指导学生兴趣教学,做好激趣的准备,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在作文指导的时候,首先用有趣的故事来导入,这样学生自然产生极大的兴趣,然后老师再进行鼓励,他们就会很容易地走上写作之路了。也可以利用听读法。也就是教师选择一些名家名篇,利用朗读磁带或者教师范读,达到使学生感到文章之美,从而产生极大的乐趣。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师要“钻到学生心里出题”。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教师给作文命题时要体察学生的心态,使写作训练与学生心理保持同步。这样做,能把作文题命到学生心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走入生活实践
在作文教学中,大家都能感到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学生总感觉没有可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其实就是学生缺少生活,或者是没有注意体验和观察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具有着天真活泼的性格,而我们的教育就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中,没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进行实际和体验,自然就是一潭死水,无物可写,无理可辩,无情可抒,无事可叙了。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突破孩子们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呆板生活束缚,引领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走出学校这个封闭的空间,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体验自然界中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市场、城镇建设、环保和乡村变化等,他们就会把自己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感想和见解写出来,可以抒写自己的心声。《语文课标》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作文教学不但在课内进行指导,更要注重课外的生活体验,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让学生写真情实感
学生写起作文感到困难,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把作文看得太庄重了,总认为自己写的作文老师要审判,写不好了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二是被同学耻笑,所以,写起来就一心把它如何写好,其结果越是这样越写起来十分困难。另外他们好去照抄照搬那些别人的作文套路,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不出来。其实学生写作文放松紧张心理,放胆地去写就会写出好的作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去写作文,不要受任何约束。让他们去书写真情实感,想什么就写什么,哪怕是谈恋爱的话题,只要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就可以写。这样学生就会放开手脚,大写特写了。当然我们教师不能批评学生的写作失误,尽量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他们的写作热情。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只要去观察思考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当他们用真情实感去写母亲就会让人看了流泪。指导学生围绕命题提取和组织平时所积累的丰富材料,使之为写作服务,达到写得“有具体内容”“有真情真感”的写作目的,就会左右逢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总之,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老师们认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出来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作文指导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崔平,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