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古诗教学往往令老师们感到棘手头疼,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在诗人高度凝炼的语言中蕴含那种朦胧的意蕴,人物的形象及情感,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文字简洁,想象无穷。四句诗,一问一答,学生读两遍,诗的大意就明白了,很多同学读完这首诗觉得太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品味的。但是,诗的意蕴,诗人的情感,隐者的形象,学生不反复读,深入玩味是体会不到的。今年当我再一次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尝试运用情景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上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剧,我是诗人贾岛,学生是童子,师生之间进行问答,展开对话,引领学生大胆想象诗人贾岛探寻隐者的过程,之后我又追问了这样两个问题:
1.你觉得贾岛寻隐者为什么没有遇到呢?学生:山太深,云雾太大。显然学生只读懂了诗表层意义,没有深思。我就进一步追问:还有什么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开始深入思考,有的说贾岛事先没有和隐者预约,所以没有遇见隐者。我见时机一到,就说:所以题目是“寻”而不是——访,故意卖关子。
2.你觉得贾岛为什么去寻隐者而不约隐者,他的想法是什么?再读读诗想一想,学生又一次陷入沉思。有的学生说:贾岛对隐者生活心中充满好奇,想突然登门造访,看看隐者在干什么,隐隐约约的揣摩到诗人仰慕隐者的才华,向往隐者的生活:隐居山林,淡泊宁静,逍遥自在。接着,我和学生变换角色,让学生当贾岛按书上的问题来提问,再一次展开人物对话,体会诗人的形象。还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学生(贾岛):1你师傅在家吗?
我(童子):你是谁?我师傅认识你吗?
学生(贾岛):我是贾岛,苦吟诗人。
我(童子):苦役诗人,贾岛?没听说过。
学生(贾岛):你读过我的诗吗?
我(童子):鸟宿池边树,
学生(贾岛):僧推(敲)月下门。
我(童子):两句三年得.
学生(贾岛):一吟双泪流。
我(童子):十年磨一剑,
学生(贾岛):霜刃未曾试。
2.学生(贾岛):你师傅在吗?
我(童子):不在,你找我师傅干什么?
学生(贾岛):1.喝茶;2.下棋;3.聊天。
我(童子):看你穿得破破烂烂的,你这人到底是干吗的?
学生(贾岛):1.要饭的僧人;2.落魄的文人;3.苦吟诗人。
我(童子):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诗人——贾岛,久仰,久仰。
《寻隐者不遇》明白如话,并非平淡无奇。一首诗能经过岁月的淘洗,为一代代人所传诵,
绝非偶然。寻人不遇,多多少少都会在心里激起感情的波澜:或失望,或惆怅。而诗人并没有一个表达情感的字眼,不辞辛苦,满怀希望而来,当童子告知师傅已去采药,心情一下子坠入谷底,继而一句“只在此山中”又让作者在失望之中萌生一丝希望;可是“云深不知处”又让他迷茫:云雾缥缈,隐者究竟在哪里呢?任读者去想象,去探求,去体会诗人心中那寻而不遇的怅然若失之感。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当然,《寻隐者不遇》的贾岛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许只有作者自己能够领会,但是,当学生和老师这样通过角色变化,对话交流之后,学生的思维已经能够触及到作者的灵魂,贾岛形象已经进入学生的心灵,此时此刻,教师一切语言(包括肢体语言)都是多余的。当学生一旦进入那种如痴如醉的境界时,就该放手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展开交流对话。我认为读诗的最高境界还是学生、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那种静静的默契的感情交流。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诗中的意境,才会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领会诗的内涵,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近年来,中小学课程里古诗教学得到足够重视,语文教材里收集古诗篇目不断增加。教育部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诗160篇,初一至初三学生背诵古诗文80篇。合计240篇。绝大部分是诗词。平均每学期十几篇,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这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从继承发扬古典文化方面和审美的角度考虑,应当适当保留古诗的地位。新课标还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创设古诗情境,可以抓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让学生排演情景剧,通过人物角色的转换,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无疑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古诗的情境创设,必须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不同的学情,引文而异,因人而异,关键在于教者独具匠心,领异标新。
赵作军,教师,现居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