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摘 要: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肩负起传承经典、复兴文化、培养真善美情操的重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应成为美育教育的载体。
关键词: 美育教育 语文教材 中职教育
语文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除了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即通过语文学习能培养学生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外,还因为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获得一定的文学涵养和文化品味,具备综合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中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即美育教育。
是不是美育教育一定要借助美文?说到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一定要引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谈到雄浑豁达、慷慨悲壮的情怀,必引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起纯洁净美、温婉柔和的境界一定要举冰心?谈到嬉笑怒骂、尖锐辛辣的嘲讽必引鲁迅……以上所举文学家及其作品无疑是我国文学殿堂里的璀璨明珠,可并不是每一册语文课本里都要选录他们的文章。没有那些经典就不能赋予语文教学美育教育了吗?
非也。通过多年职业教育的具体教学实践,我总结发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无处不在。
我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一册的教学中,精选出三篇课文分别对学生进行不同范畴的美育洗礼和熏陶。
一、重建精神家园,浸润道德之美
以《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为基点,唤醒学生内心尊重普通劳动者、崇尚劳动光荣的信念,为走向社会建立职业自信,为近乎荒芜的精神家园塑造高尚的灵魂。
这篇发表于1995年的文章对“95后”学生更具现实意义,自他们出生以来,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已扭曲了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劳动者家庭的出身和社会上一些人对成功的扭曲定位颠覆了一部分人的是非判断标准,朝气蓬勃的鲜活生命力只有以玩世不恭的脆弱态度抵御社会的道德滑坡。
当苍白无力的说教无法令他们迷茫的双眼信服时,时传祥,这位被永远镌刻在共和国英模簿上的普通掏粪工人“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境界,让学生置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境地,豁然开朗;英模高大的身躯背着粪筐,朗笑着昂首阔步,以及“全国群英会”上和当时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握手的图片,是劳动至上的最好明证。通过解读时传祥,学生游移的眼神发出奕奕光彩,再一次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精神有了依托,道德有了标杆,行动就有了方向,灵魂就有了皈依。反复体味揣摩之后,再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向这精神的高原、人间的大美致敬,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大卸八块的条分缕析,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了一次道德之美、高尚之美的洗礼。
二、遍尝酸甜苦辣,品味民风民俗之美
汪曾祺的《五味》延续了他一贯质朴平淡又诗意盎然的语言风格。国人历来崇尚“民以食为天”,谈吃的文字一向都是讨巧的,让学生潜心阅读文本内容并不难,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美,感知辽阔疆域、天南地北的民风民俗之美,理解作者欣然接纳迥异不容、包容千差万别的平和之美才是学习这篇课文的要义。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这句名言是对《五味》的最好注解。作者写饮食并不仅仅停留在对食物能满足口腹之欲的层面,而是借“吃”传达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学生若能够从该文的学习中,领悟文字下蕴含的寓意,将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和成长大有裨益。正如作者所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而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饱含浓郁生活气息的细节之美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之美正是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工作、爱生活情感连绵不绝的源头,努力发掘课文的人文之美,让品读的学生终生受益,是美育教育的真谛。
三、回望沧桑百年,崇尚经典传承之美
《老字号:北京昔日的名牌》侧重描写的是老北京的商业文化,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古往今来悉数百年老店一脉相承的诚实守信、规规矩矩做生意的千年古训。
在诚实守信缺失、见利忘义当道的当下,带领学生返璞归真,重拾昔日经典正当其时,“老字号”不仅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见证,是经济的产物,更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让即将融入劳动大军的中职学生在细细的品读中体味,正是“老字号”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行业精神和经营准则,构成了中华商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更要让学生知道,坚守是一种美德,在学校对自己的理想多一份坚守,不为周边的浮夸嘈杂所动;走向社会后对自己的工作多一份坚守,不为世俗的旁门左道所惑;一生都要对自己的信念有一份坚守,铁肩担道义,诚信铸忠魂。
把诚信的种子在学生心田里栽下,让不变的温情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坚守的美德在一生中绽放,这样真善美的阳光就会洒遍世界。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在唤醒并照亮人性之美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教材提供的每一篇课文中的美育教育的切入点,带领学生感知其中的美好,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深意,启迪学生自觉地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无所不在,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渗透美育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语言文字运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分布与教学问题,2002(1).
[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教材及教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