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农业标准化的发展与思考

2014-04-10 16:19:29杨玲彭逸凡朱利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标准体系产品质量

杨玲 彭逸凡 朱利民

摘 要:实施农业标准化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面对四川农业发展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现实问题,推行农业标准化即是搭建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之间的桥梁,而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生产与管理,也将更有利于推动四川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标准体系;特色农业;产品质量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从农业生产的现状来看,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各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对于四川农业发展而言,在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推行农业标准化正是促进农业生产模式向集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转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环节。

农业标准化是指按照“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①通俗而言,就是通过实施标准,把农田当作生产车间统一规划管理,把农民当作工人统一规范生产行为,把农产品当作工业产品统一质量指标并作相应的检测和评定,从而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和产业化发展。从国际上看,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西欧、美国、澳大利亚及台湾等,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早,水平较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处于优势地位;从国内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起步,如上海、天津、山东、福建等地,在无公害农产品,具有原产地特征的特色农产品等方面,已逐步形成标准体系和推广、检测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品牌战略的推进,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标准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建立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也已经成为了四川省各级政府在推行农业标准化时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

1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四川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手段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连接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桥梁,也是联系农业科研单位与乡镇农户的纽带。只有把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技术规范准确地传授给农民,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变,并更好的以四川省各地区的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进而推动各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再从四川省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特点来看,由于全省各地区之间的气候、土壤、水质条件和光热资源都相差甚远,所以农业标准的制定必须因地制宜。制定与地方资源特点相适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不仅有利于科学组织生产,通过实施标准,还能够有效地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在打破传统农业分散经营模式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2 四川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四川省的农业生产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仍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进步都是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改进,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技含量不高,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机制缺失。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相比较,四川省的农业生产整体均存在科技含量不高,品种引进复杂的问题。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正是农业生产模式缺乏应有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若农业生产不能实现因地制宜,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和实用先进技术的及时传授,进而也会致使农业生产在长时间内都无法形成先进、科学的推广运用机制。

2.2 各地区的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农产品品牌缺乏。一直以来,四川省各个地区的农产品生产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都比较突出,而这也就导致了在农产品市场中将缺少适销对路、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农业先进科技的及时指导,各地区的资源优势便难以发挥,而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地区特色农业的形成,也直接影响了各地区科学打造市场知名度高且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

2.3 农业生产方式相对滞后,不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生产需要先进科技的指导,不仅是为了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更是为了通过实用的先进科技来规范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最终目的。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强调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四川省农业生产由于缺少统一的耕作制度,不仅使集约化经营模式难以成型,也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壤、水质及农作物的污染行为难以被约束。

3 加强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3.1 坚持原则,明确工作思路,落实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②因此,必须从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增强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首先要坚持“政府引导,面向市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实现”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加强统筹规划,确保农业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坚持市场导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采取“公司+科技(标准)+农户+市场”的模式,逐步形成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机制,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且品质优良的农产品。此外,要从四川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突出各地区资源优势的转化,促进特色农业的形成,有序地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3.2 因地制宜制定标准,建立和完善四川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科技和质量监督部门要紧密配合,集中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的力量,成立农业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和课题组,从四川省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突出各地区特色,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批符合四川省农业生产特点,适应市场需要,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标准,尽快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的制定,必须结合四川省各个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和气候、光热、水质、土壤条件,突出资源优势的转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多功能生态农业,积极开发无公害蔬菜水果、绿色食品和高附加值优质农产品,切实增加农业收入,满足消费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此外,还要不断扩大农业标准化的覆盖面,使农业标准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向农林牧副渔及贮藏、运输、加工各个领域拓展,逐步建立起科学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

3.3 培育、扶持名牌,以示范区带动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只有准确地传授给农民,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然而,农民的认识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迅速提升,要强化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必须要发挥农业标准在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的引导带动作用,让农民真正融入标准化。同时,农业部门、各级政府要在质监、科技等部门的配合下,把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以培育、扶持特色名牌农产品,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重点,制定推进计划,选准开发项目,完善配套标准,建立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的作用,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启发和带动农民群众。此外,在创建示范区和实施农业标准的工作中,要加大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采取科普宣传,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标准化意识,增强农民科学应用标准的能力。

3.4 建立监测体系是确保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工作。地理环境条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基础。其基本条件要达到远离污染源、无气体污染、无水质污染、无土壤污染,符合农产品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③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旨在对建立完善的农业监测体系提出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准则接轨的具体要求,以求能通过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的达标。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依托现有的质量监测机构及其他技术机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必要的设备和手段,还应协调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有针对性的对农田环境质量和农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与治理。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财政扶持,确保标准编制、推广实施和监测检验等各项工作能协调配合并顺利推进,为促进四川省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标准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旭平,霍发喜.当前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5(12).

[2]屈冬玉.农产品质量安全须从源头治理[J].农业质量标准,2003(3).

[3]郝彦宏.河北省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2004.

作者简介:杨玲,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彭逸凡,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朱利民,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工程师。

注释:①邵旭平,霍发喜.当前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5(12):55.

②同上.

③屈冬玉.农产品质量安全须从源头治理[J].农业质量标准,2003(3):5.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标准体系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4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0:12:44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昌九地区电子商务特色农业与生态休闲旅游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29期)2016-07-19 05:30:59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2期)2016-07-07 0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