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据链”增强科技报道影响力的三种模式——“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之“数据新闻”探索

2014-04-10 03:25:56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李祖平
今日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主题性数据链百强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李祖平

2013年被认为是“大数据元年”[1],“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成了最热门的关键词。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美国政府已将大数据视为“未来的新石油”,奥巴马更是充分发挥了大数据处理团队的智慧技能和“数据新闻”的特殊影响力,参加总统竞选连任成功。随着“数据新闻”在全球新闻界的异军突起,数据已经成为增强新闻报道影响力,提高新闻媒体权威性、公信力和对社会舆论引导力的利器,比如浙江在线和钱江晚报联合首发的《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350亿元 创下新纪录》,就是典型的“数据新闻”。而与之对应的在新闻界长盛不衰的“故事新闻”,其过度注重可读性和感染力,往往使记者、编辑在选择报道题材、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时陷入“找故事、说故事”的误圈,因此常被受众质疑,反而削弱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发挥引导力的特殊作用。

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日常的新闻报道里,“数据新闻”模式正越来越得到业界重视。“数据新闻”究竟应该怎样界定?新浪微博认证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导”的专家“武大沈阳”前不久发微博指出,“数据新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即新闻中的数据,数据中的新闻。前者聚焦于新闻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相关性,注重文本和数据结合的通透化;后者聚焦于数据形成新闻的过程及表达。从选题策划、数据采集、数据筛选与整合、数据可视化、新闻作品输出、读编交互、读者反馈等步骤寻找数据与每个人的关系。

我们认为,“武大沈阳”微博里的前者只能是新闻数据,后者才是真正的“数据新闻”——它并不等同于在新闻实务中直接引入数据分析技术或可视化技术,其核心仍是新闻叙事[2],而是以数据为时效,以数据为事实,以数据为叙事脉络,以数据为话语权的新闻体裁。

一、科技报道应更注重“数据新闻”

浙江省科技厅近年来十分重视新闻宣传的模式创新。2013年11月推出的“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宣传,就是“数据新闻”在科技报道中的一次成功探索。浙江省科技厅与浙江电视台合作的全年52期专题栏目,名称就叫《创新故事》;浙江省科技厅与钱江晚报等合作的科技新浙商评选与宣传,也都是注重“故事新闻”的宣传模式。虽然故事里也列举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数据,但数据本身的属性、数据与数据的关系、数据与主题的关系,等等,都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梳理和挖掘。

而“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是在参评企业的统计上报数据基础上,又通过第三方机构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的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核实,最后根据设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排名,排名之后,又对上榜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所以这一次的科技报道更加注重“数据新闻”模式。

这样一种工作流程和模式,与采集、选取、使用若干数据的常规新闻报道已经大相径庭,它不但聚焦于“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相关数据形成新闻的过程及表达,而且实现了从选题策划、数据采集、数据筛选与整合、新闻作品输出等步骤寻找数据与每个受众的关系。这一次的成功探索,让我们在新闻数据到“数据新闻”的形成过程中,还研究发现了运用“数据链”增强科技报道以真实性为生命力,发出好声音、发挥引导力的独特作用和模式。

二、“数据链”在新闻里的基本定义与特性

数据链是指互通数据的链路,在信息技术领域所说的数据链就是一张数据网,就像互联网一样,只要你有一个数据终端就可以从这个数据链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其它数据。数据链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通过链接各作战平台、优化信息资源、有效调配和使用作战能量,链接整合军队各战斗单元,成为军队作战力量的“粘合剂”和“倍增器”[3]。而在新闻报道里的“数据链”,基本定义就是指多个“新闻数据”的互通链接。那么,在新闻报道里,“数据链”主要由哪些特殊的“新闻数据”互通链接而成?

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新闻报道里的“数据链”,是由“统计性、分析性、主题性”等三类新闻数据链接组成。所谓统计性新闻数据,是指具有新闻性的依据统计学原理采集的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变量等四大类基础数据;所谓分析性新闻数据,是指具有新闻性的根据基础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后形成的关联数据;所谓主题性新闻数据,是指具有新闻性的直接体现主题的经过筛选后确定、或者分析整合后形成的重要数据。

在“故事新闻”里,上述三类数据,可以三选其一、其二、其三,而在“数据新闻”里,不但必须三选其三,而且三者必须“互通链路”,形成互通链接后,还必须互相印证,互为支撑,就像三足鼎立一样,缺一不可。三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统计性新闻数据体现的是新闻公信力,分析性新闻数据体现的是新闻权威性,主题性新闻数据体现的是新闻引导力,而统计性、分析性、主题性新闻数据成为“数据链”的互通运用,才是增强新闻综合影响力的关键支撑。

三、“数据链”在科技报道里的实践与模式

浙江省科技厅开展全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工作,旨在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进一步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为了体现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特别委托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作为第三方机构,独立承担评价工作,并于2013年11月25日联合发布了上一年度“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结果。新华网、中新社、科技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浙江在线等十几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各媒体从不同角度对“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进行全方位报道,根据汇总情况,本次的报道体裁基本以“数据新闻”为主导,而且数据和“数据链”的运用各有特色,表达的主题也各有所需。

1.“顺叙法”运用模式

这一模式,指的是以统计性新闻数据为“端口”和由头,与分析性、主题性新闻数据互通链接,从而形成以数据为时效,以数据为事实,以数据为叙事脉络,以数据为话语权的新闻体裁。从统计性的基础数据,推导到分析性的关联数据,再聚焦到主题性的重要数据,这一自下而上的“数据链”运用、演进过程,在新闻报道写作技巧里属于“顺叙”的写法。

浙江在线的《我省技术创新能力 百强企业首次出炉》就是采用了这一“数据链”运用模式。“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昨天,2012年度‘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结果首次公布。”新闻由头里的“百强”、“首次”就是统计性的新闻数据,开篇之后就迅速推导到一系列的分析性新闻数据——“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杭州、绍兴和宁波等3个地市的企业占到了总体的70%。主要分布在中等规模企业,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在10-100亿元之间的企业占72%,10亿元以下和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占22%和6%。研发投入产出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百强企业的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在1800万元以上,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在5%以上,远远高于规上工业企业1%的水平。百强企业的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2.5万元/人,远远高于全省9.3万元/人的水平。”等等,最后聚焦到主题性新闻数据——“一年‘评价’一次”“引导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倒叙法”运用模式

这一模式,指的是以主题性新闻数据为“端口”和由头,与统计性、分析性新闻数据互通链接,从而形成以数据为时效,以数据为事实,以数据为叙事脉络,以数据为话语权的新闻体裁。先提出主题性的重要数据,再互通链接到统计性的基础数据,推导到分析性的关联数据,自上而下,以此来印证、支撑主题,在新闻报道写作技巧里这属于“倒叙”的写法。

新华网的《浙江技术创新百强榜发布 新兴产业类企业占近八成》里,“新兴产业类企业占近八成”实质就是“浙江百强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主要是一些节能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工作“主要是为进一步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这个总主题的简要表述。在新闻由头里记者写得更贴近主题:“2012年度浙江技术创新能力百强榜日前发布,吉利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榜上有名。入围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占到近八成。”这“入围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占到近八成”就是一个主题性新闻数据,并且是由记者根据基础数据分析整合后形成的重要数据。

以此数据为“端口”和由头,与统计性新闻数据——“本次评选是在4190家具备入围资格的浙江企业中选出的。”分析性新闻数据——“我们通过对这4000多家企业的调研后发现,前100强企业平均的投入研发强度是年均1800万元,劳动生产率约为43.6万元/人。”互通链接,从而进一步突显了主题性新闻数据的支撑作用,实现了新闻公信力、权威性、引导力的充分体现,也大大增强了该新闻报道的综合影响力。

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结果“数据新闻”模式表

3.其它模式

从理论上分析,“数据链”运用除了自下而上的顺叙法和自上而下的倒叙法,还有以分析性新闻数据为“端口”和由头,与统计性、主题性新闻数据互通链接的插叙法,但实际写作过程中,插叙法或者补叙法都只能是小技巧,不能成为“数据新闻”的主要写法。数据本身是抽象和复杂的,如果频繁运用插叙法或者补叙法,反而会给受众带来阅读理解障碍,产生误读、误解,甚至厌读。本次“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新闻发布会后汇总的14篇科技报道原文里,有9篇属于典型的“数据新闻”(详见下表)。中新浙江网《2012年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出炉”》、东方商报《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发布 12家甬企上榜》、现代金报《浙江首次发布“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 12家甬企上榜》,与浙江在线的报道一样,属于顺叙法的“数据链”运用模式,杭州日报《浙江创新能力百强榜单杭州企业占了一半》、新浪浙江《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结果公布》、每日商报《浙江技术创新百强企业出炉 年均研发投入1800万》等,与新华网的报道一样,属于倒叙法的“数据链”运用模式,另有5家媒体的相关报道,有的篇幅短,有的采用的新闻数据少,不属于典型的“数据新闻”。

[1]2013被称为“大数据元年”[J].青年记者,2013(3)

[2]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2013(6)

[3]崔瑞琴.“数据链”及其发展应用(上)[J].地面防空武器,2006(1)

猜你喜欢
主题性数据链百强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8:00:36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国画家(2023年1期)2023-02-16 07:57:06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齐鲁艺苑(2022年1期)2022-04-19 13:56:46
中国百强报刊
多平台通用数据链助力未来战场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实施中数据链应用探析
百强报刊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
百强榜单
一种无人机数据链信道选择和功率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