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胜利
动词是一个句子里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个动词的不同义项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是研究动词的主要角度,本章根据义项的不同对南北朝译经中“去”的词义进行分类考察。
1.南北朝译经中“去”的“离开”义最多。(1)出城而去。(2)稽首佛足而去。(3)观看而去。(4)如彼小儿贪少味故一切所有贼尽持去。(5)令其剃发变服而去。去未久优波离作是念。例句(1)(2)(3)和(5)中的第一个“去”是表示持续性的动作和状态;(4)和(5)中的第二个“去”则表示瞬间性的动作。
2.“去”表示“往、到”义,指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去”表示“往、到”义是由“离开”义演化而来,数量仅次于“离开”义,相互之间还没有完全脱离。“去”和其后的动词并非同义连用。然而,语感上人们往往会把“去至”、“去到”、“去往到”视为同义连用。“去至”等仍是一个语义离散的双核心的连动结构。(1)去至门侧诸夜叉神高声唱令。(2)此时我去到檀越家。(3)其师犹在而舍师去往住处。例句中“去”表示主语所要去往的处所方位,是“去”由表示“离开”义变到“往/至”义的开端,“去”的“往至”义是在“去至”、“去到”等组合中产生。所以说“‘去至’、‘去到’等组合的出现,是‘去’之‘往∕至’义萌生的土壤;‘去至’、‘去到’等形式在中古的出现,是汉语历时发展的必然产物。”
3.“去”表示“距离”义。(1)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2)后人于西山泽中见一死蟒,头尾相去数里。(3)尊者舍利弗去世尊不远。南北朝译经中“去”的“距离”意义不多。“距离”可以看作是“离开”的另一种解释,“离开”是一种动态的位移,而“距离”是一种静态的位移。
4.“去”表示“去除”义。它是“去”的“离开”义,进一步引申的结果。“在上古,动词‘去’可分为两个,‘去1’的含义是‘离开’,在句中是自动词,有使动用法,‘去2’的含义是‘去除’,在句中是他动词。根据《说文解字》,‘去,相违也。’段注:‘违,离也。’那么,‘去1’是‘去’的本义,‘去2’应该是由‘去1’引申而来。”(1)然去病之力在药也。(2)洗去泥土。(3)除去侍卫,端坐思惟。例句中“去”表示“去除”,用法较为普遍,都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在使用过程中和“除”相连,构成“除去”的相对固定用法,已经不是主要的核心动词,在句子中附着于前面的动词,补充说明动作或者事件的结果,其含义已经在弱化,有了补语的语法功能。中古汉语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方向发展。
5.“去”表示“丢失、离失、失去”义。(1)既无所蓄,无去失忧。(2)何为失女又去好婿?例句中“去”表示“丢失、离失、失去”义,是“去”表达位移范畴的引申,事物的丢失与离失正是属于事物所发生的空间位移概念。
6.“去”表示“过去”义。(1)去事已尔,愿毕于今。(2)说是语已,即现去相。(3)从上座至下行之遍乃化,去年辄一出显亦亲见。例句中“去”的“过去”义和“丢失、离失、失去”义在语法功能上承当修饰性词语的语法功能,由动词变为修饰性词语,“去”表达的位移范畴由空间方面扩展到时间方面。
动词较其它词类的内部词义最复杂,句法相配也最活跃。一个动词内部几个义项之间意义的引申与演变造成我们对其语法功能的分析困难。南北朝译经中的“去”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意义丰富,因此,对它的考察了解就不得不进行其语法分析的努力工作。
1.“去”单独使用。
第一,直接作谓词:(1)今去,当以佛法付汝任持。(2)铸师知无热,然后去泥障。
第二,副词+去:(1)汝今远去,我当随得根果养饴二儿。(2)汝是小魔宜时速去。例句中的“去”是作为核心动词表示“离开”、“去除”等义项,“去”前面加副词,表示主语词动作的方式、程度。可以加在动词“去”之前的副词有:远、已、便、即、速、当、欲、不、可、俱、复、独等等。
2.连动结构中的“去”。
第一,“V+去”连动结构:(1)从坐起去,向世尊所。“V+去”形式在南北朝译经中很普遍,前面的动词担当句中的主要谓词意义,“去”作为核心动词的地位下降,“去”的虚化明显而严重。为避免与动补结构中的“V+去+O”混淆起见,故此处不多列举例句。诸如:舍、起、持、除、散、还、出、离、转、流、避、走、脱、飞、牵、委、化、灭、上、遣、消、亡、往、夺、斫、叛、随、等、发、取、归等动词后面都可带“去”字。
第二,“V+而+去”和“V+O+而+去”连动结构:(1)礼佛而去。(2)呵骂而去。(3)出城而去。(4)缚之而去。从例句可以看出,“V+而+去”和“V+O+而+去”的用法在南北朝译经中已经很多,但是形式单一,主要表示主语的一个动作完成后就离开的意思,所以后面加“去”。此时“去”的意义进一步虚化,其趋势向动词补语的方向发展。伍和忠先生认为:“当‘V1而V2’连动式有了一定长的使用时间和一定高的使用频率并且稳定下来以后,人们可以不借助虚词而以‘粘合’的形式直接组构连动式,‘而’便渐渐隐退。这似乎又回到了甲骨文的形式,不过,数量和质量都远非昔日可比了,结构的性质也由连动变成了动补。”
第三,“V+O+去”连动结构:(1)将罪人去。(2)冥运持命去。(3)担王头去。从例句可看出,“V+O+去”和“V+去”的用法类似,只是在中间加了宾语,“V+O+去”的用法在南北朝译经中比较少,这也是“去”向补语虚化的表现。“‘而’的消失为它靠近第一连动项(V1)创造了条件。但在‘VO去’式中,‘去’要靠近动词,还得越过宾语,这也是它开始虚化并成为真正的补语的一个重要步骤。”
3.动宾结构中的“去”。
第一,“去+O”动宾结构:(1)去诸邪说。(2)奋迅去尘秽。(3)东方去此火光世界。例句中“去”作为及物动词加宾语的用法在南北朝译经中比较常见。
第二,“除去+O”动宾结构,南北朝译经中共有“除去”86个,其中8个不带宾语。(1)除去阴障。(2)除去从人及诸仪饰。(3)除去不净。例句中“去”表示“去除,清除”义。“除去+O”的用法在南北朝译经中共出现78次。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双音节词的产生和发展与实意动词“去”的虚化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的共存,为相互之间的进一步成熟发展起到了相互推动的作用。
第三,“V+去 +O”动宾结构:(1)脱去天冠。(2)割去恶枝叶。(3)鼠剥去皮取完全者。在“V+去+O”型中,“去”单独表示“离开”、“去除、去掉”等意义的用法已经明显弱化,它往往和前面的动词表示一种整体的意义。此时,“去”具有虚化进而作动词补语的倾向。
4.动补结构中的“去”。“‘去’在中古汉语中除继承上古汉语作谓语或谓语中心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在动补式中充当补语,表趋向、结果等语法意义,成为一个半虚化的动词。‘去’在动趋式中非常活跃,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在动结式中受到了一些限制,其结果补语的用法还不是十分成熟。充分发展和不够成熟两种情形影响到‘去’在中古以后的演化。”“动补结构是汉语早期的‘双核心结构’变成了‘单核心结构’以后的产物。”其一,“V+去”动补结构:(1)且当还去。(2)示现避去。(3)睡卧不觉日虽移去。“‘而’的消失为动补式的诞生营造了优质的语言环境。‘去’也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开始虚化并由第二连动项而变为补语的。”其二,“V+O+去”动补结构:(1)云何知此往彼方去?(2)时太子与诸婆罗门在高楼上见出林去。“去”作为补语,在大多情况下是作为趋向动词出现的。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趋向动词“去”作补语的常见用法是附着在其它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构成动补结构,表示前面动词或动词结构的意义,但“去”的意义已经弱化。“去”所作的补语属于谓词性词语是后起的语言现象。中古汉语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方向发展。
5.使动句中的“去”。(1)复应警戒勿使太子去而不知。(2)令还有儿,乃放使去。(3)当道遮永不听去。通过例句可以看出,在使动句中“去”常位于句尾,与“令”、“使”、“听”等组成使动结构。
6.事态助词“去”。(1)自以兜罗絮缝着床解去。波夜提悔颇有不解去,不犯耶?(2)若比丘有因缘去。(3)今从性灭究竟灭下去。例句中“去”居于分句末尾或者句尾,有很强的结句功能。从上述分析可看出,“V+去”的连动结构中的表示实意的“去”虚化为“V+去”的动补结构中的趋向动词“去”,之后才虚化为事态助词。“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表示事态的出现或实现,并展示了事态继续下去的趋势’,但与语气和时态无关。”趋向动词“去”向事态助词虚化的最关键的一步是动补结构中的核心动词“V”的意义范围扩大,表现为“去”的意思被“V”吸收,这样一来使“去”的虚化速度加快。“去”作为助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说明它之前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事情过程的趋势或结果。此时的“去”没有实际的意义。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动词“去”,在南北朝经历了一个连续虚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离开”义转变为“去、往”义符合胡敕瑞所归纳的“去”之“往/至”义的产生过程,同时又衍生出一些其它的义项和用法。“去”作为核心动词既能单用又能连用,作句子的谓词成分。随着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去”逐渐和前面的核心动词语义关系变得疏远,从“双核心结构”变为“单核心结构”,作为整个句子所表达事态的补充成分,由核心动词变为补语动词。当“去”本身脱离了“+动作”这一义素时,位于“V+O+去”中的“去”就逐步向助词语法化,起到表达事情状态的语法功能。由于其词汇意义虚化,“去”彻底形成一个事态助词,这种虚化过程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但这方面的例子所见较少。
从整体看来,“去”在南北朝译经中主要充当动词,“去”作补语的情况也很多。“去”作连动结构中的动词和作动补结构中的补语的区分标准是:“去”是否与前面动词共同支配一个宾语。当“去”成为一个不及物动词时,不起支配宾语的作用,而只起补充其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或趋向的时候,“去”就是动补结构中的补足语,即趋向补语。
“去”作补语和事态助词的区分标准是:第一,作补语具有词汇意义,作事态助词没有词汇意义;第二,作补语与核心动词之间有“+动作”这一共同义素,作事态助词与核心动词之间没有“+动作”这一共同义素;第三,从语法位置上看,事态助词“去”位于句尾。
本文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考察对象主要呈现汉语趋向动词、汉语事态助词“去”在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轨迹,在此过程中实意动词“去”作为核心动词与其它动词连用共同承当句中谓词的语法现象与其虚化为趋向动词做另一个动词的补足语的语法现象是动词“去”发展演变的主流,与此同时“去”作为事态助词的情形也开始壮大。这既体现了实词语法化过程的一般特点,也揭示了中古汉语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方向发展的趋势。
[1]孙斐.“来”和“去”的语法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胡敕瑞.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中国语文,2005,(3).
[3]胡敕瑞.“去”之“往/至”义的产生过程[J].中国语文,2006,(6).
[4]伍和忠.中古汉语半虚化的“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5]齐沪扬.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6]崔达送.中古汉语位移动词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7]王国栓.“去”从离义到往义的变化试析[A].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徐丹.趋向动词“来/去”与语法化——兼谈“去”的词义转变及其机制[A].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C].商务印书馆.2005.
[9]李崇兴.《祖堂集》中的助词“去”[A].蒋绍愚,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