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下的爱与责任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廊桥遗梦》

2014-04-10 21:44宋志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罗伯特伦理学

宋志宇

(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文学作品创作就是在一个虚构的平台之上,使用语言集中、典型地反映真实社会中人文道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正所谓“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1]。由此可见,无论作家在构思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还是读者在欣赏解读文学作品的当下,都必然用伦理和道德方面的社会共识评判文学作品,并以此引发更进一步的思考和践行。这也是文学作品存在的现实意义之一。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概述

伴随外国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愈加普遍,伦理学与文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也日益成熟。因此,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解读文学作品,不失为一种向整个社会传播伦理道德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文学伦理学批评有别于从社会世俗和纯粹的道德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其重在探寻文学作品中人物思想和行为的伦理道德成因与动机,而非思想行为本身及其后果,进而从伦理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分析、阐释、归纳和总结。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整个过程注重伦理历史现场的回归[2],即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应该以作品创作时代的伦理道德或创作者的道德品质作为评价标准,而非以当下或以批评者的道德体系作为评价标准,这一点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见之处[3]。

《廊桥遗梦》出自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之手。作者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风格谱写了一曲爱情的颂歌,温婉而细腻,浪漫而隽永。小说措辞简练,得体流畅,自问世便被奉为歌颂爱情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的是一段浪漫而唯美的婚外情的故事。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是生活在麦迪逊县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每天为丈夫和一双儿女忙碌着,过着和谐而平淡的农家生活。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一名来自华盛顿的摄影记者,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带有牛仔风格的典型的美国人——崇尚自由,向往自然的美好。他为了寻找七座廊桥而出现在了女主人公所生活的麦迪逊县,又因问路而与弗朗西丝卡偶然相遇,从此开始了一段仅为期四天却影响彼此一生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任何一部为世人诵读并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必然承载了传播良好伦理道德的使命。《廊桥遗梦》即是如此。因而,我们便可以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论的指导下,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廊桥遗梦》中作者通过那场似乎不为社会伦理道德所称颂的爱情故事向我们传递的积极的爱情观和伦理道德观。

婚外情,在当今社会早已不是隐秘的话题。婚外情的当事人,往往遭遇世人的唾弃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无情指责,他们的遭遇即反映了来自社会层面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评价。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完全不应该踏足家庭之外的爱情;同样,孑然一身的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也应止步于别人的婚姻和家庭之外。然而《廊桥遗梦》却通过完美的叙事和描写,呈现给读者一种最美的情感和思想,尽管作品中二人终究放弃了这段有缘无分、生不逢时的爱情,但似乎读者却总不禁为这段世俗无法容忍的爱情叫好。究其原因,便是由于作者对人物的刻画触及了人性层面对情感追求的真挚渴望和对家庭、社会的一种本能的责任感,而这一逻辑和论断唯有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进行论证才更具有说服力[4]。

二、对理想爱情的不懈追求

合乎人性的至善生存是人之生命的本质,生命需要持续存在和不断进化发展才有可能日益接近其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生存状态。而人类的爱情便最自然、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着人之为人的这种生命本质。整个人类都渴望着通过爱情至善而最终完善自身的人性追求。作家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便源于人性,源于他们对爱情的至善追求。

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向往自由的爱情,生性智慧、热情而浪漫,喜欢有情趣的生活。而丈夫理查德是位刻板保守不怎么懂生活情趣,循规蹈矩过平淡日子的美国农民。作为农夫的妻子,弗朗西丝卡二十多年来一直精心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扮演着好女主人的角色,把那个热情而浪漫的自己逐渐地隐藏起来。从世俗的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她无疑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妻子、好母亲。然而,他们的现实婚姻并非以爱情作为基石,因此婚后的生活从未能磨灭弗朗西丝卡人性深处对至善至美的人生和爱情的不懈追求。

正如歌德曾经说过的:“没有比长时期的风和日丽更难忍的了。”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出现,唤醒了女主人公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我和灵魂,为她平淡的日子点燃了激情。作者把罗伯特金凯描绘成一个既有牛仔味道又似乎具有吉普赛人风格的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当热情而浪漫的意大利女人弗朗西丝卡和濒临灭绝的“稀有雄性动物”罗伯特金凯相遇时,他们为了自己内心深藏许久的理想爱情,勇敢而不顾世俗地听从了自己的内心,作了回真实的自我。这是人性本能的迸发,这场偶遇的爱情让二人勇敢地撕下所谓伦理道德的外衣,摆脱世俗道德对人性无情的压抑和约束。罗伯特金凯带给女主人公的正是她所缺失的浪漫:奇怪而神秘的陌生男子,美丽的花朵,梦幻的香水,激烈的啤酒……[5],这一切都是理查德二十多年来不曾给过她的,而恰恰又是她所一直渴望着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完美演绎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幸福即至善”的伦理观[6]。

然而,男女主人公尽管选择了人性深处对理想爱情的至善追求,但其最终更理智地顺从了作为一名社会个体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社会良知和家庭责任感[7]。

三、对社会和家庭责任的坚定固守

自19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它所带来的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方伦理思想在探讨的对象和理论方面都出现了许多变化。其中受人文科学影响较大的分支主要以人为主体,着重讨论人的境况、命运和出路。该伦理学观点认为,人的本性、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对立统一。而人的行为本质,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属性决定的。作为社会的人,他在继承和享有人类全部文明的同时,也承负着与生俱来的责任。社会角色或职位的要求就是人的责任[8]。而正是由于人性深处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男女主人公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时并没有失去理智,没有摒弃人性在这一层面的光辉。

男女主人公相遇的第二天,罗伯特金凯鼓起勇气给弗朗西丝卡打电话约她一起去摄影拍照,后来他们一起跳舞,一起体验弗朗西丝卡内心深处极渴望的浪漫与激情,他们走进了彼此的生命。罗伯特金凯对弗朗西丝卡说:“我们都丢掉了自己,创造出了另一样东西,这东西只能作为我俩的交织而存在。天哪,我们就是在相爱,天上人间爱能有多深就爱多深。”接下来的第三天和第四天,罗伯特金凯停下了摄影工作,弗朗西丝卡也没有去农田工作,他们彼此缠绵,彼此倾诉,同时也展开了一场爱情与责任的辩论。罗伯特金凯希望弗朗西丝卡放弃现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与自己一起游走四方。然而,在爱情与责任面前,弗朗西丝卡选择了后者。她没有办法说服自己丢掉家人,为了自己的爱情奋不顾身、云游四方。她还是要为现在的家庭担起责任,维护家庭的稳定。她的这一选择与伦理学中所认可的人类具有对社会履行遵守道德及维护道德的责任之本能完全吻合,这也是作家向读者所传递的积极的伦理道德观。

作家以一种缓慢而柔美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一段激烈但又不失理性的婚外情故事,为读者描绘出了两个个性丰满的人物,其恰到好处的处理使得婚外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变得浪漫,也让这段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爱情展现出了美丽、坚贞、永恒、理智以及奉献的一面。他们彼此为对方所着迷,在短暂相聚的四天中享受了爱情带来的魔力;但是,内心极为挣扎的弗朗西丝卡最终选择留在原地,回归家庭与子女。在他们去世后,子女最终知悉了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并且出于对这份爱情的尊重,将他们的骨灰葬在了他们爱情的见证地——廊桥之下,他们终于能够真正地永远在一起了。而正是当年弗朗西丝卡的决定使得他们这段本该为世人所唾弃、且与世俗伦理道德不符的婚外情变得神圣而庄重起来。她为了责任放弃爱情,便给予了爱情最大的成全与尊重,而这一切也恰恰源于主人公人性深处的伦理道德[9]。

四、结论与评价

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美好的。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存在于一个复杂而现实的社会关系当中,我们不可以脱离自身所存在的这个环境而空谈爱情,更不可以脱离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扮演的各种角色而单纯追求美好的爱情。然而爱情与责任并不矛盾,爱情本身也是一种责任。但是不合时宜、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爱情必然会与责任相矛盾,必然需要我们做出抉择。当我们面临爱情与责任的抉择之时,能否像《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那样果断而勇敢地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放弃令人陶醉的爱情,也是这部作品所带给我们的一个思考。很多时候,放弃本身也是一种收获[10]。弗朗西丝卡放弃了与罗伯特金凯携手走四方的美好爱情生活,理智而勇敢地选择了枯燥乏味的农妇生活,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责任!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解读《廊桥遗梦》,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人性深处的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对社会、家庭责任感的坚守在任何时代都经得起考验。弘扬人性光辉的文学作品也必然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更替从未能改变人们对爱和对社会、家庭责任感的评判标准。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透过跌宕起伏的文字艺术向人类揭示着亘古不变至善至美的生命价值。此外,文学伦理学批评也为评价文学作品创建了一个全新视角,为读者正确解读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通过文学作品向我们传递的伦理价值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3.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和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1(1):12-20.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6-24.

[4] 田俊武.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J].外国文学研究,2011(6):26.

[5] [美]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6:34-157.

[6] 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42.

[7] 王忠祥.建构崇高的道德伦理乌托邦[J].外国文学研究,2006(2):18.

[8] [奥]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58-64.

[9] 瓦西列夫.爱的哲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102-103.

[10] Abraham H.Maslow.动机与人格[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2.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罗伯特伦理学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Autumn Fiers 秋火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