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有效性探究*
——基于不同专业学生

2014-04-10 21:44于新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课外

于新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0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教学使命,把“纲要”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界对“纲要”课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持续不断,却较少从学生不同专业的视角来研究。为此,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来探寻“纲要”课教学的有效性,以期创设出因材施教的方法与路径。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获取真实材料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问卷内容涵盖学生的专业和“纲要”课基础状况、学习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课外阅读或实践课题研究、考核方式、满意度及建议等。问卷于2013年6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012—2013年第二学期开设“纲要”课程的2012级本科生中进行,共发放问卷584份,实收536份;专业涉及外语、数学、中文、计算机、金融、公共关系、物理、化学、美术等13个专业。我们通过对问卷进行细致统计、比对和分析,对“纲要”课程教学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

一、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纲要”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教师授课面对的是各个不同专业学生。因专业背景不同,学生的“纲要”课基础、学习态度、目的及兴趣等有所差异,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不同专业实行因材施教是我们探索的重要途径。为此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情况、走访兄弟院校交流心得、研究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精心设计问卷调查,这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1.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基础状况。调查统计显示,学生“纲要”课的基础状况主要缘于文理科差异。抽样调查的536名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因文理科不同基础差异明显。对中国近现代史有大致了解或掌握基本轮廓的文科学生占到45.4%,理科学生仅占6.35%。在建议栏目,理科学生普遍希望教师能对基础知识给予详尽讲解,文科学生却建议教师授课内容不要面面俱到,避免与中学所学有类同之感,期望对某些问题作深入探讨。不同专业学生“纲要”课基础参差不齐,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状。

2.学生学习“纲要”课的目的。统计显示,约20%受调查者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比例最高的美术专业达到30.8%。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纲要”的目的是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和提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仔细比对统计还显示出不同专业之间存有明显差异。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以及以理科学生为主的金融专业,希望通过学习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了解的比例均在40%以上,明显高于中文和文科学生为主的外语、公共关系和美术专业。不过后者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前者。调查结果表明,理科学生由于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对加深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的愿望更为强烈;文科学生相对具有一定的基础更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学生对“纲要”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本项调查旨在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在“纲要”教学中的关注点,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查分为历史人物、中外历史关联、历史时段、社会各领域及学术研究动态等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各专业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比例均在60%以上,其中化学和中文专业的比例高达85%以上。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授课能将中外历史相联系,物理和金融专业希望将中外历史进行对比的比例达到70%以上,其他专业也在60%左右。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1840—1919年的8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和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史的兴趣差异明显。其中数学、金融和公共关系专业有近一半学生关注1840—1919年,物理专业较多集中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文专业则对五四以前80年和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史较为关注,化学专业则较多集中于新中国成立后,计算机和美术专业则对各时段的关注比例大致相当。

“纲要”教学内容涉及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受调查专业的学生对文化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兴趣,美术和公共关系专业对文化的关注比例高达50%以上。理科专业对军事的兴趣明显高于文科,如数学、计算机、物理和化学专业对军事的关注比例在31%—42.5%;文科专业对军事的关注比例仅为7.7%—14.8%。对政治方面最为关注的则是计算机和公共关系专业,比例为25%;数学、金融和中文专业对政治的关注比例为16%—18%。各专业对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关注度普遍不高,关注比例在0—16%不等;数学、计算机、化学以及外语专业对经济的关注人数不足5%。

调查还显示,文理科专业对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均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其中理科专业的计算机、化学和金融关注人数均在30%以上,关注比例高于美术专业而与中文和公共关系专业相当。调查还显示,半数以上受调查者主张教师授课要兼顾理论性和趣味性。通常意义上我们会认为理科学生更倾向于趣味性,而受调查的数学、计算机、物理和化学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主张教师授课不仅要有趣味性也要具有一定理论性,比例自53.3%—70%不等。前文调查统计已知,理科学生“纲要”课基础相对较弱,这需要我们将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环节有机结合,在培养理科学生扎实史学功底的同时更要兼顾他们对学术探究的兴趣。

4.学生对课堂教学方式的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查,半数以上受调查者不主张教师课堂授课满堂灌,而是想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调查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参与课堂演讲讨论表现出不同态度,支持率最高的金融和计算机专业有50%以上比例;公共关系专业支持率最低,仅为19.4%;其他受调查专业支持率为30%—40%;对课堂讨论采取自由发言还是小组讨论形式各专业意见不一。上述分歧需要我们在选择演讲讨论的主题和形式上充分考虑各专业特点并作好课前准备。绝大多数学生欢迎教师参与其中,认为有利于讨论的深入和问题的解答。音像资料对于教师授课内容的鲜活效果不可忽视,调查显示,学生对音像资料普遍兴趣浓厚,但对课堂播放音像资料的支持比例自13.3%到31.5%不等。为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将音像资料与教学内容及课堂讲授有机结合。

5.对学生课外实践的调查。对于课外实践研究,我们主要围绕阅读经典著作、撰写读书报告以及教师指导下历史剧的编演等项目。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经典历史读物的兴趣普遍较高,中文专业关注比例达到77.8%;其他专业为50%以上。撰写读书报告的调查则显示不同专业差异明显,文科学生在建议栏目普遍表达了希望能够通过撰写读书报告得到历史研究方法的训练和指导。教师指导下课外自编自演历史剧,各专业愿意参与者占绝大多数,这显示多彩的课外实践研究广受学生欢迎。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同专业学生对“纲要”课程的要求从方式到内容呈多样化,尊重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是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但是其集中授课方式无法独立完成因材施教的教学使命,只有创设出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教学程序,才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二、因材施教之方法和路径——基于不同专业的系统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从系统论出发,教学过程是围绕教与学两大基本要素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借助多种资源而组成的系统,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是机械的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相互关联,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教学系统包含课堂教学环节、课外实践研究环节和考评环节等,每一环节都承担着实现不同专业差异化教学的重要任务,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构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因材施教古已有之,它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教学的一种方法。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的集中授课,其时空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要求,教学过程必然进一步向课堂外延展。课外实践研究的灵活性和时空开放性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研究如何承接,两者如何体现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需要我们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位,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策略和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创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研究总结,从系统论角度将教学过程凝练为基于不同专业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研究以及综合“考评”。

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受听对象学生的感受,教师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兼顾学生知识层次和学科专业差异的多层面个性化讲授。既关注学生普遍关心和有兴趣的问题,又尊重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课程基本内容和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针对众多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差异化要求,我们选择学生看似熟悉实则不甚了解且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作深入细致地讲授。比如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学生则知之不深。我们尝试从孙中山的生平、思想、历史贡献、社会评价及学术界研究动态等多层面立体地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可利用课外实践研究平台。中国近现代史涌现出一大批各个领域或行业的杰出人物,我们结合学生专业方向来选择相关人物作重点介绍。比如为语言类专业学生授课时,中国首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的遭遇和外交官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的事实,无疑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理科学生对军事问题兴趣较高,可以选择典型意义的战争或战役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上各因素间的互动,体会历史发展的逻辑,感知历史的力量。学生不同的需求还可借助课外实践研究环节进一步满足。

“纲要”学习中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对比也普遍受不同专业学生欢迎,对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古今中外的联系,将有助于问题的探究和学生兴趣的激发。革命和改良贯穿中国近现代不同发展时期,横向和纵向比较有助于学生透过革命和改良的成败得失,深入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还可启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怀。比如:在讲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内容时将其与日本明治维新横向对比,透过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用人制度、经济发展、领导者素质及国际环境等因素,探索改良结局不同的背后动因,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不是由某一因素决定,而是多因素共同合力作用。中国目前正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并取得卓越成就,纵向对比有助于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谐美好的幸福时光。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是我们探索的重点。以同为理科的计算机和化学专业为例,两者对“纲要”教学内容关注点明显不同。计算机专业学生兴趣相对分散,对近现代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关注比例大致相当;化学专业受调查学生40%集中于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的比例占20%,政治仅为6.7%。两者的差异如此明显,授课时必须改变同一教案适用于所有专业的做法,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作必要调整;计算机专业的授课还要避免过于分散,化学专业的授课则要防止以偏盖全。

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总结历史经验和认识国情,对近现代社会经济的演变进程及其规律探究必不可少。但是调查显示,各专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变革普遍关注度不高,计算机专业的关注比例甚至为0,化学专业也仅有5%。激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变革的兴趣成为系统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用生动的案例和普遍受学生欢迎的音像资料辅助经济问题的学习。比如: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资本经济发展状况,纪实讲述片《上海滩的七张面孔·荣氏兄弟》直观的视觉效果和人物命运的跌岩起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坎坷;再从理论和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条件,由此启发学生思考中国近代经济不发展之原因。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讲”与学生“听”的过程,实现教师主导下学生对知识的基本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可或缺。调查显示出学生对参与课堂演讲讨论的态度有所差异,通过座谈我们发现,学生或缘于害羞、胆怯或担心提出的观点不够成熟或认为通过演讲讨论等对知识掌握不够系统或深刻,因而对参与演讲讨论没有信心或态度模糊。对于前者我们给予足够的鼓励并做好课前的资料准备,后者则需要处理好学生演讲讨论与教师课堂讲授相衔接、与课外实践研究环节相关联,以及教师对于学生演讲讨论的深入引领等。关于讨论形式,需要基于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讨论主题的安排选择自由发言或小组讨论,讨论中对于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参与并进一步将讨论引向深入。

课堂教学是基于不同专业展开,但是其时空局限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要求,为此我们将教学过程向课堂外延展,通过课外实践研究环节进一步完善基于不同专业的系统教学过程。课外实践研究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自主性探索学习为主要目标,围绕阅读经典历史著作、撰写读书报告和其他课外实践课题研究(如历史剧编演)等项目展开。阅读经典在所有专业中进行,教师根据各专业学生要求精心选择多种经典书目,并针对各著作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学术地位等做必要导读。不同专业学生依据自身要求和兴趣自主选择阅读书目,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方向性和疑问性指导。撰写读书报告和历史剧编演要基于不同专业特点来展开。如美术专业约30.8%的学生对学习“纲要”课的目的不明确,历史剧编演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文科学生绝大多数希望通过“纲要”课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撰写读书报告可以让他们学会对史料进行解读,并运用历史逻辑探讨历史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理科学生的历史基础较弱,同时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研究有一定兴趣,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择课外实践研究项目。

经过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环节,基于不同专业的系统教学过程并没有完结,考评环节既是系统教学的检验也是因材施教教学过程的引领。以学生为本位尊重不同专业的差异性仍是考评环节遵循的原则。考评采用多层面的考核标准,不仅包括期末卷面考核,课堂学习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环节也作为重要考评因素,把学习态度和勤奋程度纳入到重要的考量体系。系统教学模式中的考评环节是学生学习的导向,引领他们根据兴趣和学科要求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和能力。

三、教学有效性探究实施的保障

基于不同专业的系统教学模式是一种柔性设计,它既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责任心提出较高要求,也需要有刚性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课堂教学对学生了解课程并激发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精彩讲授中国近现代以来波澜壮阔、纷繁复杂的历史,揭示发展规律阐明基本理论。因此,主讲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讲课艺术,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广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和深刻思考是没有办法上好“纲要”课的。课外实践研究过程,教师对学生释疑解惑细心指导,引领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探索,使学生“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要求教师时刻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需要教师重视学术研究,课外实践研究环节的悉心指导需要教师恪尽操守,这是因材施教系统教学实施的基础保障。这些柔性要求除了教师自身严以律己外,还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相配套。

首先,从制度层面对教师的柔性工作通过规范性要求给予重视十分必要。课外实践研究是基于不同专业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环节,学生课外实践研究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后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指导。这些隐性工作很难量化,若忽略不计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将教师在实践研究环节的工作纳入到正规教学过程中,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也有利于课外实践研究的切实进行。教师课外实践研究环节的工作计量可以教师自身评估及量化指导时间等作为重要考量依据。其次,“纲要”作为公共必修课,学生人数众多且多是大班教学,根据学生数额在课堂讨论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过程投入相应的师资力量,是避免因材施教系统教学流于形式的有力保障。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希望读书报告的撰写和其他实践研究项目能得到教师的细致指导和帮助,对于课堂讨论绝大多数学生欢迎教师参与,认为有利于讨论的深入和疑难问题解答,但是主讲教师凭一己之力难以细致入微。比如一个教学班级若十人为一组,往往有七、八组甚至更多,主讲教师一人难以同时顾及各小组情况,更不用说差异化指导。若增加师资力量不仅可以确保基于不同专业的系统教学良性运作,对于参与者意义也不可小觑。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参与,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也是管理者了解学生的良好机会;主管学生的教师参与,不仅可以加深师生间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这样以主讲教师为主导所形成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成为“纲要”课程因材施教系统教学师资力量的基本保障。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课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小满课外班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