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从守诺的刺客到悲剧英雄

2014-04-10 21:21冯美娣
关键词:太傅燕国刺客

冯美娣

《战国策·燕策三》记录了战国末期秦燕两国的关系。燕国是弱国小国,“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他图谋报复。当时,“秦国且灭六国”,燕处存亡之秋。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以报见陵之仇,刺杀失败。此事加速了秦国对燕国的侵略,燕王以杀太子丹求和,最后燕国还是以亡国告终。

在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中,事件的幕后操作者是太子丹,荆轲只不过是他派去的刺客而已。

太子丹受辱,四处招募人才准备报复。其时燕秦国力的巨大差异太子丹的太傅鞠武已经深深认识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之北面,未有所定也。”他不建议太子丹与秦国直接急着对着干,劝太子慢慢考虑。秦将军樊於期前来投靠,太子丹执意收留,太傅觉得此行为无异于自找灭亡。太子明确向太傅表明自己不愿意作漫长等待,而是希望速战速决。收留樊於期,只是太子复仇计划的一部分。至于冒险留着樊於期有何用,作为情报人员?作为反攻的力量?对当时的太子来说,也还是不清楚的。只是他隐约觉得此人可以利用吧?这也为后来荆轲刺秦王埋下了伏笔。

太子收留樊於期之后,鞠武才推荐了他认为的“智深”“勇沉”的田光。田光拜见太子丹。太子丹只表明燕秦不两立。而田光只说自己年老:“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从言语推断,田光对自己年轻时候的辉煌是非常自信的。而从太子怕他泄密的特别吩咐可推测:太子目测田光体力肯定不行了,“勇沉”得勉强。我们不禁也会有疑惑:田光丝毫未提如何抗秦,“智深”又表现在何处呢?为什么太傅会推荐老弱的田光?他告诉太子丹“可与之谋”,所谋具体何事?从后面情节推测,或许太傅明白自己说的“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几乎不可能行得通,刺杀或许会有希望,田光年老,派他刺杀自然不妥,但派谁刺杀最好还是由田光来谋划。如此看来,太傅和田光都对太子丹内心的刺杀谋略心照不宣。太子丹不主动与太傅说自己的策略,是因为太傅明确反对说“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而田光一眼看去年老体弱,自然不必开口了。

《战国策》中并未详细介绍荆轲的身世情况,田光推荐荆轲,仅仅是说“所善者荆轲,可使也”。《史记·刺客列传》写“荆卿好读书击剑”,“尽与其贤豪长者结”。很清楚,荆轲与田光是同类,至少有武艺的共同爱好。田光知道太子怀疑他的忠信,为表自己的“节侠”而自杀。临死嘱咐荆轲拜见太子,并以此行为激励荆轲要做“节侠”之士。可怜的荆轲被田光的朋友生死义气相激推上了历史舞台!可以说,荆轲成了太子刺杀计划的必然人选。

但是,荆轲也还不是那种热血沸腾、头脑发热的青年。他去见太子,只为完成田光的“言光已死,明不言也”的任务,他是守诺的。太子“避席顿首”,把自己对当时燕秦的政治局势看法和刺杀具体谋略和盘托出,并明确自己还不知道找谁来完成这个计划,希望荆轲留意。太子从未在太傅面前直言这样的话语,却能在荆轲面前明言,这明摆着是委婉而又郑重的托付。荆轲“久之”,乃是在思考太子丹的计策厉害及话语用意,他有他的冷静。荆轲回答:“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如此推辞,不是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价,而恰恰表明是他有谋事的才能,秦国灭六国的势力确乎不可阻挡,此确非万全良策。这与鞠武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是鞠武作为太傅不可明言国家必亡只有刺杀可作万一拼搏,但他可以推荐别人来谋此事。一边是好友田光的以死相激,一边就是太子的刻意地执意请求,荆轲也就只有接受“刺杀使命”的分了。太子丹为了稳住荆轲,“日日造问”,供权势、异物、车骑、美女,“以顺适其意”,这明摆着就是一场刺客与雇主之间的交易。至此,荆轲正式成了太子雇佣的刺客。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为什么?荆轲在等待时机!作为被雇佣的刺客,他不可能许诺之后又盼着刺杀不能前行。当“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这是秦国最能威慑燕国的时候,也是燕国向秦国示弱的最佳时机。因此荆轲开始准备拜见秦王的信物。此时太子丹对荆轲的催促:“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言语多有不耐烦、不信任,这也是荆轲悲剧命运的正式展现:一个守诺的刺客碰上了一位不了解与信任他的雇主!

荆轲充分利用了太子为自己复仇准备下的“人才”樊於期,施展口才取得他的人头作为面见秦王的信物。太子又准备了匕首和能年十二就杀人的勇士秦武阳为副手,自以为准备周全。而荆轲则觉得有所不足,因为未等得他自己约好的朋友。太子疑心他改悔,以“先遣秦武阳”激将,实质是求胜心切又不信任他。这一行为深深伤害了刺客荆轲的自尊!荆轲因而怒斥太子:先表明争取刺杀胜利的决心——“往而不返,竖子也”;再表明刺杀不容易——“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最后说明自己迟迟不走的原因是等待朋友。现在既然你催促,那我就走吧!在这里他又表现了同于常人的意义用事的不成熟的一面,但他是明知有困难,却还是勇往直前!荆轲不畏强秦的英雄一面开始在人们心中显现。

易水送别,白衣冠送行。那是一种怎样悲壮的场面!刺杀强秦,虽生犹死!此时,不仅仅是荆轲有必死之心,就连众人也为之感染!荆轲与朋友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对自己刺秦的决心的再次表达。《战国策》《史记》都成书于汉代,“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应该在人们经历了秦国的暴政之后广泛流传,很明显,人们将“反抗暴秦的精神”赋予到了荆轲身上,荆轲与秦王成了一组反压迫和压迫的象征。因此,易水悲歌,“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此悲壮之情激发的是众人对暴秦的愤怒。因此荆轲在这里已然是民众反抗暴秦的代表,成了抗击强暴的英雄形象,而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刺客了。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烈豪情,是一种对强大秦国傲视和不屈的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易水送别”这个场面才感动了许多有志之士。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表达了对荆轲的仰慕之情。易水悲歌这一特定的艺术场景大大提升了对荆轲形象的塑造,将他个人的刺秦决心渲染成为广大民众对强敌的虽死犹战的英雄情结。

此后,荆轲秦廷刺杀秦王的过程则通过多角度对比来表现荆轲的英雄形象。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反衬荆轲的从容机智、沉着机变;秦王的狼狈逃命,“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尽失其度”,“秦王目眩良久”,反衬他的勇猛无畏;而荆轲在“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则展现了他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此后补叙秦王论功行赏,特别写他对仓促间用药囊还击救下自己的侍医夏无且赏以黄金二百镒,反衬荆轲刺杀行为对秦王的振慑。秦王大怒攻燕,“五岁卒灭燕国”,如苏洵所言,“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刺杀的结果显然与太子丹的理想相差实在太远,但也从反面看到刺杀给秦王造成的影响。不光如此,作者还再继续补叙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为燕报仇”而死。这其实还是在写荆轲的行为给燕国民众的影响,他激发了后来人继续为抗击强大敌人努力。

荆轲到底因为什么而失败?在秦廷刺杀环节,很多人议论是荆轲的剑术不精却急于沽名钓誉。清人冯廷櫆《荆卿故里》:“一卷舆图计已粗,单车竟入虎狼都。纵然意气倾燕市,岂有功名到酒徒?空向夫人求匕首,谁令竖子把头颅。南来曾过邯郸道,试问人知剑术无?”陶渊明也感慨“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实,荆轲的失败跟太子丹的谋划有关。太子丹的上策是“劫秦王”,其次是“刺杀之”。因为武阳的“色变振恐”很可能让秦王提高了警惕,同时也让荆轲失去了一个本来就不是他理想助手的相助,使得劫持的计划不得成功。其时,荆轲被秦王断了左腿倒地,最后拼尽全身的力量投掷出匕首,作最后一击!劫持不成,只能为太子丹的第二套方案“刺杀”作最后一拼!剑术疏是刺杀不中的一方面,身残力不济也是一部分原因。他失败了,临死“倚柱而笑”,笑自己因想完成太子丹劫持秦王的心愿而错失刺杀秦王的良机,他是一个守诺的忠诚的好刺客;其次笑秦王侥幸逃脱危险,他是死亡面前大义凛然的英雄。太史公在《刺客列传》中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以此赞扬他的信守诺言、不欺其志的侠义名节。

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世尝言荆轲行刺反促燕亡,而不知此日之燕已具必亡之势,故史公预先序明燕、秦不两立之势,于鞠武言之,鞠武再言之,太子自言之,荆轲未行之前又提明之,盖万万计无复之,而后出行刺一着耳,岂得已哉!”荆轲的悲剧首先在于“迫不得已”!燕秦势不两立,他临危受命。按说“君子死知己”,可他跟太子丹的关系却又谈不上知己,太子丹对他的只有物质收买,对他的谋略、人品、决心并无充分了解和信任。燕国的弱小是明摆着的,“不测之强秦”是人所共见,燕国的存在是“肉当饿虎之蹊”。可是荆轲却还能高歌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白衣冠送别,一去不复还,以必死的准备表达完成艰难任务的决心。正是如此视死如归、大义赴难、义无反顾的英雄本色感染了许多英雄志士,激励了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前赴后继。

《战国策·燕策三》以沉雄的笔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计谋深远、忠义守诺的刺客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更是以它惊心动魄的情节设置、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生动悲壮的场面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义无反顾反抗暴政的英雄形象,这份艺术创造超越了时空而感染了无数英雄。

[1]林庚.唐诗综论[J].商务印书馆,2011.

[2]孙许陆.壮士此去,反也不反——《荆轲刺秦王》教学质疑[J].语文教学之友,2011,(6).

[3]陆精康.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5,(6).

[4]艾岩.荆柯传的空白和暗笔[J].名作欣赏,1983,(5).

猜你喜欢
太傅燕国刺客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刺客虎传
助燕伐戎
看不见的空中刺客
箪食壶浆
公公偏头痛
朱元璋与太傅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刺客
邯郸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