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

2014-04-10 21:21赵海红
关键词:城镇化道路文明

赵海红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工业革命时代,生态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就成为了每个国家几乎都要面对的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理的不仅是人和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含了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这些关系之间都应该是相互制约并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善,其他关系也无法实现良好和谐的发展,因此探讨生态文明下的中国城镇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现

生态文明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世界整个生态系统上的优化循环,同时也能确保人类得到的更为优化的生存控制,其价值观给予我们现代化建设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文明发展需要实现生态文明,想要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要建立起生态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虽然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相反也是生态危机最为严重的阶段,所以只有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下,才能真正的考虑到人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要求。第二,由于在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下,要求自然、社会以及人之间实现全面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所要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第三,依靠生态文明可以实现人全方面的自由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盛行,人们从最开始的社会人开始有向经济人转变的趋势。其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在生活中只注重消费主义,这样不仅会导致道德上的缺失,同时也会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冷漠。而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在节约生活的过程中给予自然最大程度上的尊重,从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跟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实现最终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中国城镇化道路实现的关键问题

1.吸取前人经验,注重生态保护。首先,对于城镇化道路的实现,并不是我国自己的问题,是所有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道路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发展历史都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过程。而就我国的现状而言,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率极为匮乏,建筑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的矛盾也非常突出,现实要求我国在走城镇化的道路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对生态的保护,实现健康的发展模式,在城镇化道路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经验,注重对生态进行保护。

2.坚持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城市的发展来说,无论是大中型城市还是小城镇需要实现和谐发展,因为其所发挥的功能是互补和不可替代的。大中型城市在经济服务面上更多的是面向全球,而小城镇则是要服务于附近的区域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这里要分别体现各自的价值和功能体现。我国必须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各自的作用和地位,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3.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找寻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首先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所有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前提,脱离了可持续发展就无法谈日后的发展。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自然资源的节约的可持续开发,重点把握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要在大力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和污染,不要让后代来承受不必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这才是在城镇化道路过程中所应该有的态度。

三、生态文明对于城镇化道路的指导意义

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因此,需要正确的理论来做指导。而生态文明给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指导内容。

1.理论指导。第一,可以实现城镇化的全面性发展。城镇化发展道路需要避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片面性和盲目性。需要在整体上实现全面规划,不能单单从某一个角度比如说经济发展上来看到城镇化道路,要对城市的环保性、便利性、美观性、节能环保的性、宜居性、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实现协调和全面发展。而想要实现这些内容就必须要注重生态文明的指导作用。第二,由于生态文明概念始终强调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注重人本身的自律和自觉,而这正是城镇化道路所要实现的目标,是自然和谐和城镇化道路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而城镇化道路一方面正是改造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生态文明和城镇化道路科学发展之间很多内容实际上都是相通的。第三,生态文明可以指导城镇化道路过程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城镇本身是对资源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资源消耗最为严重地区。如何在城镇化道路过程中避免出现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则需要依靠生态文明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切实对各类自然资源实现节约使用和合理开发,并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型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从而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实现最终的绿色生活。

2.实践指导。这里所说的实践指导,实际上依旧是一种理论层面上的指导模式,只不过这些内容更具有实践指导性,更具有操作性。首先,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平衡的应用。这一原理在理论解释方面相对比较复杂,它表明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都是一种平稳的进行方式,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系统本身在结构上的稳定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动态的平衡模式,避免城市问题的出现。比如在社会出现人口膨胀、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适时调控,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实现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平衡。其次,是生态文明中的物种联系原理应用,这里的联系指的是物种间和依赖和制约。城镇化的过程本身就要求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和谐共生和全面发展。但是就目前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发展而言,更多是对其他物种所生存环境上的破坏,如果持续这种道路发展模式,其他物种都会逐渐消失,人类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孤家寡人,无法和其他物种之间互助互利,这样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这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各物种之间的和谐发展是严重违背的。再次,能量信息流动原理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首先在信息流动方面,针对传播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不同的生物物种之间依靠信息素或者是激素来进行信息上的传递,而依靠生物链的作用发挥不同的物种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大的生存环境,必然也会遵循这一发展规律,要求在信息流动方面构建和谐性,最终实现动态平衡,而城镇化模式的完美发展要求的也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良性循环。面对能源紧缺的社会现状,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同时确保物质的循环再生,保证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得到利用。最后依靠信息社会的便捷性,在保证信息流畅快速传递的同时,依靠生态文明中的信息流动原理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处理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1.生态文明下的城乡建设规划。城镇化道路首先要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规划一直建立在更大的追求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生态文明相所包含的相关原理要求在城镇化的一切问题都要突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在城乡建设规划中也不例外。

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在发展实现群体战略,打造城市群,以中心城镇和县为基础,加快省会城市以及区域城市的建设,还要注重培养一些中小城镇;其次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实现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注重环境优化和资源节约;对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集约型改造;进城打工的务工人员提高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实现他们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合理的科学引导,同时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以人为本,要符合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切实做好农民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社会保障工作。

2.生态文明下的城乡协调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大力发展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以城镇现代化带动农村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小城镇,发展新农村关键就是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要求以生态系统理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等多种办法和措施,着力强化支农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3.生态文明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改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建设优美的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包括经济产业的调整,还应该包括生产方式的调整、消费方式的调整以及生活理念的调整,所以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用正确的舆论和文化引导人们各个方面的调整,以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4.生态文明下对清洁生产的应用。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大力推动我国城镇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的发展,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城镇。这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以缓解资源约束和加强环境保护为目标,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和加强监管为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体制和长效机制。

综上,生态文明实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这和目前我国所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所必然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城镇化道路上只有将生态问题置于首位,随时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能以及新型能源利用等多方面的优化才能确保我国的城镇化道路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和谐社会。

[1]周巍峰.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3]宋光华,李海兰.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猜你喜欢
城镇化道路文明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请文明演绎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家乡的城镇化
文明歌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