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的作用

2014-04-10 21:21
关键词:道德情感大学生

孟 洋

影视文化就是电影、电视文化,是蕴涵于影视艺术中的文化现象,是当代社会传播范围最广泛、受众群体最庞大,影响最为深刻的文化形态之一。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新型的媒介文化,凭借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和艺术感染力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追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影视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内容,它所释放出的道德情感能量可以在一定水平和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一、影视文化蕴涵的道德情感内容

影视文化以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等载体形式,艺术化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斑斓多姿的文化现象,折射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它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他人甚至自身情感体验的结晶。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影视文化现象,都在力图反映和表达人们的各种情感状态,道德情感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情感,也必然是影视文化所表现和传播的对象。例如,红色影视文化中革命先烈不畏强敌、誓死卫国、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无畏感;主旋律影视文化中道德楷模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公民义务感、良心感;流行影视文化中有志青年追求理想勇于拼搏的事业感、成就感、荣誉感等正向道德情感。当然,对于一些负向道德情感,诸如焦虑、嫉妒、愤怒、羞愧、内疚感等,影视文化也运用独特的视听语言将这些情感进行了深刻细致的描绘和表现。例如,影视作品中常常使用独白、画外音、神态动作的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因为私欲而做出了违背自己所认同的道德标准或道德规范的行为后所产生的愧疚、焦虑、不安的情感状态。在影视文化中,负向道德情感的表达往往能够带给观众情绪体验上的强烈冲击,造成观众的情感震荡,从而引起观众的道德反思,促进观众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取向。总之,影视文化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内容,人类的各种道德情感可以在影视文化的世界中得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现。

二、影视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在影视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影视文化为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学习知识、沟通交流的窗口,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影视文化凭借自身视听综合的优势,能够为大学生们展示直观、生动、丰富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形象,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构道德情感的体验场。道德情感是人们对道德性质的活动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道德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心理和情绪的体验,而这种体验需要在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或者是在具体的道德交往和道德情景中才能够获得。然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有限,生活阅历比较少,对于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感受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影视文化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社会环境中人们道德生活的场景和道德交往的情境,大学生们可以在影视文化所营造的道德情境和氛围中,体验和领略各种形式的道德情感表达,因此,影视文化能够为大学生们建构起虚拟的道德情感体验场。“所谓道德体验场,就是道德体验所由发生的功能性关系情境和氛围。”道德体验场中存在着道德体验的诱发因素和唤醒线索。

影视文化就是以情感为诱发因素的道德体验场。影视文化所模拟、再现的道德生活场景、道德情境和道德氛围,能够释放出大量的道德情感信息。观众在视听感官的作用下接收到各种道德情感的信息,这些情感信息就成为诱发观众进行道德体验的客观因素,参与调动观众的情绪感受机制,唤起观众产生道德反应和觉知,促使观众以情绪化的记忆方式和理解方式将道德体验感受存储于自己的道德生活经验之中。比如,电影《太行山上》,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战斗画面结合悲壮雄浑的背景音乐,形成了一个超越现实环境的爱国情感体验场。在这个道德体验场中,爱国情感、责任感、使命感等道德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震撼人心的情感流,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体验和记忆,促进观众爱国情感的产生和巩固。由此可见,影视文化所形成的道德体验场,能够在道德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诱发大学生们产生对于一定道德现象、道德行为的情绪感受和心理活动,进而形成以情感为指向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2.形成道德情感的有效载体。影视文化蕴涵并表现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内容,它是道德情感的一种有效载体,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影视文化具有道德情感的承载和传导功能。影视文化以各种类型的影视剧、纪录片、电视节目等形式承载道德情感的信息内容,并基于自身的视听综合和传播普及的优势,能够面向广大观众传播丰富的道德情感信息内容。通过影视文化这个载体,观众可以不受知识、经验、环境的限制,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各种道德情感的表达,从而实现了道德情感的有效传递。其二,影视文化具有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功能。这里的主体指的是观众,客体是道德情感的信息内容。一方面影视文化将蕴涵的道德情感信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观众,使道德情感被观众所体验、感受和理解;另一方面作为客体的道德情感一旦被观众体验和觉知,就会刺激观众道德思维活动的产生,引起观众的道德反思,激发观众道德情感的产生。

影视文化作为道德情感承载和传导的有效载体,其内容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比如,主旋律影视文化是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价值核心,以积极向上、格调健康为情感基调,以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重要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楷模为主要导向,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民族素养,陶冶人民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创作宗旨的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作品。从《太行山上》到《郭明义》,无论是反映抗战时期人民英雄保家卫国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感,还是表现当下普通人生活中互帮互助的友爱和谐的真挚情感,主旋律影视文化中所承载的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其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感染、感动、影响着成长中的青年大学生们,使学生们从情感上认识和理解爱国、孝亲、责任的深刻涵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自觉进行道德实践活动。青春励志影视文化也是深受大学生们喜爱的影视文化类型,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反映和表现了青年人昂扬的青春奋斗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中国合伙人》等优秀青春励志影视剧就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事业追求的青年人所共同具有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真挚的友谊感,这些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荧屏中的同龄人身上传导到大学生观众的情感世界中,成为他们宝贵的心理财富。纪实类影视文化也是传承道德情感的艺术载体:“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形象和音响素材,直接地表现客观事物及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的纪实性电视片。”《话说长江》、《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等优秀电视纪录片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祖国的自然风貌和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其中真实流露出的人们对祖国山河、故乡亲人的深沉而质朴的热爱之情和眷恋之情,深深感染着渴望了解社会、增长见识、丰富自我的青年大学生们的情感,使得学生们真正体会到道德情感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来源于人们的实践劳动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

3.营造道德情感的媒介环境。“马克思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环境的影响。”道德情感是人的社会性情感,是人的道德情绪体验和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外部环境与主体内心相互作用的结果,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和升华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影响大学生道德情感的诸多环境因素中,以影视文化为主导的媒介环境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谓媒介环境,就是由大众传媒构成的对人们思想、道德、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外部条件。”影视文化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影视文化所形成的媒介环境能够引导大学生对于道德情感的理解感受和价值认同。同时,影视文化的媒介环境是一个介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之间的中观环境,它能够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的实际过程中,影视媒介环境充分发挥着道德舆论导向和道德情感感染的功能。影视媒介环境的道德舆论导向功能主要是针对社会敏感的道德问题、道德现象,通过影视剧的艺术再现或者是电视节目深度报道评论的形式,引导道德舆论的方向和态度,促使人们保持积极的道德情感状态。比如,前一时期,社会上出现了雷锋精神已经过时的舆论倾向,使得有些人开始怀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价值,社会道德风气亟待改善。为了坚决抨击这种错误的认识,以《离开雷锋的日子》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影视剧作品塑造和再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及其道德事迹,重新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引领了全社会积极学习雷锋精神的道德风尚。影视媒介环境中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道德舆论导向,有助于大学生产生和保持诸如同情感、良心感、责任感等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取向。影视媒介环境的道德情感感染功能主要是借助影视文化所提供的丰富而形象化的道德情感素材,创设出各种假定的道德情境和氛围,使得身处其间的大学生们在视听感官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道德心理活动和情绪体验,形成对某种道德理念的认同和道德行为的选择。比如,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对于孝亲的理解并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规范这一认识层面上,只有在情感上真正认同了这一道德规范,大学生们才有可能将其付诸实践。以反映和表现孝老爱亲为主题的影视剧、专题片构成了帮助大学生们直观体验和感受孝行孝道的影视媒介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具体鲜活的道德形象和孝行事迹能够激发大学生们的道德情绪,感染他们的道德情感,促进他们从情感上理解和认同孝老爱亲的道德价值。

三、发挥影视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积极作用的建议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影视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在“两课”教学中合理引入优秀影视文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简称“两课”)是在校大学生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两课”教学在学生的认可度上并不高,“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两课’不想听”的尴尬现实问题,迫使“两课”教学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做出调整和改变,使得学生从情感上认同教材的理论观点和道德价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影视文化是大学生喜爱并熟悉的文化形式,其中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容和情感因素,在“两课”的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优秀影视文化作用于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和道德行为的产生。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教育者认真选取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影视文化作品。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中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操、人生价值和道德规范等内容,这些内容使得学生们从理论上认知了一定的道德理念,然而要使得这些道德理论为学生们信服乃至实践,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辅以真实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对于一定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情感体验。只有调动情感参与的道德认知活动,道德知识才能够以道德情感的状态保留在学生个体的道德直觉和意识之中,当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道德情境时,道德情感会以道德动机的形式直接支配个体的道德行为。因此,教师在讲授“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这一章内容时可以配合教学内容精选一些能够展现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追求并实践理想信念的优秀影视作品。比如,纪录片《大国崛起》、电影《蒋筑英》、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等。在欣赏影视作品之后,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深入分析影片内涵和主题思想,组织学生们展开讨论,结合自身体会写出观后感,促进学生将观影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在道德理论的引导下转化为稳定的道德情感。

2.开设影视文化课程提高大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影视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影视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升华,而不良影视文化则会抑制消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和发展。在目前影视文化作品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一些格调低俗、缺乏思想内涵、审美扭曲的影视内容会导致大学生责任感弱褪、关爱感淡漠、道德敬畏感缺失等严重后果。那么,如何才能使大学生们规避不良影视文化的影响,充分汲取优秀影视文化中道德情感的滋养,这就需要高校为大学生们开设专门的影视文化理论课程。目前全国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将影视艺术赏析课纳入到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中,但是仅仅通过欣赏几部经典的影视作品并不能从实际上提高大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需要将影视文化的内涵、特点、功能和分类等理论知识介绍给广大学生,帮助他们从理论层面上正确认知影视文化,运用影视美学的观点进行影视艺术的赏析,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们在理性认识影视文化的基础上,学会辨别和区分哪些影视文化作品对自身道德发展有益,哪些影视文化内容是需要坚决远离和摒弃的。当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影视文化理论知识和鉴赏能力后,就会自觉抵制不良影视文化的影响,自觉选择那些蕴涵丰富道德内容,抒发积极道德情感,能够提升自我道德境界的影视文化作品。

3.加强校园影视文化的软实力建设。校园影视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目前,全国各个高校基本上已经普遍具备了影视文化传播、制作所必须的多媒体设备、摄录编辑设备等物质条件,高校可以依托比较完备的硬件设施逐步增强校园影视文化的软实力。比如,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影视文化资源库,不断将新出品发行的弘扬主旋律价值观,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富于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影视作品充实到资源库中,形成校园优秀影视文化的传播平台和共享平台。定期开设影视文化学术讲座,邀请研究影视理论的专家学者、影视艺术创作者与大学生们互动交流,丰富学生们的影视文化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举办校园DV艺术节,鼓励学生们进行影视文化的创作实践活动,聘请影视专业教师进行艺术指导。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们在拍摄制作影视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加深对于影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自己导演、表演、拍摄具体道德生活和道德交往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自己的道德情感体验,发展并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情感。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