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美国翻译研讨班的翻译理念与新批评派的文学理论
李丹
(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本文论述了美国翻译研讨班受到新批评派文学理论的影响,分析了新批评派以作品为中心的本体论文学观和“意图谬误—感受谬误”等观点对翻译研讨班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启迪,指出了新批评派推动了翻译研讨班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的发展。
美国翻译研讨班 新批评派 作品本体论 意图谬误 感受谬误 张力
20世纪60年代,随着文学翻译在美国的兴起和繁荣,美国翻译培训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应运而生,它的形成标志是美国大学里翻译研讨班的设立。翻译研讨班通过指导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进行阅读、讨论和翻译,以达到透彻理解、赏析和阐释作品的目的。翻译研讨班对美国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美国译学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翻译培训派,该派的代表人物庞德更是以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而闻名。郭建中教授在《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一书中对美国翻译培训派及庞德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有专门的介绍和论述,并特别指出:“该派声称重实践,不谈理论,但在实际上,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I.A.理查兹的阅读研讨班的方法”(郭建中,2000:37)。I.A.理查兹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而英美新批评派是西方20世纪上中叶文学批评理论的主要流派,统治英美文学批评界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尤其是对美国大学的文学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从这一背景来看,美国翻译培训派的翻译理念与翻译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批评派的文学理论,特别是新批评派诗学观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美国翻译培训派所受到的新批评派文学理论的影响。
美国翻译研讨班在其指导思想上受到了新批评派以作品为中心的本体论文学观的影响。新批评派文学理论的特点是以文学作品为文学之本体,认为作品本身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与目的。他们主张文学作品是一个自存自足的实体,把它看成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张首映,1999:157)。新批评派因而重视研究作品的内在构成及因素,特别是注重对单个作品的形式因素和技巧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美国翻译研讨班翻译的作品多为诗歌,这和新批评派对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推崇一脉相承的。新批评派视诗歌为纯文学的完美形式,是文学语言的典范,其中的一个学者布鲁克斯更是主张将诗歌看作是一个“精致的瓮”(张首映,1999:158)来加以研究。翻译研讨班的初衷与其说是为了培养翻译家,不如说是为了通过翻译去进行诗歌的研究,对他们来说,诗歌翻译本质上是文学批评行为。正如新批评派反对以一种先验的意识和理论介入作品,提倡对单个作品进行“就事论事”或“就文论文”式的个体批评和封闭式讨论那样,曾为美国翻译研讨班成员之一的赖纳?舒尔特在总结翻译研讨班的目的时也认为:过去学生很少去阅读作品本身,而是去看作品的评论。“相反,翻译研讨班的做法是通过对作品的讨论,使学生重新能接触作品本身”(郭建中,2000:40)。
新批评派不仅坚持以作品为中心的本体论文学观,而且还坚持对作品内部研究的客观主义原则。新批评派学者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对作品的认知要避免“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所谓意图,就是作者内心的构思或计划。他们认为作品的意义不同与作者的意图,探讨作者意图与分析文本无关。研究作品,没有必要去研究作者的意图,否则就可能导致作品研究的荒谬性,成为“意图谬误”。因此,新批评派极力反对在作品研究中受到有关作家的传记评介等先入为主的影响,新批评派强烈反对传统的对文学进行自传的和历史的阐释,因为“作品的真正意义存在于其内部结构,而与其创作者的传记或历史信息无关”(朱刚,2001:41)。“感受谬误”是说读者阅读作品时可能错误地认识和分析作品,片面强调自己的感受,而每个读者的感受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对作品阐释的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新批评派反对印象主义的批评,实际上是试图将读者的情感客观化和作品的价值永恒化。“意图谬误或感受谬误的结果都是使诗歌本身作为一个具体批评判断的对象趋向消亡”(朱刚,2001:44)。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通过对“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论证,意在说明诗是自律的产品,虽然它是诗人心智的产物,但最终不由作者的意图或读者的个人反应所左右,诗的含义只能产生于诗本身。这种将作品与作者、读者和外部世界隔离的本体论诗学观,无疑也是理查兹的文学阅读班和后来的美国翻译研讨班所自觉或不自觉奉行的圭臬。
理查兹在其文学阅读班上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选了13首诗印成卷子发给学生,这些诗的范围从莎士比亚的诗一直到E.W.威尔柯克斯的诗,但是不注明题目和作者,让学生读完后任意地写些评论。而结果理查兹颇为意外:著名诗人的作品不一定就得到好评,“二三流”诗人的作品反而被视为佳作。这一实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理查兹的教学实验,是新批评派的直接起点”(王锺陵,1998:163)。可以说,理查兹在文学阅读班上采用的文学教学方法和批评方法,造就了英美新批评派。如果从“意图谬误”的角度来看,这次实验似乎验证了:通常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容易受到社会对某个作家的既有评判标准的左右,从而导致理解的偏颇;但从另一角度来说,理查兹的实验似乎也说明了因为个体反应的多样性,读者仅仅从个体印象出发认识作品也容易导致“感受谬误”。但理查兹自己认为:“文本中应存在着一个‘统一意思’,读者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判断系统’,并据此对‘统一意思’进行评价”(许冬平、王东风,2000:42)。这是理查兹开设文学阅读班的意图所在,这一设想也成为后来翻译研讨班的前提和出发点,因为原文本的统一意义才使翻译活动成为可能。
在一篇题为《翻译理论探索》的论文中,理查兹认为通过恰当的训练,达到对原文一致的、正确的理解是可能的,而这正是后来翻译研讨班所要达到的目的,他们的翻译实践,正好成为这种训练的一种极好形式。也就是说,在新批评派的文学理论里,翻译活动被看作是理解和阐释的一种途径。正因为如此,翻译研讨班实际上是效法了理查兹在其文学阅读班上把文本与作者和社会隔离的做法,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所译作品的原作者本来就出自非英语文化圈,特别是一些中国古代诗歌作者的个人背景和社会评价不为英美人所了解,所以在客观上起到了理查兹在其实验中隐去作者姓名的效果。另一方面,研讨班通过对作品的集体阅读、研究、讨论、交流和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作品的个体印象所导致的片面和狭隘的误读,从而达到对原诗的统一意义、客观情感及永恒价值的探求。总之,这种翻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对原作客观阐释的干扰,在翻译研讨班上,甚至不懂原文语言和文化的成员也可以参加翻译活动,这更是加强了这种效果。
并且,新批评派的学者在“细读”过程中如何把握诗的意义和构成要素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布鲁克斯和沃伦所合著的《怎样读诗》是论述细读批评方法的代表作,他们主张从诗的整体意象和意义中把握每首诗的特点。在《诗的张力》一文中爱伦·泰特提出诗歌语言中,有两个经常在起作用的因素: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外延”是词的“词典意义”,“内涵”是词的暗示意义,张力是将这两个词的前缀去掉后的共核词:tension。它表示外延与内涵的协调,明晰和暗示的结合,意象和意义的统一,优秀的诗歌就是应该像这样富有张力,“诗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塞尔登,2000:300),退特在分析邓恩的一节诗时认为,“诗中的意义已完全融入“金子”这一意象之中,这里,内涵与外延是合二为一的,它们相互充实”(塞尔登,2000:301)。新批评大师兰色姆则将诗的构成总结为“肌质—构架”。“肌质”,就是那些活的、局部的细节,是诗的意象;“架构”是诗的逻辑核心,是诗可以意释而转换为散文的部分。但诗不同于散文的独特性及其对世界本体的表现,都在于它的意象,可见兰色姆关于诗的结构的观点,实际上是偏重于肌质,即细节和意象的,兰色姆认为:“就现代诗人而言,他力求去达到意义的朦胧,通过众多意象去捕捉纷繁复杂、神秘莫测的世界,这也反映出诗歌的本体意识”(方珊,2000:181)。新批评的这几种代表性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因素对把握诗的特征和意义的重要性,这对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现代派诗歌就是要通过意象去表现一个与理性不同的世界,这些观点同样也深深地影响了翻译研讨班的翻译观,特别是诗歌翻译的理念。正因为如此,翻译研讨班把庞德的诗歌翻译方法作为他们效法的典范。庞德不仅是意象派现代诗歌的开创者,并且也被认为是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庞德在诗歌翻译,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延续了其诗歌创作的思想,他在诗歌翻译中对原文意象的刻意追求是和新批评派对诗歌内部结构的论述,特别和兰色姆对“肌质”的强调是不谋而合的。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在瞬间表现智慧和情感的复合体”(塞尔登,2000:329),这一点和理查兹对诗歌意义的看法倒是基本一致的:“一首好诗传达给读者的是诗人对世界的独特体验产生的有益的心理效应”(方珊,2000:129)。换句话说,在译诗时抓住了原诗中的意象,也就传达了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和独特感受,这正是译诗的真谛所在。
由此可见,美国翻译研讨班的研究过程中受到了新批评派积极地影响和有力地推动,在一定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新批评派以作品为中心的本体论文学观,遵循了新批评派坚持对作品内部研究的客观主义原则。同时,美国翻译研讨班形成了自身的翻译理念,进行了以诗歌翻译为主的实践活动,从而为美国文学翻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5-58.
[2]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6-169.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英文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1-56.
[4]王锺陵.新批评派诗学理论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8(5).
[5]许冬平,王东风.评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
[6]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0-329.
[7]方珊.形式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28-211.
I046
A
1009-8534(2014)05-0040-02
2014-04-24
李丹,女,辽宁沈阳人,(1979-),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硕士,讲师,从事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