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谷兰
(绍兴市第一中学,浙江 绍兴312000)
论五四时期“她”字的出现
朱谷兰
(绍兴市第一中学,浙江 绍兴312000)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刘半农在诗作中创造了“她”字之后,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文章进一步通过“她”与“伊”、“她”与“那个女人”的比较,分析“她”字诞生的原因。
刘半农;新诗;“她”字
辛亥革命以降,华夏大地便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从理论到实践,从初露新芽到蔚为大观,这一天翻地覆的变更与转型不仅重塑了上层知识分子的话语方式,也影响了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语言,其功甚伟。遗憾的是,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界对此探讨明显不足,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当今,各种社会用语、外来词和网络新词等,纷纷影响现代汉语之际,回首20世纪的那一幕,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从上古的吟咏《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到体现现代政党意识的《三民主义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诗歌尤其是四言诗的语言变化意味深长,这不仅象征着诗歌文体的跨世代交替,而且拉开了20世纪诗歌通俗化运动的大幕。曾经为知识精英垄断的书面语言,承载着启蒙的重任,悄然亲近底层人民。
1920年,一位绍兴乡贤、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当初产生的惊世骇俗的效果,影响了自此以后的文人诗歌语言和百姓用语。其诗云: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留,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剥去时代背景,以今日眼光来看,读者或许会觉得诗歌的遣词用语略显稚嫩,而频繁闪现的“她”却引起了特别的注意。而本文要探讨的正是现代汉语中“她”的诞生。
1920年,刘半农在《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首先撰文《“她”字问题》。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
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
二、如其需要,我们能不能就用“她”?[1]
这一主张得到了新文化运动众多革新派的大力响应。但新事物的出现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刘半农的主张在学界屡遭保守势力的围攻。不同于“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胡适,刘半农身体力行,于数月后发表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诗中的女性以“她”这一新创的第三人称阴性代词来指称。这首诗后来由刘半农的高山流水之知音赵元任谱曲,传唱至今。[2]
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实则是刘半农在去国半年后,于不列颠的伦敦所作,原名为《情诗》。当时中国正是金秋十月的季节,作为他乡异客身居伦敦,刘半农心头不免乡情缭绕。诗中选用的意象多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景物:天上薄云,地上微风;海上明月,月夜海洋;落花沉鱼,燕子呢喃;暮色枯树,西天残霞。它们曾被历代的游子选中,用来表达羁旅中对家乡故人的思念,而如今密集地出现在刘半农的诗中,也只有一句“教我如何不想她”才能镇得住。这句话出现在每段的结尾,情思也因为这样的重章复唱而缠绵悠远起来。这个“她”,当然可以是等在家乡的情人,但和古典诗歌一样,也必定自然地指向故国热土。由此,刘半农新创的“她”字就顺利地完成了情人和祖国双重意象的结合。
这里说“她”字是刘半农新创,并非指其在字形上的创造。追溯“她”字的渊源,实际上古已有之。“她”字被收录在南朝梁时陈之间顾野王撰的字书《玉篇》里,清代《康熙字典》中也收有此字。《玉篇》载:“她,古文姐字。”也就是说,“她”是作为“姐”的异体字存在的。至于“姐”的意思与现代文中“姐妹”的“姐”也不一样,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载:“蜀人谓母曰姐。”而从“姐”和“她”的字形上推断,古代“她”字与现代汉语里的读音也不一样,读音应从音旁“也”。既然字音和字义都与今天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她”字不同,那么我们可以说“她”作为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的功能,正是由刘半农赋予的。换种说法,也正是刘半农以旧字新用,在旧字中吹嘘进新的字义,赐予“她”以新生,让“她”焕发新的魅力,以生动、鲜活的音符起飞于百废待兴的时代。
刘半农的创造,不仅在于取中国旧有之字形,而且在于借鉴了法国语言的用法。法语中有第三人称阴性代词,他之所以想要在汉语中创造一个具有同等功能的代词,这必须提及其留学背景。刘半农精通法语,写诗时身处伦敦,又于次年夏天,前往法国学习语言学,所以他参考法语中第三人称阴性代词创制“她”字是有其国外语言学的渊源的。
在中国,“五四”以前很少使用第三人称代词,文言文的习惯是省略或重复这个人或物。[3]“五四”以后,知识分子接触外语频繁起来,语言表达从词汇到语序都受到了国外语言的影响,英法语言等使用第三人称代词这个习惯便是是其中之一。受其影响,人称代词在汉语的表达中也变得越来越自然。[4]《教我如何不想她》面世之后,“她”字的大量而频繁地出现,可以算是欧化现象的个中代表。
(一)“她”与“伊”
刘半农提出“她”字以后,形成了从学者到普罗大众的循序推广之势。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一部分人使用“伊”来表示第三人称的女性。然而“伊”的使用有地域性,比如鲁迅早期白话文作品中惯常用“伊”,一方面源于“伊”是早就存在的第三人称代词,另一方面源于他使用的绍兴地区吴方言中保留了古音“伊”以此来指代第三人称。刘半农提出三点“伊”字不如“她”的意见:首先是口语中“伊”当做第三人称使用,地域很小,难求普遍;其次是“伊”字的形式表显女性没有“她”字明白直观;最后是“伊”字接近文言,用于白话中,不甚匀调。最终“伊”还是被“她”取代了,用“伊”的作家先后放弃“伊”字,加入“她”的阵营。鲁迅也是从“伊”到“她”转变的作家之一。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里,用“伊”来指代女性,比如小说《一件小事》里,“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这里的“伊”指“老女人”。《〈呐喊〉自序》中,“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这里的“伊”指母亲。这篇杂文写于1922年12月,鲁迅在这里最后一次用“伊”来指代女性。
从写于1923年12月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开始,鲁迅则转而开始用“她”。例如:“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这里的“她”指娜拉。这以后,包括收进《彷徨》里的各篇小说以及收进各杂文集之中的大量杂文,都用起了“她”。[5]
在鲁迅转变的同时,新文化阵营的大部分作家也最终接受了刘半农的主张。
(二)“她”与“那个女人”
胡适一开始提倡用“那个女人”来代替第三人称的女性,如同套用日本在“彼”后面加一个“女”字即“彼女”来表示第三人称阴性代词的做法。刘半农的主张在克服印刷业无字的困难后,比此类方法更简洁。早在1920年元旦出版的第七卷第二号《新青年》上,有人便以行动来支持刘半农的观点,《一个贞烈的女孩子》中,十四岁的“贞洁烈妇”阿毛,在其父母舅舅的对话里,已被用“她”字来指代了。至1925年赵元任为刘半农的《教人如何不想她》谱曲后,这首歌广为传唱,刘半农的声明和“她”字也更为响亮了。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中也说到刘的创造“她”和“它”两字,是《新青年》的一场大仗。这场大仗的胜利,毫无疑问属于新文化阵营,刘半农居功至伟。随着“她”的广泛应用,其复数形式“她们”也应运而生。
可以说,“她”字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文字的变迁,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20世纪20年代文化的变迁。20世纪初风起云涌的改良与革新运动忽视女性地位和权力的短板在符号系统中得到了纠正。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有识之士创制“她”字的部分原因是在翻译外国著作时,很难处理欧洲语言中的代表女性的第三人称。“她”字的出现架起了桥梁,是当时的中国试图与西方接轨,从文化的最高层面,即思想层面上向西方学习的一例小小个案。
[1]易俊杰.刘半农与“她”[J].文史春秋,2005(3).
[2]苏华.刘半农与“她”字[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2).
[3]董娟娟.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欧化现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4]吴媛媛.第三人称流变探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1).
[5]周正逵.从鲁迅作品看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写法的演变[J].北方论丛,2007(3).
The Appearance of the Word “Ta” in May the Fourth Movement
Zhu Gulan
(Shaoxing No. 1 High School,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May the Fourth, the word “ta” (female) coined by Liu Bannong in his poem has gradually been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the society. Grounded up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a” and “yi” and “ta” and “that woman”,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cause for the birth of the word “ta”.
Liu Bannong; new poetry; “ta”
2014-07-10
朱谷兰(1979-),女,浙江绍兴人,中学一级教师。
H109.4
A
1008-293X(2014)05-0072-03
(责任编辑林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