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洪,郭晓瑜
(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山东 阳信 251800)
思想与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刘洪洪1,郭晓瑜2
(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山东 阳信 251800)
明确科学严谨的逻辑起点,能够使理论内容合乎逻辑的展开并得到充分地阐释,是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将思想与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主要是由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的内在的特殊性决定的。确定该逻辑起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有着建设性的重要意义。
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中最内在、最本质的一般规定,是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对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是否透彻,关乎一门学科理论基础的构建,对学科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当然也有其逻辑起点,本文认为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描述时空信息类和类之间长时间有效不变的先后变化关系规则被称为逻辑。逻辑(logic)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是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内在的本质规定,它是研究对象最基本、最直接的组成单位。换而言之,逻辑起点是任何理论学说最本质、最一般的理论基石,是这个理论学说合乎规律的研究起点,是构成科学理论大厦的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逻辑起点,张耀灿老师是这样认识的,“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有叙述自己内容的逻辑体系,这种体系是由一系列抽象程度不等的概念或范畴的辩证运动而形成的相对完备而又开放的系统结构形态。对这种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构成它的基本的逻辑要素,这就是逻辑始项、逻辑中项和逻辑终项。逻辑始项是使整个范畴体系由以进展开和得以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逻辑起点。”[1](P38)对于逻辑起点的理解,我们可以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所确立的逻辑起点中获得启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首次明确表示,商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说:“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出发……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2](P412)马克思之所以把商品作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商品”这个范畴包含着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在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趋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即从“商品”出发,可以对所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劳动、劳动力、工资、交换价值、货币、资本、利润等)有明确的认识和较清晰的把握。[3]由此可见,商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它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全过程,只有明确的把握商品这个概念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深刻内涵。
任何学科理论体系都应该确定其科学的逻辑起点,因为这事关整个学科和工作的理论构建,到底什么范畴才能作为本学科最科学严谨的逻辑起点,这个问题并不是由某个专家或某种权威组织来自行规定的。作为科学严谨的逻辑起点一定要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通常来说,作为科学的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是:第一,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或学科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相互规定;第三,逻辑起点是一切矛盾的“胚芽”,是事物全部发展的雏形;第四,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作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个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思想或观念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以内隐或外隐的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思想是思想意识的简称,指影响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人认识,同时又包含着感性认识、情感意志等成分。思想是在掌握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经过一定的实践检验和认识的飞跃才完成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4](P383)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思想的产生也是为了指导人们的行为,并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行为是人们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做出的反应。我们都共同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当我们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或触动时就会做出一定的应激反应,像这种应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就是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当动物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也会做出一定的反应,但这是动物的本能性活动,是无意识的、与生俱来的活动,与人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在后天习成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不仅能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而且还能通过人的行为改变自身所处于的环境,使之更适合人类的生存。
思想和行为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是相互依存、密切相关的。1.思想与行为是对立的,主要表现为:思想是一种精神现象,而行为则是作为物质活动存在的;思想活动是在人的头脑观念中进行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则是发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是可感可见的。2.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为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思想不能离开行为而单独存在。即没有无行为的思想,也没有无思想的行为。思想与行为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总而言之,思想指导着行为的发生,控制着行为发展的大致方向,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者。行为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明思想中的观点,并且要通过行为的效果来验证其思想的真理性。
思想和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人们的思想预知他们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分析人的思想。但是,思想与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表现为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促使人们形成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养,并将这种良好内在品质转化为我们自觉主动的行为,使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达到协调一致。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对这对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对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内在规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但就目前来说学术界主要有这么几种看法,即分别把现实的人、人文关怀、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思想与行为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并不是由人们主观判断决定的,而是看这个范畴是否符合成为逻辑起点的四项基本要求。因此,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思想与行为。
第一,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一对范畴。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对范畴,“按照马克思的方法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要借助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而这个思维行程所由之开始的地方(逻辑起点),必须是最初的规定。”[5](P17)一对范畴之所以能够成为本学科的逻辑起点,无非是因为这对范畴本来就标志着本门学科所由之开始的地方,是本学科设置中最初的规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思想与行为就是起着标志性作用的重要范畴,它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根本的理论基点。只有从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出发,才能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其他复杂范畴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而其本身是不需要用其他范畴来解释说明的,因为这对范畴本身已经是最简单的范畴,其它任何范畴都比它要复杂难懂得多。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简单、最常见的范畴就是思想与行为,其它范畴都需要通过其获得说明。
第二,思想与行为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互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同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相互规定,首先表现在思想与行为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两个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必须以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为前提和基础,只有从根本上明确认识和把握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思想品德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
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规定了思想与行为。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6](P34)思想政治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即这“两个规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决定的,这个特殊矛盾就是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准与一定社会发展所要求人们达到的水准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特殊矛盾,就必须从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出发。
第三,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含着往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新兴的事物以及后来将要出现的新事物都可以从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中找到根源,这对范畴不仅包含着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容,而且还蕴含着以后新兴发展的内容。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是整个范畴体系得以建立发展的客观依据和现实保障。它“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也没有依据,不如说它本身应当是全部科学的依据”。[7](P54)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是整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归根结底是思想与行为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人们内在地思想品德素质怎样外化为我们自觉的实际行动。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其他矛盾,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解决,都是为了更好地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所以说,这些矛盾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受思想与行为的内在矛盾的制约,这对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依据与发展的主要动因,并对其它矛盾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规定作用,影响着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换言之,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固有的矛盾蕴含着往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
第四,思想与行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建造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则就是遵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理论地再现历史。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后是按照下士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8](P43)这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历史的起点应该是思想的起点、逻辑的起点。思想与行为是人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是人类思维中最早出现的认识对象。在阶级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给广大被统治者灌输有利于其统治的思想意识,不断强化这种思想意识使之成为当时人们的价值标准,并不断按照这种价值标准从事实践活动。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才不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换而言之,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综上所述,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原始的基本关系”。把思想与行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帮助人们对这对范畴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构建科学严谨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弓.“后现代实践转向”与美学的逻辑起点[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7—129
[4]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徐志远,宾培英.思想与行为应该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曹木易)
D64
A
2095—7416(2014)05—0040—03
2014-09-23
刘洪洪(1989-),女,山东滨州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郭晓瑜(1992-),女,山东滨州人,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