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大学城高校体育联盟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014-04-10 13:28
关键词:资源共享资源体育

陈 松

(沈阳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辽宁沈阳110136)

一、沈北大学城高校体育联盟的现状

沈北大学城形成于2006年,由沈阳医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五所高校组成。沈北大学城的出现本应使“同城”的各高校之间通过体育资源的共享,做到优势互补,并逐渐达到体育文化的共享与整合,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前期的调查研究显示:由于各个学校都是以自我发展为主,虽然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发展方向,统一的价值取向和组织管理模式,但是相互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与整合程度却不高,再加上体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配合与协调,在整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利益、管理上的冲突与矛盾,造成了高校之间体育资源的闲置,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这种“各行其是”“校际分割”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于各高校体育的共同发展是不利的。沈北大学城体育联盟就是针对以上问题而提出的体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全新模式。

在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方面,沈阳体育学院联合辽宁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六所沈阳北部地区高等院校于2000年成立教学协作区,为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探索了一条以合作办学、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开展跨校选课,实现区域教学合作的新思路。

通过调查发现,多年来,沈北新区五所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共享,主要表现在教职工和学生的临时借调上,例如,沈阳工程学院散打课缺少一名专业教师,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学生需求,沈阳工程学院长期聘用沈阳师范大学一名优秀教师到本校任教。在沈阳工程学院举办沈阳市高校乒乓球赛时需要大量裁判员,便向沈阳师范大学借调了40名体育专业学生担任比赛的裁判工作。而体育场馆设施的共享,主要是通过学生体育代表队交流、训练来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展。

要想实现五所高校体育资源融合,校际资源共享,离不开组织机构的协调管理。但目前,五所高校间体育资源的共享还处于随机和无序状态,究其原因在于缺少管理机构的协调与组织。

二、五所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高校体育资源共享对于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一,能够对各个高校优质体育资源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能够很好地解决优质体育资源效益最大化问题。第二,高校互聘优秀体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高校师资的潜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各高校体育课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跨校开设选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不同学校教学风格的机会,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要求。第四,高校体育资源共享能够增强各高校之间的了解,增强各高校之间校园体育文化共融,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品质。因此,高校体育资源共享是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对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提高五所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五所高校体育资源总的配置现状:①体育人力资源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五所高校体育教师共开出21门体育必修课和22门体育选修课。但由于五所高校体育课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教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教师没能发挥其最大价值。②体育场馆资源较为丰富。③五所高校中体育教学部在校园网上拥有主页,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五所高校应该使各自的优质体育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提高五所高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满足学生需求。五所高校通过体育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高校的体育资源,促进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五所高校办学效益

高校办学效益,就是高校办学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高校办学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经济效益体现在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体育是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实现培养目标起着积极作用。就沈北大学城高校体育发展现状来看,各个高校都有优质的体育资源,但相互间却没有加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体育资源没有发挥其最大效益。体育资源共享能够很好地解决优质体育资源效益最大化问题,各个高校通过体育资源共享,使优质体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可以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节约体育经费投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3.满足学生的需求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各高校都应根据学校体育资源状况,尽可能地开设多个项目的体育选项课,供学生选择。但由于受到教师、场地和器材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调查发现,有三所高校的学生对本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表示出不同程度的不满,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育选项课的项目设置无法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沈北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资源总体上较为丰富,但由于各高校优质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通过校际间优质体育资源共享等方式改善教学条件,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多样性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资源共享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五所高校体育部门的领导都认为体育资源共享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各学校没有把推进体育资源共享这项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各学校没有认识到借助其他学校优质体育资源提高本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满足学生需求,促进本校各项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各学校很少主动地了解其他学校优质体育资源状况,没有认识到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会提高优质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优质体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各学校没有认识到体育资源共享能够降低办学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办学效益。

(2)资源共享内容太少,共享处于随机状态。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各个学校的体育资源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五所高校相邻,交通便利,从而使体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但是,从五所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情况看,共享面太窄,共享内容较少,共享处于随机状态,而且,体育资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资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共享。

(3)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五所高校间体育资源共享处于随机状态,由于五所高校体育教学部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所以某一个学校遇到体育资源短缺时就会向其他学校寻求帮助,如果其他学校碍于情面支持了兄弟院校,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本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多年来形成的这种体育资源共享状态,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无序状态,这种无序状态造成了五所高校优质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没有实现优质体育资源效益最大化,这种状况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体育资源共享管理机构,缺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各个学校参与体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但是,五所高校间体育资源共享有相当大的潜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四、体育资源共享对策

1.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五所高校应建立体育资源共享观念,在不影响和改变五所高校正常工作状态和工作秩序的情况下,加快校际间体育资源共享合作步伐,改变体育资源共享无序状态,使五所高校优质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五所高校优质体育资源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五所高校应共同谋划,建立体育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制定制度,建立平台,为五所高校校际间体育资源共享创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新校区的建设,使各个学校的体育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硬件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可以说,各个学校的体育工作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五所高校应转变观念、通力合作、明确目标,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针,以及全国教育资源共享的先进经验,建立五所高校体育资源共享指导思想:“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合作办学”是指在不影响和改变五所高校正常工作状态和工作秩序的情况下,五所高校拿出本校的优质体育资源,满足各校学生需求。

“优势互补”是指五所高校的优质体育资源不尽相同,在校际间的合作过程中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生在优质体育资源共享中受益。

“共同发展”是指五所高校在校际间体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合理利用优质体育资源,调动各校参与体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五所高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发展。

2.建立体育资源共享管理机构

五所高校具有不尽相同的优质体育资源,要实现体育资源共享有序发展,调动各学校参与优质体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就需要有不同层面的管理机构进行运作和实施。①成立由五所高校主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组成的体育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在学校层面上制定体育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明确体育资源共享内容以及体育资源共享工作流程,建立体育资源共享各项工作制度,使体育资源共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长期化,推进体育资源共享工作顺利开展。②在管委会下设立三个工作组,即体育部负责人工作组、教务处负责人工作组、名师指导工作组。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工作组负责师资资源、课程资源、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场馆器材资源和学生体育社团等资源的管理;教务处负责人工作组负责选课、课程安排和学分等工作的管理;名师指导工作组负责课程设计、课程检查与指导等工作的管理。各工作组之间相互配合,保证体育资源共享工作有序进行。③体育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和各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解决体育资源共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体育资源共享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体育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各种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沟通更加方便。建立五校体育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提高体育资源共享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在有序状态下进行,五校体育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健康发展的保证。体育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应有以下功能:①查询功能,包括各校体育资源状况、体育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各项工作规定。②选课功能,包括选课流程、课程资源信息、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等。③学生成绩查询功能。④交流功能,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

4.建立教师互动机制

通过对五所高校体育教师的年龄、职称、毕业学校、裁判等级、运动经历、教学经历等信息进行了解和分析,建立体育教师资源库。各高校应允许和支持教师在完成本校工作任务后到其他学校授课,对教师本人来讲,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历,感受不同学校的教学氛围;对于授课学校来讲,不同学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可以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于名师和特殊项目的授课教师,各高校应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完成本校体育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后,开设体育选修课,其他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选修课的学习,感受不同学校的教学风格,感受名师的教学风采,满足学生对体育多样性的学习需求。所以说,五所高校体育教师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充分挖掘各高校师资的潜力,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各高校体育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5.充分挖掘场馆设施潜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是开展好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保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体育课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五所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不尽相同,有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项目齐全,条件好;有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相对薄弱一些,有的学校有某一项目高水平的教师,但是,硬件设施不具备,无法开课。如沈阳师范大学的攀岩馆和武术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游泳馆、辽宁大学的武术馆和游泳馆,都具有良好的条件和项目优势,其他学校由于不具备以上条件,所以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要满足学生对体育多样性的学习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以上场馆设施开设选修课,让其他学校的学生参加选修课学习。同时,其他学校的高水平教师可以利用以上场馆设施开设选修课,从而达到教师资源和场馆设施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6.吸纳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从调查了解到,五所高校体育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专项拨款,体育经费不能充分满足体育课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从五所高校体育运行情况来看,各学校都有过从其他渠道筹资的经历。今后各高校还应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①当地政府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允许高校利用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有偿开放。②各高校应利用体育场馆、设施承办企事业单位的大型体育赛事。③各高校利用优秀教师资源和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在课余时间开设各种体育辅导班或体育俱乐部。④各高校利用体育场馆、设施与广告传媒公司合作宣传企业产品。例如,近几年来,五所高校与广告传媒公司合作,利用体育场馆围网做广告宣传企业产品。⑤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主动注入。各高校体育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主动争取校友和社会有识之士的赞助,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例如,沈阳工程学院健身房的健身器材就是社会有识之士的赞助提供的;辽宁大学篮球高水平队的训练费用得到了企业家的赞助;五所高校学生各项体育赛事被企业冠名等等。

7.创新体育活动方式,实现体育文化融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活动中,由教职工和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共同建立、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是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个高校都有长期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高校间可以通过体育交流实现体育文化的融合,体育文化的融合必将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

五所高校应共同制定体育文化活动方案,根据活动方案每年定期举办体育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三对三”篮球赛。各高校可以围绕这个共同的比赛项目举办本校“三对三”篮球赛,要求比赛从班级层面开展,选出本校“三对三”篮球赛冠军队,五所高校冠军队进行总决赛。此外,各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和特色举办各种体育文化讲座等。

8.加强学生体育社团交流,打造体育品牌社团

学生体育社团是推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五所高校共有体育社团61个,社团活动项目达24个,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人数4 500人左右,占在校生人数5%左右。五所高校应重视学生体育社团建设,打造本校体育品牌社团,加强各校学生体育社团交流,吸引五所高校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社团的活动中来,各个学校的学生体育社团应允许吸收其他学校的学生注册,参加活动,从而达到各校体育文化的相互融合。

[1] 张 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超越——构建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10 -13.

[2] 张 磊,姜 涛.构建我国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思路[J].体育学刊 2008,15(10):58 -61.

[3] 林叶微,林长地,吴晓鸣,等.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校际共享的运行程序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8(2):23-25.

[4] 朱小平,范吾皇.中原城市群背景下高校竞技体育联盟的构建[J].开封大学学报,2013,27(1):58 -60.

[5] 许 斌.中国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112-120.

[6] 林长地.福州大学城高校体育教师校际共享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4):112 -117.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资源体育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