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凯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136)
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和必要场所,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依附于大学生公寓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范畴,是“以学生学习、生活和养成教育密切联系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弘扬校园精神、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导向、生活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反映公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的具体文化”。它是一个多种成分、多种表现、多种层次的混合,既包括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它是以大学生公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大学生公寓生活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的,由大学生公寓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具体而言,包括“公寓区内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学识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不断融合,逐渐凝聚起来的一种精神气质,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反映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具有典型的特征。
(1)普遍的感染性和内在的约束性。所谓感染性,集中体现在心理方面,是指大学生群体成员通过感情上相互交流、互相感染而形成的从心理、情绪方面影响个体行为的一种力量。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汇集在公寓中过着长时间的集体生活,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风俗习惯,但在相对集中和一致的群体生活中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势必在观念和行为上相互影响,进而相互认同,形成一致的文化内容。这种普遍的感染包括正反两个方向,如做积极的引导,则会发挥良好的教育功能。同时,集体生活的主要外在表现即是大家按一种相对一致的作息规律生活,不管个体喜好如何,在公寓生活的大学生必然在“不得不”的环境里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曾经的生活习惯。不管这种被迫来自于制度,亦或约定俗成,一种内在的约束性都会在大学生的公寓生活中发生着重大的影响。
(2)广泛的社会性和丰富的多样性。大学作为大学生走进社会的实验区,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以及现如今网络、媒体的发达,使得大学生公寓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化的场所,大学生公寓文化也自然地带有广泛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不因学校的封闭程度而受到影响,也当然地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状态、观念意识及行为习惯。同时由于学校、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加之开放的管理模式,使得大学生公寓文化在内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
(3)教育与被教育的统一性。充满教育意义的环境能使人们产生心灵的感应和人格的升华,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在大学生公寓的集体环境中,作为个体的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受到来自于集体和他人的教育,同时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也因为自身的优秀,不同地丰富着集体教育内容和对其他同学施以积极的影响。于是大学生在公寓环境中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大学生公寓文化将教育和被教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国家教育部在[2004]6号文件中指出:“要以学生宿舍和公寓为基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学生宿舍和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大学生公寓文化着实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的能力等等。
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在育人功能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1)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公寓硬件设施年久失修。随着高校扩招的持续推进,新校区建设规模宏大,然而运行多年的公寓硬件和老校区更久远的公寓设施却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得到及时维护。加之部分高校对教学和科研的单向热情,而使公寓环境建设成为“不以为意”之事。
(2)公寓制度文化建设落后,缺乏创新思想。目前各高校公寓制度多集中在安全管理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的多是被动的服从,缺乏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思想,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思路揉进公寓制度,那制度本身也会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3)公寓管理、服务和育人功能脱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很多高校都把公寓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划给了后勤集团,把专职辅导员撤出公寓,没有撤出辅导员的高校,也更多的是在履行安全教育职责,这就让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寓环境中成为空白,因此,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育人功能在公寓中无法实现。
(4)网络负面影响干扰公寓文化。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而作为主力军的大学生,其上网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学习。有数据显示,“47.64%的同学使用网络‘聊天交友’,25.94%的同学使用网络‘听音乐、看电影’,22.88%的同学使用网络‘玩游戏’”,只有不足4%的同学使用网络学习或其他,这实在令人担忧。网络的不当使用和垃圾文化不仅严重地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更误导了学生的价值观,令大学生公寓文化隐忧重重。
(5)多元文化冲击集体主义价值观。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活的多元引入,以及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改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逐渐在学生中传播,更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迅猛扩展之势,使高校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基调的大学生公寓文化颇受冲击。
(6)个别学生的不良嗜好混杂在公寓文化中。作为公共场所,公寓里个别学生的污言秽语行为、溺烟嗜酒行为、失德行为和价值观偏失的攀比等不良行为不可避免地发生着,而且成为学生习以为常的事情,这让公寓文化多少有些尴尬。
环境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生活在不高级但一定要舒服顺意的公寓环境中。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划拨充沛的资金,并在以下两大方面有计划地开展工作。首先,建设、改善并及时维护公寓基础设施。据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对学校的公寓设施、设备不满意,如人员拥挤问题、设施陈旧问题、不及时修缮问题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亲近感。其次,重点做好公寓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包括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丰富公寓环境的文化意蕴,提升育人功能。如雕塑、名人字画、名言警句、文化橱窗长廊、楼宇文化、专业标识等,这些会大大丰富公寓的文化内涵;绿化工程及环境卫生管理,随处可见的珍贵树木、奇花异草以及清洁的生活空间,定能让学生怀着美丽的心情开展有益的活动;必要的运动设施和活动场所,可以让学生的青春得以尽情地挥洒。
制度文化建设是公寓文化养成的保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协同实施。首先,要健全公寓制度体系,完善制度实施程序。包括公寓管理制度、设施使用规则、日常考核制度、行为引导制度等等,这是公寓正常运作的必备制度。但只有这些还不够,因为它们只是一种说明式的规定和底线式的条款,即通过它们,学生可知道应如何在公寓生活并有哪些行为不可做。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发挥学生主动意识和创新思路的制度,通过这样的制度学生可以在公寓的环境里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并快乐地享受公寓生活,如鼓励学生读书的制度、引导学生运动的制度、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制度等等。其次,提高公寓文化建设队伍素质,协调各部门,系统实施各项制度。实施系统的制度体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党、政、群、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这就要求从全校的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统一协调各部门职责,不能简单地推给后勤集团或是学生管理部门。同时,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公寓管理队伍,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及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而后者是重中之重,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推进方式。再次,做好几项重点保障性工作,包括消防安全工作、用电安全工作、防盗安全工作、大型活动安全工作等等。
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精髓,因此,要全力为学生打造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对此可以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大力弘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由于相对感性的青年学生极易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想影响,所以要凭借集体生活的实践体验向学生传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其建构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可以尝试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辅导员宿舍办公等形式。其次,提倡学生文明上网,正确使用网络。公寓文化建设部门要在技术监控和科学限制上网时间的同时主动出击,如将红色网站、专业知识网站、科普文化等网站带进学生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者尝试通过网络开展工作,丰富校园网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等。再次,细致、专业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充分认识到现在学生普遍脆弱的心理承受力,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专业教育指导、经常的谈话疏导、丰富的活动宣泄等形式,科学调适学生心理问题。同时,积极营造大学生公寓“爱读书、读好书”的浓郁书香氛围。为了更便于学生学习,可以尝试在公寓建立自习室、夜读室、小型借阅室等,引导学生从无所事事和上网、睡觉中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形成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公寓文化的展现却是实在而多样的,其中活动就是最为有效的载体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活动的可接受性培养大学生公寓文化。但是很多高校的公寓活动都停留在“为了搞而搞”,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和时代性问题,缺乏文化层面的思考和系统的部署。公寓活动应做到:①系统化、主题化。从文化的高度全盘思考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并将各项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或者形成品牌活动。如文化活动月、消防安全月、读书月、专业知识普及月等等。②创新性、时代性。要结合学生特长、专业特点,创新地开展活动,不能一项活动年年搞。更要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引领学生站在时代前列,做先进文化的代表。③专业性、宽泛性。要引导学生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活动,并注意知识的丰富,引导学生做既专业扎实,又知识面宽广,既了解自然科学,又通晓社会科学的全能型人才。④持续性,要把活动贯穿于学生公寓生活的全过程,或大或小,让学生随时都有受感染的机会。
[1] 苏甫林,罗 华.论公寓文化的特点和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27-228.
[2] 钱 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
[3] 曹树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9(8):216-217.
[4] 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育人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9 -121.
[5] 王国义.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38-139.
[6] 郭玲玲.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6(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