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辽宁大学 轻型产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关于提升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思考
杨威
(辽宁大学 轻型产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转化为道德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在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个体的道德能力是其道德实践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以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培养途径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以期对强化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有所借鉴。
道德教育;大学生道德;道德能力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古至今,“仁”“德”“忠”“孝”等传统美德一直是我国诸多圣人贤者毕生追求的文化信仰,道德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然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日显困窘,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更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个体道德能力无疑是一条捷径。
道德能力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原动力,成为检验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标准。道德能力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既是个体道德水平的一种标志,也是提升个体道德水平的一种手段。
1.道德能力的含义和本质
国内理论界对于道德能力的关注和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的。1993年罗国杰在其主编的《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列出了“道德能力”这一条目,他认为道德能力是“完成道德活动的主管条件”[1]。书中提出道德能力由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能力、道德意志能力等几方面构成。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德育理论界也对道德能力问题展开了研究,鲁洁在其《德育新论》中提出道德能力就是道德意识能力的观点[2],并对道德能力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当前理论界对道德能力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是:“道德能力是人认识各种道德现象,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3]。”从道德能力的含义来分析道德能力的本质应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性本质,即道德能力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二是个体性本质,即道德能力是每个人顺利完成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个体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三是关联性本质,即道德能力既是个体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形成个体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
2.道德能力的构成和发展阶段
其实对于个体道德能力的关注和思考并不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和伦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做过一定的探索。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孔子最早对人性的探索就与个体的道德能力密切相关。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认为人的道德人格可以通过教化得到提高。《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两千年前的古希腊人也曾提出过这样的命题:美德可以被教会吗?苏格拉底则认为,智慧即道德等等。
近现代人们借鉴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这个命题进行了现代性的解读。将道德能力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来研究,分别从道德主体的角度、道德活动的不同领域、道德品质存在的形式、道德因素作用层次和方式等方面对个体的道德能力做了分析和对比。从道德能力本身的生成历程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角度看,道德能力包含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践履能力四个构成要素。其中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是个体产生理性道德认知的基础,是道德主体形成道德能力的前提;而道德选择和践履能力则是个体对道德行为善恶标准的理性认定和对选择结果贯彻实施的意志力及行动力。
正是由于道德能力构成因素的发展程度在个体身上不能完全统一,所以个体道德能力也表现出参差不齐、各有差异的特点。而且道德能力的形成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得到提升。道德能力的发展在经历这一辩证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总体上看,个体道德能力的发展分为:受动-他律阶段、能动-自律阶段、自由阶段(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个体的道德能力是在后天和社会环境中逐渐培养的,所以其发展阶段和个体的生理发育阶段并不是同步的。
个体道德能力在受动-他律阶段一般表现为:个体还不能独立地、客观地对道德现象和道德规范做出理性的认识,个体对于道德规范的引导和约束并不是自觉地服从,而是一种被动地适应。这个阶段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个体道德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都处于萌芽状态,所以个体的道德实践也是被动的。通过外在的道德教育活动提升个体的道德能力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
能动-自律阶段是对受动-他律阶段的超越。在这个阶段,个体的道德实践不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他能够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独立地进行道德选择,独立地开展道德实践,并自觉地承担道德责任。这时个体的道德能力已经由被动地适应,发展为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自主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在这个阶段,个体的道德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其道德能力的各个因素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其道德实践是主动的、自觉的。
一般认为自由阶段是个体道德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道德规范的他律和道德主体的自律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个体履行道德规范不仅是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且成为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主体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遵守者,还是道德精神的捍卫者和良好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进入这一阶段的个体其道德能力已经十分成熟,道德认知等各构成因素发展均衡完善,运用自如。
1.提升大学生道德能力势在必行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教育普及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和国内的环境不断发生了新的变化。现行高校教育体制和形式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例如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单一的课堂灌输方式无法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沟通,使道德教育、心理辅导、情商开发等领域的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出现了很多所谓的“高分低能”的教育现象。尤其是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学术造假、轻生,甚至投毒杀人等恶劣的极端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高校德育教育的重新审视和关注。
(1)典型案例及分析
“马加爵事件”:马加爵中学时代成绩优异,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在云南大学宿舍连杀4人,4受害学生均为马加爵的同学,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药家鑫案”: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驶车撞人后恐被害人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即持尖刀将被害人刺死,在逃跑途中又撞伤2人。同月22日,公安机关找其询问张妙被杀案件是否是其所为时,药家鑫矢口否认。同月23日,药家鑫在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复旦投毒案”:复旦大学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与同寝室同学林某因琐事不满而将毒药从学校实验室带回宿舍并实施犯罪,黄洋后经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林某。
对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晓边认为,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是高校死伤事件频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背后则是长期以来相关教育的缺失。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上述事件的当事人均处于道德能力低下的状态,尤其在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方面存在重大偏差和缺陷,从而导致他们在道德践履过程中实施了不正当的道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群体性道德失序现象分析
除了上述发生在个体行为方面的极端案例以外,群体性的考试舞弊和学术不端行为成了大学生们道德失序的另一种集中表现。据相关媒体报道,2013年6月8日下午5点,高考结束后,湖北钟祥三中高考考点监考老师遭到考生和家长集体围堵,1个多小时后才在警方护送下离开考点。在当地打造钟祥高考“教育名牌”的冲动下,教师直接参与高考作弊,甚至成为作弊公司代理人。
另据《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称“2001年武汉大学一个学期就处理了73名考试作弊的学生;2003年冬季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中,仅在中国农业大学考场就发现11名社会替考人员,其中还有专程从南方赶来北京代替考试的职业‘枪手’[4]。”
此外,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相继卷入学术造假事件,关于论文抄袭等事件也屡见不鲜。
2.提升大学生道德能力迫在眉睫
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大学生群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素养,全社会对他们道德能力的期望值也很高。然而上述道德失序现象令人痛心、发人深省,提升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能力迫在眉睫。
一方面,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良好道德素养的养成和较高道德能力的培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学生们的道德能力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关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应在这一代代青年人的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当然上述列举的仅是若干带有极端性和偶然性的事件,并不能代表大学生们整体的道德素质状况。其目的是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法律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要注重大学生日常的道德素质教育和道德能力培养。
从当代大学生在文艺、体育、学术交流、科技竞赛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不难看出,大学生们整体的道德素质状况还是好的。他们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期间、在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在各类世界级竞技比赛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涌现出了“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最美乡村教师”的“会泽七子”(云南)、休学侍母感动中国的“全国优秀大学生”程威等许许多多的模范事迹、先进人物,这些人物和他们所体现的优良道德品质才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中的主流。高校的道德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道德能力的主渠道,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思想、行为实际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肩负起自身的伟大使命。
简单地说,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指的是他们进行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和道德价值实现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们在面对各种道德事件和道德规范时,不可避免地(主动地或被动地)要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并依据这种判断和选择结果,实施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能力的水平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依据主客观因素的变化,选择和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方式,进而将应然的道德价值目标转化为实然的道德价值事实。一句话概括,个体的道德能力决定了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
高校的德育教育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结合其心理和生理发育特征、行为习惯等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能力。
1.搭建师生平等交流沟通平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道德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标准由严厉转向宽容,道德评价由绝对转向相对,道德价值取向由一元转变为多元,这些给每个人创造了一个空前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但对于不谙世事,缺乏生活实践的青少年来说,却极易陷入道德的混沌和迷惘,成为道德生活中的“盲人”。他们是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道德投入。
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采取的是单向的道德灌输方式,缺乏平等的对话与沟通。教师的道德判断和书本上的道德判断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选择,也忽视了对现实生活和学生思想成长实际的关注。学生们掌握的仅仅是书本上的教条,却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很多道德失范行为并不是出于道德上的故意,而是源于道德的无知和愚昧。
道德教育活动的重心应该是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能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实际,真切地感受学生们所面临的道德困惑。只有这样才能对受教育者给与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并鼓励他们践行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2.重视教育实践,提高道德实践水平
一是要选择生活化的教育过程和内容,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明确是非善恶标准。道德是人类的实践理性,一切道德知识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因而个人道德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也是要在生活实践中实现。教育者在选择道德教育素材的过程中要贴近大学生们的生活世界,贴近他们的网络世界,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贴近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些鲜活的、生动的、真实的教育素材,才能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水平,也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加深他们对于抽象的道德概念的感受和心理体验。
二是要采取教育-辨析-反思-再教育的培养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观念上的道德选择,从而提高道德实践水平。道德能力的提升与个体的生理发育是不同步的,所以道德教育依赖后天的教育和引导,而且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历多次的反思和再教育,才能巩固和持续保障教育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反思和再教育对于提升个体道德能力的意义更为重大。在《礼记·大学》中就曾提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修身就是我国古代先贤们提高自身道德能力的主要途径,一些传统的修身理论和方法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3.言传身教,营造良性道德能力空间
一方面,德育是育人的教育。高校的教育团队和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也是大学生们最直接、最真实的道德示范群体。他们处在道德教育的最前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起着道德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无论是高校的管理团队、教师团队还是后勤工作人员,都要意识到这种示范作用的重要性,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能力,要严于律己,自觉建设和维护良好的校内道德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更有说服力,更有权威性。
另一方面,高校的德育环境包括两个层面:即校园环境和外部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包括学校内部的班级课堂、同辈群体、校园网络、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外部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大众传媒以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等。而高校的德育教育应立足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园网络、微博论坛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励志青春主题报告会、网络道德问题辩论会、重大热点问题讨论等等。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来教育和感召他们,并对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社会角色的尝试和道德践履行为给予适时的评价和校正,由师生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1]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308.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00.
[3]蔡志良,蔡应妹.道德能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7.
[4]刘万永.教师撰文分析大学生作弊成因:道德为何沦丧[EB/OL].http://edu.sina.com.cn/l/2006-02-08/1005132556.html
The Thought of Improving the Moral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YANG Wei
(Faculty of Light Industry,Liaoning University,Shengyang 110036,China)
Mor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forming the teaching of political ideology.The purpose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enable those who have
such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to convert the principles of morality and the codes of ethic into a practical form.An individual's morality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moral practice from the stage of“knowing”to the stage of“doing”.In this paper,we emphasize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qualities of students and to regard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qualities a matter of urgency.We have selected a group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s our study subjects and carried out some research aiming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mpact of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The objective of our research therefore was to propose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promo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morality education;political ideology;moral qualities
G641
A
1672-9617(2014)01-0126-04
(责任编辑 祁刚)
2013-12-11
杨威(1960-),女,辽宁新民人,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