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研究

2014-04-10 13:09:21季东
关键词:规则事业单位财务

季东

(沈阳工程学院 财务处,辽宁 沈阳 110136)

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研究

季东

(沈阳工程学院 财务处,辽宁 沈阳 110136)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制度,是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制订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必要性和主要遵循的原则,对新《规则》与《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新《规则》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迫切要求及主要创新内容,并提出具体贯彻落实的措施建议,借以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步伐。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企业财务通则

随着财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诸多新的、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财政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并结合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2012年2月7日,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新《规则》的颁布,对规范事业单位的各种财务行为,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率,保障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规则》修订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随着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原《规则》有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求。同时,依据依法、民主和科学理财的原则,以及加强“两基”工作和各事业单位推行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都对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财政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有必要对原《规则》进行全新修订。

新《规则》的修订,充分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展示各项财政制度改革的丰硕成果,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充实和创新;第二,突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特点,强化对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第三,突出解决事业单位财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社会事业不断稳定、健康发展。

二、新《规则》与《企业财务通则》的对比分析

作为一种以特殊形态存在的事业单位,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其资金运作也应遵循一定的财务管理规律,但目前其财务管理有与企业化管理同化的趋势。通过对新《规则》与《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对比可以发现,新《规则》仍存在很多弊端。新《规则》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分为七大部分,与《通则》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信息管理”部分。而探究其管理要素的具体内容又可以发现,财务监督缺失了有关具体处罚的相应规定。在高校筹资渠道多样化的今天,诸多高校为了扩大自身的规模不惜大量举债,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对于高校的财务监督,则仅界定了其监督的内容,而无处罚规定,这使得财务监督很难落到实处。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一些高校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认知的不足,其财务管理仍以会计核算为核心工作,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在高校的财务决策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新《规则》的推出适应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要求

我国事业单位的存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彼此间有很大差异性,它们担负着为社会大众提供公益服务的任务。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及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社会对各项公益事业服务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公共资源更多地应用于公益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社会产品,我国事业单位需要一部新的财务规则来规范其在新时期的财务活动,这部财务规则的内容要涵盖所有的经济活动。新《规则》对原《规则》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订,对于管理方面的内容和规定还添加了许多新的内涵。新《规则》不但规范了事业单位的管理行为,解决了现阶段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还遵循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创新和扩充财务管理的内涵和方法,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明确了新《规则》的适用范围。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新《规则》的要求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事业单位基建投资的财务核算,应该参照本规则执行。依据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社会团体及公益性组织应当执行本规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高校等事业单位不执行本规则。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事业单位经营的接受外单位要求投资回报的项目,参照企业财务制度执行,不执行本规定。

(2)强化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按照《预算法》的要求,为了不断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超支不补;从基层单位开始编制预算,统一核算办法,量入为出,保证收支平衡。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上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指标。应加强预算执行力度,部门预算一经批复不予调整。强化预算指标的分析力度,提高预算支出的执行效果。加强决算管理,保障决算数据的准确性,使其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人财物等基础信息,同时还要加强决算数据的审核和分析,进一步推进决算数据的信息公开制度。

(3)完善了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管理,规范了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新《规则》针对事业支出的内涵和分类以及财政补助收入做了进一步修订完善,明确了收入的范围,强化了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事业单位要将所有收入都上缴到财政专户,而支出则纳入单位预算,这种做法会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更加完整。其中,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分为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对项目支出按照项目管理的规定编制预算,对基本支出则采用定员定额的方法编制预算。明确了结转和结余的内涵,划分为“财政拨款结转和年末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年末结余资金”两大部分,结转和结余资金要依照要求合理使用。加强事业单位的基金管理,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支出不能超出预算。

(4)强化了资产负债管理,健全了财务监控体系。新《规则》逐步完善了资产的分类,增加了“在建工程”核算科目,健全了资产管理体制,合理资产布局,向资产的共用共享迈进。进一步提高了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事业单位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则不用再去计提修购基金,这样会使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能够真正映射出资产的实际价值。新《规则》提出要健全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和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严格管理借入款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新《规则》还新增了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的条款,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核、监控和检查相结合,专项和日常监督、检查相融合的监控机制。要逐步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制和经济责任制,加大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5)凸显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限定其对外投资行为。新《规则》明确指出,事业单位要严格限定对外投资经营活动。此次规则的修订凸显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指明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严格限定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我国高校事业单位和公益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专用基金管理等内容在新《规则》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完善。

四、新《规则》的基本框架及创新内容

(1)新《规则》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它的引入较好地消除了原《规则》中收支计量和确认的局限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使得事业单位要对财政部门下拨预算资金的价值和实物进行“双重管理”。因为二者在时间上具有差异性,所以,采取“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就会造成会计事项的“不对称”。而随着政府采购、财政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度的深化,各事业单位都十分重视在资金利用率方面的绩效考核。所以,新《规则》在事业单位账务核算体系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实行“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并存,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更好地强化财务内部管理,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收支和结余,有利于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核查业务、正确决策、筹划资金来源渠道,动态地诠释资金运行规律,有利于综合研判资金的使用情况。

(2)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有了新的、历史性突破。新《规则》提高了固定资产价值的基准价值,由原来的单位价值500元以上提高到1 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提高到1 500元以上)。原《规则》对固定资产确认的基准价值标准偏低,使得由于单位价值达到规定限额而要求必须在固定资产中核算,这必然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影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升,因此,提升固定资产基准价值确认标准,是十分符合当今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的。新《规则》中也提到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说法,但在固定资产管理条款中并未提及折旧事宜。而与原《规则》相比,却有了明显的改观,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确认和折旧计提的问题上,相关部门已考虑采用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做法,以确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相符,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向社会化方向迈了一大步。

(3)新《规则》严格限定和规范了对外投资管理。新《规则》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做了明确规定,目的是要规范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管理,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提高资产的使用率。新《规则》规定,在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从事对外投资的,应当在有关部门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事业单位不能利用财政拨款及结余资金从事对外投资活动,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

(4)新《规则》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从目前的情况看,事业单位的内部审核监督程序还很不完善,力量薄弱;内外部财务监督部门执法不严,致使单位的财务监管松散、国有资产流失和财务管理的效能低下。新《规则》中增设了“财务监督”部分,明确了事业单位的监督职能,要把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结合起来,明确了事业单位应健全经济责任制、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监控制度,应公开财务信息等。

(5)新《规则》在财务分析方面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新《规则》增设了“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部分,以此分析事业单位筹措资金的利用能力,并用来分析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的情况;新增设了“收入和支出完成率指标分析”部分,用来分析事业单位收支分项预算和总预算的指标完成情况。新增设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丰富了财务分析的内容,能较全面地披露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诸如政府采购、基本建设等方面的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公共财政重大投入的效率不高、责任不清和严重浪费的现象。

(6)借助医疗体制改革,取消医疗基金管理。新《规则》提出了取消医疗基金管理,事业单位不再计提医疗基金,不再对医疗基金进行管理。所以,新《规则》规范了事业单位除医疗基金以外的专用基金,它包括:职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和其他基金,这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所有单位及职工都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此时,事业单位再计提医疗基金就是重复计提,违背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所以,新《规则》提出取消医疗基金管理,对于重新规范事业单位专用基金是十分必要的。

五、落实新《规则》,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步伐

(1)增强宣传力度,确保完成各部门的培训工作。新《规则》是事业单位财务的基本制度,本次修订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所以,做好新《规则》的培训学习将是一个艰巨和重要的任务。各部门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依照层层把关的原则,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培训学习方案,把各部门的培训学习工作落到实处。部门的负责人更要充分理解和认识新《规则》的重要性,带领财务人员认真学习新《规则》,弄懂弄通其业务真谛,以确保新《规则》的顺利实施。

(2)要加快事业单位行业财务制度建设步伐,确保实务操作的规范。新《规则》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基础,事业单位涉及行业广,种类繁多,各个行业的事业单位都需要依照新《规则》来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和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方法。第一,作为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基石,新《规则》统一和规范了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法,但对于某些特殊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还需要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来加以规范;第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新增设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涉及的会计核算内容,目前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但特殊的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这需要政府政策制定部门要明确使用范围和口径,便于基层部门的实务操作。

(3)事业单位要在财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完善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方法。各单位在遵守行业财务制度以及新《规则》等规定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各单位内部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方法,强化财务基础工作,提升财会人员业务水平,进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而财政部门更要依据新《规则》的具体要求,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把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等项工作的检查作为日常工作来抓,推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工作进程,为新《规则》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EB/ OL].[2012-02-07].http://www.gov.cn/flfg/2012-02/22/content_2073876.htm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EB/OL].[2012-02-15].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301/t20130105_724904.html

[3]孟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38.

[4]宋艳玲.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288.

[5]王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探讨[J].财经界,2012(4):182-183.

[6]孙梅.关于财政部重新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认识[J].现代商业,2012(11):244-245.

Research on the New Financial Rule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JI Dong
(Financial Office,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Financial Rule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asic rules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revising the old version and the main principles that be followed while revising.It giv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Financial Rule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General Rules Governing Financial Affairs in Enterprises,and explains that the new rules'publish is an urgent demand of public institutions'financial management reform and the main innov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It also proposes the policy and suggestion to implement,whereby the reform is promoted.

Public institutions;financial rules;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e

F810.6

A

1672-9617(2014)01-0076-04

(责任编辑 祁刚)

2013-11-03

季东(1964-),男,山东掖县人,高级会计师,硕士。

猜你喜欢
规则事业单位财务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让规则不规则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