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华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博物馆是进行公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机构,在还原历史面貌、展现民族精神方面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教育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尤其是文字产生之后,便以不同形式贯穿人类社会古今,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是整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重要培养基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教学大纲中曾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见,相关职能部门重视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重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博物馆恰巧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优质的平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博物馆应该与学校相结合,通过这种结合,既可以让实物作为教材的补充,使教育手段多样化,又可以达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同时,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还可以拓宽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能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笔者谈几点意见,与大家探讨。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因其角色不同,两者发挥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从教育的对象来说,博物馆的教育对象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各阶层;学校教育群体则有明确的受众,以各阶层、各行业、各年龄段的公众作为教育对象,而且学校教育一般要有入学测试。其次,从学习动机来讲,博物馆教育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而学校教育要经过考核、考试,成绩通过才算毕业,否则重新学习;观众对博物馆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选择性,不必有序列地、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学习,学校教育则是与考试、评价、升学以及就业等硬性指标紧密相连的一种有组织、分阶段的教育行为。再者,从形式和手段来讲,博物馆是以藏品并辅之现代传播手段实施教育,学校教育则一般都是书本教育。博物馆是通过“物”藏品进行教育,配合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同时博物馆陈列艺术展示设计形式,也达到一种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甚至是味觉的效果,再现自然或人文的环境,给观众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观众以一种欣赏、轻松活泼式的方式获取知识。博物馆为了吸引观众的视线,使观众对陈列展览的兴趣始终保持热度,其陈列展览始终注重趣味性和艺术性、娱乐性相结合。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接受博物馆教育的时候,是以站立与行走相交替、视觉上接收信息与大脑进行思考相结合的过程来完成的。另外,从时限上,学校教育有阶段性,而博物馆教育是终身的教育。由于博物馆的收藏品蕴涵着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各个时空限度内的文明标识,作为终身教育场所,博物馆对于教育的意义可谓深远而重大,是“活到老,学到老”概念的集中体现和延伸,是自主、自愿、自动追求学习成效的教育机构。还有,从目的上讲,博物馆教育注重启发式思考,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它没有固定的课程模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传承文明、承上启下、提升公民素质为目的。
青少年的活泼、好奇、求知、体验构成他们最显著的特点,11至18岁的他们正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求知欲增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或是书本中的知识,而将目光转向校外的精彩世界。除了网络、电影、电视、新闻媒体、家庭社区外,博物馆也是校外获取知识的重要的场所。博物馆不仅代表一个地方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它是弘扬爱国主义、树立民族气节、表达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是青少年了解历史、感知现在、探索未来的文化殿堂。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优势很大,博物馆教育有着鲜明的个性,其藏品的丰富性与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对感性知识的积累。个性的展示形式配合针对性地讲解,以及博物馆的趣味性、自助性的日趋明显,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能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内,让他们多进博物馆,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多接受道德情操的培养,那么他们会慢慢形成理性的、全局的观念以及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在专门进行的“博物馆与青少年”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尽管学业压力重,课程安排单一,课外活动少,自由时间少,但是大多数青少年都有去博物馆参观的愿望,希望在博物馆中获取教科书以外的知识。从他们在问卷中的选择能看出他们强烈的求新、求广的求知欲。
所以说,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可谓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辅助。学校教育是基础,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一种更加生动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多年来从事博物馆教育工作过程中发现,要想把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考虑在校生的学习生活较紧张,不可能频繁光顾博物馆,博物馆应主动把展览办进校园,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历史文化教育。但是为了贴近学校教育,首先要搞清楚教学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所办的展览要与教学相关联,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比如要举办大型图片巡回展,其内容可以本市的地方通史为中心内容进行组织,或者以与教学同步的历史阶段为主进行组织,这样办出来的图片展览会起到帮助教学的作用。另外,对于博物馆教育工作而言,专家学者是触手可及但却极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随着“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节目的热播,理应从大众传媒形式中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发挥专家的学术特长,可以安排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历史知识的讲座,青少年会饶有兴致地接受来自博物馆视角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促进了知识的相互交流,还拓宽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把老师和学生请进博物馆。在这里,有几种方法:一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教师在博物馆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课堂里完成教学目标,拓展师生思路,加深教学记忆;二是让教师带领学生在博物馆展厅以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陈列现场授课,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结合教学素材,加深青少年对历史、对文化的理解和领会;三是结合一些少先队纪念日、共青团纪念日或是特殊节庆活动,把课堂设在博物馆,这样做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宽泛的教育空间和环境,打破常规的授课方式,老师会积极讲述,学生更是会兴趣盎然。
随着现代博物馆的展示手法不断更新,国内很多博物馆除了静态展览外又增设了很多能够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实践的多种项目,比如北京科技博物馆的览厅就配备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的古代造纸术、印刷术以及如何进行水力发电等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项目。又如三门峡虢国博物馆,除了基础陈列展示外,又建造了第二、第三展区,展示古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有工人现场制作,青少年可动手参与制作;在第三展区还特别划出了2000平方米的场地,建造了“模拟考古体验区”,内设钻探区、遗址发掘区、墓葬发掘区三个部分,组织学生们到现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让孩子们手拿考古工具一点点发掘,讲述如何识别土质、如何发掘等等,一件件“文物”被他们“发现”时,孩子们都会发出兴奋的尖叫。这些互动实践的项目引发青少年们极大的兴趣,这不仅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考古人的艰辛与兴奋,更是让他们通过亲身地参与,了解到我们中国深厚的历史积淀,从而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想象、去展望,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这样便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要注重长期性、持续性的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要结合自身馆藏文物特点和陈列展示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打造个性的教育途径,还要结合教学实际,为青少年积极提供教学资源和开发教学节目,积极开展关于文物、书法、绘画、诗词等代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鉴赏、报告、讲座、论坛、竞赛、演出剧目、征文等教育活动。比如,上海鲁迅博物馆组织学生将鲁迅作品名篇排练成课本剧进行演出;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书法知识讲座及书法比赛活动;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开展青铜器制作演示、明清年画的制作演示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听、看,还让他们说、做、想、演,使耳、眼、口、手、脑都协调起来,真正把博物馆办成青少年们向往的第二课堂。
此外,博物馆还可与学校达成志愿者服务协议,让学生在假期内走进博物馆担当志愿服务者,经过培训后上岗,这不仅是对青少年的一种社会教育,更是对青少年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锻炼,也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青少年志愿者的存在不仅可以优化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还能进一步增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可参与性与亲和力。
总之,通过上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起有效的、长期的教育机制,是现代化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正如苏东海先生在《博物馆教育要有自己的个性》一文中说到,“博物馆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地位。既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方法上又趋同与课堂教育,实际上没有超越第二课堂的角色。如果不能强化博物馆教育本身的个性,博物馆教育始终只能淹没在大教育系统中应有的独立价值和地位。”现代化博物馆越来越注重教育本身的个性问题,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互为影响的格局。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与学校联手,通过举办多种教育形式,把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糅和在一起,以知识性、形象性、趣味性吸引青少年去思考、去学习,使博物馆更加积极地为社会文化服务,为青少年教育服务。
[1]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C]//苏东海论文选:卷3.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2]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冯继,冯芸,祁锡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情况调查与分析——以连云港中小学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