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怡
(1.苏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高校英语演讲课程教学设计新探—“SPR”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王 怡1,2
(1.苏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SPR”模式是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英语演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所设计的一套集能力训练、活动设计和效果评估于一体的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包括观摩、实践和奖赏三个环节。通过引入“个性化的教材自选制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读模仿体系”“积分奖励制度”和“重测制度”等新型教学理念,避免了“教师一言堂”和“一考定终身”等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演讲课程的教学效果。
英语演讲;任务型教学理论;“SPR”教学模式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这表明,英语演讲教学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公众演讲能力,即运用规范的语篇结构、得体的第二语言及富有表现力的表达方式进行介绍、说明或劝谏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演讲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学习者英语基础薄弱、缺乏逻辑与创新思维,开口困难;教学手段仍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理论多于实践;课程内容脱离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和工作需要,没有可操作性强的实训任务,尚未形成全面、科学和系统的演讲课程教学模式。本文拟借鉴任务型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演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探索一套集能力训练、活动设计和效果评估于一体的全面规范的“SPR”(see、practice、reward)任务型演讲课程教学模式。
“公众英语演讲是一门集口语、写作、阅读和听力基本技能为一体,以培养语言学习者语言交际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新课型。”[2]演讲的“公众性”决定了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体现课堂与社会的衔接和延伸,并贯穿于学习者对未来职业规划准备的全过程。强调以学习者“学”为主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为演讲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一)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从交际教学法发展演变而来的。Nunan于1989年出版的专著《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3]是任务型外语教学正式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所谓任务型教学是指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4]任务型教学法侧重语言功能和意义在语言使用中的实现,强调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交际能力。
公众演讲本质上是一项完整的、以意义和信息为焦点的交际任务,学习者调动脑海里的目标语言知识,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交流信息,实现交际目的,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对目标语言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掌握目标语言的运用技巧。因此,将任务型教学理论应用于演讲教学的实践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二)设计原则
1.阶梯性原则。英语演讲要求演讲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因此,演讲课的操练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和不可逆性,必须通过阶段性训练和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跃。任务型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从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出发,遵循阶梯性原则,形成一条由易到难、前后相连的任务链,帮助学习者逐步从以语言内容为主的学习型任务过渡到以交际为主的真实世界任务。所以,把观察和模仿作为演讲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是比较合理和有效的。
2.真实性原则。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实践,这就要求任务设计体现真实性原则,贴近学习者的个人经历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让学习者在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习语言。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了“个性化的教材自选制度”,并把演讲任务与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围绕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和兼职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内容,并根据学习者特点为其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进度。
3.意义优先原则。任务型教学的焦点在过程,而不在结果。语言学习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还要注意语言的意义和语言学习的过程。只有当双方关注的焦点都落在意义和信息上,而非在语法和其他语言形式上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真正得以实现。因此,对演讲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应将思想内容的交流作为主要的考量,而不能过分强调语音及语法形式上的错误。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将学习者融入语言实践过程为核心原则,引导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使用技巧。Willis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实施框架:前任务(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环(任务计划报告)→语言焦点(分析与练习)。[5]
笔者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演讲课程的特点和演讲教学的目标,在上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具体可行的“SPR”教学模式:观摩、实践和奖赏。观摩包括教材选择、观察及模仿三个子环节。任务环由选题、资料搜集、语篇组织、讲稿撰写及演讲等五个步骤组成。语言焦点是任务评估阶段,分为纠错、评价和奖励三个部分。
(一)前任务
在实践中学习,输入与输出并重。演讲是一项输出性任务,但是如果没有信息输入,输出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课程设计中应对学习者进行多种感官刺激(视听说),尽量给学习者提供感性认识,再在此基础上扩展引申。”[6]“SPR”模式把“观摩”作为第一环节,具体包括自选教材、观看观察英语演讲的成功范例和模仿经典演讲三个步骤。
1.引入“个性化的教材自选制度”。允许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在教师推荐的相关教材中选择一两本书作为该课程的主教材;教师针对学习者的兴趣、特点和能力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进度并指导学习者分阶段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个性化的教材自选制度有助于培养学习者搜集、分析和组织材料的能力,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近30本相关教材,主要分为总统演讲、校园演说、演讲技巧和支撑材料(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寓言幽默等)四大类。这些教材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也解
决了学习者言之无物的问题。
2.观摩英语演讲的成功范例。通过让学习者在用声技巧、形态和演讲辞三个层面观察别人的演讲活动使他们逐渐领会演讲的特点和要领、演讲审美、心理内涵等,能有效消除学习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演讲能力。这个环节包括多媒体视听材料观摩和聆听现场讲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要求学习者撰写纸质英文观摩笔记,包括观摩内容的要点记录,并口头陈述观摩心得。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了英文影片中大量的演讲片断,并邀请本校在“外研社杯”演讲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亲临现场,为学习者示范。
3.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读模仿体系。从较为简单的文本式跟读逐步过渡到朗诵、辩论和篇章演讲的模仿。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在不同阶段安排模仿比赛,设置积分奖励。模仿要点包括演讲者的语音特点、肢体语言以及演讲辞的精华部分(开场、修辞、结构等)。依据阶梯性原则,模仿按照单句跟读、段落跟读和语篇模仿的顺序逐步展开,其中跟读亦分为文本跟读和非文本跟读、慢速跟读和快速跟读、点位跟读(侧重某一方面的能力的模仿)和兼顾语音和体态的全方位跟读。笔者曾选择电影《律政俏佳人Ⅱ》(Legally Blonde Ⅱ)的演讲片断作为模仿对象,引导学习者循序渐进地完成跟读模仿任务,并在全班举行了超级模仿秀的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环
任务环是“SPR”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实践的过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组织语篇、撰写讲稿和演讲五个步骤。
传统方式是学习者根据教师规定的统一题目进行演讲。规定题目往往与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力相去甚远,使得演讲缺乏激情。依据真实性原则,“SPR”模式把演讲任务与学习者的生活工作结合起来,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及社团日常工作、学习者自主创业(如开设网店)和兼职工作(如产品推销和景点介绍)等实际情况展开,并允许学习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真实的语境有利于激活学习者的思维,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除了提供语境,教师还应在学习者思维过程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理论指导和专项训练,包括如何选题、搜集素材、组织观点、增强语言说服力等。搜集资料方面,除了课后任务以外,每节课都安排时间让学习者诵读散文、诗歌或讲个寓言、幽默故事等。这既锻炼了学习者的演讲能力,同时又为全体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他们后期的独立演讲打下基础。语篇组织方面,结合提纲撰写和组织模式的理论指导,对学习者进行针对性训练。讲稿撰写方面重点讲解特殊的开场和结尾模式等写作技巧,点评经典演讲辞的精华部分和修辞手段,并指导学习者模仿范本撰写自己的讲稿。
实践环节分为小组任务和个人任务。初级阶段的训练以小组活动为主,学习者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互动合作,并在小组内进行演讲练习和相互反馈。待小组演讲渐入佳境,学习者的信心逐渐提高,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演讲任务可升级为班级内的演讲比赛,激励学习者独立思考,争取更大进步。笔者在教学中特别邀请在往届演讲大赛中获奖的学生担任嘉宾,现场演示并做评委。此环节重在帮助学习者“有效做事情”,体验挑战与创新。
(三)语言焦点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非语言形式上, 但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后的活动引导学习者对形式加以注意,从而使两者达到平衡。在演讲结束后,教师应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来强化演讲各环节的焦点问题,包括语言的准确性、观点的清晰度、语篇的逻辑性和论据的充分性等。“SPR”模式通过纠错、评价和奖励使学习者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演讲流程的要点。
演讲学研究学者Lucas指出,公众演讲涵盖七大要素,其中最关键的四个要素是演讲者、信息、听众和反馈。[7]可见,演讲过程是一个同时包括演讲者的信息输出和听众的信息反馈的互动过程。换言之,演讲能力的习得不仅在于学习如何成为成功的演讲者,还在于学会充当一位优秀的聆听者。为了确保全体学生参与整个演讲的互动过程,本环节坚持“以学习者为主导”的原则设计任务。
1.纠错和评价任务采取“组内成员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补充”的流程。一方面,鼓励学习者自查自纠、互相评价既能保证听的质量、缓解演讲者的心理压力,又有利于加速信息内化、促进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在基于以意义和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示范解释、提供词汇和表达方法等方式,与学习者在提供观点、语言纠错等方面起到共同支撑作用。需要强调的是,纠错必须选择合适的场合、采用恰当的方法,一切评价均应严格遵循意义优先的原则。例如,听众不能在演讲进行阶段指
出错误,而应默默记录整理,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组际交流,讨论解决方案,教师只需在小组报告的基础上对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即可。另外,评价不仅限于划分等级,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具体的评语(教师评语侧重表扬,学习者评语侧重建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摄像机记录优秀演讲者的表现,然后在回放中进行点评分析,用放大镜的方式来强化焦点问题。
2.客观、科学和精细的演讲评分体系是确保有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听众的定势思维及自我审美标准会影响评分的客观性。文秋芳等就中外评委对中国学习者英语演讲能力评分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方评委以信息传达是否成功作为评判语音语调及语言形式的标准,更关注内容本身的连贯性;中方评委则过度关注语音及语法错误,忽视思想内容的交流,这种倾向会挫伤学习者表达的自信心,有悖于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8]笔者制定的与“SPR”教学任务相匹配的评分细则,分别从语言能力(70%)、互动交际能力(15%)及心理生理调控能力(15%)三个维度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首先,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语调(10%)、词汇语法(10%)及语篇组织能力(50%)三个方面。在语篇组织能力方面,特别将演讲开端和结尾的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段纳入了评价体系,因为这是演讲与书面写作的关键区别之一。第二,互动交际能力主要考察演讲者是否能够合理运用省略、回避、替代等策略传情达意,以及是否能恰当使用面部表情、眼神接触、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第三,心理、生理调控能力。这主要从演讲者的台风、对演讲环境和观众反馈敏感度及表演风格等方面进行考量。
3.恰当的奖赏机制。“SPR”模式一改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评分体系,引入积分奖励制度和重测制度,把平时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课程总评成绩的主要参考。课程总评成绩基于以下诸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关于自选教材学习及模仿跟读自训的英文观摩笔记(20%)+模仿秀比赛积分(20%)+小组演讲比赛积分(10%)+个人演讲比赛积分(10%)+期末演讲测试(30%)+其他(朗诵、PPT制作等)(10%)。其中观摩笔记的内容以教师要求的记录重点为依据,教师定期检查并打分;各类演讲比赛根据名次的不同累积不同的积分,其中获得前三名的学习者可以在期末免试。由此可见,该评价体系突出了课堂任务完成的重要性,兼顾了教学的各个训练环节,也减轻了学习者期末考试的压力,能有效地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任务。
该体系的创新之处是“重测”理念的引入。所谓重测,即当学习者对其任务完成情况不满意时,允许在课程时限内多次“测试”。但每次“重测”前,学习者要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报告对先前测试不满的理由,如发挥失误、训练技巧不当等,并说明预期测试目标,预约“重测”时间。当然,学习者不可能都是英语演讲的全才。为了提高能力相对较弱的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本模式还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擅长的模块(如开场、结尾、模仿等)进行“重测”,单项特别优秀的可以得到奖励积分。“SPR”模式的奖赏机制克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利于消除学习者惧怕考试的心态和突击复习的不良习惯。
“SPR”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将任务型教学理论应用于演讲教学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旨在为英语演讲教学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该模式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突破传统口语课程以基本会话为主的教学方式,将一系列不同体裁和形式的演讲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把学习者从纯语言训练中解放出来,运用相对真实的语境教学,培养学习者在公众场合连续发言的能力,引领学习者逐步完成阶梯式的任务体系,在实践中体验“做中学”的乐趣,提高包括语言表达、创造思维、逻辑思辨及快速反应等综合语言交际能力。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2] 陈朗.公众英语演讲课程内容、活动及评估规划—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新课型探索[J].外语研究,2000(6):56-62.
[3] 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 NUNAN D.Teaching grammar in context[J].ELT,1998,52(2):101-109.
[5] WILLIS J.A framework of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38-39.
[6] 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公众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01(3):46-52.
[7] 卢卡斯.演讲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7-313.
[8] 文秋芳,刘相东,金利民.中外评委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5):337-342.
(责任编辑:施建平)
A New Exploration into the Course Design of College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An Application of “SPR”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WANG Yi1,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SPR” mode, based on the task-based teaching theory and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the goal of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ourse, is a set of systemized course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competence training, activity design and effect evaluation. The mode consists of three process: see, practice and reward. It uses new teaching concepts such as “the personalized teaching material choice system”, “the multi-leveled and multi-dimensional following and imitating system”, “the bonus points reward system” and “the retesting system”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like “the teacher speaks throughout the whole class” and “the life-determining test”. Therefore, this mode helps to mobiliz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learner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ollege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ourse.
English public speaking;task-based teaching theory;“SPR” teaching mode
H31
A
1008-7931(2014)02-0099-04
2013-11-22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SZDJG-12043)
王 怡(1980—),女,江苏苏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