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春源
(苏州科技学院 历史系,江苏 苏州 215004)
苏州古城是春秋吴国阖闾所建,称“阖闾大城”(下简称“大城”),又称“姑苏城” “吴大城”。自建城二千五百多年来,并无异议。今有人将锡常之间闾江口的阖闾小城,称作“大城”,并将今苏州降为“夫差城”,这是毫无根据的。
春秋吴国寿梦开始已移都东南,其子诸樊正式迁吴。春秋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公子光(阖闾)杀僚自立,采用伍子胥“安君治民”,“必先立城郭,设守备”[1]30的建议,委托伍子胥设计建筑吴国的都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1]31,造筑大城。子贡称其“城高以厚,地广以深”[1]50。据《吴越春秋》,其规制如下:“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1]45当时,就叫“吴大城”。而《越绝书》的记载,称“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2]9。这与《吴越春秋》的记载一样,但是城四周各边的里数是“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闾所造也”[2]9-10。其总长度却是三十七里余。这可能是周尺与汉尺的不同所致。周尺合今0.597 3市尺,而汉尺却合0.829 5市尺。由于《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城周长度统计用的是周尺,而后书大城四周各边可能使用的是汉尺,因而总长度为三十七里余,缩短了约四分之一。以上两书都肯定今苏州为春秋吴国的都城阖闾大城。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作者都是东汉初年人。距阖闾时期仅四五百年,当不会有误。《吴越春秋》为赵晔所作。赵晔,《后汉书·儒林》有传,是东汉建武年间(25—56)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当时会稽郡的首府就在“吴”,即今苏州。曾担任县吏、督邮之类的小官,后弃职到杜抚处学《韩诗》,执著向学,二十年不回,以至于家中以为他已死,为他发丧制服。他的著作除《吴越春秋》外,还有《诗细历神渊》等,蔡邕对后者评价甚高。可见,赵晔是个脚踏实地、孜孜以求的作者,不会信口开河。《越绝书》的作者袁康、吴平,亦是东汉初年会稽人,他们都是本地人。由本地人言本地事,当不会虚传。
两书所言吴大城周长与今苏州古城区相近。以汉尺计,阖闾大城总的面积近12平方公里,而今苏州古城区面积为14平方公里,相差不是很大。又据《国语》记载,阖闾大城还有郛郭,即外城,[3]今苏州城南“郭巷“的地名,或与吴都的外郭有关。
苏州的方位及其标的物,都指明苏州是阖闾大城。据《越绝书》:“伍员取利浦及黄渎土,筑阖闾城。”①今本《越绝书》无此文。引文见[元]《无锡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按,元《无锡县志》以为“州(今无锡)东梅李乡(今梅村)有利浦及黄土渎,去州十里”②同①。。可见姑苏城离梅村不远。梅村是筑阖闾大城的取土处之一。
今苏州及附近还留有不少春秋吴国阖闾大城的遗迹与地名。大城的八门如阊门、平门等,《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均有记载,与今名相同。《越绝书》载齐门的来历,是“阖闾伐齐,大克,取齐王女为质子,为造齐门,以望故国”[2]12。《吴地记》所载八门中,除蛇门已堙,另开南门外,有七门与今名相同。匠门后讹传为“相门”。今苏州一些山水园林的遗名,也多来自于春秋。胥山,在大城郊外。伍子胥自刭后,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4]2180。《史记集解》引张晏语曰:“胥山在太湖边,去江不远百里,故云江上。”[4]2181按,张晏言胥山在太湖之滨,此言不虚。但释“江”为长江或浙江,乃是强解。此“江”应是“胥江”(或称“胥溪”),为伍子胥在阖闾时开凿。[5]627胥山,又称“清明山”,在今苏州城西南三十余里。又如:春秋吴国交通站点与今地名有相同之处。吴古故陆道:“出胥明(门),奏出土山,度灌邑奏高颈,过犹山奏太湖。”[2]10高颈今称“高景山”,在苏州西二十余里;犹山,即卑犹,又称“秦余杭山”,今阳山的一部分,离高景山较近。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捕,入大江。”[2]10平门为苏州北门;巢湖,亦作“漕湖” “蠡湖”,今存;梅亭即梅村;杨湖,今作“阳湖”,在锡常交界处,今存地名。其线路很是顺畅。如以闾江口的阖闾城出发,航行线路十分混乱,而不能得其解了。
今春秋时的园林遗址,传有姑苏台。姑苏台在何处,一说在横山之顶,一说在横山西北和合山,一说在胥山或皋峰,一说在灵岩山顶,或说在横山东北茶磨屿。[6]但都在苏州城西南不出三四十里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旦食鱼且山,昼游苏台。”[1]48《越绝书》亦言姑苏台为阖闾所治。[2]9《吴地记》以为姑苏台“阖闾造,经营九年始成。其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7]37。其他如《山水记》《吴郡志》等都力主姑苏台始筑者为阖闾。吴王夫差在今灵岩山顶建馆娃宫,《吴越春秋》《吴地记》皆云:“阊阖城有山,号砚石山。山在吴县西四十里,上有馆娃宫。”[5]103今存琴台、西施洞、响屟廊、玩月池、玩花池、吴王井等古迹。今胥口镇还有南宫遗址,卢熊《苏州府志》:“南宫乡在吴县界,亦吴王离宫。”③卢熊《苏州府志·古迹》。同治《苏州府志》充分肯定了卢志之说,并补充:“今小院岭南,尚有(吴宫)两石门臼相对,正在断浜尽处。”④同治《苏州府志》卷35《古迹》第47页。今西山消夏湾“旧传吴王避暑处”。[8]136“明月湾在西洞庭山消夏湾之东,吴王玩月处。”[8]135这些宫台园苑遗址,都是吴国的离宫别馆。众多吴宫遗迹在今苏州近郊,无疑成为今苏州是吴大城的佐证。
阖闾的坟墓,在今苏州西北七里的虎丘山。《越绝书》:“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槨三重,坟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千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筑三日而白虎居之,故号为虎丘。”[2]11《吴地记》引《史记》与《吴越春秋》之佚文,言阖闾死后,吴国征发五郡人作墓,“经葬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传秦始皇东巡,求吴王宝剑,凿地而“剑无复获,乃陷成池,号剑池”。[7]62
吴国在城内的遗迹有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宾客,基址见存”[7]88。《吴郡图经续记》亦言:“都亭桥在吴县西北,故传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以招贤士也。”[9]24“夏驾湖”在今苏州学士街一带,“(吴王)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凿湖为池,置苑为囿”[7]41。故而今留有“苑桥”的地名。“苑桥”一说在报恩光孝寺之西。其他如宝跨桥,传为阖闾苑囿,在宋时基址尚存,[7]89今称跨塘桥,在苏州西北街中端。一说宝跨桥即今苹花桥。还有失履桥,原名“织里”,是吴王的纺织之处,故而名桥,后俗讹为“失履”。今作“吉利”。[10]35鹤舞桥,阖闾(一说夫差)女死,送葬者“舞鹤吴市,杀生以送死”[2]11,用送葬者生殉。因而用“鹤舞”命名该桥。锦帆路,来自挂有锦帆的船只游于吴宫的水道而得名。[11]1159相王庙,明时在苏州府衙门的东面,赤门的里边,“相传相王为阖闾作城,见诛死,遂为神”[10]119。石龙,“在乌鹊桥东,名龙坛,阖闾所造”[12]9。按,此坛民国尚存遗迹,坛址建有五龙堂。“庭外池中,以石桥覆五井,遇旱启板即雨。”[12]9
苏州一些军事地名,也与阖闾有关。“南武城在海渚,阖闾所筑,以御见伐之师。”[7]167按,南武在今昆山巴城,其地仍可确指。又,夷陵,《吴县志》引《吴地记》:“阖闾十年(前505),东夷侵逼吴军,下营于此,因名之。”[7]100夷亭,今名唯亭,在苏州工业园区。临顿路,是“吴王时尝逐东夷,顿军于此,设宴饷之,故名。今呼临顿里”[8]144。《吴地记》言:“吴王亲征夷人,顿军憩歇,因此置桥。”[7]175名临顿桥。又,现存憩桥之名,亦来源这次军事行动。行军中,由于在此“憩歇”,因而名之。[7]174西山可盘湾“吴王游太湖,从此渡”[13]284,因在这里盘桓,故名。其他如太湖边东狱/西狱,传是吴王设男女两狱的地方,武山是吴王养虎的地方。[13]又如军铎山等与吴越夫椒之战有关。
其他如伍子胥宅,在胥门,今存伍子胥弄的地名。与阖闾同时代的大臣如伍子胥等的墓都在苏州郊区,现尚存。孙武教战的教场山,被孙武所杀阖闾爱姬的二妃墓、二妃庙至今仍存。
众多春秋吴王特别是阖闾及其臣下的遗址在苏州的存在,证明今苏州是阖闾时代吴国的首都,是名副其实的阖闾大城。
今苏州为春秋时阖闾大城,获得考古的有力证明。以城墙而言,1957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组对苏州平门城墙遗址进行发掘,考古报告中说:“城墙下层为早年堆积,其中含几何形印纹硬陶最多,这一层完全是土层。”又说:“从已普遍发现为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来反证文献,同时也从文献记载来对证遗物,我们认为以几何形印纹硬陶为代表的遗址属于春秋战国时代是非常可能的。”[14]经权威考古部门鉴定,得出因几何形印纹硬陶的出现,平门城墙“约相当于春秋时期”的结论。
2005年,苏州博物馆考古队对平四路垃圾中转站(其地址在平门西约六百米)进行抢救性发掘,王霞等在发掘报告中指出,在汉代城墙下有大片层叠夯窝,属春秋战国时期的夯土层。又说:“在二号沟内汉代城墙下压的③—⑥层内陆续出土了一些几何印纹陶片、红褐色夹砂陶片、黑皮泥质软陶及原始瓷片。几何印纹陶中的麻布纹、规整的小窗格纹、小度纹以及黑皮软陶的出现等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这几层人工堆筑的层位应属战国春秋时期。”[15]这次发掘可以与1957年的发掘互相印证,说明苏州城基是春秋末年所筑。
2011年,苏州考古研究所对苏州阊门北码头进行考古勘探,在B段北端的五号点进行发掘。“地表以下的明代土层并不太厚,其下就是高约五米的战国堆积层。因这个堆积层中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印纹陶片,所以初步判断这个堆积层的时代为战国。”[16]以上三次考古发掘已形成了一个证据链,证明苏州城为春秋晚期所建,战国时重建。苏州城是阖闾大城的基址。这也是对苏州城建于汉代的有力批驳。
同时,在苏州城区发现吴国后期的青铜器,如近年在葑门内城河城桥疏浚工地、城东北新苏丝织厂基建工地、相门仓街第三监狱基建工地等三处都发现了的窖藏青铜器。又在城郊新塘战国墓葬、何山春秋墓葬中发现成批青铜器。加上各县市发现的青铜器,共计155件,其中大型的鼎、罍、釜、豆等28件,编钟3件,其他有戈、剑等青铜武器和农具、生活用品等,其纹饰与几何印纹硬陶上的纹饰相似,一些纹饰无地纹、变形云雷纹明显脱胎于春秋吴地陶器的花纹,具有吴器特色。苏州还出土了大量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的几何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在城区内有玄妙观、天赐庄等六处,在城郊有天宝墩、金鸡墩等十多处。这就证明了苏州城是春秋后期吴国所建。
苏州是阖闾大城,这一点被历代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所承认。左思《吴都赋》指出,吴都(今苏州)有“通门二八,水道陆衢”之险。[17]唐陆广微《吴地记》称,唐时的苏州为“地名甄胄,水名通波,城号阖闾,台曰姑苏,隩壤千里,是号全吴”[7]6。并指出,阖闾城为周敬王六年(前514)由伍子胥设计修筑,大城周长四十五里三十步,比《吴越春秋》所言略短;小城周长八里六百六十步。并注明了四面八个城门的名称。而无锡闾江的“阖闾城”,今《吴地记》正文无,被光绪《志余》所引《吴地记·佚文》如下:“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黄渎土,为大小二城。阖闾伐楚还,取以为号。子城在无锡富安乡,地名闾江。大城在阳湖界十六都八图。”[7]166既是佚文,是否存于陆著《吴地记》,还是一个疑问,此段文字有不符史实之处。如言伍子胥在周敬王六年(前516)伐楚回国而筑,但吴伐楚取大胜时间是周敬王十四年(前508)非周敬王六年;又言取润州之土筑城,唐时润州,即今镇江,离常锡之交的闾江口,距离有一二百里,似不太可能。撇开这些有矛盾之处的内容不谈。《吴地记》开宗明义,描述今苏州阖闾城的雄伟,指出它是吴国之都,而常锡闾江城的内容却被逸出。可见《吴地记》仍把苏州作阖闾大城来记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4]1445指出苏州是吴都阖闾城。
唐杜佑《通典》指出:“苏州,今理吴、长洲两县,春秋吴国之都也。自阖闾以后并都于此。”并在“吴县”条下指出:“吴县有太湖、洞庭山。《左传》吴师伐越,败之于夫椒,即太湖中椒山。”[18]充分肯定苏州是阖闾的都城,且夫椒之战在吴县太湖范围之内。杜佑还指出,“阖闾墓就是唐时的虎丘寺”。长洲县的命名是这里春秋吴国时有长洲苑,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图志》言苏州在“周时为吴国。太伯初置城,在今吴县西北五十里,至阖闾迁都于此。后为越所并”。在“吴县”条下亦言吴县“本吴国,阖闾所都,秦置县”[19]。乐史《太平寰宇记》讲苏州的历史:“太伯初适吴,筑城于平门外,自太伯至王僚二十六王都之,今无锡县有吴城是也。”[20]这里,是以苏州的平门作为地面参照物,言明太伯奔吴的所在。可见苏州是春秋吴国后期的重要都城。《吴郡图经续记》完全同意上说,言阖闾始建的大城即苏州,并对具体的建城过程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指出“阖闾城,即今郡(吴郡、苏州)郡城也。旧说子胥伐楚还师,取丹阳及黄渎土以筑,盖利其坚也。郡城之状如‘亚’字”[9]56。对阖闾大城的取土所在与城池形状作了记述。他还强调:“自吴亡至今仅二千载,更历秦汉、隋、唐之间,其城域门名,循而不变。”[9]5《吴郡志》指出,太伯奔吴的地点在苏州的西北隅,“名曰故吴,又曰吴城,在今梅里平墟”。按,梅里,今名梅村,在无锡东二十里。而“阖闾城,吴王阖闾自梅里徙都,即今郡城(苏州)”[5]20。《舆地纪胜》言“吴王阖闾西破楚入郢,北威齐晋,兴伯名于诸侯,筑大小城都之,今之州(苏州)城是也”[21]。言吴都本身具有大小二城。
明清以后的地理专著、史书与方志,如《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书》等等,都明确苏州是吴国后期都城,即阖闾大城,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锡常之交太湖边闾江口的阖闾城,一直被称作“阖闾小城”。元《无锡县志》引《吴地记》关于取润州利湖土筑阖闾城之言:“自姑苏至润州四百余里,其取土不应如是之远。今按:阖闾大城在姑苏,即今之平江是也。小城在州(无锡)之西北富安乡闾冈。其地边湖,其城犹在,至今其处土人有城里城外之称。州东梅李乡有利浦并黄土渎,去州十里,非润州利湖也。”[7]124明确闾江阖闾城是小城,苏州是大城。
宋《咸淳毗陵志》:“阖闾城在(无锡)县西四十五里,《越绝书》云,伍员取利浦、黄渎土筑此城。《吴地记》云,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曲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为大小城。《无锡志》云,大城在姑苏、小城在(无锡)富安乡是也。若尔,则自苏取土于润,不亦远乎!”[22]《咸淳毗陵志》与《吴地记》一样,认为闾江城是小城。从取土运筑的目的地是以苏州为主,无疑苏州应是大城。元《无锡县志》完全沿袭已佚县志及《咸淳毗陵志》的说法,把苏州与闾江城分别定为阖闾大小城。《读史方舆纪要》在论述这两座城池时,也是定苏州是大城,“小城在(无锡)县西北,近太湖,故址犹存”[11]1231。像这一类文献众多,不一一枚举。且闾江城面积太小,仅2.9平方千米,不足称大。闾江城,大城西南隅,有宽约38米、长约43米高出地米2~3米的土台,其西侧有平坦的广场,面积约32亩,相传这是伍子胥的点将台和练兵场。大城东南隅有高出地面2~3米、面积约6平方米的土墩,相传是兵器库遗址。在古城堡遗址范围内,曾陆续出土几何印纹硬陶器及其碎片,还发现青铜剑矛等兵器。因此从闾江城的“位置、规模、形制和设施以及出土遗物来看,为吴国的军事城堡,决非都城”[23]。
以上这些确切的证据有力地证明了阖闾大城即今苏州,这是不能否定的。
[1] 赵晔.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2] 袁康,吴平.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 国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7:219.
[4]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范成大.吴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6] 戈春源.姑苏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47-52.
[7] 陆广微.吴地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8] 吴宽,王鏊,杜启.正德姑苏志:卷三十一[M]//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
[9]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0] 王謇.宋平江城坊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1]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 顾震涛.吴门表隐[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3] 金友理.太湖备考[M].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4] 南京博物馆(罗宗真执笔).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61(3):151-159.
[15] 吴恩培.苏州城墙[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3:79.
[16] 李婷.阊门北码头城墙遗址发现战国堆积层[N].姑苏晚报,2011-06-17(A2).
[17] 萧统.文选[M].长沙:岳麓书社1995:126.
[18] 杜佑.通典[M].长沙:岳麓书社1995:2527.
[19]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600-601.
[20] 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1815.
[21]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2:271.
[22] 咸淳毗陵志[M]//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3194.
[23] 吴奈夫.史志文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