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方法与路径探讨*

2014-04-10 08:00武怀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分院校传统

武怀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 卷终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方法与路径探讨*

武怀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在高职院校文化教育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但目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为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本文在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设计、具体路径与方法。在制度设计上,以学分制和课程分类为核心,实行学分兑换制度。路径和方法上,克服课堂教学的扁平化弊端,多种方法并用,开拓立体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高职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制度设计;教育方法

1 传统文化教育应在高职文化课教育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或技术培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已经认可了这一点。同样,高职教育也不等于单纯的理解、掌握、会用的技术实践教育。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技术层面的教育,它还要进行人格养成,培育被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职业迁徙的能力,使其成为一个从价值、情感、能力等方面比较完整的人。正因为基于此种考虑,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有三类:普通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其中普通文化课主要担负学生人格养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如果说专业课教育是赋予受教育者某些外部特征如技能、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而普通文化课教育的目标在于改变受教育者的内在特征,如价值观、信仰、情感等。所以普通文化课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地位十分重要。有些学者将此类课程称作人文素养课,是就这类课程的核心功能而言的。一般说来,普通文化课程的概念大于人文素养课,但是普通文化课的核心是人文素养,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教会被教育者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等。毫无疑问,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中、面向具备特定文化心理的被教育者而开办的教育,普通文化课的教育必须考虑文化环境与被教育者的文化心理状况,以本土文化为立足点,才易于被学生接受,也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产生学校、社会相互呼应的协同效应。

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的根源,理应成为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教育的核心之一。将传统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或人文素养课的核心,将起到如下作用:

第一,强化被教育者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目前社会各阶层不同程度存在一种崇洋的倾向,认为某些国家的技术、文化、教育等一定优于中国,中国的技术、文化、教育一定落后于某些国家。这种倾向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非常明显,很多学生热衷于出国,希望留在国外工作。这种倾向会使受教育者群体性地失去自我,陷入迷茫和虚无,还会降低受教育者的学习意愿和创新意愿,为害甚大。有两种原因导致这种倾向,一是我国与他国之间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实的差距,二是受教育者对我国的文化和他国的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比和分析。所以,高职学院的文化课,必须首先让学生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或有一个基本清晰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在文化上崇洋只是一种片断经验的表述,是经不起认真的比较、推理、分析和验证的。破除本土文化的虚无论,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增加其信心,明确其学习目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造就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必需的智慧型的劳动者。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产业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相关的变化有:“非熟练、半熟练工作大量减少,知识型工作大量增加,完成工作更多地依赖个体的知识、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工作的积极态度,而不是机械、重复的劳动技能。”“完成工作更多地依靠群体合作,而不是单靠个体。”[1]对于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劳动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在这种文化情境中事情演进的逻辑、资源配置的方式、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决断。而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智慧,可以为知识型的劳动提供参考。同时,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它不强调个人主义,而更注重于群体,注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恰好对知识经济下高度群体合作提供了很有力的保障。

第三,有利于协调科技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宜居区扩展到了南北极,从地面扩展到空中甚至外太空。人类的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过来又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约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利用好现有的技术做好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树立自然界与人类共生共存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反对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理念可以在处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提供很好的思想资源。

2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检视。一为学校方面,二为学生方面。

先谈学校方面。我国的高职教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大多数院校对人文课程缺乏总体性的设计,传统文化类的课程更是不在考虑之列。具体到每所学校,情况又有不同。做得好一点的学校有人文类的必修课,会涉及到一点传统文化的东西。有相当多的学校,没有人文类的必修课,人文类的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处理,即包含在人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在选修课中,绝大部分院校对课程没有进行结构性的梳理和区分并制定相应的选修策略,学生在选修时只考虑学分数量和课程的难易程度,导致学生选修的课程内容在结构上失衡,传统文化课程基本上被学生排除在选修范围之外。即便在有限的传统文化教学课堂上,教学内容因追求体系的完整性,没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选择和改造,教学方法基本上停留在知识灌输的层面上,这些都加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课堂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化,过分关注形式化的教育内容,以‘你说我听、你考我背’为教育实现的目的,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理解不清。”[2]

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学生普遍表现出觉悟高、基础差、兴趣低的特点。笔者曾对300多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困惑。90%以上的学生认同传统文化教育,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很重要、很有必要。但同时又有超过70%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表现出畏难情绪,不愿意学习传统文化。这种现象并不是高职院校存在的孤立现象,而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群体性特点。有调查显示,52.2%的大学生不太了解孟子,69.2%的学生不太了解荀子,68.6%的学生不太了解墨子。对王充 、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黄宗羲等人不了解的人数普遍在70%以上,最高的竟高达95%。93.2% 的大学生未看过《说文解字》,77.2% 的大学生未看过《孙子兵法》,86.8%的学生未读过老子的《道德经》,72.4%的学生未读过《资治通鉴》,58.9%的学生未读过《史记》,没读过过去的童蒙读物《三字经》的学生也高达69.4%[3]。这项调查是在北京大学做的,北京大学的学生向来以高素质著称,其传统文教育基础尚且如此,那么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不难推知。

综合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出,高职院校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系统、教学过程和结果都是比较薄弱的,可以改进的余地很大。改进的核心工作是一方面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加强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尊重上述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教学的体系设计,界定和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因素,改进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和路径。

3 传统文化教育特点分析

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大,但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具形的和抽象的。具形的是指有形的,可以触摸或操作的,如书法、制陶、绘画、篆刻、剪纸、建筑、雕塑等等,抽象的指没有实体的精神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这两种类型的文化是互渗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具形的文化因素中往往通过形来传达抽象的精神观念,而抽象的精神观念有时也要通过具形的文化因素进行传达。两种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是同源而且统一的,很难严格区分开来。

以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为例,这个观念深深地渗透在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仅拈取其中一个方面——建筑为例,来说明具形文化因素和抽象文化因素的关系。

古代中国人人认为天、地、人三者是相互对应的,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是相通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应该以天道(大自然的准则)为准则。较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庄子,《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4]。其他典籍中也有提及,如《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5]72-73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界的时令规律相协调。古人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也往往采取了一些取法自然的做法,正如《周易》所说的“与天地相似,故不违”[5]512。老子《道德经》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传统文化中的抽象因素,古人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充分运用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之具形化。如《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7]又比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紫宫,它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古人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历代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被视为天下的中心。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的金水河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既可以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进行抽象的理解和思考,最后达到掌握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具形化的建筑(当然不止建筑)的参观、联想、对比,进行领会。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前者需要更多的脑力参与,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也更为系统;后者更为轻松有趣,虽然知识的系统性欠缺,但是容易接受和领会。

同样,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上面临着两种选择,抽象的形式或者具形的形式。一般说来,抽象的形式往往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展开或呈现,成本小,代价低,适合于课堂开展;而具形的方式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超越了语言文字的范畴,成本较大,不适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虽然从理论上讲,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以上述两种方式展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学校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偏重于抽象化的理论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文化教育以扁平化的形式退居一隅的格局。在课堂上以展示图片、视频甚至实物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具形化的学习的可能,但这种方式毕竟是辅助性的,不能完全改变课堂教学抽象化的性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深度参与。对于具形的文化因素来说,传习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其主要特点是手脑并用,不仅仅需要通过记忆、思维来熟悉和领会,而且需要反复的活动参与来达成技艺的稳定、观念的生发以及精神的延展。

为了行之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4 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采取的是同样的方式,大部分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本质性的,往往仅局限于难易程度、学生自学程度、自主探索方面。这种方式能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需要?对此,做一个检讨是很有必要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同源的,大部分都来源于高中毕业生。既然是同源的,为什么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呢?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同源,但是其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考的分数,就现状来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分数要高于高职院校,换句话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高考的失利者。高考的失利从表面看是分数的差异,从本质上看则是能力类型的差异。

从理论上讲,中学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将来能够考上大学的和将来考不上大学的,其目的除了让中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生存能力。国外有些中学除了基础的文化知识外,还开设一部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为那些考不上大学或不想上大学的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我国的中学教育缺少这一环节,几乎所有的中学都预设了全体学生未来都能考上大学这样一个前提,并围绕考试展开所有教学工作。社会也把高考目标与中学教学目标同一化,简单地将高考升学等同于中学教学的目的。在扁平化的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中学教育体制下,部分不能很好适应的学生就变成了失利者。

应试教育强调考试和分数,而且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提高分数的最好方法就是理论性的识记和不断强化的应试技巧,就具体科目而言,语文、英语、历史和地理主要以记忆为主,数理化以抽象的推理分析为主,以识记为辅。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这些以理论的识记、抽象的推理分析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育体系中处于下风的那一部分学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能力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水平和结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在这些差异当中,知觉、记忆和思维的差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失利的原因恰恰在于个体能力的差异——应试教育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正好是他们诸多能力中的较差的那一部分,是他们能力木桶的短板。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不擅长于抽象的理论识记和推理,但并不等同于他们能力欠缺,他们仍然具备接受应试教育之外的其他方式的教育的可能性。寻找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探索针对他们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必要前提。

综合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学习意愿低,在学习上具有畏难情绪。中学应试教育与他们的能力类型错位,使他们长期处于力不从心的地步,久而久之,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形成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成为继续学习的障碍。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对作文和文言文产生极大的逆反情绪,因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同样有负面情绪。

2)理论学习能力较差。中学应试教育已经证明,他们的特长并不在以识记和推理能力为主的理论学习方面,而在其他方面。要让他们继续学习,必须对他们的学习内容进行重新开发,对他们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

3)个性上两极分化。目前在校学生都是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宠爱甚至是过度溺爱中长大,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学习上享受不到成就感,转而在其他方面标新立异,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他们大部分人个性鲜明,我行我素,习惯于“我的地盘我做主”。与此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则走向了反面,学习上的失败和外界过多的批评,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心,失去了自主判断的能力,缺乏自主精神,极易受外界的影响。

4)参与意愿强。90后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之以前有较大的变化。学校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较以前大大增强;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的互动性也给予他们以强烈的影响。外界的影响再加上他们较强的表现欲,使他们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于互动性和参与式的学习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

5)交流对象的选择性。这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成绩较低,得到老师的关注相对较少,所以他们一般与老师关系比较疏远,与老师主动交流的意较弱。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与同学、朋友交流,即对于他们来说,教师的影响力远比不上朋辈的影响力。

6)沟通方式的科技化。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沟通可能,90后的学生接触新兴通信方式的年龄段更早,适应得更快,应用得也更为熟练。与现实的交际相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手机等虚拟手段与他人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回避单一、抽象的理论识记方法,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内容、方式进行重新研究和开发,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

5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设计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多为课程化、理论化的形式,与高职学生的能力类型和学习特点不相适应。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如何使传统文化教育更有效?可行的方法是把传统文化教育立体化,恢复其形象与抽象兼具、生动与晦涩并存的本来面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从制度层面进行重新调整。

首先要进行学分制改革,建立人文课程学分兑换机制。关于学分制的讨论,其中涉及的问题较多,这里不做详细讨论。在学分制建立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学分兑换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认定标准,使学生课堂以外的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活动,能够顺利地进入学分体系,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化和多样化打通道路。在这个制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认定标准和认定机构。认定标准在涵盖本校所开设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的基础上,还应纳入超出校园之外的与传统文化关联紧密的社会性的活动、奖项、作品等。在学分量级的认定上,要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计算方法。认定机构方面,成立学校多个方面参与的学分兑换认定委员会,该委员会应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同时吸收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方面的人员参与。同时建立相应的学分兑换认定复议机制。学生对认定结果有异议者,可提请复议。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学分兑换申报系统,学生通过网络申报待兑换项目,委员会通过网络审核并发布兑换结果,兑换结果可直接导入教务系统的学籍档案中。

其次要改革和完善选修课制度,对人文课程尤其是传统文化课程的选修作出结构性的规定。借鉴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确定选修课结构体系,对所有选修课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规定人文素养课程(包括传统文化课程)学分在总学分中应占的比例,学生必须按类别比例修够相应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在合理统筹平衡各种性质的选修课程比例的基础上,使传统文化课程学分最好达到总学分的5%或更多。在传统文化课程学分中,包含通过其他形式认定而来的学分。

第三,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纲领性文件,使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产生合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一向是轻视体力劳动的,与现代的职业技术文化有较大的差距,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论语中讲:“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8]孟子讲:“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9]以及后来的科举取士,都不是培养“劳心者”的。而技术和技能一般只能在民间流传,被视为“奇技淫巧”,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在职业院校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解决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仅仅依靠对传统文化中这些与职业技术文化相抵触的观点进行批判是不够的,要做到有破有立,对传统文化中与职业技术文化相契合的资源应进行充分发掘,如墨家文化。此外还要对中国传统技艺与制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制定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纲领性文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人手编写相关教材,开发出具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

第四,统筹领导,专业研究。大部分高职院校以技术和技能为主要教育目标,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往往被边缘化,或者被置于次要地位,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为了加强文化素养教育,高职院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拨出专用资金,统筹领导全校的文化素养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核心纳入其中。组织专职或兼职的研究人员,对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包括传统文化教育从总体设计到教育教学具体方案展开广泛研究。

6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实现的具体路径

在高职院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园校园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协同参与,共同营造和创设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渗透和发生作用的校园环境。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打破常规思维,突破以课程为主干的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立体推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6.1 传统文化教育日常化

所谓的日常化,就是要在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尤其是公共环境中创造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条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学生日常生活的公共环境主要包括教室、图书馆、实训室、食堂、校园以及宿舍。这些场所中的环境文化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流的,包括标语、宣传画、板报、海报、装饰、广播等等。学校对此类要素具有完全的主导权,实施起来较为容易;另一类是非主流的,通常被称为亚文化,如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甚至有些墙体文化。这类文化要素往往是由学生自己创造的,内容良莠不齐,学校难以主导或禁绝,但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在日常环境布置中,既要重视主流要素,也不能忽视非主流因素。

在主流要素方面,校内不同场所往往归属不同部门管辖或使用,在环境布置方面缺乏统一规划,指导思想上差异也很大。大部分场所的宣传要素以格言警句为主,与学生有一定距离感。学校应统筹规划校园环境布置,在体现各个场所功能与性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本土化的文化要素,具体形式可以有名言、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人物肖像等。在语言形式上,既可以采用现代汉语,也可以采取文言加注释的方法,完全消除学生在接受和认知上的障碍。其中,书法作品与绘画作品既可以采用购买的形式,也可以从学生或教职工中征集。

在教室和教学楼环境的布置方面,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所做的环境布置往往存在低龄化的倾向,色彩搭配混乱,字体幼稚,不够美观;内容肤浅,没有内涵。究其原因,负责教室布置的往往是班团干部,而班团干部往往热衷于现实事务,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不是最浓厚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应遴选那些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并有一定修养的同学,作为教室环境布置的主要依靠力量,以提升教室布置的文化水准。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在学生的诸多设计方案中择优采用。对于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应该由校方指派专人对教室的布置进行把关。

在宿舍文化方面,可结合宿舍文化大赛,将传统文化的因素融入到评分环节,加强导向性。在校园广播中,每天增加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小栏目。

对于公共场所的亚文化,因为涉及到损毁公物,通行的做法是禁止的。但通常是禁而不止,课桌文化、厕所文化仍然存在。对于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采取堵的措施,而应该疏堵结合。在禁止学生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损毁公物的同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原本通过亚文化形式发泄的冲动得到释放。可行的做法是开辟出专门场所,设立诗词墙、对联墙、涂鸦墙,供学生创作和涂画,并将学生发泄的负面情绪升华到一定的高度。

6.2 传统文化教育虚拟化

所谓的虚拟化就是指传统文化教育要和最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技术方式进行传播。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利用网站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和教育,但是由于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这类网站对很多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其意义往往只局限于应付课题、评估和某项特定活动。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除了wap网站,彩信、微博、即时通信软件、专用的APP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传播形式。主要的做法是在建立电脑网站的同时,重复利用网站的数据库,建立wap网站,方便学生在手机终端进行浏览;利用网站数据库中的内容,定期向学生发送以彩信为载体的手机数字报,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学校承担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立相应的微博,传播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知识;还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编写移动终端APP,将传统文化与校园内的社交活动结合起来;另外还可以申请即时通信软件的公众账号,向学生推送传统文化方面的信息。

可利用的形式虽然较多,但是当前虚拟世界中的内容既多且杂,如何在信息的汪洋中将学生吸引过来,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具体的办法有三:一是设立奖项,实行有奖参与,学生通过与虚拟教育平台的互动,可获得一定的中奖机会。二是累积点数,学生参与虚拟教育平台活动的次数可以进行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学分;三是自编校园社交软件,在社交功能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以社交功能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这些虚拟平台的设计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各个平台共用数据库,实现一次维护,多平台更新,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另外,还可以将这些平台的日常维护作为实践项目委托给相关专业的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日常维护。通过一定时长的维护,可以将阶段性的维护工作转化为相应课程的学分。

6.3 传统文化教育具形化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学生对理论识记兴趣较低,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强。所以在传播手段上要尽量避免用理论或讲授的形式,而是要尽可能使用具象的手段或形式为载体,将传统文化教育具形化,使学生主要使用操作和实践而非理论识记方式进行学习。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社团组织,组建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如茶社、酒社、棋社、诗词社、国画社、戏曲演艺社、建筑模型社、民乐团等,每个社团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指导。社团活动以实践和操作为主要内容,旁及相关知识,在实践和操作中普及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有些社团还可以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戏曲演艺社可以鼓励同学创作、改编历史剧本并进行排演,诗词社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古体诗词,给古典诗词谱曲并演唱。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以这些社团为主体,组织相关比赛,如茶艺表演比赛、棋赛等,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有参与这些社团并且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的同学都可以按规定兑换相应的学分。

除了发挥校内社团的作用,还可以让校外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走进来。如可以邀请相关戏曲演艺团体走进校园,进行传统剧目演出,组织学生观看,寓教于乐,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样,观看此类演出也可以累积点数,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按规定兑换学分。

另外要充分利用传统时令和节日,推出一系列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将传统节日营造成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节点和门径。

上述活动,不论是来自校外,还是来自于学生社团,在营造传播传统文化方面都能收到溢出效应,使未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间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

6.4 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化

在学生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包括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并进行总结,定期将相关文字、图画、作品进行遴选、整理并结集出版,作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性成果。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一个系列,打造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品牌。入选作品的作者皆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

全校范围的征文活动,也可以通过积累进行结集出版,入选的优秀作品同样可以兑换学分。

除了定期的出版,同时鼓励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根据发表的级别和类型兑换相应课程的学分。还可以鼓励学生举办个人作品展,展览活动同样也可以兑换成学分。

6.5 传统文化课堂教育精英化

在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针对那些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内容设计上,不要追求系统性,力求把一个专题讲深讲透,使学生以专题为门径,进入传统文化的广阔世界。可有意识地将参与课堂教学的同学培养成校园传统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让他们在社团活动和各类校园活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辅助引导传统文化教育的走向。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66.

[2] 李新.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现状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2,5:39.

[3] 陈占安,赵为民,潘成鑫.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3-58.

[4] 庄周.庄子[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25.

[5]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79.

[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3.

[7] 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9-40.

[8] 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244.

[9]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24.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roaches and Measures Offered

WU Huaijun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Attention paid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which plays a foundational role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is inadequate.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and redesig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system design, specific approaches and measures concer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al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 establishment of credit system and course classification should be put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ystem design whereas a credit exchange system is also indispensable. Besides, a three-dimension approach should be adopte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design; educational methods

G712

A

1672-0318(2014)06-0003-08

10.13899/j.cnki.szptxb.2014·06, 001

2014-09-04

*项目来源:本文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编号:WJ125YB091

武怀军(1970-),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传统文化教育。

猜你喜欢
学分院校传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老传统当传承
学分美食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