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

2014-04-10 05:49:17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实效性

裘 斌

(绍兴文理学院 社科部,浙江 绍兴312000)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

裘 斌

(绍兴文理学院 社科部,浙江 绍兴312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让学生了解国情和国史、明确“四个选择”必然性的重要教学任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对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位和作用;教学实效性;若干思考

一、“纲要”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有关实施方案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四门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1]作为一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承担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国情、国史,能够更好地懂得中国近现代以来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每个国人都应该牢记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历练、波折,忍受了太多的屈辱、伤痛、煎熬,后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终于迎来久违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时,面对着危机重重的中国,有志气的国人不是没有努力过,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后来一些民主人士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各个阶层的先进中国人都提出了他们的奋斗目标,但遗憾的是均没有取得成功。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终于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不但依靠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领导这三大法宝打败了反动势力,赶走了入侵者,而且在1949年建国后又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并开始了对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从小接受了较为良好的教育,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生活条件远胜于中国前几代大学生。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善于接受新思想,具有很强的从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不盲从,不轻信,一般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喜欢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取舍新事物。同时,他们也有自身的不足: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对生活和社会缺少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缺少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对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在信息接受方面喜欢采取短、平、快的方式,习惯于借助手机、电脑等现代化信息媒介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信息,对有一定深度的经典、优秀出版物的关注明显不足。如此,“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快餐式阅读和大量接触‘戏说式’历史,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是片面的。中学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识记阶段,难以通过历史的视角明晰中国近现代发展的脉络”。[2]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和发展方向直接关联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景。因此,除了让他们接受投身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尽管现在的高校学生已经在中学和小学阶段接触过中国近现代史,然而,鉴于他们当时的心智和社会阅历,以及事实上存在的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应试化学习方式,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学习还是有待于深化的。鉴于此,有必要让高校学子在大学时代重温中国近现代史,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国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地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激励自己更好地成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真正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就必须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力。只有通过学生的认真学习和思考,才能将该课程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内在的信念,才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而言,提高教学实效性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教学实效性,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能否激发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学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现在,不少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感到很难驾驭教学的节奏,很难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难开展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从而感到上课很累,容易产生一种厌教情绪。而学生们则感到上课很无趣,无法从课堂上得到自己所企求的东西,甚至觉得听讲是浪费时间,从而缺乏认真学习的动力。如果这两种情绪在课堂上互相影响,将有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教的更加不愿教,学的更加不愿学,最终影响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落实。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说到底是没有成功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要让学生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让学生感到学了该门课程后对自己有用。如果学生学习后觉得该课程对自己很有帮助,就会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这样,就有可能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该门课程的深处”,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快乐,而达到这种学习的境界后,学生就会对课程学习产生由衷的兴趣。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也会让老师感到对上课充满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在上课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这种快乐的体验会让老师更有劲头去认真准备下一堂课。学生和老师的上述情绪如果能够互相感染,势必有助于形成教与学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正能量”。

不少“纲要”课程的老师在讲授课程时总感到很累,原因何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被动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更多的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就不愿为学习付出更大的努力”。[3]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比较缺乏。作为一门旨在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国情和国史有一个基本了解的思想政治课,实际上学生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有所接触。所以,当他们了解到在大学阶段还将继续学习时,马上就觉得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但是他们又不得不上这门公共必修课程。所以,抱着这种“不想学,又不得不学”的思想来学习“纲要”课程,要学生们对上课充满兴趣谈何容易。而当教师放眼望去,在课堂上看到的尽是些心不在焉的学生时,又怎能让他们享受到成功上课的乐趣呢?教师,作为一个旨在传播思想、传授知识的文化工作者,激发他们认真工作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待遇和条件,更是工作中的一种体验和感受,如果他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能充分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肯定,他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在工作中获得一种难得的幸福感。反之,则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后续的工作积极性。鉴于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兴趣,就成为任课老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提高教学实效性,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旨在让大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国情和国史的公共必修课程,“纲要”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完成一个从“知性”到“智性”再到“德性”的演进过程。首先是“知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和国史,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中国自晚清以来会逐渐褪去强盛的天朝大国光环,积贫返弱,沦落为饱受列强欺凌的东亚病夫,为什么许多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努力都没有取得最终成功,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深刻地懂得中国近现代以来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客观背景和现实原因。其次是智性,俗话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历史,能够清晰看到中国近代以来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及其原因,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次是德性,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国情和国史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们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在投身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其基本前提是要让学生对“纲要”课程感兴趣。只有对该门课程有兴趣,学生们才会用心去学习、去思考、去践行,这就必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学生感到上这门课对自己很有帮助,他们就会加倍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才能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其学习境界完成从“知性”到“智性”再到“德性”的演进,既掌握了近现代以来基本的国情和国史,又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3.提高教学实效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少有识之士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理论上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实际上是片面注重智育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前我们的教育和考试体制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圈子。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部门在加强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是关键的一点没有改变——我国的中考和高考还是决定孩子能否进优秀中学和优秀大学的主要角力场,而能够胜出的则是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考试体制客观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发展。二是当前我国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学习成绩第一的价值观念。在传统中国社会,苦读圣贤书,然后通过科举谋个一官半职是文人们的普遍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给年轻一代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读书深造并不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然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还是倾向于支持孩子读好书、考好试、进名校,找个好工作。这样,家长们在关心孩子时,其眼光主要就盯在成绩这一块,而忽视了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些孩子进入大学后,由于有了较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其自身发展的片面性和人格方面的缺陷就渐渐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在这些学生的最后学习阶段——大学时代给予适时的引导和教育,直接关系到能否弥补其以前学习的缺陷,帮助其身心健康地成长。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疑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尤其是“纲要”课,由于其讲述的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基本发展历史,如果能通过本课程的教育,有效地充实学生们的国史和国情知识,就能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艰辛发展历程,懂得中国发展到当前阶段的来之不易,同时加深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感。总之,“只有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并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

三、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想法

综上所述,鉴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及其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教材、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核心要素,因此,只有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或作出自身的努力,才能切实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1.科学使用教材,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换

现在,国内各高校使用的“纲要”课教材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编写的。作为一本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精心编撰的全国统编教材,各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本教材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对有关史实的述评实事求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客观科学;二是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重大史实作了全面叙述,通过学习本教材,能够更系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三是教材的编写与时俱进,特别是现代史部分,能够通过修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进去。

然而,金无足赤,本教材的编撰尽管质量很高,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首先,作为一本统编教材,由于受到课程性质和编撰篇幅等方面的限制,编写过程中比较注重理论性,对一些史实的述评过于简要。例如,教材在叙述曲折发展的岁月时,对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重大事件的叙述非常简略,仅用了360字的篇幅。其次,教材每一章后面所指定的阅读文献多为领袖著作,学术性和史料性的文献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次,教材的编写着眼于全国所有高校,在照顾到使用上普适性的同时,缺少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因此,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戒照本宣科,对于一些学生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要结合自身对事件的的理解作出深入的剖析。第二,努力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所附的文献外,应向学生推荐一些立场正确、学术性和可读性较强的文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在教学中要注重地方历史资源的运用,使教学既变得有血有肉,又能够更接“地气”。

2.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紧扣教学主题,又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

对于教师来说,要教好“纲要”课程,就必须对教学的有关问题作出认真思考。笔者认为,任课教师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这门课程的主题是什么?“纲要”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一方面,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重任。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门主要讲授近现代以来历史知识的课程,具有历史课的特色。这就要求老师特别注意把握好本课程的教学主题,不能单纯地将它上成历史课,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情和国史的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并通过回顾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兴衰荣辱,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自觉地将个人的努力和国家及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

其次,上好这门课,提高教学实效性,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尽管是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的教学规划中留给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却不多,一般只有一个学期,区区三十二个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中国近现代以来170多年的发展历史讲清楚,并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中透射出来的规律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除了需要熟悉本课程的教材,还应该广泛涉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史学名著,知悉近现代以来史学方面的主要学术成果。惟其如此,讲起课来才能胸有成竹,才能透彻地分析各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出令学生信服的观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纲要”课程的老师大多是从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化而来,因此往往在长于理论分析的同时存在着史学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正视自身不足,利用各种机会抓紧给自己充电,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纲要”课程任课教师。

3.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空间,拓展第二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流露出对大学阶段开设“纲要”课程必要性的疑惑。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在中小学阶段不止一次接触过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知识。现在,到了大学阶段,还要再次学习近现代史,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而事实上,调查表明,相当多的大学生由于在中小学阶段接触的近现代历史知识非常初步,而且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一下,因此其实际掌握的近现代史知识是非常有限甚至是支离破碎的。然而,“无知者无畏”,由于他们掌握的近现代历史知识不多,因此以为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可以多讲的,甚至觉得开这门课纯粹是浪费时间。要转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任课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多在课外涉猎一些经典史学名著,看得越多,他们就越会发现历史原来还可以这样读。学然后知不足,带着浓厚的求知欲,学生们就能够在“纲要”课堂上更认真地学习和思考,从而切实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作出更多的思考,仅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尽量多考察一些近现代以来的历史景观,将理论学习和实证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院社科部任课教师利用暑假期间,组织优秀学生奔赴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革命历史纪念馆”、“百万雄师过长江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并引导学生将看与思、论结合起来,以升华自己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这样,既拓展了“纲要”课程的第二课堂,又切实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殿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3]李红艳.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4]佟静.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014-03-28

裘 斌(1970-),男,浙江嵊州人,绍兴文理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K25-4:G641

A

1008-293X(2014)12-0056-04

(责任编辑周一农)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实效性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4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3:56:09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科技视界(2016年1期)2016-03-30 13:58:53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