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琳
(商丘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怀调,又称漳河老调,是盛行于安阳、卫辉一带的地方性剧种。因其主要流行于彰德府(今安阳)、卫辉府(今汲县)、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广平府(今河北永年县),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故又有“五府怀调”之称。也称“三叠板”、“三搭板”、“三搭调”,它是由山西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传入河南后,融入中原地区人们的方言民风民俗和河南其他剧种的音乐风格等方面优点,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性剧种。
怀调,形成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当时是曲周四寨村的一位范姓的商人去山西做生意时,在戏班里看中一个叫“玉”的男旦演员,由于范商特别喜爱戏曲,就把该戏班买回了家,后由这位叫玉的演员掌班,河南北部的人们才开始认识和了解该剧种,也为这个剧种日后在河南生根发芽做了前期准备和市场的开拓。
清代中期,山西省遭遇了大旱,千里赤地寸草无收,饿殍遍地,一些上党梆子的艺人无法通过演出来生计,便四处奔波开始以逃荒要饭为生,这就为上党梆子的传播创造了客观条件。当时河南辉县府在水利方面比其他地方有优势,虽逢大旱照样取得了个好的收成。秋收忙后场地开阔,人们没有了地里的农忙,基本都闲置在家。正赶上山西上党梆子的艺人来此地投奔营生,因此这些艺人一到便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此后,艺人们多次应邀去安阳、卫辉等地传艺、交流,丰富了豫北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其间也和河南省其他剧种交流广泛。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怀调在吸收豫北一带的方言语音语调的基础上,长期和京剧同台献艺,又吸收河南梆子、乱弹、丝弦等剧中的音乐风格、表演程式、念白等优点,从而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崭新的艺术风格。到清代宣统年时,当时的怀调剧团在河南、河北的农村中已是班社林立,并在安阳城的东南隅建立了祖师庙——朗神庙。经过千余年的文化浸透,怀调开始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到了清嘉庆年间,怀调向南已发展到江淮地界,往北则到京津一带,可谓是大江南北到处都有怀调的踪迹,豫北怀调的发展进入了鼎盛繁荣时期。
清末民初,“事好班”在漳河沿岸村保的支持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先后购置了一些道具、戏装、乐器,同时,在安阳周边村组建了民间业余怀调剧团,即后来的安阳怀调剧团前身。
解放前战乱,百姓流离,怀调和其他戏曲艺术一样失去了自身的舞台市场,几度徘徊在灭亡的边缘。1946年太行军区改编了“三义班”更名为“太行军区荣军学校第三团”。1947年,安阳县西小屋村怀调剧团正式成立,演员也随之增加。剧团成立以后,团里的老艺人又收了第一批青年学员。他们白天干活,晚上练功排戏,仅数月之后,便成功地为群众上演一批现代和传统剧目,如:《白毛女》《小女婿》《盔缨记》《血泪仇》等。
解放后,工作队进驻西小屋村,这为怀调剧团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52年,西小屋怀调剧团经政府批准,改为半职业剧团。剧团还成立了“艺委会”,把原来口传的各类剧目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之后,又编辑成册,使演出剧目的内容及形式,更加丰富、规范。后由济源市接管,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方针指导下,怀调得到了复苏,在安阳当地设立了两个新的剧团名字为:“群友”和“进步”。1956年在赵树理先生的提议下“群友”和“进步”两个剧社合并,并正式更名为“安阳怀调剧团”,“怀调”这个称谓也在这个时候叫响开来。
1959年,因安阳县怀调剧团在当地各区颇有名气,安阳地区决定留下“安阳县怀调剧团”,并在原安阳豫剧团中挑选了部分优秀青年学员充实到怀调剧团。同时,还邀请了原京剧武功教师王绍彬、夏秀盈、吴雪奄指导和排练了神话剧《红姝女》《孙悟空大闹平顶山》;历史剧《孙武斗智》《潘杨讼》等。剧团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分别活跃在邢台、临漳、山东等地,深得漳河两岸人民的喜爱。
“文革”时期,安阳县怀调剧团被解散。“文革”以后,西小屋怀调剧团又重新组建,并邀请了卢万春、张秀英等部分老艺人做剧团顾问。不到一年时间,又一批戏苑新秀便脱颖而出,使一批传统剧目如《盔缨记》《战洛阳》等又成功地再现于舞台。河南电视台还录制成电视戏曲片段展现给全省广大观众。
怀调是河南省的一个地方性剧种,在它形成的数百多年中,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文化的更新变迁,极具地方行腔韵味和戏曲艺术积淀。通过广泛的交流学习,使怀调形成发展了自己的音乐文化,其伴奏乐器和剧目丰富多彩,很长一段时期内活跃了安阳区域内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审美需求。艺人们农闲时就三、五个聚在一起唱上几段。当时的乐器只有自制的大弦,因唱者大都在站板凳之上,所以,最初称为“板唱”。板唱时期没有什么手势、舞蹈,仅是唱者顺口喊唱,但符合一定的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内容的需要,人们对唱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能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喜怒悲乐,于是就逐渐有了符合剧情的唱腔和动作,并由此形成了早期的怀调剧种。
1.伴奏乐器
豫北怀调的最初乐器是由自己制作的头把也就是据琴(河南地方特色浓厚的乐器,是以牛皮为弦)、二把、三把等弦乐器和管乐唢呐给表演者来伴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欣赏的需要,原始单一的弦乐伴奏已经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了,因此,怀调在伴奏乐器上也进行了改革,表演艺人大胆的引进了其他民族乐器,如阮、笙、笛以及部分西洋乐器,怀调剧种文场戏原来只有二弦、唢呐、大弦、号。八十年代以来改为板胡为主,另有二胡、低胡、琵琶、笙、笛等乐器。马号是怀调剧种保留比较古老而独特的伴奏乐器,为铜质,号杆4尺有余,一般用四把或六把,最少用两把,用以烘托气氛。在武场乐器上又增加了板鼓、战鼓、大小锣等打击乐器。从而扩充了伴奏的场面,丰富了音乐的音响效果,更能适合当时人们的审美需要。
2.剧目
豫北怀调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该剧种行当俱全,是以演古装戏为主的剧种。在演出形式上,动作豪放,将帅出场常伴于墩子鼓四大扇。马号的强烈伴奏,使人有万马奔腾,铁军冲杀之感。其音响,若在舞台夜场演出可传十里之外。人物刻画细致,每个行当又具体分工,如生、旦、末、丑,净又分红脸、大红脸、二红脸;黑脸又分大黑脸、二黑脸;花脸则分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因此,戏剧老艺人创造了极为丰富的脸谱艺术,入木三分刻画了人物性格,造型古朴,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风格。
豫北怀调经常出演以朝代戏为内容的传统剧目,演出阵容庞大,舞台布置精细、服装设计华丽。在演出中常比其他剧团多塔一块木板,这也是豫北怀调又称“三搭调”、“三叠板”、“三搭板”的原因。从第一支正规戏班上演怀调到如今,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如今怀调剧种已有三百多出传统剧目。其大多是由上党梆子剧目中借鉴过来的,经常演出的代表作品有《渭水河》《海瑞告状》《五风楼》《困汉中》,上演的剧目大多是以颂忠除奸、保家卫国为主的政治色彩很浓的历史剧,如《杨家将》《潘杨颂》《三战吕布》等都是怀调的经典剧目,还有从其他剧种中借鉴移植改编过来的如:《潘杨松》《血贱乌纱》等剧目。现代剧目有40多出,经常演出的有20多个,如《五凤岭》《老羊山》《两郎山》《老包说媒》等。安阳怀调剧团也曾排演过很多大型的历史剧目和现代戏,如:《红灯记》等八大革命样板戏。由于剧目的众多流失,剧目创新不及时等原因,现在仍然在舞台上演的剧目经常也是那几出。以《海瑞告状》《潘杨讼》几部剧目演出最频繁、最受群众接受。
豫北怀调是由上党梆子发展而来,因此它的唱腔板式仍属于板腔体结构,旋律大多使用民族徵调式,结构严谨多变,常采用五、八度等音程大跳来展示音乐情绪和人物性格。板腔体相对于其他剧种更活跃、生动,更能走进观众内心。
豫北怀调的唱腔板式在上党梆子的唱腔上保留了四六板和一眼板等基础板式,又发展了四六板,形成了慢四六和快四六的板式区分,这是豫北怀调中独特发展的四六板。除此之外还有“慢板、流水、二八、紧二八、散板、呱哒嘴”,“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花腔”、“靠山红”、“一串板”等十几种板式。这些板式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版头少,唱法死的原貌,进一步吸取了不少河北、山西老腔的板式,使剧种板式不断的丰富完善。
除了非同一般的武戏,怀调的唱腔也是独具特色,音调挺拔高昂,朴实粗犷,节奏明快,舒展奔放,浑厚有力,突出了当地特有的魅力。当“哒哒哒”的敲击声甫一响起,全场观众顿时鸦雀无声,等待大幕张开,名角上场。一旦戏曲开始,浑厚的唱腔就会连绵不绝,男唱腔苍劲豪放,悲壮激昂,一咏三叹,意犹未尽。女唱腔刚柔相济,高昂明快又透出婉转和妩媚。整出戏仿佛有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势,令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喝彩声此起彼伏。
在表演上,怀调还有自己的绝活。“耍獠牙”即是其中之一,獠牙乃取自大野猪或老母猪的犬牙制作而成,长二寸余。扮演者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凶狠的特点,往往需要在嘴里含上4个长长的獠牙。同时,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事先要在獠牙里灌满铅,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在演出的情节中不需要表现其凶狠一面时,表演者要把四根獠牙全部收入嘴中,而需要时则依靠舌尖和牙关节等部位的搅动,将四根獠牙推出并做出各种姿态,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一系列的动作、表情把花脸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些老艺人甚至能耍六个獠牙,这是一种难以掌握的表演技巧。耍獠牙配以大铙、长号的伴奏,马上就能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二音子”是指使用呼吸方法从喉咙里发出假声的二音子或说是鸣腔,是运用“衣”字来拖腔行韵,表情达意。西调中的“二音子”(假声)就是艺人们常说的“后嗓儿”,常常是八度或者十一度的高翻、拖腔。
怀调以男演员红脸占多,男腔可以通过大幅度的大跳和音阶的变化,来展示高亢粗犷的音乐风格和人物多样的心理变化,真假声的融合在怀调中得到完美的展示,特别的是在句末的归韵上运用了真声吐字、假声行腔,展现了“后嗓儿”在怀调中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情绪色彩。如《潘杨颂》中“见八王”一折中唱词:“见八王施一个骆驼跪……诶”,此处的“诶”字就是极具怀调特色的“二音子”。“二音子”在演唱时要求腔圆音纯,气息流动自然松弛,这对演员的唱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这样的高要求使得表演也慢慢的开始趋向细腻,进一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很完美的展现给听众。
豫北怀调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怀调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地方稀有剧种,有着广阔的综合性及民间文化空间。研究豫北怀调的基本特征、历史渊源、传承模式对发展完善中国的民间戏剧史有着重大意义和极大推动作用。挖掘、抢救、保护安阳怀调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对建设河南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