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2014-04-10 05:08潘宏亮
关键词:升级协同资源

潘宏亮

(河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活跃经济、促进就业、推动创新、增加税收、便民利民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资源环境约束、技术变革加速、欧债危机阴霾、政府政策资源错配、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步入微利时代,出现“扎堆倒闭”现象。究其本质根源,在于动态与隐蔽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组合拳”使得创新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难以成功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核心理念是突破单一创新主体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实现创新要素共享与整合的协同效应。为此,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新导向,成为集聚创新要素、提高创新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从嵌入性视角对我国OEM 制造业升级问题进行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升级路径的必要性、升级的关键因素、知识资源的重要性等,但在GVC 锁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获取关键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研究文献较为缺乏[1]。因此,从协同创新视角探究破解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被高端封锁和低端锁定困境的良策,引导中小企业摆脱路径依赖和转变固有的升级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构建

(一)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逐步呈现出多角色、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协同创新思想应运而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学术界分别从产学研合作[2]、集群创新[3]、自主 创新过程[4]、知识增值[5]角度界定了协同创新内涵。熊励等认为,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途径[6],其中,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对横向协同创新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各主体横向协同创新模型与运行机制、模式、绩效等展开[7];关于纵向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各主体纵向协同创新模式、模型、收益分配、实施策略等[8]。关于协同创新的维度,常见的划分方式有三种:第一,分为技术性变化的技术创新、非技术性变化的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三类[9];第二,分为协同过程的核心层即“战略—知识—组织”的要素协同,支持层即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制度激励,辅助层即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10];第三,包括跨时空、组织内外、不同层次、要素组合四个维度的协调[11]。

纵观已有研究,学术界主要从协同创新内涵、维度划分、机制设计、效率评估及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对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拓展了技术创新的研究思路,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与竞争者、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2)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演绎的层面,对于企业实践中协同创新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的研究仍显不足,更缺乏内外部创新资源协同的实证研究。

(二)企业升级的相关研究

企业升级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12]。其升级路径并非严格按照OEM 至ODM 再至OBM,而是OEM/ODM/OBM 并存互补的方式[13]。现有文献主要从全球价值链(简称GVC)、动态能力的角度对企业升级效果进行研究。其一,GVC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GVC驱 动 力[14]、GVC 升 级 表 现 形 式[15]、GVC 治理[16]、GVC视角下企业升级[17]。其二,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研究企业升级。动态能力强调了组织资源与能力的演化本质,企业通过创新网络不断更新自身资源基础与输出新能力,适应动态环境,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18]。学界对于企业升级、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主流GVC 理论多从发达国家主导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侧重于解释GVC 上具有控制能力的大企业如何通过价值链治理来维持和增强身的竞争优势,而较少关注GVC 上的“弱势群体”,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伪升级命运”。其二,国内外学者多从嵌入性视角对我国OEM 制造业升级问题进行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升级路径的必要性、升级的关键因素、知识资源的重要性等,但在GVC 锁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获取关键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研究文献较为缺乏。其三,关于企业升级的研究方法多为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相对缺乏。

(三)研究思路构建

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是为了更好地在动态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小企业升级更是如此,该过程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受到内、外部创新要素的共同影响。因中小企业在升级过程中缺乏各类创新资源和能力积累,难以控制其外部生存环境,只能被动地接受与适应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因而亟需协同创新的推进以高效获取内外部创新资源。

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型创新,强调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走出单个组织或者小团体的范畴,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各种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整合为抓手,通过搭建各种创新平台破解阻隔壁垒,促进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及高效共享,通过创新要素的多元协同,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的聚集与融合、碰撞与提升,发挥出单个组织与小团体所难以发挥的能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降低所在链条的企业核心技术或共性技术开发、转化、商业化难度,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为此,将协同创新和中小企业升级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融合研究,有助于实现创新要素有序流动、高效整合、全面协同,破解中小企业创新的两难境地,促使其向价值链高端跳跃,实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

二、协同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协同创新理念可促使中小企业与所在产业集群内企业或集群外的创新网络形成超创新合作网络。在对接实践调研和学术界对协同创新维度划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协同创新支撑中小企业升级的维度可划分为战略协同、资源协同、能力协同。战略协同、资源协同、能力协同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包含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各种创新要素。战略协同是基础,是资源协同与能力协同的保障,决定了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决策与执行力以及价值取向;能力协同是协同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能力协同构建动态组织能力进而打造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支撑转型升级;资源协同贯穿于战略协同和能力协同,可以凭借完善互补资产构筑企业的竞争壁垒,是战略制定、执行和控制的源动力。为了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匹配机制,营建匹配的协同创新网络,支撑中小企业升级,在动态竞争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以战略协同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伙伴,以资源协同获得互补性资产,以能力协同获得动态的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协同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在中小企业升级过程中要使具有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利益追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创新组织及创新要素形成合力,首先需要形成各创新主体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即形成战略协同。战略协同本质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与外界环境的匹配,促使创新主体间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战略、组织距离、创新要素等方面的匹配和耦合。战略协同是一个以创新结果为导向,依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拥有资源等方面的改变,通过反馈回路及时作出适应性调整的动态过程。

战略协同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外部战略协同基于组织间的合作模式实现,主要体现为技术联盟、知识联盟、虚拟企业;内部战略协同基于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共享,通过整合业务流程,降低各业务单位的成本,产生协同效益。在中小企业升级过程中,要以战略协同为抓手,破解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对协同创新合作伙伴的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及对联盟的投入程度进行认真的调查,识别适合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合作伙伴,形成“门当户对”的资源结合体,促进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协同创新伙伴间战略目标越相近,文化融合度越深,就越容易形成战略协同,体现较强的组织性、适应性、凝聚力、吸引力。协同创新伙伴间战略协同持续优化,各部门协调运转、提高效率、减少损失、降低摩擦、避免冲突,企业总体功能就能得以充分发挥,保证企业协同稳定地发展。通过战略协同,中小企业经过累积性学习、渐进性创新,实现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间的统筹与协调,能够不断地改进企业研发的产品的性能和提升售后服务能力,进而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

(二)资源协同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资源协同是指在中小企业升级过程中协同创新主体间通过共享互补能获得完成创新活动所必须的资源要素,如资金、知识、技术、研发人员等等。资源协同可为中小企业升级提供物质保证,通过资源协同,聚集企业升级的互补性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在产业链范围内建立“专属”利益共同体,从而在原材料、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打造严密的竞争壁垒,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空间。

资源协同主要表现在资源禀赋和多样性。资源禀赋强调创新主体可支配资源的数量,而资源多样性则更关注资源的性质,即包括资源异质性和成员多样性两个方面。资源异质性是指协同创新伙伴拥有不同类型资源的差异程度,创新资源异质性越大,其协同效应就越大。中小企业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等上游伙伴结盟可创造基础研究或实验研究等探索性创新机会,与客户等下游伙伴结盟可赢得有利于现有产品升级等的开发性创新机会,而横向与相关竞争对手结盟则有利于创造共享产业专有知识或者共建产业标准的机会,因而资源协同都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推动转型升级。

资源协同可帮助构建企业共享外部创造资源的渠道,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有价值、稀缺的、难以模仿的资源,获取其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种配套资产,实现企业升级中的销售协同、生产协同、投资协同等,以及竞争对手尚未投入的各种资源。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可以推进中小企业与协同创新体之间的功能衔接与资源共享;通过组织内外部人才的互动,加速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汇集和交流,实现组织间人才的优势互补与优化组合;通过高层次人才间的思想碰撞,可以分散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风险,规避不确定性,形成支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合力。

(三)能力协同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各种能力的集合体,其市场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独特的动态能力而非其产品或市场份额。为此,企业必须建立长期能力发展规划,培育并提升自身的动态能力。所谓能力协同是指中小企业在升级过程中,与协同创新体间在管理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等方面的协同。能力协同对中小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能力协同,可以培育中小企业升级所需的创新联盟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吸收能力以及冲突协调能力。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构建并提升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能力。一是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和配备专职人员,如设置协同创新联盟的经理岗位;二是开展工具性实践活动,建立协同创新成员间的内部网络,对最佳实践进行制度化;三是开展多样化培训活动,培育和提升专职人员的协同创新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四是求助于第三方,来协助解决与协同创新能力相关的问题。在组织层面,中小企业的核心目标是不断培育和提炼隐性知识和组织惯例,打造动态组织能力(动态组织能力是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员工在实践中领悟经验诀窍,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技能与效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独门武艺”。只有通过持续的组织学习与隐性知识和组织惯例的创新培育,才能抵御竞争者模仿,赢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三、协同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升级过程中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将影响到企业组织创新的效果以及创新资源利用的效率。依据“成长场”理论,中小企业升级受到自身拥有创新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升级过程会出现因外力驱使自身升级、内部研发新技术主导企业成长,或者内外部耦合发展引导自身升级等类型。不同驱动力类型的升级链条有着不同的行为规则和行为理念,若与此相违背,即使短期获益,长期而言也将失去升级的动力。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中小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有三种,即外生性路径、内生性路径以及内外耦合路径。

(一)外生性协同创新驱动

外生性协同创新驱动路径是指外部创新主体的“势能”强于中小企业,以中小企业外部创新资源为主导,通过探寻外部创新资源,形成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转化载体的技术联盟,利用构建基础性、通用性的技术平台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升级路径。比如,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已经研发出某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欲寻求相关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将研发出的相关科技成果予以转化,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然而,此阶段中小企业多停留在依靠优惠政策驱动有形资源的聚集上,对通过技术研发将创新与科技成果融入产业发展的力度把握得不够,缺乏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对创新合作中产生的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低。中小企业在外生性协同创新驱动升级过程与本土关联性企业之间缺乏互动,对外部技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升级过程中处于“被俘”和“锁定”地位。

随着中小企业升级,其自主创新意识将逐步增强,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启动有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加速现有创新项目、搁置不适当的创新项目。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逐步加强与终端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密切关注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通过向终端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赢得消费者高度认可,通过市场的主动选择,为自己赢得主导权;二是中小企业可与高端知识信息产业相互融合,通过高科技制造、信息整合制造引领消费者、赢得信赖,也可以通过新创意制造、尖端设计制造吸引大众注意,赢得消费。

(二)内生性协同创新驱动

内生性协同创新驱动路径以中小企业为主导,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吸纳外部创新要素获得升级所需的资源,形成创新要素间的合理配置,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造出知名商标和品牌,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进而攀升到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此升级路径是属于生产者驱动型的一种,是“躯干”主宰“大脑”的升级模式,是完善和创建国内价值链模式,由制造直接向研发和营运区位升级,以“链接、集成、配置、整合”为手段控制整个价值链条,使创新资源引进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升级的有效途径,进而成为价值网络和价值链条中的核心企业。

中小企业在内生性协同创新驱动升级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主动与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企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科研院所及专利中介机构等组织合作,或通过联合开发、或通过技术转让,均可提升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原创技术的吸收能力,提高企业升级的技术平台;中小企业也可缩短中间渠道环节,建立直接供销关系,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拓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扩大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攀升到全球价值链高端。

(三)耦合性协同创新驱动

耦合性协同创新驱动路径是指中小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均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均主动寻求外部创新资源以提升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创新主体在关注自身价值和获取外部资源的同时,更加关注升级过程中价值网络上各节点的联系,共同驱动升级路径。全面协同创新驱动路径突破了升级过程中价值链条上各价值活动分离的机械静态模式,更加注重升级模块之间的立体网状关系,实现了中小企业各个升级环节时间上的同步性,各个创新主体按照整体价值最优原则相互衔接、融合、互动。中小企业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与政策相互嵌套,螺旋上升,带动整个产业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形成完善的NVC,甚至寻求与GVC主导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

在耦合性协同创新驱动路径中,中小企业表现为具备极强的持续创新能力,该能力由自主创新能力、再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组成。中小企业成长呈现跨越式发展,已基本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基于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协同创新的资源整合体和技术创新方向,让市场成为企业全面协同创新的驱动力。在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全球价值网络中,中小企业可以是一个价值链条上的节点企业,同时也可能是另一价值网络上的节点企业,也或许是某个价值链条、价值网络上的核心企业。对于每一个中小企业而言,既可以沿着横向价值链条升级,也可以沿着纵向价值网络升级,又可以价值链条、价值网络混合升级同步推进。

四、结束语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了较强的制造能力,但若仅从事简单的加工制造,难以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运用协同创新理论,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改变自身产业链的位置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因本研究属开拓性研究,定量分析存在着不小的技术困难,故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逻辑演绎、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战略协同、资源协同、能力协同三大维度讨论了协同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发掘了外生性协同创新、内生性协同创新、耦合性协同创新三条可行性升级路径。该结论不仅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政府、企业界的关注与共鸣,也可以为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案例分析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张向阳,朱有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5):21-27.

[2]鲁若愚.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3]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6):23-26.

[4]贺爱忠.企业自主创新全面协同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5):17-21.

[5]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2-164.

[6]熊励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7]陈晓红,解海涛.基于“四主体动态模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37-43.

[8]何勇,赵林度,何炬.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07,(5):9-13.

[9]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4):46-49.

[10]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6-174.

[11]任宗强.基于创新网络协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规律研究[J].杭州:浙江大学,2012.

[12]毛蕴诗,吴瑶,邹红星.我国OEM 企业升级的动态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J].学术研究,2010(1):63-69.

[13]汪建成,毛蕴诗,邱楠.由OEM 到ODM 再到OBM 的自主创新与国际化路径—格兰仕技术能力构建与企业升级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8,(6):148-155.

[14]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1):40-48.

[15]Humphrey,J,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dustrial cluster[J].Regional Studies,2002,36(9):27-101.

[16]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 与NVC 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5):39-47.

[17]Bair,J.,Gereffi,G.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chain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 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J].World Development.2001,29(11):1885-1903.

[18]Chu,W.Can Taiwan’s Second Movers Upgrade Via Branding[J].Research Policy,2009,38(6):1054-1065.

猜你喜欢
升级协同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资源回收
回暖与升级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