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4-04-10 04:56胡静
史志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仁爱诚信价值观

胡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胡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和谐、公正、诚信、友善”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内容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和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更加体现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和谐、公正、诚信、友善”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和合”文化传统与“和谐”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和谐”旨在力求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早在殷商周之时,“和合”二字已见诸甲骨文和金文,在《易经》《尚书》中都已使用。《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其意是说如若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就使百姓安身立命、安居乐业。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三家,对“和谐”理念都有阐释,都将“和谐”视为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和道家皆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然包容万物、永远在发展变化之中,人也应体现这一特点。道家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最高法则,做人处事皆以自然为师,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我国传统文化还主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这些都体现了“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同时强调“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载史伯语云:“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很显然,和谐是有差别的统一,而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只有不同的色、声、味的统一,才能产生和谐;如果只是单一的色、声、味的简单重复,便不能产生和谐。道家强调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倡导“平易”“恬淡”的人生境界;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

在今天所提倡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中无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和谐社会的各个社会阶层、集团利益的协调、平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物质与精神等方面均衡发展,都与“和谐”“调和”“和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精神密切相关。

二、“仁爱”文化传统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友善”即“仁爱”。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认为其他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这种“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人都应有“恻隐之心”,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并认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无以为人。早期儒家的泛爱思想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博爱之仁”,强调仁爱的对象是天下人和万物。从儒家的仁爱思想看,其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要友善。

有的人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倡的“友善”等同于西方的“博爱”思想,其实不然。“友善”本质上与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同根同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源于对人生自身的思考,是人性的本能,是人作为自然之子所具有的原始的朴素的本能的情感和行为。而西方社会强调的“博爱”源于上帝,是超越绝对的、外在的、难以捉摸的而缺乏人类实践的经验基础。正如李泽厚所言:“‘仁’体现了‘社会性的交往要求和相互责任’,‘既非高远又切近可行,既是历史责任感又属主体能动性,既是理性人格又为个体行为’。”[5]

三、“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尚书·太甲下》中有“神无常享,享于克诚”的记载,这里的“诚”主要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在《尚书》中,也有关于“信”的记载,如《尚书·康王》云“信用昭明于天下”,《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等。春秋以前,“信”和“诚”一样,多用于对鬼神的虔信。后来“诚”与“信”才逐步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

孔子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孟子将诚、信结合在一起,提出道德修养论。程朱理学把“诚”推到了道德本体论和哲学本体论的绝对化巅峰[6]。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兒,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人如果缺乏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正因为此,孔子的学生曾子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作为“吾日三省吾身”的一项内容。在《论语·子路》中,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回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里孔子将诚信当作了“士”的个人品德要求之一。而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就成了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千古名言。道家也讲“信”,对信在伦理道德方面,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也就是认为可信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可信。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尚真质的高尚品质。

四、“平等”“公正”与“天下为公”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平等、公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很多人认为提倡“平等、公正”是在向西方价值观致敬。其实中华文明拥有自身悠久的正义传统,自先民以来就形成了伟大庄严的正义精神。《诗经》中咏叹:“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所谓“物则”“秉彝”“彝伦”,都源出于天,体现于人。就像千百年来的耕耘、收获、交换、流通、恤助一样,里面有深刻的道理和伦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7]这是古代先贤们的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在《续通鉴论》中,基于“天下为公”,提出了“公天下”的主张。当时的另一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主张“天下为公、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思想家顾炎武则进一步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是匹夫所共有。近代梁启超把顾炎武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把“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转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要求。换句话说,“天下”并非只是国家、社稷之意,而是所有人。“天下”可以理解为所有人、所有事、所有工作。也就是说,天下为公,意味着整个国家和全社会中的所有人、所有事、所有工作都应该秉承“为公”的思想和原则。康有为针对中华民族出现的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在其《大同书》中,再次勾画出了一个“公天下”的理想社会:“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孙中山非常推崇“天下为公”四个字。据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有提及“天下为公”就达几十件。因此可见,“平等、公平”的正义观思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此外,做人也应该怀有一颗“公正”之心。《周易》经常有“中”“正”之说,指出人们应持守“中正之道”。关于中与正的关系,宋代程颐研究指出:“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这是说,正的基础是中,中是正的源泉。这里的“中”也就是至诚天道。因此,持续地保有和持守至诚天道的诚信之人,他在社会上就能够兼顾公平,体现公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乐恒指出:“儒家认为,公正、平等就是诚信在社会层面上的具体化。一个人能做到诚信,他就能持守着天道所赋予的至善德性,这使他在社会上也能够力求保持公正、善美,而反对偏私、丑恶。换言之,善美的德性中,已经内蕴了对于公正的诉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思想[8],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今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的诠释,不可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孤立地产生,它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9]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10],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魏)王弼.周易·乾卦[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2](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M].诸子集成(第3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

[3](清)焦循.孟子正义[M].诸子集成(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

[4](魏)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6]儒家文化的诚信经历了形成、发展、巅峰到衰亡的过程,主要伴随着封建礼学礼教的发展过程而发展变化的。关于诚信思想历史演变过程.屈莲华.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人民论坛,2010,(12)(中);陈劲,张大均.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道德与文明,2007, (3).

[7](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8]牟钟鉴.孔子仁学与当代文明——兼谈儒耶对话.晋阳学刊,2013,(5).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10]路强.“和谐”: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余敦康教授访谈录.晋阳学刊,2014,(2).

胡 静 内江师范学院 副教授

(责编 樊 誉)

※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JS12-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仁爱诚信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