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四百多个反应堆,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核电同行对我们的评价,如果按ABC排,中国应该属于A类。
◤福岛之后,政府和企业对现有机组(进行了)评估、改造,所以,每年“3·11”回顾福岛事故,也要回顾我们的改进之处。
南方周末记者 冯洁
发自荷兰海牙
中国正以在建核电机组规模领衔全球。对于核电站而言,除了防止设施自身缺陷、错误操作或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外,还要防范人为的恶意行为,如偷窃核材料甚至核恐怖袭击。
普通民众最大的关切就是安全。中国的核设施安保情况如何?南方周末记者近日在荷兰海牙专访了参加核安全峰会(Nuclear Security Summit 2014)的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
中核集团是目前中国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也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南方周末:外界有种担心,核电站的安保设施很严格,但核电产业链条的末端,如后处理设施的安保就相对宽松?
孙勤:核电设施的安保水准,一般跟新旧有关。新设施,无论是核电站还是后处理,因为新建标准跟当时的科技水准挂钩,一般都比较好。旧设施要先评估,评估完了提出改进措施,然后达到现在的技术标准。从多年的工作实践看,我们的核安全安保措施都行之有效,做到了可控,也没有发生过核安保事件。
南方周末:中国各核电机组使用后的乏燃料都在中核集中处理,这样做更安全吗?
孙勤:民用核燃料的后处理基本都在中核下面,和中广核不一样,中广核只负责发电,而中核是从前端到后端的完整体系。乏燃料(指在反应堆内烧过的核燃料)集中处理,国际惯例如此,便于管理,减少安全风险。这次海牙核安全峰会的一个主要倡议也是减少核材料储存保管的地点。
南方周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有个核材料“事件和贩卖数据库”(ITDB),由成员国上报核及放射性材料的遗失、盗窃等事件,中国是否向它报告?
孙勤:中国是该数据库的124个成员国之一。如果有核物质的丢失事件,我们一定会上报的。我们的管理非常规范,迄今没有发生过这类事件。这类信息是开放的,既不想藏着,也藏不住。事实上,不仅是丢失汇报,IAEA掌握着各国核电运行的状态,中国接受IAEA的核查。
南方周末:福岛核事故对民众的核安全信心是沉重打击,你怎么看这种影响?
孙勤:要冷静、理性看待福岛。做个对比,福岛和我国有三个不同。
首先是技术水平不同,福岛第一核电站用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技术,中国最老的机组也是90年代以后的,事故之前,福岛的机组就该停运了。其次是灾难原因,福岛是反应堆被淹,要引以为戒,但中国很少有海啸这类灾难。而且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不是海啸,地震后的福岛机组还是正常的。最后是体制不同,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试图挽救反应堆才延迟注水导致事态失控,而我国的体制下,无论是哪家公司,都会采取断然措施,保证人民利益最大化。
南方周末:福岛之后民众有一个质疑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发展核电?
孙勤:全球有四百多个核电机组,占全球发电量15%左右,如果没有核电,全部烧煤的话,环境问题可能更严重。放弃核电容易,但要把核电放在整个能源结构里去考虑,如果认定目标,就要一步步走下去,不能指望一步到位,也不能指望别人到位了我们再跟上。对于大家的担心,我们建设了一整套防御体系,即在核电本质安全度已经很高的情况下,针对问题还有一套体系来应对,真正做到万无一失。福岛之后,政府和企业对现有机组(进行了)评估、改造,所以,每年“3·11”回顾福岛事故,也要回顾我们的改进之处。
南方周末:中国的核电站安全和安保水平如何?
孙勤:全世界有四百多个反应堆,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核电同行对我们的评价,如果按ABC排,中国应该属于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