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
这是我工作的第二年,因为原班主任休产假,我中途接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学生比较活跃,个性比较张扬,作为一名新教师、新班主任,我心里颇有几分忐忑。
果不其然,第一次班会,学生就给我出了难题。就在我一本正经地宣读校规校纪时,一名女生拍案而起:“我们又不是小学生!”“就是,烦死了。”有人附和。我愣住了,有点不知所措。我下意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女孩,她也盯着我,眼神充满了挑衅。这是个特别的女孩,她不大的瓜子脸上赫然盘踞着一抹刺眼的红,那胎记竟占去了女孩的半边脸颊!我怕触碰女孩敏感的神经,也不想与她对立,便收回目光。
我环顾全班同学,他们似乎都在等着看笑话。我涨红了脸,这可是第一次班会啊,要是搞砸了,以后在班上怎么开展工作?班上同学还会买我的账吗?想到这里,我鼓起勇气,走到同学们中间笑着说:“看来是我低估大家了,那咱们来玩个游戏,我请同学出几个关于校规的问题,大家来抢答,答对的同学可以加分哦!”然后转向站着的女孩,“你想不想出第一题?要不试试,来考考大家。”她有些愕然,我看出她眼神里的犹豫,赶紧趁热打铁:“可别出太难啊,我怕我也不会。”大家都被我逗乐了。她终于开口:“好吧。让我想想。”“好的,那你请坐。要不我们先请班长?”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集中到抢答这件事了,大家争先恐后,气氛热烈,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在唇枪舌剑中强化校规的目的也基本达成了。
后来我了解到女孩名叫雯雯,个性极强,爱出风头,经常找老师的茬,在同学中颇有威信。老教师提醒我,雯雯这样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又特别敏感,她那么做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把她当成一个普通学生,遇事不能急,冷处理,充分尊重她,要摆事实讲道理。
转眼间,“十一”长假到了。我想起原来的班主任曾告诉我,这个班上有很多外地学生,离家较远,有些同学会找借口提前请假回家。于是,我利用早读课在班上强调了请假制度。谁知话音未落,雯雯突然冲上讲台:“我要请星期五下午的假回家。”没有称呼,语气生硬。星期五刚好是长假的前一天,没想到刚强调过纪律,雯雯又给我出难题。“那你家是哪的呢?”“盐城的。”“不上下午的课?家里有什么事吗?”“就想回家。我们那就一班火车,必须中午走。”孩子赌气似地说着,仿佛不是来请假,只是通知我。同为盐城人,我熟知去盐城的汽车有数十班。明知她在说谎,我并没有拆穿,尽力维护她的自尊。我微笑着说:“真巧,咱们是老乡。老师也遇过类似情况,权衡之下就坐汽车回去了。”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慌又迅速平静下来,固执地说:“我不管,我就要回家!我上次放假没回去。”下面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我没有理会,继续耐心地劝说雯雯,她却始终重复:“我不管,我就要走!”我很担心,怕她有难言之隐,不便当着同学面说。想到这,我关切地问:“雯雯,出什么事了?可以告诉我吗?我们一起面对。”“没有。”“这样吧,中午我们去你宿舍聊,可以吗?”雯雯没有回答,看了我一眼,转身走了。
午休时我来到雯雯寝室,她正在收拾行李。我装作没看到,问道:“雯雯,这里只有我们俩,可以告诉老师究竟出了什么事吗?”雯雯瞟了我一眼,继续手里的活。我拿过几件衣物,和她一起拾掇。我发现雯雯衣服叠得很整齐,房间收拾得也很干净,不禁感叹:“你宿舍比我的干净多了!叠衣服的手艺也好,很难得。”雯雯抬起头看着我。我继续说道:“每次改你的作业我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比出黑板报的婷婷她们写得还好,怎么练的啊?”“小时候练的。黑板报本来都是我出的,我不干了让给她们的。”“有没有考虑过重操旧业啊?咱们一定可以次次拿第一!”雯雯想了想,爽快地答道:“我帮她们设计设计吧!”“太好了!雯雯,虽然我们认识时间不长,但我看得出来你是个热心肠。请你也帮帮我好吗?”“帮你干嘛?”“帮我尽快地融入班级,和你们成为一家人。你愿意吗?”“一开始觉得你老当我们是小孩,特烦。现在想想你也挺不容易的。”“谢谢你的理解。那你愿意帮我吗?”“行了,我知道了。要是他们对你有意见我尽量帮你说话。”“谢谢你。”“那你以后不要当我们是小学生了,我们都长大了。”“谢谢你的提醒。我确实有一些工作没做到位,我一定改进。”我顿了顿,笑着说:“那你能不能也答应我像成年人那样约束自己呢?”雯雯脸红了。“我很喜欢你的直率。今后请你继续监督我,好吗?”说着我伸出手。雯雯点点头,握住我的手。“成年人,上课时间要到了,快去吧!”雯雯背起书包,朝教室走去,走到半路,回头冲我俏皮地一笑:“老班,火车票还没买呢!”
对于雯雯这样自尊又敏感的孩子,不妨放低姿态,和她平等对话;敞开心扉,让孩子觉得我值得信任。表面上丢了面子,实际上既在学生面前做了榜样,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们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亦师亦友的伙伴。当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时,不要和他正面冲突,不妨冷静下来,换位思考,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这样,教育往往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南京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