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保障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014-04-09 00:05籍祥魁
学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事业单位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是推动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社会保险一体化运作,是搭建事业单位灵活用人机制,实现深化我国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目标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保障制度 事业单位 社会保险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的愿望不断增强。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和政府公共服务任务主要承担者的事业单位,是发展教育、科技、医疗等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提出了改革重点。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并对我国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人员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产生着重要影响。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在于转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构建具有竞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而要保证用人机制改革顺利推行,则需要着力构建与用人机制相关的配套保障性制度体系,如社会保险制度及相关政策,真正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人员相对稳定并拥有合理的退出机制。

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的作用包括:其一是对个人生活发挥缓冲的作用。当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社会保障维持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其二是协调社会收入分配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将所有社会成员纳入其中,发挥收入再分配的功能,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其三是维持社会经济平衡稳定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推动经济更快发展。其四是稳定社会持续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建立各种保障措施,帮助他们化解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1]。可见,健全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对于灵活事业单位人事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保障制度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扭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取得初步成效,但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等保障通常由国家财政负担或单位自理,按照职工退休时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由此职工仍依附于所在单位。各单位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各行其是,致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展较慢。

首先,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特别是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落后于城镇企业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而在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各险种存在诸多问题:在向养老制度转轨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员工养老金待遇可能大幅下降;参保率不高。由于事业单位种类多、结构复杂、员工抵触等问题,虽有相关政策但操作起来仍有难度。

其次,事业单位保障体系保障范围不全面,阻碍了人员的流动。目前,事业单位保障体系范围只包括了劳动合同工人和聘用制干部,而“编外”人员并不包括在内。随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启动,“编外”人员是否适用养老保险政策、单位是否为“编外”人员缴费、“编外”人员个人养老金依据什么计算等问题亟待解决。

最后,全国没有统一的社保机构,相关部门职能交叉,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目前,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经办体系建设参差不齐,在机构名称、编制、职责、层次上都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工作由各地人事部门主管整体划转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但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进人计划、工资管理、离退休审批等职能却依然留在了人事部门,这就导致两部门在社会保障方面出现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确、工作难以协调的问题。

三、深化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逐步建立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为重点、各项社会保险门类齐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的重要保障。

第一,扩大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覆盖面及加快社会保险一体化运作,为用人机制改革创造条件。将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由劳动合同制工人和聘用制干部扩展到全体职工。只有,建立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才有利于劳动者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才有利于促进人才在多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为用人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二,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要按照权利、义务与强制性相结合,国家、单位和个人同负担,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相分开的原则,逐步形成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具有事业单位特点的待遇给予机制,基本保险待遇与工资、物价适当挂钩的调节机制,保险基金管理与退休人員管理相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2]。

第三,加强政策研究,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需要结合各地试点的实际经验,尽快出台统一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定方案,有利于规范各地的不同做法,增加各地在推行改革过程中的推动力,减少制度转接成本,使改革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深入。

第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机构。一方面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步伐,另一方面根据事业单位类型制定符合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条例,形成总体法规与具体实施条例相结合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国家、社会职能部门、单位、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实现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其他制度改革的协调发展。作为影响用人机制相关的环境因素,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管理体制改革、分配体制改革等多种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改革的每一步都要为其他改革服务,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实现各项制度改革的多种形式的结合,灵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松斌,王建斌.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阶层关系和谐[J].沧桑,2008(2):113-114.

[2]杨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启示[J].理论新探,2008(1):P274-275.

作者简介:

籍祥魁(1955- ),男,天津市,副研究员,大学本科,教育管理。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事业单位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农村住房保障制度设计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我国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