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家风”与思想品德教育一样重要

2014-04-09 00:05白旭英
学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家风思想品德教育

白旭英

摘要:“家风”的好坏决定社会风气的好坏,同样“家风”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因此,倡导树立什么样的“家风”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有同样的重要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放到教育工作的同等位置。

关键词:家风 思想品德 教育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而这种热度即使是到了兩会期间,依然不减。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可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人们已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

我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小学教师,针对“家风”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谈几点个人看法。

“家风”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和我一样都觉得有些陌生。实际上,“家风”这个词语受到现代人的冷落,并不意味着现代人就不需要“家风”。按照一些社会学家的说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小家庭时代”。在这样的“小家庭时代”,越需要“家风”的熏陶、规范和引导。

那么,什么是“家风”?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家风”指的就是一个家庭中形成的风气,就像我们说一个社会的风气一样。这样的解释,未必精准,但大体上也符合它的本意。既然属于“家庭风气”,那么它必然会因为家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些社会名人的时候,他们对各自“家风”的表达就不尽相同。姚明说他们家的“家风”就是诚实;而像莫言这些文化名人的“家风”则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与人为善。而社会一般公众对“家风”的表述更是多不胜举,如诚实做人,不吭不骗,不说谎话,不偷不抢,尊老爱幼,不骄不躁等等。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说到“家风”,就是做人本分,不说假话,节约粮食,善待老人,邻里和睦等等,显得更朴素一些。

由此可见,每个家庭的“家风”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一种积极、健康、正面的“家风”,却可以对家庭成员在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方面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相反的,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不正,那么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成员,其个人品行、道德操守,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实际上,“家风”的意义绝非仅仅局限于规范家庭成员道德操守和个人品行。

一方面,它会调剂家庭内部之间的关系,关涉到家庭内部的和谐、团结与稳定。试想,在一个以谦逊礼让、互尊互爱、相帮互助为“家风”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员之间必然能够友好相处,维持这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应该是这个家庭共守的道德底线。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只要不突破这个底线,这个家庭就是安宁的,也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小家庭是构成大社会的基本细胞,如果一个家庭“家风” 积极健康,家庭成员在“家风”的约束之下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个人品质。那么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影响到他人,产生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而达到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目的。换而言之,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正,则社会风气自然会相应的“正”起来。相反,如果小家庭的“家风”不正,则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很难“正”得起来。这样说来,“家风”和“社会公德”是密不可分的。良好“家风”的集合构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德”。不良的“家风”会对良好的“社会公德”产生负面作用。

可见,“家风”的作用就是通过每个家庭的道德规范行为,影响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进而决定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家风”的好坏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整个社会道德的水准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树立“家风”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把树立良好“家风”的工作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从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如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贯穿了良好“家风”内容的教育。如“小学生守则”中就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等等内容。可见,“家风”教育的内容已经融入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但是,从我国社会道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不到位或者力度不大。拿现在农村地区来说,人们致力于发家致富,众多学生家长双双在外打工,一年四季不回家,孩子寄宿在亲朋好友家,或由爷爷奶奶照料,在学生心目中“家”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楚,很难树立起一个完整的良好“家风”,在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上就出现空白。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独生子女的原因,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在子女的教育上缺乏正确认识。即便是有好的“家风”,对子女的家教上也迁就、宽让。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导致一些家庭产生一些不良的“家风”,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现象,作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怎么完成既教书又育人的工作任务?首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即“家风”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已经融入了许多良好“家风”的内容,说明“家风”和思想品德的内容是一致的,不存在有先有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犯一种错误,认为一个学生表现不好是家庭原因,是“家风”不好影响的。可是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赶上了没有?“家风”不是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是通过学习、改造以及社会的影响,由不良的“家风”可以转变为良好的“家风”。我们能不能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转化一些不好的“家风”?“家风”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一代人的“家风”好与坏,与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不良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容易导致产生不良的“家风”。我们再看一下“家风”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都是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公德,也就是说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说良好的“家风”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相符相承的关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着。并有同等的重要性。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

现阶段,我们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除了抓好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倡导家庭树立一个好“家风”,社会树立一个好“公德”,还需要社会提倡“国学”教育。我们应选择一部分有助于改进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篇章,让学生学习并通过社会主流媒体倡导和社会团体的参与,促使全社会重拾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永远是一个讲文明、懂礼仪、有正义感的民族。

(责编 张宇)

猜你喜欢
家风思想品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勤劳节俭传家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风伴我成长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幽默好家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