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整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4-04-09 10:16吴孟珊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土地整理展望中国

吴孟珊

摘 要:通过系统地回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土地整理研究的主要文献并进行未来展望,旨在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修编进而对未来十年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土地整理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基本模式、规划设计和综合评价等方面;今后应加强土地整理的基础理论、复垦开发项目、评价指标和模式、方法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关键词:土地整理;进展;展望;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053-03

引言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所处的不同地区,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对土地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随着土地环境与土地供需状况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土地整理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土地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保证粮食安全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系统地总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土地整理研究的主要文献并进行展望,旨在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修编进而能对未来十年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进展

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主要学者对土地整理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土地整理基本模式、规划设计和综合评价等方面。

(一)模式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得以开展,众多学者从内容、功能、运作方式、地域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土地整理模式体系,旨在通过特定区域土地整理目标和模式的构建,为土地整理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吴兰田等、刘晶妹等认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总体上分为专项土地整理模式和综合土地整理模式两种。专项土地整理模式包括对农村居民点的改造、农地整理和开荒复垦及乡镇企业用地的集中等。综合土地整理模式即田、路、林、水、村等的综合整顿及治理[1~2]。杨庆媛以中国西南地区为特定的研究区域,对土地整理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查和区域特征分析,把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类型模式划分为一般分类模式、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以经济增效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等四种类型。同时,分析了制约土地整理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制约因素、土地整理的管理制约、土地整理理论建设与科研不足、土地整理的资金制约等[3~4]。涂建军等提出了农林综合开发、新村建设整理两种模式。通过对西南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模式的理性选择要与当地的实际相适应;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和必要前提是农民可获得的收益;地方政府的合理引导和资金保障是土地整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对模式的探讨要不断深入[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土地整理是消化贫困山区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措施[6]。刘筱非根据不同的整理项目,将城市土地整理划分为四种应用模式:(1) 旧城改造的市地整理模式;(2)低收入居住区、贫民窟、非法聚集居住区改造的市地整理模式;(3)城市蔓延区的市地整理模式;(4)城市污染地改造的市地整理模式。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根据整理单元的划分方案,将江北区城市土地整理分为三种不同的应用模式:旧城更新模式、“退二进三”模式与“城中村”改造模式[7]。冯广京指出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应当首先研究农地整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业模式;二是组织模式;三是投资模式。研究方法是: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采用Q型群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样点进行分类,然后绘出聚类图,将样点分为若干类。根据这样分成的若干类,对每一类内调查样点的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并确定社会、经济、自然因素与农地整理的关系及影响,评价目前农地整理的模式、水平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8]。由于这种分类方法兼顾了多种综合因素,较为客观,因此对中国其他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与调查样点一致或相近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二)规划设计研究

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土地整理规划着眼于项目区甚至更大区域,对原有土地利用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人新的土地利用类型,调整或构建新的土地利用格局及功能区域,而土地整理设计着眼的范围比较小,往往是对田块、路、林、渠等的设计或某一功能区域特定功能的实现过程,一般都与具体的工程相联系,以具体的技术应用为特征,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是从结构到具体单元,从整体到部分的逐步具体化过程。当前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设计时,存在一种误区,过分追求田间道路、沟渠等的高品位设计,道路、沟渠多用混凝土铺设,这种做法无疑便于通行、机械化操作和沟渠的美观,但却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不仅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也使得项目区土地利用系统简化,不利于整个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9]。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在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与土地整理工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土地整理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所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保障土地整理成败的关键一环。这就要求规划设计需要多方面的信息支待,包括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水土资源约束以及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资源环境效应的认识,更应注重利用生态学的有关成果,探讨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融入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尽可能改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的状况,注意景观多样性的设计,使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10]。

(三)综合评价研究

由于土地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景观格局的变化、原有水系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的变化等,从而对局域、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变化和地表生态系统有所影响[11]。因此,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将越来越大,对土地整理的生态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当前的土地整理也涉及到生态评价,但更多地是从土地整理后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指标多是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土地沙化治理面积、土地污染治理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等。从区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过程的研究成果,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研究与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结合起来,探讨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土地整理的生态合理性进行评判,做到趋利避害、未雨绸缪,这方面的研究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防止土地整理而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土地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12],由于增加耕地数量和产出仍是目前土地整理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效益评价集中在耕地增加面积、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农产品人均占有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缺乏深层次和综合的评价。粟辉提出城市土地可整理性评价的思路: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对象;根据待整理土地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密度、环境优劣度、景观协调度、功能合理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诊断,设定评价指标值;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待整理土地的整理方向、措施和整理的时序安排[13]。张正峰等人对土地整理的潜力预测和分析、土地整理模式的划分和分类、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方法的论证和分析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4~15]。罗明等人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和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证[16~17]。高向军等、龙花楼等从国家、区域及景观的尺度层面和土地转型的视角重点研究了LUCC与中国土地整理活动的结合方式与途径[18~19]。薛继斌提出了土地整理立项决策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20]。评价方法方面,李正等运用物元评判模型、韩立达等运用DEA模型、刘世梁等运用景观连接度模型,评价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21~23]。因此,对土地整理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提供规范化、操作性强的方法及标准,将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基础。endprint

二、研究展望

(一)加强土地整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大多数土地整理研究还是以应用性为主,基础研究较少,土地整理研究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大多是从别的学科借鉴而来,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理论。以问题为导向的土地整理研究,经常将研究焦点集中在土地整理政策的解释上,忽视了对土地整理科学问题的提炼,难以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或原理的研究成果,削弱了解决土地整理问题的指导作用。由于缺乏原始创新性成果,造成集成创新的能力不够,限制了土地整理研究的发展。虽然土地整理研究是中国土地研究中的传统优势领域,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证性应用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寻找科学问题,分析规律结论,凝练出科学原理,才能形成土地整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进一步建立符合土地整理研究的学术范式,仅如此才能从深层次上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与应用。

(二)重点关注土地整理项目规模化及其资本运作研究

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东中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农村空心化下的土地整理利用等重大项目的规模化成效等。同时,强化研究土地整理重大项目的资金渠道来源和分配使用问题,着重对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新型资本运作模式进行研究。

(三)注重耕地整理质量研究

随着中国新增耕地比例逐年减少,而用于单位新增耕地面积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说明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今后应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复垦开发的内涵和外延,大力关注增加耕地、关注产能、关注改善土地整理、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关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等更加丰富的目标。

(四)加强区域土地整理评价指标和模式研究

当前,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与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土地整理研究与PRED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相结合。之前的诸多研究主要以土地整理的实证研究为主,今后应加强土地整理的标准化研究如典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式等。

(五)重视土地整理的方法体系研究

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数学方法在土地整理研究中的应用不断对土地整理研究方法与手段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数学与计算机技能的普及,定量化研究已经成为土地整理研究的主流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出现了滥用数学统计方法动向,分析模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极为不足。今后的关键问题在于先要重点分析清楚因素对土地整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甄别,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量,并对结论进行合理解释与验证。因此,合理的定性分析应是定量研究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土地整理的复杂性决定了采用从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兰田,彭补拙.中国土地整理模式的多元化探析[J].土壤,1998,(6):305-310.

[2] 刘晶妹,张玉萍.中国农村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9,(11):33-35.

[3] 杨庆媛.土地整理目标的区域配置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40-45.

[4] 杨庆媛.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J].地理研究,2003,(6):698-708.

[5] 涂建军,杨庆媛,周宝同.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模式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5,(1):33-37.

[6] 丁霞.贫困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以山亭区为例[J].中国土地,1997,(7):23-25.

[7] 刘筱非.城市土地整理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78-85.

[8] 冯广京.中国农地整理模式初步研究[J].中国土地,1997,(6):14-20.

[9] 刘友兆,王永斌.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J].农村生态环境,2001,(3):59-60.

[10] 王军,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71-76.

[11] 陈百明.土地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90-305.

[12] 谢经荣.整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J].中国土地,1997,(3):16-17.

[13] 粟辉,邱道持,曹蕾,刘力.城市土地可整理性评价——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5-51.

[14] 张正峰.中国土地整理模式的分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82-86.

[15] 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6):664-669.

[16] 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60-63.

[17]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2):97-103.

[18] 高向军,罗明,张惠远.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与土地整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0,(4):151-156.

[19] 龙花楼,李秀彬.中国耕地转型与土地整理:研究进展与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2006,(5):67-76.

[20] 薛继斌,吴次芳,徐保根.土地整理立项决策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4,(5):392-400.

[21] 李正,王军,白中科.基于物元评判模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6):190-194.

[22] 韩立达,吴懈,左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土地整理项目效率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30-133.

[23] 刘世梁,杨珏婕,安晨.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2,(3):689-695.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地整理展望中国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