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丁, 曹 沛, 王 萍, 赵建新
(江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江苏无锡 214122)
高校实验室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既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实验室安全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1]。
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多,实验设备的数量、种类、实验课的科目、实验人数日益增加,各种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实验室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2]。因此,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以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并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学校平安、和谐具有重要意义[3]。
纵观目前国内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说起来确实重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干起来要往后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被动局面。主要问题为:
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安全工作的现象。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安全工作就由学校保卫处和实验室处负责,这些片面的思想意识为安全隐患的存在提供了温床。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安全教育多流于形式,以致教师学生安全意识淡薄[4]。
由于对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大部分高校忽略了对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的培育。校园文化活动仅仅局限于学生科技创新、学生会常规活动等方式,对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所欠缺,实验室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安全观念的培养和梳理缺乏有效途径,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严重影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构参差不齐,职责不统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安全责任不明、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检查不力等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还大量存在[5]。另外,由于高校扩招,实验室紧张甚至超负荷运转的情况非常突出,囿于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人员紧缺,导致现有制度缺乏检查督促、执行不力,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到实处,不利于实验室安全运行[6]。
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许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缺少对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建设规划,实验室安全在根源上存在“硬伤”。多数高校仅重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的改善,往往忽视对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的合理规划和配置,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安全问题,如:水、电、气管线排布不规范;安全通道堵塞;实验设备摆放达不到安全距离;环保设施不满足要求,实验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缺乏必备的急救设施等[7]。
实验室安全知识的传授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往往是学生边做实验老师边强调实验要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教学体系,造成了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率低、直观性差,安全教育效果不佳[8]。同时也导致各种实验安全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些较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导致了法律纠纷,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也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综合分析以上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目前以80、9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成为了在实验室中工作、学习的主力队伍。通常,他们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激情有余而缺少担当,不但自身的安全环保意识较差,对实验室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欠佳,对实验室安全种种事宜也漠不关心,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甚至长期存在;②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断层,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不完备阻碍了实验室安全工作有力开展;③ 从学生个人层面来看,学生普遍对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知识不够,缺乏动手能力,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不足,也是安全教育得不到贯彻落实的重要原因[9]。
当前,多数高校现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多为保卫处,开展工作时存在一定困难。①学校保卫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很难实现实验室安全的专业化管理;②保卫部门和实验室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容易导致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很难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因此,制度完善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学校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链接”的“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管理组织构架,并在管理的每个环节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人,加强责任心。合理分工,合力共抓落实,抓监督,将实验室安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良性轨道[10]。
(2)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在配套管理政策的支持下,实现学生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必然趋势,也是势在必行,只有准入制度建立,才能把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落实到位[11]。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并于2011年起开始实施。每年9月,学校组织新生和新教工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试,为了确保培训与考试的效果,促使学生认真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适当依靠了学校行政力量进行约束,凡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的学生不能进入选课或者开题环节,新教工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
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水平低下、安全知识欠缺、安全素质教育与培训的缺乏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12]。为改变以往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内容不全、形式枯燥的局面,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安全教育工作:
(1)网上安全知识学习。利用网络技术,开发了一套符合法规要求和本校实际的实验室安全网上学习和考试系统,制定相应准入制度;系统中建立了以安全公共知识为基础、以多学科专业安全知识为主干的实验室安全知识题库;学生可以通过系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并记载学习过程。
(2)丰富安全教学内容。制作了生动、直观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多媒体课件,建立了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实验操作比赛和安全讲座为辅、安全知识竞赛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3)扩充教育渠道。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大赛、在校园广播和校报上播放或刊登实验室安全知识专栏、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全员上报系统”等方式,使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和传授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13]。
许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中,重视实验室硬件建设,把实验室建设重点放在仪器设备更新和实验室环境改善上,缺少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安全条件规范化建设。实验室安全应从源头抓起,实验室的规划和设计应该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把现代化技术纳入到实验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14]。
(1)跟踪实验物品流向。学校采用了电子标签将实验物品的基本属性和信息等内容储存起来,通过阅读器方便的获取实验物品的基本信息并可通过网络对各实验室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
(2)安装报警设施,实时掌握安全动态。学校不断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改进安全防范设施,在重点部位建设门禁管理系统、红外安防及监控系统等,对实验室及危险物品实行24 h监护,防止外人接触和进入实验室,杜绝危险物品的流失和不正当使用。为大型仪器设备安装摄像监控和电流保护装置,当房间内人员发生移动时自动拍照、仪器设备电流过大时自动报警,有效防止一些重要实验设备因使用中突然停电而造成的设备损坏甚至报废。
(3)提供必备的救助设施和药品。在生化实验室设立分类垃圾桶,暂时存放不同的废弃物。为生物实验室配备专用的桶或瓶子,收集废弃物,就地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为各个实验室配备急救箱和常用救助设施(如防毒面具、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护目镜等),以便在发生烧伤、烫伤等事故时,能够及时施救。
(1)营造良好实验室安全氛围。通过编写印发实验室安全技能手册、宣传单、安全广告、宣传画以及开展实验室安全讲座等,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影响师生员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责任感和安全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满足学校对安全健康的要求[15]。
(2)使安全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对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适当的风险提示,使安全意识逐步渗透至师生内心:如给每人发一份实验室管理手册,里面详细介绍主要有害物质的放置地点,防护措施及无害化处理方法;为每个实验室制作实验室安全责任门牌,对实验室内的风险源和控制方法进行提示;要求各个实验室在进行危险性操作时要求贴出警示牌,防止别人的不慎进入而造成伤害;进行紫外照相时,必须要求带上防护罩,同时要求将门锁上;电梯旁设有“请脱下实验手套按电梯按钮”,“请不要带实验手套开、关门”等警示;房门和冰箱上设有明确的安全与环保警示标识、图案或告示。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一个综合管理体系。采用何种指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更科学的评估,是当今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调研走访等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形式,筛选出最能反映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指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客观的评估,建立激励机制,使该体系内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不断完善,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逐步扎实推进,水平不断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果评价:①全年实验室安全事故总发生率及安全隐患上报率;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③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是否完备;④是否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为其他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已引起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6],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健全,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解决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估困难的问题,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案;是否应该将“导师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列入全校教师考核体系等等。
因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应始终贯穿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从安全意识、管理机制、日常监督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完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实验环境。
[1]温光浩,周 勤,程 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4.
WEN Guang-hao, ZHOU Qin, CHENG Lei. Strengthen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and upgrading laboratory[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9,26(4):153-154.
[2]孙立权,范强锐,陆 捷.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科学仪器,2008,11(2):126-129.
Sun Liquan,Fan Qiangrui,Lu Jie.Some Thought on Strengthen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J].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2008,11(2):126-129.
[3]罗一帆,汤又文,孙 峰.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47-150.
LUO Yi-fan,TANG You-wen,SUN Feng.Discussion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chemistry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9,26(4):147-150.
[4]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130-131.
SUN Yan-xia.Study on the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of Laboratory Safety[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5,24(11):130-131.
[5]潘 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88-189.
PAN Lei.Establish and Practice of Lab Safety Administration System[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0,29(12):188-189.
[6]刘照同.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4):112-114.
LIU Zhao-tong.Discussion on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5,22(4):112-114.
[7]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社,2006.
[8]李五一,滕向荣,冯建跃.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建设教学科研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7.
LI Wu-yi, TENG Xiang-rong, FENG Jian-yue. Strengthening laboratory safety and enviroment protection in universities,constructing the safeguard system for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7,24(9):1-7.
[9]赵庆双,闻星火,李 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ZHAO Qing-shuang,WEN Xing-huo,LI Ming.Safety education being the key to keep the laboratories safe in universities[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7,24(9):8-11.
[10]范强锐.强化意识,转变观念,探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16-118.
FAN Qiang-rui. Intensifying Consciousness, Changing Idea,Exploring the New Route to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6,23(4):116-118.
[11]何茂刚.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的问题及解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62-165.
HE Mao-gang.Issue and analysis of teaching laborat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8,25(11):162-165.
[12]潘 蕾.关于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3):357-360.
PAN Lei.O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J].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Sci),2008,31(3):357-360.
[13]刘桂艳,谢乃新,赵竞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3.
LIU Gui-yan,XIE Nai-xin, ZHAO Jing-quan.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afety management for laborat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8,25(9):1-3.
[14]林卫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创新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4):156-158.
LIN Wei-feng.Research on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and methods[J].Laboratory Science,2008(4):156-158.
[15]赵文武,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3):27-29.
ZHAO Wen-wu,LI Gui-tao. Analysis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and Study of It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3,13(3):27-29.
[16]易困顺,赵邦枝,李名家,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70-173.
YI Guos-hun,ZHAO Bang-zhi,LI Ming-jia,et al.Research on statusanalysisand countermeasuresoflaborator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0,27(5):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