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娣
(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马克思哲学的“人学转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价值探析*
黄明娣
(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马克思哲学在主题、出发点及其研究对象和最终价值目标等方面所实现的“人学转向”,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论。它启发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要关注“现实的人”本身,坚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同时必须重视和正确看待人的实践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坚持以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价值目标为导向,始终关注人的发展,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马克思哲学 人学转向 和谐社会 方法论
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实现了哲学的主题、出发点及其研究对象和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这一转向,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批判传统哲学,使哲学的主题和出发点从抽象的本体和抽象的人转向“人类世界”和“现实的人”。它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现实社会的主体即人,坚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核心,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传统哲学,都是以追求“存在的存在”即抽象的本体为主题的“形而上学”。近代唯物主义,其中的自然唯物主义,把“抽象的物质”当着本体,直到霍布斯那里“变得敌视人了”。[1](P164)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虽然使哲学转向研究自然和人,但是由于“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此,人在他那里只是与抽象的物质一样的“抽象的‘人’”。[2](PP77~78)而在近代唯心主义,笛卡尔是把“第一原因和真正原理”即把“抽象的实体”作为其哲学的主题,到黑格尔那里传统“形而上学”达到了顶峰,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都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不同体现而已。马克思由此断言:“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1](PP159~160)
马克思哲学的诞生,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它“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1](PP161~162)使哲学转向关注“人类世界”及其“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类世界”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体。马克思并不否定先天自然物质的客观存在,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不存在的自然界”,[2](P77)就是说,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自然界。因为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2](P76)同时,沿着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道路继续前进,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所设定的“一般人”,而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哲学的立足点或出发点。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形式或社会关系当中的人,也即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正是由于从这种“现实的人”出发去研究现实的“人类世界”,马克思由此创立了其历史唯物论为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主题和出发点的“人学转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它启迪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核心,即坚持以人为本。在马克思那里,“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本质上也就是一项充分展现和发挥“现实的人”在实践中主体性的工程。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实践者或主体,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受益者;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扬的过程,同时也是使人在物质条件、精神素质等诸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首先就应该从“现实的人”出发,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首先,必须坚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这是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身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即“现实的人”,无疑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28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就是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诸方面条件全面提高。
其次,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也是人的主体性(个性)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人的主体性即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人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充分高扬和实现人的主体性,从而使人的需要和个性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因而也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实现的和谐社会,只有使人的主体性或个性得到充分的实现,才能充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也才能使社会体现出真正的和谐性。
再次,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进步的不断实现,只有人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保障和落实,才能谈得上真正的社会进步。同时,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只有人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保障和落实,才能使社会真正实现和谐。很难想象,在一个人的权利得不到充分尊重、保障和落实的社会里,会有真正的和谐状态的存在。
马克思把哲学的主题和出发点转向现实的“人类世界”和“现实的人”的同时,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其哲学的建构原则或对象,即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和把握现实“人类世界”及“现实的人”的依据,由此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实现了其哲学对象的“人学转向”。它启迪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人的实践活动在其中的决定作用,正确处理好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人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哲学的对象或建构原则。所谓哲学对象,费希特曾说:“我们想把每种哲学提出来解释经验的那个根据称为这种哲学的对象,因为这个对象似乎只是通过并为着这个哲学而存在的。”[3](P187)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诸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的自然和人(抽象的人)。当马克思把哲学的主题和出发点转向“人类世界”及“现实的人”的同时,他就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其哲学的对象,即作为理解和把握“人类世界”及“现实的人”的依据。首先,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和把握“人类世界”。马克思并不否认“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但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关的“人类世界”。所谓“人类世界”就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也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其次,马克思从人的实践去说明和把握“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PP67~68)正是在实践中,人成为了“有意识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从而把人与一般的动物区别开来成为了人自身。
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出发,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和正确认识人的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崭新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全面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全面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永远都处在矛盾之中。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正是由于其实践活动而成为了“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从而实现了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不断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从而也不断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人们有效改造自然而极大地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从而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一项伟大实践。然而,如果人们要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对自然的有效改造,就必须以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也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最终将要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其次,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和谐。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因而也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社会的存在物,每一个人都与他人、与社会处在必然的联系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60)因此,实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也正是实现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就需要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民主与法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维护好社会的安定团结,构筑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不断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此外,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人实现自身改造的实践过程,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人自身。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也是人们改造自身最终实现人与自身和谐的过程。所谓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指人实现与其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统一,主要指人的“身”“心”和谐与统一,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与和谐统一。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因而也是“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而区别于一般动物。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人不仅有满足物质的需要,更具有追求精神满足的需要,因此,“现实的人”就其本质而言,也是“身”“心”和谐与统一的人。实现人的“身”“心”和谐与统一,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人自身的特性,为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创造条件。
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指导人们去改造现实的“人类世界”。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域下,现实的“人类世界”资本主义是“人对物的依赖”即人普遍异化的世界。马克思由此提出了消灭人的异化,实现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的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实现了其哲学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它启迪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厘清正确的方向,从而在实践上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这就是以马克思哲学的最终价值目标为导向,构建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的和谐社会。
在马克思看来,以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57)“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以往旧的哲学家们只是通过抽象的理论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辩护或者去批判被认为错误的东西,即停留在以抽象的本体或抽象的人为核心的抽象理论当中。和以往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P75)
马克思运用其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对现实的“人类世界”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由此提出了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资本主义社会即资本原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2](P277)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在这里,人和物、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全被颠倒,即造成了“人对物的依赖”,也即人的普遍异化,个人被沦为了资本增值的工具或和所有货物一样的商品。“个人从属于像命运一样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社会生产;但社会生产并不从属于把这种生产当作共同财富来对待的个人”。[4](P108)马克思展望未来由此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显然,在马克思那里,消灭“人对物的依赖”,即消灭人的异化,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最终价值目标的“人学转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就是消灭人的异化,也即把人当着目的而非手段,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
首先,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消灭人的异化,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P153)在马克思看来,由于旧式分工的存在,使人片面或畸形发展即异化。而要消灭旧式分工,即消灭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障碍,最根本的是要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惟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5](P154)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解放生产力,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
其次,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消灭人的异化,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马克思认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5](P1534)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反过来又成为人们在实践中改造和支配自然的精神武器而使人们获得自由。因此,“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5](P1534)精神文明是指先进的文化,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不断增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再次,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消灭人的异化,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政治文明乃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政治上的自由与民主就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政治上的自由与民主是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规定和明确的。社会生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是人们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它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及其社会关系,由此促进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的规范化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此外,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消灭人的异化,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广义是指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或新形态。狭义则指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生态平衡即和谐状态。它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良好的生态条件是人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这就要求: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根据生态规律建立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适应自然发展而形成健康的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通过各种更有效途径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等。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哈丽云
A81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6.02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人学转向”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3ZX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