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论纲

2014-04-09 19:40杨振闻
实事求是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哲学

杨振闻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 湖南 长沙 410006)

哲学

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论纲

杨振闻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 湖南 长沙 410006)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这一理论的深层哲学基础则是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历史方位论、历史动力论、历史主体论、历史机遇论、评价尺度论等重要内容。把握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历史 哲学历史 唯物主义

“历史哲学”这一理念首先是由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在18世纪提出来的。他之所以提出这一理念,是为了引导人们不要拘泥于搜集、编纂具体历史事实来把握历史,而要从哲学的高度、以理性的精神来审视人类历史。一定意义上,历史是人类的特有存在方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P20)他们对当时德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极为不满,“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而是完全撇开人类史。”[1](P20)正是在对人类历史的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演化史的探究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科学的历史哲学。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所指出的:“今天仍保留着生命力和内在潜力的唯一的‘历史哲学’,当然是马克思主义。”[2](P261)

邓小平正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回答了摆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如何科学定位当今中国所处时代的历史主题、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如何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紧紧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如何全面评价和看待转型期中国的新变化,等等,并由此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

一、历史方位论

马克思在谈到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时指出,唯物史观“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3](P92)关注现实,善于从现实实践出发来把握社会的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历史哲学牢牢把握这一特征,勇于直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而直面现实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必须对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和当代世界的主题作出准确定位。

就中国的最大国情而言,邓小平作出了当代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既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发展教训的深刻总结。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认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现实国情的两个特点,即底子薄,而且人多地少,必须清醒认识到“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4](P164)而中国过去发展的教训,恰恰就在于脱离了中国这一国情,企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特别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4](P312)正是立足于现实国情,邓小平在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是邓小平理论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生长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发展步骤论、发展动力论、公平正义论、社会和谐论,等等,都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作为立论前提和依据。

就当代世界主题而言,邓小平认为,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5性的战略问题”。[5](P105)这就牢牢把握了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求和平、促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就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摸清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与当今世界的主题,就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找准了历史方位,找到了正确的历史坐标点。邓小平强调,制定各项方针政策都必须立足于这一坐标点所标识的现实的国内国际情况。不过,关注现实,还只是邓小平历史哲学中关于历史方位的一个维度;预见未来,则是它的另一个维度。这一未来向度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历史哲学中的时间维度。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封闭性和抽象思辨性不同,马克思哲学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承载人类未来历史命运的无产阶级紧密结合起来,认为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3](P16)正是通过构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并紧紧依靠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P284)科学结论。然而,20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所展望的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并没有发生,相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却发生了解体,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剧变,就连我国也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政治风波。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的困境,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而抛弃共产主义的理想,实际上就是抛弃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怀疑论不同,邓小平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5](P382)他特别强调:“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青年,要有理想。”“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5](P110)由此可见,重视理想信念、关注人类未来,是邓小平历史哲学中关于历史方位的一个重要维度。

二、历史动力论

一直以来,哲学家们特别是历史哲学家们对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争论不休,最终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才找到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不过,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所以他们没有能够进一步解答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基本矛盾如何解决、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哪里的问题。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和之前社会的矛盾相比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在国际共运史上是开创性的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之后对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束缚问题却作出错误判断,依然套用过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并以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结果不但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一场严重灾难。

邓小平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动力论的观点。

首先,邓小平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5](P116)具体表现就是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夸大为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企图凭借政治运动来带动甚至代替生产力的发展。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特别重视恢复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5](P116)

其次,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6](P21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进一步分析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7](P777)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这些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实际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化”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敏锐意识到,在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他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5](P274)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观点,而且科学回答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问题,为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再次,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动力论的新思想。邓小平认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就在于改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才能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特别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5](P270)邓小平改革动力论思想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正是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再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适合——不适合——再适合”的不断解决。

三、历史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一方面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强调“社会形态的发展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8](PP101~102)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历史主体在历史创造中的能动性,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9](P247)更进一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还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创造者进行了区分:凡是从事一定历史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参与者;而只有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作为历史发展趋势与规律体现者的人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3](P585)毛泽东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P1031)的观点,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较为丰富的历史主体论思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从人民立场来推动改革开放。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实现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3](P16)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人民立场。邓小平历史哲学坚持了这一根本原则,始终要求在制定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时,都必须注意倾听人民的呼声,必须考虑人民是不是满意、是不是答应、是不是高兴。在他看来,一个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就是鸦雀无声”,[4](PP144~145)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邓小平指出:“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5](P142)

其次,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来推动改革开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邓小平在推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原理。邓小平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5](P382)正是尊重群众的“发明”“创造”,并善于加以“拿来加工提高”,才开创了中国以改革开放为根本标志的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再次,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改革开放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主要依据。改革是对原有体制机制的一种根本性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多种争论。如何应对这些议论,邓小平的方法是主张不搞抽象的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但这种“试”和“闯”也不是盲干瞎闯,而是心中有底,心中有一杆秤。这就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P372)

四、历史机遇论

历史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的问题,一直是自维科创立历史哲学以来西方哲学探讨的热点话题,但只有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科学地解决。历史唯物主义所坚持的辩证历史决定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呈现出一种历史必然性;其二,社会规律本身具有辩证性质,强调历史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来发挥作用。恩格斯用著名的“合力论”概括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历史发展趋势。列宁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1](P776)从一定意义上说,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为了科学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而注重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则是为了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促进社会发展。邓小平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中关于“偶然性”提供历史“机遇”的观点,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历史机遇论思想。

首先,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邓小平认为,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给中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他强调:“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5](P369)其次,机遇稍纵即逝。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给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历史机遇,但机遇只给历史发展提供加速发展的可能性,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关键就是要善于抓住机遇。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呢?邓小平认为必需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特别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邓小平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5](P284)但邓小平又同时指出,“强调稳是对的,但强调过分就可能丧失时机。”“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5](P368)

五、评价尺度论

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是古今中外历史哲学家们一直关注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进步的行程。评价历史进步性,就需要找到正确的评价尺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这种评价尺度主要有两种尺度,即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而且这两种尺度是具体的统一。所谓物的尺度,是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所谓人的尺度,是人的全方位需要满足程度以及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

如何全面准确看待转型期中国的新变化,就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双重评价尺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关于人类历史的双重评价尺度,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从物的尺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从人的尺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的竞争、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等现代观念的形成,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本身是一面双刃剑,一些人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别的领域,受市场经济逐利性的影响陷入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出现了道德滑坡的情形。邓小平洞察了这种情形,特别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5](P154)这就是说,中国社会的发展仅仅有物质财富的增加是不行的,是没有意义的,还必须重视人的尺度,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运行。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5](P152)

从历史哲学视域来看,邓小平强调“两手抓”,就是要全面把握评价尺度,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积极作用,又要把“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限制到最小,切实发挥“社会主义”的导向作用。只有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道德的重建,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深入学习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牢牢把握21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哈丽云

A849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6.01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哲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菱的哲学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