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初步探索及其启示

2014-04-09 11:10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革命建设文化

何 花

(绵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6)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初步探索及其启示

何 花

(绵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6)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以苏为戒,开启了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由于“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逐步占统治地位,初步探索遭遇曲折。毛泽东文化探索留给我们诸多启示,其探索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是后来中国文化重新探索的宝贵财富。

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初步探索;启示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学界曾经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也应追根溯源到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探索。[2]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无论其成功抑或失败,都是后来重新探索的宝贵财富。本文对此作一梳理,以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在我国的全面实践,响应毛泽东提出的“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3]的号召,我国全面实施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党通过关闭各类妓院,改造娼妓,废除封建陋习,打击偷盗抢劫、投机倒把、吸毒贩毒、拐卖人口等举措,不仅肃清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而且使人们的政治面貌、精神状态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逐步确立起为人民服务、为将来的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我们党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文化也随之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1956年八大前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阶级。苏共二十大以后,针对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弊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试图“以苏为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开启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因而也随着展开。在理论上,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若干重要原则和方针,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等;在实践上,毛泽东提出了“科学文化现代化”[4],强调以此促进“经济现代化”,通过移风易俗,构建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新体系。但是,这个时期,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清楚。党的领导人过份看重文化的阶级性与社会主义方向,忽略了文化的现代化方向,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渐偏离正确的轨道,走向“文革”那样的极“左”道路。

“文革”时期,文化违背自身发展规律和使命,完全服从于国家政治斗争的需要,变成了政治的工具和奴仆。特别是“四人帮”一伙,对知识分子严酷摧残,使得我国人才队伍和教育事业遭受重创,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拒绝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逐渐远离中国社会的现实,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不断走向了封闭、单一、保守。不仅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没有实现,而且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没有得到落实,马克思主义文化被抽空,中国差点成了文化沙漠。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走上曲折道路,与毛泽东晚年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有关。毛泽东晚年文化思想,存在革命化和现代化的两个不同的发展趋向[5],他相信“灿烂的思想文化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过份夸大文化的能动作用。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初衷,是想通过文化的自我革命、自我革新,纯洁人们的无产阶级思想,从而达到政治上彻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全面的无产阶级专政,以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然而,“文革”却是一场彻底的虚无性的文化灾难。[6]徐奉臻教授曾指出中国现代化遭遇曲折,是“军事思维置换经济思维、斗争哲学遮蔽和谐理念、阶级意识代替思想启蒙、政治思想统帅技术发展。”[7]笔者以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何尝不是如此。革命和斗争的思维,思想政治工作主宰一切工作的思想,使文化丧失独立自主,断送了自身发展的前途。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上曲折道路,也与我们对文化现代化问题重视不够有关。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8]和重要内容。在革命思维和政治思维指导下,我们无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虽然我们主观上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双重超越,但是,革命主题阴魂不散,学术问题政治化、思想问题意识形态化、文化问题浪漫化、文化论战话语方式火药化[6],最终导致对二者的双重虚无。同时,文化的历史错位[9],使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面临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环境,实际上是封建主义的文化底子,资本主义文化的双重影响。这使我们对“什么是文化现代化,如何实现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认识不够清醒,社会主义文化被架空,成为一种远离现实、没有根基的虚无主义的“崇高文化”。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正视封建主义文化的影响,也要辩证看待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吸取封建文化的精华,消化资本主义先进文化,根据变化的实际和时代条件,不断推进文化民族化和文化时代化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文化现代化和文化社会主义方向的双重统一。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性”——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大众化),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其内涵有所不同,是对它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更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其科学性更强调重视科技和人才;民主性更强调文化的源泉,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续探索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几点启示

“文革”结束后,党中央果断中止了文化“革命”的提法和思维,走向了文化建设的道路。通过对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探索取得了成功。笔者以为,毛泽东的探索至少留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10]他还指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11]文化革命和建设不能脱离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毛泽东晚年,更多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特别是林彪、“四人帮”一伙推波助澜,文化被严重政治化,几乎被剥夺了自身独立自主发展的权利和空间。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既不能象“文化决定论”者那样夸大文化,单方面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也不能象“文化虚无主义”者那样贬低文化,无视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应当把文化放在适当的位置,使它与经济、政治紧密结合,更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服务。

(二)正确处理文化民族性、开放性与时代性的关系

文化具有民族性,这是文化继承性的体现。文化既要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符合和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文化的民族性,需要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在批判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文化的开放性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与世界性。我们必须站在世界高度,以开放胸襟和全球视野看待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壮大民族文化的根基。夜郎自大,故步自封,无视其他文化的存在,这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能使其走向狭隘道路。文化具有时代性,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文化的时代性是文化的现代性、现代化问题。我们应当站在时代高度,创造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特点、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文化。在文化问题上,正如毛泽东提出的要处理好“古今中西”的问题,即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使其超越“全盘西化论”和文化保守主义两极对立的思维。

(三)强调文化来自人民,服务人民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就在于它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为他们服务。同时,人民大众及其生活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失去人民大众这个泉源、根基和立场,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将会枯竭。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化建设上要走群众路线,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命线,脱离了群众路线这根生命线,其发展前途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不是庸俗化,更不是低俗化。它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同时,我们还应该处理好文化普及与文化提高的关系,处理好精英文化、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不断寻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发展样式,多出反映群众最真实最切近的生活作品,以此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觉悟,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

(四)文化建设不能用暴力方式

如果说政治革命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暴力,那么社会革命并非全用暴力手段,文化革命尤其如此。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不是靠暴力手段实现,而是主张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来实现。“文革”用革命方式实现文化革新,不仅违背列宁“文化革命”的思想,而且给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训。众所周知,新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旧文化也不可能很快消失。文化建设应是平和的与渐进的。正如列宁曾经指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事情”。[12]尤其对于中国社会,由于没有经历较为彻底的现代文化启蒙,革命与运动一个接一个,用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文化,不仅不能很好地巩固和发展其成果,反而会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异化、变质。文化重在建设,重在“立”,而不是“破”,旧文化只有在与新文化的反复比较较量中才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新文化建设,需要和风细雨的方式,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养,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才能防止“文革”这样的动乱再次发生,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文化。

(五)文化建设不能搞群众运动形式

列宁曾经指出,对社会上与党内大大小小的“奥勃洛摩夫”们,“必须长时间搓洗敲打,才会产生一些效果”。[13]12-13革命、建设的实践证明,群众运动不是万能的。群众运动的特点,往往是借群众的激情热情“大干快干”。但是,群众的激情并不能代表理性和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需要加以引导。群众有文化素质高低与政治觉悟程度之别,我们不能说其中没有“浑水摸鱼”者、“扰乱阵脚”者,弄不好会走向无政府主义,集体暴力,造成社会混乱。这在世界历史上也不少见。如果说革命需要群众运动,使革命迅速取得成功,因为革命不是单个力量所能完成的,革命需要群众,需要群众的激情,那么和平建设时期,如果乱用群众运动方式,则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走向事情的反面。同时,从文化建设自身的特点来看,采用群众运动方式,往往不能达到文化建设的目的。因为文化的本质在创新,而创新需要个体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人们冷静的头脑和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群众运动要么一哄而上,要么一哄而散,“轰轰烈烈”,急于求成,不仅不能创新文化,反而使文化走向单一化、形式化、模式化倾向。因此,列宁曾经特别强调,“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14]784

(六)社会主义应有效利用资产阶级文化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比较薄弱、不牢固,如果不利用资产阶级文化的优秀成果,试图建立所谓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某种程度上,“文革”存在文化滞后的现实与文化超前的理想矛盾。这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所致。列宁晚年曾经对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指出在建设初期,不要“过多地、过于轻率地侈谈什么‘无产阶级’文化”[13]378,认为“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够有真正的资产阶级文化也就够了”[14]784。他反对“马上把纯粹的和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去”,认为“这样做对于共产主义可以说是有害的,可以说是致命的”。[14]765因为在落后国家进行“文化革命”,并非首先实现文化的单一化和纯洁化,而是实现文化现代化。只有在学习资本主义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如果只承认无产阶级的文化,而忽视其他阶级文化的存在,甚至虚拟“资产阶级代理人”和“走资派”,最终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近代至“文革”,新文化建设的主线是反传统文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为最。“文革”不仅没有继承“五四”新文化的旗帜,在相当程度上还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严重破坏,使得民族文化面临信仰危机。这与我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有关。它对八十年代“崇尚西方文化、贬抑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热”也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味抵制,造成中国人精神文化家园的一度失落和荒芜。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不断深化,各国都竞相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求在国际上占据主动权。我国提出了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重新认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以此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断繁荣发展。

(八)社会主义文化要注重隐性文化的建设

美国学者克鲁柯亨(Clyd Kluckhohn)曾经把文化分为显型文化与隐型文化,并指出,显型文化“寓于文字和事实所构成的规律之中,它可以经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来”,而隐型文化主要“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传统思想及与之有关的价值组成。通过传统习惯、民族心理的隐型文化,属于文化中的“最为精深微妙”部分[15]。隐性文化不象意识形态文化那样骤变,它是一个渐变过程。列宁晚年“遗嘱”对苏联社会隐性文化的影响非常担忧,强调要注重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15]。我国在构建新文化过程中,曾经更多注重显性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象思想价值观念、信仰、传统习惯、民族心理等隐性文化的建设。旧的隐性文化,往往是通过历史的不断累积沉淀下来,新的隐性文化,其产生如同旧文化的消失一样缓慢。旧文化的革新,包括意识形态化的文化革新,不象经济政治革命那样快,要靠一代一代人的不断积累、传承、认识、消化、认同,然后才能不断被确立和巩固下来。

(九)不能夸大意识形态领域文化的能动作用

观念形态的文化属于显性文化,虽然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是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列宁曾经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认为,被整个现代社会置于愚昧无知和囿于偏见这种境地的亿万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只有通过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这条直路,才能摆脱愚昧状态,那就是最大的而且是最坏的错误。”[13]26但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恰恰不同程度地犯了“最大而且是最坏的错误”,即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来代替全部工作,抹杀了文化建设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文化决定论”的思想,体现在“形而上学”即“不好即坏”“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上,简单处理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文化,用思想道德教育掩盖人们对传统习惯、民族心理、价值观等隐性文化的改造,忽视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不仅堵塞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而且窒息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1.

[2]胡曾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J].学习论坛,2012(8).

[3]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5]何云峰.革命化与现代化:毛泽东晚年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冯昆.从“双重超越”到“双重虚无”的文化畸变——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回顾[J].南京社会科学,2002(8).

[7]徐奉臻.三十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诸理论之内在逻辑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5).

[8]王岳川.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J].中国投资,2012(11).

[9]陈志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错位及其出路[J].学术月刊,1989(7).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4.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5-866.

[12]列宁全集:第 3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5.

[13]列宁全集:第 4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韦定广.论列宁“遗嘱”的文化内涵[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1).

(编辑:董 蕾)

2014-06-15

绵阳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QD2012B06)。

何花(1972-),女,四川南充人,绵阳师范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64

A

2095-7238(2014)09-0080-05

10.3969/J.ISSN.2095-7238.2014.09.015

猜你喜欢
革命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