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睿赟,张佳雯
(1.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2.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重庆 300031)
论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
龙睿赟,张佳雯
(1.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2.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重庆 300031)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和社会主义苏联生态问题带来的教训等角度研究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契合关系,进而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紧迫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生态困境中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紧跟人类文明发展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其实践成效是我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现实之需
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的工业化是人类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在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得以巨大提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与此同时,人类也遭遇了工业文明带来的史无前例的矛盾与挫折。工业文明的进步激发了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扩张。人类争相去获取前所未有的创造物质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而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20世纪轰动一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便是对人类片面发展敲响的生态警钟。面对工业文明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生态障碍,人类开启了探索新的文明形态的征程,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其中不乏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位一体”的高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为当前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契合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理想是建立起一种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以改变人从属于物的生活方式,使人的本质和本性的得以整体实现。在研究生态问题时,马恩认为人的本性和本质要得以终极体现,就要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处于统一和谐的关系之中。因此,他们主张将生态问题放到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中考察,强调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马恩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生态危机观。它们构建了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路,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打破了以往哲学家将人与自然关系割裂或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实践为中介,构建起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在这一辩证关系中,马克思找到了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根源——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表现为“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53因此,人在自然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产生危机,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即“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3]61。恩格斯提出了消除人与自然异化关系的“两个和解”的思路,“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603。实现这两个和解的关键在于对至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及和这些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变革。这种和解的方式实际上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中,认为社会制度的最理想模式即是人与自然关系最和谐的状态。
在马恩的生态危机观中,他们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探寻了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除生态危机的最终途径。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4]587,以无限制的获取生产资料。这种对个体短期利益的追逐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2]385生态环境问题便是被忽视的问题之一。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恩格斯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要“一天天的学会更正确的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做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和较远的后果”[2]384;二是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2]385,因为只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3]8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中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流派之一。他们在生态问题的研究中跳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框架,从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层面寻求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有其必然性,因为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回报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资本主义投资商在投资决策中短期行为的痼疾便成为影响整体环境的致命因素。”[6]3-4人类与地球所面临危机的原因是超出生物学、人口统计学和技术以外因素的,“这便是历史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制度。”[6]68高兹认为资本主义崇尚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是根本对立的。“生态理性旨在用这样一种最好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尽可能提供最低限度的、具有最大实用价值和最耐用的东西,而花费少量的劳动、资本和资源就能生产出这些东西。与此相反,对最大量的经济生产力的追求,则旨在能卖出用最好的效率生产出来的最大量的东西,以获取最丰厚的利润,而所有这些建立在最大量的消费和需求基础之上。”[7]32-33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强调“经济理性”实际上就忽视甚至否定了“生态理性”。莱斯和阿格尔重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阿格尔认为:“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8]486消费者消费的病态、奢侈状态迫使生产无限扩大。无限生产必然带来环境资源的过渡利用,因此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
对于生态危机的解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善于从价值观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两个方面来阐述他们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变革是社会结构变革的前提。福斯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路。他认为:“只有重视和解决与生产方式相关的经济和环境不公的问题,生态发展才有可能。……应该以人为本,尤其是穷人,而不是以生产甚至环境为本,应该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长期保障的重要性。这是我们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的不道德进行斗争所要坚持的基本道义。”[6]42佩珀进一步阐释了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它“拒绝生物道德和自然神秘化以及这些可能产生的任何反人本主义,尽管它重视人类精神及其部分地由于自然其他方面的非物质相互作用满足的需要”[9]354。在社会结构变革方面,佩珀指出“阶级关系是经济、社会和政治剥削的来源,而且,这些又导致生态的掠夺和破坏。真正的、后革命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将是无阶级的社会,而当这种社会实现时,国家、环境破坏、经济剥削、战争和父权制都将消亡,不再是必需的。”[9]354福斯特提出“人类已与地球建立一种可持续性关系并非不可企及。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社会关系。”[6]9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危机的出路寄望于生态社会主义显然具有乌托邦色彩。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与自然界的根本对抗就消除,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一旦建立就尽善尽美。然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坚持了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资本主义的现实中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变革生产方式以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为我们寻找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点提供了借鉴。
苏联从成立之初就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保护环境、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在提升环境保护理念、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等多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对环境问题展开了科学研究。然而苏联政府的努力与苏联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1989年2月《关于苏联全国生态环境报告》显示,苏联许多城市、工业中心和区域,生态问题非常严重。氨气、一氧化碳、甲醛等含量超标造成空气污染;化工业、石化业、采矿业等的增加使污水成分更加恶化,如贝加尔湖、波罗的海、里海等内海湖泊出现水面萎缩和严重污染;土地天然肥力下降、土壤退化,1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盐碱化。最为严重的是切尔诺贝利事故中4号反应堆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致使16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辐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实行公有制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最终途径。然而,苏联的情况似乎背离了马恩的愿望。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从苏联的发展模式看,虽然它不以获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标,但是领导人始终意识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巩固政党地位的根本。苏联的社会发展,因强调经济决定一切而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护环境的理念也始终让位于经济增长的目标。这正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指出的,苏联社会主义奉行的是经济理性,而不是生态理性。只要是受制于经济理性,无论是市场调节还是计划调节,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都不可能产生生态理性。
第二,从苏联的经济体制看,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部的自然资源都归国家所有,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来调拨资源。从对企业的考核和管理看,国家主要统计企业产品的完成量。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完成产量是最重要的,而是通过花费多少资源、人力,排放多少废弃物则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因此,苏联模式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增长是在高投入、搞消耗、低效益的情况下实现的。
第三,从苏联的产业结构看,苏联长期强调发展耗能多、污染重的重工业,1978年后,重工业比例高达74%。加之苏联为应付冷战思维下的军备竞赛,超常规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导致苏联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因生态环境问题的制约而走向死胡同。
可以说,苏联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在实施生态保护这一点上,几乎与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什么异同。因为,苏联的公有制只考虑到生产和消费的计划,从未考虑到自然资源的有计划使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管理。苏联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仍然跟资本主义国家仅仅追求经济理性相似。
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生态问题逐渐出现,集中表现在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只有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生态环境才趋于改善。发达国家率先利用资源和环境的相对优势完成了工业化进程,顺利过渡到生态环境改善期。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至今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而且还面临着生态失衡的压力。我国如果坚持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将造成不可逆的生态失衡,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突破生态环境的发展瓶颈,找到一条通往生态文明的科学途径,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生态困境中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发展机遇看,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社会政治长期稳定,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正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我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国内外的有利条件,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从国内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看,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加上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偏重于第一、二产业的现实,致使我国生态环境长期处于透支状态,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2010年为例,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石油、铁矿石等均已超过50%。在环境污染问题上,近年来,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物等持续增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农村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因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共同实现成为摆在发展面前的现实难题。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紧跟人类文明发展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标的提出,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发达国家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纷纷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获取了经验和教训。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新征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00年以上。国内学者通过测算,得出以下具体结论:从人均GDP看,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期第一阶段;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指标看,已越过工业化中期阶段;从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看,还未达到钱纳里模型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从工业结构看,中国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阶段。[10]4还有学者借鉴国外有关工业化阶段理论的指标体系,提出他们自己的衡量指标体系。他们计算出的“工业化指数”表明,1995年至今,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11]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称中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离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逐渐开始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并形成了各国特有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如欧盟重视构筑环境堡垒,通过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法律和标准等限制性措施来防止环境污染;美国通过环保政治运动走上了环保政治型生态发展道路;日本则通过环境优势走上了环保外交型生态发展道路。
我国虽然一直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生态文明作为确定的目标提出却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不够明显,系统性不强,跟发达国家相比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实现工业文明和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理想交织、任务紧迫,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紧跟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潮流重要途径。
(三)生态文明的实践成效是我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理想是要建立起一种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这一制度实现的途径是将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这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解是新的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国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特征。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看,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包括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对象包括了自然资源,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生产关系而言,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强调发展生产力的要素。所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还在于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助力。当前,由于生态环境的状况已经影响了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所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87.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6]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 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安德烈·高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生态学[M].伦敦Verso出版社,1994:32-33.
[8]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 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9]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0]龚绍东.现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J].企业活力,2008:3-4.
[11]朱敏.基于工业化指数的我国工业化进程判断,中国经济时报[N].2010-03-24.
(编辑:李志文)
2014-07-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214)。
D61
B
2095-7238(2014)09-0026-05
10.3969/J.ISSN.2095-7238.2014.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