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进礼
(陆军军官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他还满怀信心地表示“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他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内部涌动着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进步思潮的要求,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国志士仁人的理想、当代中国的追求和未来中国的走向,是连接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复兴之梦。”[2]“中国梦”,给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指明了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既包括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宏伟目标,也包括本世纪中叶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奋斗目标。同时,加强“中国梦”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它既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的最重要的指标,同时又是衡量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军事、外交、技术等的综合指标。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现在已居世界第二,但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综合指标不尽人意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为此,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并强调:“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3]
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理想的人类社会,人类对此孜孜以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此也不懈追求。中共十六大及其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3]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和灵魂的家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是教化的意思,就是把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变成有知识的人,把一个不文明的人变成文明的人。由于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文化对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想实现“中国梦”,中华文明必须进一步发扬光大。对此,胡锦涛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
“‘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把他们所设计的理想社会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中,处处闪耀着和谐社会的光辉思想。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幅美好的蓝图。而要想把这幅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将会有漫长的艰难曲折的道路需要克服和走完。“中国梦”既是我的梦,同时又是我们大家的梦。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刻苦努力和奋发拼搏。
关于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来源,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有人认为,“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6]。下面,主要从改革开放和创新两个方面来加以论证。
事实雄辩地证明,通过35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7]。那么,为什么我国今天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巨大成就?因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诸多方面还不完善。因此,要想建设好、巩固好和发展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清扫和破除各种妨碍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制度(体制),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够得以实现。可见,改革开放,是克服和解决我国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矛盾、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关键。
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对内改革离不开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对内改革。而相对于过去长期的闭关锁国而言,开放也是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科学地论证了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此后的不同时期和地点,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理论又不断地加以坚持和发展,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和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而在2012年11月21日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在2012年12月11日广东考察时,习近平又进一步指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些理论和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理论逐步得以发展和完善,也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实现“中国梦”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创新是一个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主题、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概念。通常,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它们的资源含量、经济和区位状况、战略和策略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创新主义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就曾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地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创新来实现赶超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后发国家和地区若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依靠创新。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表现为底子薄、基础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路子走,就不可能缩小差距。只有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充分吸收世界科技领域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重点突破,才能带动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所在。”[8]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增强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实现“中国梦”等,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为此,要注意建立和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和对外科技合作,增强财金支持力度,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道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建国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们通过总结历史正方两方面的经验,不断加以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2年11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因此,我们必须要倍加珍惜和始终坚持,既不能走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此,习近平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9]
[1]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3/24/c_124495576_5.htm,2013-03-24/2013-12-08.
[2]李君如.论“中国梦”与改革开放[N].北京日报,2013-05-27(17).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5]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N].经济日报,2013-01-04(1-2).
[6]伟达.“中国梦”的动力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2-01(1).
[7]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jrzg/2010-10/27/content_1731694_2.htm,2010-10-27/2013-08-01.
[8]王志刚.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求是,2012(23).
[9]习近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11/30/c_113853078.htm?prolongation=1,2012-11-29/201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