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代化——拓展中国道路的主体支撑

2014-04-09 04:20燕韩金强
社科纵横 2014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意识发展

吴 燕韩金强

(1.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2.军事科学院 北京 10009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备受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明确了中国道路的前进方向。中国道路是现代化的探索之路,改革的推进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既是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现代化的目的,开启人的现代化这一根本维度,认识改革开放,反思“中国道路”,对于解决推进改革中遇到的深层问题,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提出源于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失落”的反思

“现代化”作为一个语词,来源于西文中的动态名词“modernization”, 即“成为现代的”之意,通常作为一个时间尺度来使用。按照历史学的观点,“现代化”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大致是指从15世纪至今的历史时期[1](P286)。中国历史学者罗荣渠对现代化做了这样的描述:“如果把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放在特定时代的历史位置上来考察,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从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或称全球发展趋势。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的社会组织行为和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现代国际体系的影响下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加速社会发展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2](P102)可见,现代化是人类一次巨大的社会变迁,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若干不同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层面,思想和行为模式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现代化的过程不是某一方面的枝节性特征,而是一个从部门到总体,从表面向深层,从物质到制度、人的思想等不断展开的过程。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系统演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现代化被理解为人类历史不断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马克思曾预言:“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3](P8-9)根据生产方式的变化,马克思指出了社会由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转化的必然性,大工业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社会的全面变革,导致传统社会的嬗变和现代社会的生成。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互动,导致了一切落后和工业不发达的社会向着工业发达的社会的转型。大工业所开创的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并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一股世界性的历史必然。大工业结束了各民族封闭自守的状态,使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P88)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使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必然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洪流,现代化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代课题。

人的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中“人的失落”反思的结果。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打开了欧洲通往世界的大门,把各个在孤立状态下发展的文明连为一体,一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到来了。在这个崭新时代的起点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勾划了人类依靠自身的认识驾驭世界创造世界的美好前景,按照这一设定,人类即将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绚丽辉煌的未来。启蒙思想家关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制度的设计事实上隐含着对“现代人”的前提假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化自由分别指向人对自由、平等和个性的理论诉求,而核心是“主体人”、“理性人”、“个体人”的确立,这种对人的设定在现代化的展开中通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而体现出来,最终成就了物质丰裕的现代世界。然而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日益显现,技术理性在对征服的无限追逐中逐渐“失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陷入冲突,物质世界与精神家园在发展中日益失衡,人的世界开始倾斜,人的丰富性被琳琅的商品所吞噬。波涛汹涌的现代化浪潮最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归于沉寂。世界大战引发了人们对启蒙以来现代化观念的深刻反思,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的规约,物质世界的前行不能离开精神的导引。现代化要把发展的目光从“物”,转向失落的“人”自身。

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内涵在于现代社会关系、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的确立

基于对现代化本身作为一种动态过程的理解,人的现代化通常被理解为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由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的过程。把人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性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英克尔斯提出的,后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继承和发展。对人的现代化的这一理解,把人的现代化等同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即现代人特征的合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人的现代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联系。下面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三个方面对人的现代化的内涵进行新的界定:

首先,人的现代化表现为现代社会关系的确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60)马克思主义把人的社会关系分为生产关系和在此之上的具有政治、文化性质的其它关系。在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这些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社会人类借助于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的控制,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工业和社会分工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通过商品交换和市场实现整个社会运转。农业不再是人类依存的必需手段,成为依托工业而存在的现代产业。农民也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一种职业。社会在不断的分化中出现各种新的职业,人们可以在各种职业间平等地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人们的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经济生活与政治、文化生活也日益从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中独立出来。现代人的生活最大的特征就是作为私人生活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与作为公共生活的政治、文化分离开来。家庭不再作为主要的生产单位,而是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自由价值选择。

其次,人的现代化表现为现代思想意识的确立。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5](P164),把思想意识看作是人区别于万物的首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并没有关于“现代意识”的清晰、明确、系统的论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基本论断中都内在隐藏着一个关于现代人的基本认识,在马克思看来,现代人是一个具有类意识、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人,由此衍生出平等意识、开放意识、自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公正意识等具体的现代意识。

现代人是具有类意识的人。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性,正是这种类特性“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所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6](P96)以人的类特性为基础,还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衍生出人固有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意识本质、审美本质等。人的类特性是人最宽泛的边界线,这里事实上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7](P48)因此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平等是人之为人的类特性的展开,是人之为人的必要因素。

现代人是具有群体意识的人。依据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不同特性和多次往复,人分化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因为共同的利益通过契约得以存在,利益与契约本身也是现代性的根本因素。对于现代人而言,群体意识突出表现为社会有机体——国家的意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是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型,前者是源于社会成员在意识上的相似性,在近似铁板一块的集体意识的笼罩下,个人的个性、人格没有发育的机会,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恰恰相反,有机团结是社会功能和个人自由相得益彰的状态。有机团结源于社会成员在活动层面的分工合作(互补性)和意识层面的共生性,关于个体尊严、专业分化、公平正义和职业道德的新的一致性,成为社会团结与个人自由正面结合的基础。[8](P244-247、320、336)这里群体意识就体现为个人与社会有机体(群体),首先是与国家之间的契约关系。

现代人是具有个体意识的人。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P67)类经过实践分化为群体,群体还可以继续分化,直至细化为个人。所以对人的认识既不能停留在类特性上,也不能停留在群体性上,只有对构成类和群体的个体的人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算实现了类的现实化。对人类个体力量的强调也是启蒙运动的必然结果。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个体正是借助理性摆脱蒙昧和无知,获得了力量。在近代以前,人类由于自身的渺小必须依赖群体而得以生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发现了自我意识的重大意义,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成为人存在于世界最强大的依靠,人对自己的发现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人通过自身可以驾驭和控制世界,获得了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再次,人的现代化表现为现代思维方式的确立。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科学技术、知识创造来作为生产力支撑的社会,因此具有开放、多样化特征的创造性活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动力。由此,现代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农业时代经验思维方式的禁锢,体现出鲜明的创造性特质。现代思维方式首先应该是一种动态开放的思维,主体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与外界进行不断的信息交流,保持着持久的生机与活力;其次是一种多元的思维,是多元的互补,主体善于从多个方面、角度、程序来考察事物,并注重有机结合,以求取得创造性和互补效应;再次是一种综合思维,是一种主客观多要素的系统整合,主体在对事物各种规律进行清晰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各种因素进行最优化选择。

三、人的现代化是拓展中国道路不可回避的现实诉求

(一)人的现代化阻滞着当前中国现代化的改革进程

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一场深刻而复杂的变革之中。这场变革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其从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领域的不断拓展,更表现在其从“有形的”物质器物层面向“无形的”精神思想层面的日益延伸;这场变革的复杂性则体现在它不仅跨越了500多年的历史时断,而且其跨越的地域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全球空间。这场变革不是中国封闭的自我舞蹈,而是在一个多国开放、多种因素交织的世界舞台上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暴露,深层矛盾日益凸显。在经济领域,物力资源日趋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在政治领域,具有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公共意识的现代公民社会尚未形成,民主建设进展迟缓;在文化领域,传统文化的保守力量与后现代主义的合流拒斥着现代启蒙思想的生成,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严重不足;在社会领域,公平和正义的缺失正抵消、吞噬着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各个领域的问题集中于一点,就是改革遭到人的落后思想意识的潜在阻滞。可以说,今天中国社会在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人的文明程度、现代化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矛盾。人的现代化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成为持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障碍。作为主体,只有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思想、现代理念的人才能担当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推进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作为目的,只有把人从外在于人的各种关系中解放出来,不断地赋予人以主体性和自由,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化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必然要求人的全方位变革。美国心理学家英格尔斯通过对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研究指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式、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致于全部课程内容”,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心理基础,如果没有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他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将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9](P3-4)。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证明,如果人不能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改变那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的思想意识,社会的失控和混乱必然导致现代化进程的停滞,甚至倒退。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作为主体,只有现代化的人才能担当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作为目标,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化的价值。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

(二)人的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迟迟未解决的历史难题

中国近代以来,在反思中国落后原因的过程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先后认识到“技不如人”、“制不如人”、“文不如人”,走过了从“变器”到“变法”,从“变道”到“变人”的艰难道路。从梁启超的“新民”到陈独秀的“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继承了近代以来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以“民主”、“科学”、“自由”理念荡涤了封建主义宗法观念对人的束缚,塑造了一大批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为了“自由和主义”慷慨赴死、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民主独立的道路。然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和文化精神塑造“现代人”以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重大课题。

中国人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被迫启动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震荡最为剧烈,变化最大,发展尤为曲折的社会变迁。中国人就是背负着救亡与启蒙并存的双重使命开始这场从传统到现代的探索与转型的。从洋务运动到实业救国,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今日的经济崛起与民族复兴,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国人的现代意识不断觉醒,现代权利获得了制度保证,现代的思想观念破茧重生。改革开放可谓是现代中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中国人挣脱了旧有关系的束缚,为现代人的成长提供了丰厚土壤。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新一轮的社会重组,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力地助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在社会实践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然而与中国经济成功相伴的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价值困境,精神空白。因此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中国人的现代化还任重而道远。如果着眼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发展等指标,应当承认,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但是,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中外很多研究者都认识到,以工业革命、商品经济、科学技术革命为表现形态的现代化,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和技术的快速更新,但是,不能把现代化的内涵仅仅归结于经济指标,现代化首先是并且从根本上是以文化转型、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为主要内涵的人自身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全面性和深刻性要求最终要通过现代的人整合起支离破碎的现代社会与现代世界,这就决定了现代性价值观在社会的广泛而深刻的生成,要通过人的现代化来实现。

(三)人的现代化是未来发展“中国道路”的战略选择

中国道路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在实践中避免西方现代化的弊端。长期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都存在着重视经济忽视其主体——人的建设的现象,从而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社会发展的不相协调。基钦曾说过:“如果一个社会要想摆脱贫困,那就必须实现从农业结构向工业结构的转变;而要实行工业化,不管是社会主义模式还是资本主义模式的工业化,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即人本身要做出牺牲。”[10](P153)这既是对西方现代化忽视人的维度付出沉重代价的写照,也是对后发现代化国家应该在发展中重视人本身的警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抓住了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就要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转变。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全面到来并且取得蓬勃发展的世纪,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新经济形态决定了知识和信息将是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将取代自然和物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那么,作为智力资源唯一载体的人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是其智能的因素,它是由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所创造、分配和使用的,每个人的发展程度将决定着科技的发展和运用程度,而且科学技术是否能真正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还取决于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的人的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把人力资本看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富裕的根本源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讲:“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1](P380)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未来发展的瓶颈,能不能突破这一瓶颈关系到中国道路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

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以“物”立国,以“人”强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物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中国的发展要超越西方现代化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使“中国人”的力量得以释放。马克思·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成功在于它通过新教孕育了一代具有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具备重利、节俭、勤劳、敬业等美德的“现代人”。由此看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其内在支撑在于那样一批忠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怀爱国主义精神、思想开放、勇于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了人的力量,今天传承这一精神,就是要立足中国的制度特征、国情实际、文化传统,塑造一批具有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中国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人的现代化必然带来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

人的现代化必然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物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全部人类的历史和当代的实践都证明,人是最基本的生产力,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活跃的、最具推动力的因素。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科学和技术,都是人创造的,一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都是由人创造的,小到个人的发明创造、首创精神,大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无不取决于人力资源,取决于人的素质。中国人的现代化必然促进人的能量的极大释放,是国家得以强盛、社会得以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中国人口多、素质低,这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人的现代化必然通过技术创新、知识创造使作为一种“活的”、“智力的”、“能动的”、“可再生的”资源的现代人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具潜力的基础。

人的现代化必然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完善。政治文明要求先进的政治文化,先进的政治文化要求社会公民和官员具有以自由、平等、公正、正义、尊严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价值观,然而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官民有别、等级观念、关系依附等阻滞着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人的现代化必然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塑造更合格的政治主体,正如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所说:“一个文明人造不成一个文明社会”,“只有足够众多的文明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核心向外辐射光芒,渗溢甘露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一个文明社会。”[12](P104)现代人的成长必然促进公共领域的不断成熟,有力推动中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发展。

人的现代化必然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有一句名言:“谁想知道什么是人,那他就应该,而且应该首先知道什么是文化。”[13](P56)在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即人化”。马克思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和社会。”[4](P1)这个人的世界事实上就是文化的世界。如果把人从文化中剥离出来,那得到的只是一个赤裸裸的动物,现实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人的意识、理性、语言和符号,人存在与其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以及科学、艺术、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无不包括在文化的范畴之中,人都是文化的人。文化塑造了人,人也创造着文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和精神的现代转换,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然而近代以来这种文明却陨落了,并且为这种文化的落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对这种代价的反思中国人“痛则思变“,先后走过了“变器”、“变法”、“变道”和“变人”的道路,所谓“变人”,就是摒弃传统的陋习,确立新的思想观念,改造国民性,建立现代健全的人格。人的现代化必然塑造出具有现代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更具创造性的主体,为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人的现代化必然迎来社会主义光明的前景。中国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为现代化的具体形式,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既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共同的特征,又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化物”为核心的现代文明,是以追求经济增长,牺牲个人的发展获取社会发展为显著特征的。而社会主义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消除社会剥削和社会异化为宗旨,以人的自由和解放最终实现为目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以牺牲人的发展为代价而发展经济,相反,而是要特别注重从“人的现代化”这一维度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要使公平与效率、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道路,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经济富强之路,它本质上是中国寻求新文明秩序的一个转化过程。而新的文明秩序应该是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同时获得发展的现代文明,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支撑的现代文明。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法]帕斯卡尔著.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8][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9][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0][英]安德鲁·韦伯斯特.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12][英]克莱夫贝尔.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3][德]兰德曼.作为创造者的人和文化的创造——历史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M].慕尼黑—巴塞尔,1961.

猜你喜欢
现代化意识发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