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2014-04-09 02:10陈光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康巴藏区民族

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 康巴斯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康定626001)

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藏区,首先要有新型的农牧民,而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藏区中担负着光荣的使命。从2009年起,甘孜州也出台了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一系列奖励资助政策,但藏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尚未破解。因此,继续探讨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很有必要。

一、当前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康巴藏区民族学校教学环境面临的困境

(1)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康巴藏区民族学校在校舍、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内地学校相比较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康巴藏区民族教育经费有限,大部分藏区民族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设备,即使配备了电脑,网速也比较慢。学校忽视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计算机严重不了解。图书馆书籍数量少而且陈旧,学生除了课本以外,没有其他的资料,使学生无法更好的开阔视野。体育器材也很缺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缺乏资金去购买新的。许多教学大纲内要求的实验无法完成,学生只能依照课本上写的死记硬背,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没有施展锻炼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怎么能健康的成长,又怎么能和内地的学生竞争?本身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导致了原本聪明的学生在此与内地的学生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2)在校任课教师不足,工作负担重而且专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一些学校教师调动后没有人来补充,绝大部分教师兼多门课程,一些有门路的教师被调到县城,留下来的大都是教学能力有一定局限性的教师。在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质量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藏区民族学校的信息相对闭塞,结果造成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本书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依然是死记硬背。而且一个教师也身兼好几门课程。许多学校只重视语、数、外等主课,对于音、体、美等课程基本忽略不计。

(3)学生生源不足。在康巴藏区由于学校环境的制约,条件好点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去上学。许多有条件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内地去上学。由于康巴藏区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许多家长根本就意识不到上学对于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大都只希望孩子能认几个字就足够。这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长远发展。

(二)藏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

(1)教师教育意识不强。到目前为止康巴藏区民族教师人数已经接近上万,但师资使用效益不高,教师之间缺乏竞争。藏区民族教师心理年龄老化,使他们不能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处于一种预备退休状态。

(2)教师的教育目标单一。现在康巴藏区民族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二次学历,其中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面较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

(3)教师整体素质低。康巴藏区民族教师起点低。据实地考察,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主要是大规模的学历补偿和在职培训。但由于质量要求低,很多培训只是走过程,对培训没有严格要求,考试是开卷考试顺利通过,不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据了解,某些学校还存在初中生毕业教小学的情况。

(4)“抽血”现象严重。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待遇比行政干部地和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拉大,许多康巴藏区民族教师骨干不断流失,新教师却未及时补充,如某县一次就有7位骨干教师考入公务员队伍,使得教学质量下滑,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浮躁不求上进,且缺少工作紧迫感不能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工作,致使课堂教学不生动,枯燥乏味,吸引不住学生。

(三)康巴藏区民族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

(1)早期教育的缺乏。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家庭,父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启蒙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胎教、早期教育已成为一般妈妈最主要的工作。因为幼儿在4岁前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而在康巴藏区由于父母忙于生计,“背着弟妹上学校”、“兄弟姊妹替换上学”、“小学研究生”(在康巴藏区,有些农牧区小学孩子在上学期间,经常为了帮助家庭增加劳动力、增加经济收入,主要是挖药材季节和摘野生菌季节,以及兄弟姐妹替换上学而辍学,耽误学习进程,无法适应高一年级的教学,只好重复就读。据了解,有些小学生在一个年级就可能读三年乃至四年,因此,本地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小学研究生”)、“雇人上学”等等现象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是无法想象的,可它却在农牧区真实地发生着。

(2)家庭教育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家长往往以分数高低评价孩子,考试成绩高就是自己的骄傲,而对礼貌教育重视不到位,认为学习好道德修养就高。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在康巴藏区民族教育方式大都较单一,康巴藏区民族家长往往忽视从精神上关心教育孩子,不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1]在康巴藏区民族存在这样一些教育方式:对孩子百依百顺的溺爱,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惯,在学习上不能刻苦努力。对孩子学习不过问、冷漠使他们没有归属感导致过度放任;还有一种是暴力型,家长们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采用打骂恐吓等手段是他们整天在不安中学习。只有极少数是民主型,能了解子女的心理,双方之间能建立一种友好互助的关系,在彼此真诚关心体贴中帮助教育学生,并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有些家长存在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的态度。有些农牧区学生家长为了家人的生存忙碌着,顾不上关心子女的学习,认为子女上学后,就应该由学校负责了。[1]特别是到了虫草季节都让孩子上山采集虫草,从而他们的学习时间少。

(5)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价值观落后。康巴藏区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因此家长对读书看报没兴趣,小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家长无法帮助解决,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转变,从而产生怕学、厌学心理。

(四)康巴藏区民族学生学习中面临的困境

(1)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的学习,并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然而,在康巴藏区学习差的学生更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他们有的认为是为老师学,有的认为是为家长学,还有的认为是为了荣誉。有的根本就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从而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面对学习困难就退缩,学习态度消极从而恶性循环,导致今后越来越差。

(2)学习意识缺乏。大多孩子只认为把书本知识在课堂上认真听就行,课后只是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这就是学习,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少,在家受滞后意识影响对学习不关注,学生视野狭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差。

(3)学生素质比较低下。由于父母学历低且受环境影响,大人们说话行为不注意促使孩子模仿,有些甚至不注意个人卫生习惯,这次社会调查,大部分被调查者反映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很难,不愿意洗澡。

二、当前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出现困境的原因

(一)康巴藏区民族学校环境教育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落后是根本原因。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康巴藏区民族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低。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必然使政府把工作中心都放在康巴藏区民族经济发展之路上,从而不重视康巴藏区民族环境建设,使优秀教师受环境制约不愿呆在康巴藏区导致教师师资贫乏,环境信息网络不发达,信息资源短缺,使康巴藏区民族教育学校环境起点低,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2)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领导老师有时候并不能以身作则,往往只是口头说一说,而且家长认为学校应提高学生的成绩,环境教育是浪费财力物力,从而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环境建设。

(二)康巴藏区民族教师教育困境的成因

(1)小学尤其是乡镇中心小学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大多数被当地初中挖走,乡镇初中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基本上被高中学校挖走[2],而新教师空缺补救不到位使得康巴藏区民族教师资源短缺,无疑雪上加霜。

(2)新课改使老师力不从心。随着时代进步,教育也不断前进,新课改一波又一波,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留守教师的年龄,工作能力等原因显得力不从心,对推进康巴藏区民族课改产生不利影响。

(3)工资低未能吸引教师留守。一定的付出就要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康巴藏区本来就受环境条件差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之工资福利待遇过低(这次考察,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寄宿制学校老师即当父母又当教师,一天24小时围着学生转,工资福利待遇我认为是过低,主要靠奉献精神),大多教师都不愿呆在康巴藏区,导致师资队伍很难补充新鲜血液,而在校教师则教学欲望不高,没有创新动机,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使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4)民族高校对康巴藏区民族师资培养不够主动积极。民族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机制给人感觉都是针对内地中小学教育需要而形成的,而且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康巴藏区充实教师队伍,即使有师范生到康巴藏区教学,也是作为自己发展的跳板,以待机会走向内地或城镇。

(三)当前康巴藏区民族家庭教育存在困境原因分析

(1)无学历。康巴藏区农牧民家长多数是没有接受教育没有文化,家庭中缺少文化氛围,而且受到短期功利意识的影响,许多农牧民家长认为送子女上学就是要找到一份他们认为是非常体面的工作,目前高校毕业生因为观念等原因造成的就业难的现实又使得他们美好的愿望常常难以实现,加之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下农牧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和依赖程度相对不高,这也使得农牧民家庭在子女受教育方面意识非常淡薄。[1]

(2)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只注重孩子成绩,考好了便给予物质奖励,对其他方面都很少过问,反之考不好就是批评谩骂甚至暴打,使学生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家长忙于攀比使学生之间已产生嫉妒心理。

(3)家长只注重自己的经济收入,早早离开孩子让他们丧失归属感,在学习方面没人督导,学习没有上进心。家庭环境也影响孩子学习,父母打麻将、赌博等行为使孩子心理健康受损,精力不能集中。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2]。

(四)康巴藏区民族学生学习困境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学习压力,导致部分学生害怕读书,有的放弃读书,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同时大众传媒、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也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就业压力相当大,时时刻刻存在竞争,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情造成学生精神压力,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

(3)学生学习不自信,学习方法不正确。自信可以促成成功,反之则让学习差的学生更加丧失学习的兴趣,她们常常因自卑情绪低落,上课稍有不懂就精神恍惚,课后就抄袭作业逃课。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死读书,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学到的知识总是处于零散状态,不会举一反三,往往事倍功半,打消学习积极性。

三、解决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一)加强康巴藏区民族学校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1)改善康巴藏区民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康巴藏区民族学校的教育条件,必须加强政府投入,加大力度推动牧民定居建设,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学校基础设施,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的建设。

(2)加强康巴藏区民族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监督与管理,实行教师互评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注重语数外教育,对音体美也要重视,并配备音体美教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3)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推动学校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强调学校要将环境意识贯穿在学校的管理教育和建设的整个活动中,引导学生教师关心环境。

(二)改善康巴藏区民族教师队伍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1)加大投资,改变康巴藏区民族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收入,吸引大批教师走向康巴藏区。实行福利津贴易吸收和鼓励合格教师人才往康巴藏区合理流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激励机制来引导教师的自我教育热情,重视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来保障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3)加强康巴藏区民族教师与高校有机合作,康巴藏区民族教师到内地学校学习交流经验,内地教师到康巴藏区任教为康巴藏区民族学校带去新鲜血源。同时提高康巴藏区民族教师的地位,加强宣传,转变农牧民的观念,提高教师在农牧民心中的地位,是他们愿意将子女送到康巴藏区民族学校就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解决家长问题的办法

(1)提高农牧民素质,改变家长传统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让家长认识到智力发展不是全面发展,只有德智体美同步进行才能培养四有新人。让康巴藏区民族家长认识到终生教育的重要性,平时多读书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给孩子树立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好榜样与孩子一起成长。

(2)加大宣传,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让家长掌握子女学习的规律方法。因为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匮乏。因此,提高家长文化素质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基层教育管理者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教育,举办家长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大力宣传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形成科学、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1]尊重孩子的人格、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就是人才。

(3)建立良好的学校与家庭沟通。双方尽快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加深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理解和家长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四)解决学生学习困境的方法

(1)教师家长要增强感情投入,厚爱困难学生,只有爱心才能融化孩子们幼小脆弱的心,才能解除学习困难学生冰凉的心理防线,耐心教育,精心指导才能使孩子解除学习压力缓解紧张。同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只有民主、平等对待他们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接受教师家长的帮助。

(2)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恢复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出明确的适合他们的目标和要求给他们创造机会,建立自信把潜能发挥出来。

(3)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改变教学手段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的组织教学,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让优等生与学困生加强交流互助补课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4)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善于观察不同学生的优缺点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自身也要与学生缩短心理距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之间建立团结协助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

四、结语

认识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缩小城乡差距不仅在经济上,教育也很重要。只有康巴藏区和内地教育事业共同发展,才能使得全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不断改进学校环境,改善师资力量才能推进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康巴藏区民族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以至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政府要关注康巴藏区民族教育、改善康巴藏区民族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和完善康巴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保障机制,早日实现中国教育的腾飞。

[1]叶晓彬.康巴藏区教育现状及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猜你喜欢
康巴藏区民族
我们的民族
康巴学人
——林俊华
《康巴》:时代大裂变中的人性思考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多元民族
康巴雄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