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芝,亢春彦,王 黎,肖 红,薛玉仙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合理配合“教”与“学” 提高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效果
张秀芝,亢春彦,王 黎,肖 红,薛玉仙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理想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教”与“学”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使“教”与“学”密切配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病理学;教学模式;合理配合;教学效果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学科,属于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1]。只有学好病理学,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和做好临床工作。护理学在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治、临床护理以及普及相关医学知识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病理学的“教”与“学”及其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做一阐述,以期取得更好的病理学教学效果。
病理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概念多而且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病理过程的多样性和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加大了学习难度。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专业的病理科医生,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疾病的本质,解释临床病理现象,分析处理临床护理问题。
“教”与“学”分开来说其主体不同:“教”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的主体是学生。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与“学”又是一个整体,知识技能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以传授,教师和学生属于知识链条的两端,“教”与“学”任何一方面的缺失和不完善都会影响知识的传递效率[2]。因而,病理学教学既需要教师认真充分的准备,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以使知识传授的效率达到最大化。病理学的“教”与“学”只有恰当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根据教学过程围绕的中心不同,病理学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较被动;另一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前者主要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讲授的内容很丰富,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易对病理学繁杂的概念和病理变化感到枯燥无味,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对此笔者做了相关研究和比较。
2.1 不同教学模式的研究设计
在对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进行病理学总论部分(组织的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共4章,其中每章4个学时,共计16学时)教学时,随机抽取4个大班,又将4个大班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1、实验组2,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具体见表1。
表1 2010级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设计
2.2 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比较
在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对4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检测,了解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相关病理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主要包括对基本概念(如肥大、萎缩、渗出等)的掌握,对不同病理过程(如炎症的发生过程、血栓形成过程等)的分析与描述,病理知识与临床及生活实际联系的能力(如淤血以后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淤血与充血在表现上有哪些区别?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方面,总分100分,综合考查学生的病理学知识水平。结果见表2。
表2 4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4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综合成绩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1实验组2 132 135 137 136 71.34±3.47 72.01±3.24 75.88±3.79 75.29±3.50
对4组成绩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得出P=0.780>0.05,方差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4组学生考试成绩组间比较(P值)
由表3可知,两个对照组之间(P=0.117>0.05)和两个实验组之间(P=0.166>0.05)在教学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病理学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其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
2.3 不同教学模式间教学效果归因分析
从整体上看,实验组的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以病例和问题的形式将病理学知识串联起来,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展开联想,既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又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对照组内部来看,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一个是课后自主学习,一个是教师留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但其教学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经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得知,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对病理学概念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虽然很到位,但由于病理学知识点的琐碎和概念的繁多,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激发,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对照组1的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学习兴趣,课后对课堂学习的病理学知识复习不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或其他事情上;而对照组2的学生也是因为相似的原因,很多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课后问题要么敷衍了事,要么视而不见,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自然较差。
而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把繁琐的病理学知识以临床实例和问题的形式提出,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生动的实例和环环紧扣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一致反映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新颖,临床病例分析可使死板的知识变得鲜活;联系生活实际可使学生意识到病理学知识处处可以用到,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互动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使其自觉地把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渐渐产生这样一种体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可以通过所学的基本病理过程和病变特点加以解释。这样一来,他们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后复习也会比较到位。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均比较高,主动性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实验组1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能积极思考回答;实验组2的学生也能自觉地根据所学内容查找资料,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学生表示课后愿意更多地复习病理学知识,并且经常展开联想,思考很多相关的问题。总之,实验组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教”与“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更有赖于受教育者对相关内容的“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本身有一定的选择性,教育与受教育者共存于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将无从展开,理想的教学效果将难以实现。真正的学习过程需要思维的参与,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这一过程中,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这对其知识的获取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课堂消化知识的效率不高,课下没有兴趣复习,考前疲于应付,考后知识很快遗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例和问题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融于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中,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对病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化枯燥的课本知识为趣味,教学方式由刻板单一变为灵活多样。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可形成良好的互动,“教”与“学”能实现相对完美的配合,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李玉林,唐建武.病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王崇宇.医学高职教育病理学教学改革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572-573.
[3]宋波,周春辉,侯力,等.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25(1):79.
G421
B
1671-1246(2014)01-0094-02
注:本文系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Wjlx1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