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第一要务

2014-04-09 05:55毛荣富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一堂课教案

毛荣富

近来,同行中流传着一句话:教师须过专业的生活。

教师的专业的生活主要内涵是什么呢?我首先想到了教师的备课。

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的讲课后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备了一辈子。

我相信,大凡有点成就的名师,都会像这位历史老师那样用其一生来备课,他一生所过的专业生活,主要就是备课。备课,绝不仅仅是写份教案而已。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思考教法这些大量的工作是不是可以算作隐性的备课呢?

吃自己嚼过的馍也不甜

此话出自一位老教师之口。有人问他,教书三十余年,你怎么每堂课还都重新备课?答曰:“吃别人嚼过的馍,不甜;吃自己嚼过的馍也不甜。”这一比喻,真是形象而贴切。

叶圣陶先生提出过“教学欲”这一概念。教学欲,即上课的主动性和激情。一个没有教学欲的教师走进课堂时会步履迟滞,讲起课来会无精打采。如果有了跃跃欲试的激情,有了一吐为快的宣泄需求,那么这堂课才会上得畅快,上得神采飞扬。而吃嚼过的馍,连自己都会感到厌倦乏味,又怎能有兴致勃勃的教学欲望呢?备课,如果备到了立马就想向学生倾诉的地步,这堂课必定会吸引人、感染人。

教学乃“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忽、缺漏甚至是失误,但是,这些遗憾都可在下一堂课加以弥补。遗憾可变为登上新台阶的动力。尽管下一堂课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的遗憾,但这样的循环,实质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也许我们的课永远达不到完美,却可以不断走向完美、接近完美。明乎此,又有谁愿意裹足不前呢?

许多优秀教师都很重视教学反思,这就是化遗憾为财富了。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其实,教师的责任又岂止于弥补遗憾,不断地求变求新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听一位老教师教《荷塘月色》,他一上来先从时代背景说起:此文写于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彷徨和苦闷之中,所以作者在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后面又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激愤心情……一听,就知道他用的是老教案,其语言也是教学参考书上的那一套。看来,他不知道如今对课文做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早已取代了对课文单纯做政治性的解读,仍然是固守一隅,抱残守缺。据说,这种一本教案沿用多年的情况在学校里还不在少数。年复一年地炒冷饭,照本宣科,不断重复自己,能没有职业倦怠吗?又凭什么让大家尊重你、佩服你呢?

谈到这件事,我的一位朋友说,不要说是重复使用老教案,就是新备的课,也可能需要作出临时调整。他讲了他自己教《荷塘月色》的故事,上课之前,一名学习优秀的学生对他说,上课请不要提问他,因为最近家中发生变故,内心很乱。于是他在这堂课的最后做了这样的发挥:《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可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作者从现实的俗世中解脱了出来,进到了一个纯美的自然情境之中,心灵得到了慰藉和滋润。自然美对人具有调适甚至疗伤之作用,年轻的恩格斯就曾经在失恋后进入阿尔卑斯山旅游,使内心得以平复……最后他说:现代人的心灵难免会处在烦躁、焦虑之中,所以每个人都要善待心灵,寻找到自己心中的“荷塘”……听课者无不认为这堂课的结尾堪称“神来之笔”。

一位教师只有常教常新、与时俱进,才会永葆教学青春。他不但不会去吃自己嚼过的馍,而且总是吃现蒸的馍。所以,根本无需乞灵于旧的教案。

看似随意,实则刻意

有些教师平时的课上得还不错,但一上公开课,由于过于刻意,反而上得不如平时。

有位女教师擅长朗读,音色悦耳,平时授课很受欢迎,效果也好。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听她的课。本来,那篇课文短小清浅,很适合朗读教学,可是她却刻意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弄得个人特色荡然无存,让我们好不失望。有位教师总是不满意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课上得很是纠结。原来,他要求学生的表述必须完全符合他的意思才行,这种刻意其实就是刻板。看来,刻意而为,往往是吃力不讨好。执教者累,听者亦累。

词典上对“刻意”的解释是用尽心思,并无贬义。和“刻意”相对应的是“随意”。讲课当然需要尽心尽力,不可随意为之,但随意有时却可表现为不经意、洒脱、尽兴,使教学平添色彩。对于刻意和随意,沪上一位名发型师有次在聊天时给了我极大启示,他说,最好的发型都是刻意营造的,却看似随意。——现代人厌倦了整齐精致的形象,转而追求率意闲散,追求释放个性。原来,随意,绝非随便,实质是刻意为之。上课是否也可如此呢?它应是精心准备的,但上得却自然有个性。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也说过,他追求的是“没有艺术的艺术”。所谓“没有艺术”并非不讲艺术,而是让人看不出人为雕琢的痕迹。

精湛的课理应轻松、本色,而又恰似行云流水。有的教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多方征求意见,不厌其烦地多次试讲。——愚以为,如此做法大可不必,这种刻意也许最终会消解了激情和自我本色,给课带来太多人为修补的痕迹,甚至成为“四不像”。

画家李可染先生曾说他往往在环境气氛十分欢悦的情况下,面对一张宣纸,以情写画,再由画生情,手舞足蹈,旁若无人。由于随意生发,每有特殊效果,有时会不敢相信是自己画的。周作人则说:“情生文,文生情。这好像是一道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于海,它流过的地方,凡是有什么汊港弯曲,总得灌注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才再往前去。”甚至说:“若未取笔胸中先已有了文字,必是不会做文字人。”他们谈的虽是画画和写作,但对我们上课不无启示。是不是可以说,备课,不可过分地刻意而为,也没有必要把教案写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不少优秀教师都是“备课于书”的,只是把要点写在教本上,有的还以符号代替文字。更有“备课于心”的,教案是有的,但上课时根本不看,按照心中既定的思路讲下去,随时有所发挥。

有位教师的一堂课经多次排练,自己都觉得有点“失真”,便故意设计了一处小错,以期让听课者感到它的真实性。结果一名老实的学生不明其意,在课堂上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原先排练时不是这样的。”结果引得哄堂大笑。这虽也是一种“通过刻意来表现随意”,却贻笑大方矣。

备课,宜独来独往

如此提倡,一是因为有些教师备课离不开参考书,似乎非攀附他人对教材的解读不可;二是有些地方甚至还把集体备课当作一项制度,据说这能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许多课上得千篇一律,少有鲜明个性,富有独创性、艺术性的课更是难觅,问题的根子在备课。备课,不能仅是为了能把课上下来,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一项追求创意的精神劳动。所以,备课还是独来独往为好。

所谓独来独往,就是在备课时直面文本。不去翻阅什么参考资料,去除所有遮蔽,让自己的心安静地、赤裸裸地与文本晤对。就像游览一处景点,不跟随导游,也不从众而行,而是独自前往,心情放松地边走边赏玩,此时即使普通景物也能唤起美感,引发遐想。严济慈先生说过这样的意思:上课,只有讲自己的发现、心得和感悟,才会有自信,才会讲得起劲,才会有感染力。一个人独来独往,静思默想,各种想法自会纷至沓来。据说,军事家林彪在打大仗之前,总是把自己关在一间挂有大地图的屋子里,用好几天的时间边看地图边琢磨,以至于废寝忘食,故而他时有高招,甚至连敌人都对他佩服不已。

所谓独来独往,就是要顺从自己的内心,崇尚自出机杼。是照搬别人的教案,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是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分水岭。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借花献佛虽亦可,自出机杼最可贵。只要扔掉拐杖,独自行走,即使走得艰难一些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走下去,慢慢地就能不断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不断提升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一年轻教师坚持独自备课,把备课当作学问来做,数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曾被自己信奉的权威分析,他感慨道:“不过如此。”

所谓独来独往,就是要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只要耐得住寂寞,说不定电光石火般的灵感就会倏然光临,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冥思苦想而顿生灵感。备课一如写作,按常规思维备课,终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想要让人耳目一新,须有灵感指引。当然,灵感是不会轻易造访你的,当你对教材钻得很深、想得很多,似已山穷水尽,而在某个瞬间,你忽然跳出教材,蓦然回首,内心不经意地被触动了一下,猛地便有了新的视角、新的构想,付出的全部心血终有了一份回报,这时定会欣喜若狂,以为上好此课,非我莫属。

备课,也是对课文的再学习

备课,首先要做的还是要避免知识性的错误。有人以为这不是问题,其实不然。最近听了几堂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这些课都多少体现了课改精神,但在细小之处却多有失误。备课,也是自己对课文的再学习。

强调独来独往,并不是说备课就绝对不需讨论了,其实对一些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也很有必要。

一教师谈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语的出处,他告诉学生是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执教者认为是在一个很古的草原上送别,“古草原”应是送别的地点。其实他的理解不对,有老师指出诗题当为《赋得古原草送别》,古人相聚赋诗,称分得的题目为“赋得”。这首诗是以“古原草”为题来写送别的,有的注本说此诗“题一作《草》”就是明证。

另一位教师朗读《送元二使安西》,不在“元二”的后面略顿,使人听起来好像“元二使”是一个名字似的。有的教师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强调“先” “后”二字,不在“之忧” “之乐”后面稍顿,这就未能将作者那种吃苦在人先、享乐在人后的高尚情操从语气中体现出来。

诸如此类的小失误,也许在所难免。年轻时我曾听过一位全国知名教师的课,讲到课文中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时,他解释说,对自己的行为采取随随便便的态度不可取。显然,他是把韩愈这句话中的“随”理解为“随便”了。下了课我找到他,多少有点冒失地指出“毁于随”的“随”应是“随从” “跟随”而非“随便”。时隔不久,便收到他寄给我的信,信中说,回去查了一下,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历代文选》中就是这样注释的,他肯定我的解释是对的,因为把“随”解释为“随便”,就不能与前面的“思”构成对应,而韩愈的这句话正是提醒我们不要随意盲从而要独立思考。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却十分认真,还再三向我致谢。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之间从此开始了书信往来,还时常切磋教学上的问题。

(责 编 流 水)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一堂课教案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荷塘月色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荷塘月色
怎样写好“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