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2014-04-08 18:54饶从军付友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饶从军,付友华

(1.黄冈师范学院 数理学院,湖北 黄州 438000;2.黄冈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黄州 438000)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饶从军1,付友华2

(1.黄冈师范学院 数理学院,湖北 黄州 438000;2.黄冈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黄州 438000)

结合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在分析现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若干措施和建议,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全日制教育;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6 年通过决议设置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并于2007年起开始招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针对如何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问题,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很多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是规范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然而,从当前的实际培养过程和结果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培养目标定位不够科学、准确;课程体系僵化、结构单一,内容与时代脱节;教学方式落后单一,效果不明显;师资队伍的配置难以适应专业特点,培养质量欠佳;教学实践方式不合理,指导与监督机制滞后,等等。[1-3]

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际,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就如何构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教育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从培养性质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是现有的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中的一类,具有特殊的职业背景。因此,不能机械地照搬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或者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吸收和借鉴其中先进合理的部分,并结合各高校地域特征和所招收的研究生新生的自身特点,构建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所编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工作条例》中指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备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

1.1 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它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从本质上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培养中的侧重点是其较强的学术性,培养目标是为高校或科研机构提供教育学方面的学术型人才。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同的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侧重点则是其专业性和应用性,其目标则是为基础教育单位培养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较高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

从具体培养要求上讲,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获得者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而且既要掌握特定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又要掌握教育学基本原理、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的宽阔视野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中小学教学与管理中的复杂问题,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活动的本质进行研究和反思。该目标与教育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即“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基于此目标,各高校须考虑地域特点、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客观实际,并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 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一是课程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二是课程内容能否适时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鉴于此, 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既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的渗透, 又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

第一,要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教学技能提升为中心来优化课程的设置。

第二,要构建具有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基础来设计和构建课程体系,并在其中有意识地渗入职业性特点。以此为出发点,可将课程体系设计成模块式的结构。模块式结构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的单一性、孤立性的不足,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学科进行融合,实现“学科基础、应用能力、行业技能、素质拓展”培养的有机结合,使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可设计成四模块结构,即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践课等四个模块。在多模块结构下,强调各模块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打破学科和课程之间的界限,融合不同学科知识,重新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整体;在课程选择上以“新颖”和“实效”为前提条件,特别要考虑教学实践的需求。在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动态、新发展,及时关注理论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瞄准新兴学科的进展和边缘学科的交叉融合,并且结合学科发展的实际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

第三,要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各高校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为载体,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实习实践环节是帮助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增强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3]。设置实习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为专业技能和实际经验。针对实践中研究生们可能面对形式多样的突发事件和疑难问题,迫使他们自主地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加以解决,或者诱导他们创造性地探索新知识来给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钻研的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1.3 加强教学方式改革,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目前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很多高校在教学方式上呈现“本科化”现象,即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看成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其具体表现为授课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没有突出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研究生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等影响。进而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性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最终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业性、实践性的培养初衷背道而驰。基于此不足,必须大力推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课程的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不同,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针对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特点,可对各门课程采用面授、自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要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课程学习和实践实习的各个环节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突出“教学相长”,在课堂中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把面授与师生专题讨论相融合。讨论式教学的灵活运用,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活研究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作用,并由此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种教学法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研究生的天资和潜力,着力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和自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刻苦钻研的精神。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案例教学的融入和渗透。在课前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精心设计的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讨论、有效的互动和充分的交流,而且要把教育科研前沿中涌现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成果渗透到案例设计和交流互动环节中。案例教学法的灵活实施,可很好的促进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对提升研究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大有裨益。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开展研究生教学与教育管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

1.4 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实现导师队伍多元化

一支道德修养高、学术水平高、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前提[5-7]。目前很多培养单位的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导师一般由学术型硕士导师兼任,这种“一套人马,两个班子”的配备方式广泛存在。这种模式容易导致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究其本质,因学术型硕士导师长期从事学术型研究指导工作,可能对基础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的需求缺乏系统适时了解,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理念上认识不足,因此经常会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来要求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这将导致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出现畸形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双导师”制在很多培养单位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

基于上述提到的师资队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来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第一,加强与导师相关制度建设。如出台科学合理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选聘和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导师指导制度。从政策和制度上将合格的教师吸收到导师队伍中来,督促导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和指导观念,并实施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第二,组建导师组,实施以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呈现的一个明显特征。因此,培养单位可以优化导师梯队,以不同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硕士生导师组建导师组,由导师组里的多个导师来共同完成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第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导师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单位应制订切实可行的硕导研修计划,通过定期组织导师到研究生高端实习基地或者知名中小学进行调研与交流,导师适时了解基础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获取实际工作的经验。还可结合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前沿中涌现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成果开展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以逐步提升硕导的实践研究能力。第四,除了加强校内硕导队伍的建设外,还需要吸纳校外知名的中小学高级、特级教师担任校外兼职硕导。校外兼职硕导一般都是具有丰富基础教育工作经验的行家里手,可与校内硕导形成优势互补。健全和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实现导师队伍多元化,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现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对如何构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给出了若干措施和建议。然而,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在培养实践中进行不断摸索和完善,从而逐步形成更加科学健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1] 曲海红.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12.

[2] 余云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07.

[3] 周晓芳. 当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7): 50-52.

[4] 顾明远.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谈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N]. 中国教育报,1998-09-24.

[5] 文冠华, 姜文忠,陈宏量. 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1-4.

[6] 别敦荣, 赵映川,闫建璋. 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9,(6): 52-59.

[7] 王强. 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 9-12.

(王菊平)

G434

A

1003-8078(2014)03-0079-03

2013-10-25 doi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3.19

饶从军,男,湖北黄冈人,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运筹学与管理科学。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jysssx1311)。

猜你喜欢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