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4-04-08 22:04李延玲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美育意境人格

李延玲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8)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诗歌并称”“诗画同源”的提法,语文与艺术审美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语文这门课,集纳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美妙世界。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品味语言美、情景美、精神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1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审美教育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审美形象和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1]438。美育具有陶冶学生性情和情感、塑造心灵、开启心智等作用,它侧重于将人塑造成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可以看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对外界美体的感知,塑造人美的心灵、美的情感、美的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功用决定了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人对美体经过长久的陶养感发,培养审美能力,树立审美观点,最终使人格得到完善。

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它影响着人的感情,作用于人的心智,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培养,乃至精神面貌的变化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帮助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提高人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超越功利的行为,它从塑造人的心灵入手,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能从更高层面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育审美活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应该向着这一最高境界迈进。

吕叔湘曾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广义上说,语文即文学,具有文学的特征。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品,是美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挖掘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人物、美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是有现实意义的。

2 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2.1 欣赏作品语言,感受语言美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没有了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学作品。作家要生动准确地反映生活,就要有过硬的语言功夫。如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古诗词,更是语言美的典范之作,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做好语言美的教学,应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语言的形象美。古代诗歌对物象的描绘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诗人往往通过一两个字词就可以创造出非同寻常的物象。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面上看都是极普通的风物“月、鹊、蝉、蛙”,作者却用“别、惊、鸣、听”这些字把普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诗句就变得不普通了。月明、惊鹊、鹊飞、枝摇,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在作者笔下却有着非自然的情趣,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风光。

其次是语言的音乐美。诗是凝固的音乐,古诗词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即为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音韵和谐,声调错落,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

第三,是语言的凝练美。所谓凝练,就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感情,深刻的道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已经达到了字字珠玑的境界。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等,都是古诗人追求诗歌凝练美的典范。

在教学中挖掘和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可以由外而内地获得对作品形象的具体感知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得到审美的享受。

2.2 分析作品情境,体味意境美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意境美就是意和境的统一,情和景的和谐。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要有优美动人、和谐完整的艺术形式,使人读后深思、振奋[2]40。简言之,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它能使读者产生联想,具有意与境谐、虚实相生的审美特点。

文学作品中,情境的构成一般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触景生情,情随境生。作者事先并没有某种情意,因为遇到某种物境,触动了情感,于是借眼前的物境表达自己的感情。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中作者好像在随意挥写:雨后空山的清凉、明月松间的清光、石板上流动的清泉、浣纱女归来的笑声。这些物象构成了一幅秀丽清新有声有色的秋夜图。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嗅到了雨后山中清新的空气,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回归到了山村质朴的生活。这种清新、明净的暮秋意境,令我们心胸开阔,浮想联翩。

二是移情入境,景中生情。诗人原来就有某种强烈感情,在接触到合适的物境时,将感情注入其中,借物境抒发感情。于是客观物象带上了主观感情。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般情况下,人们遇到鸟语花香的良辰美景时抒发的都是喜悦之情。而杜甫抒发的却是“花溅泪”“鸟惊心”,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可见当时的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经受的是家人离散、背井离乡、到处漂泊的苦难。所以,诗人见花开流泪,闻鸟语惊心,眼前的美景反倒勾起了他无限的哀痛。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历来被称为具有完美意境的代表作。作者把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与抒发游子思妇的离愁交织在一起写,浑然天成。诗人以江、月为中心,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江月夜图。课堂教学中如果再配合使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效果会更好。学生会忘记自我,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的意境之中,感受月亮在一夜之间升起、高悬、落下的全过程。在皎洁月色照耀下的万物美景,沙滩、原野、枫林、白沙、扁舟等;高飞的大雁、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的画卷。学生沉浸在这种由作者精心创造的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的多彩艺术境界之中,感受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之美。

2.3 分析作品形象,塑造人格美

“人格”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时刻感受到人格的存在。一名学生乐于助人、积极向上、不怕失败,其他同学都愿意与他交往,我们说这名学生有积极健康的人格。通俗地说,健康人格就是能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客观世界,敢于担当,对亲人和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能管理自己的生活,喜欢创造等等。

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健康人格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塑造健康人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使人阅读时产生共鸣,得到启示,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帮助他们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克服缺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塑造健康的人格发挥着积极作用。

如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衍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等等,他们的作品无不洋溢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执着的理想追求。学生读这些作品时,也就接触到了他们的追求、人格、理想与品质。以他们为榜样,就会积极主动地修正自己的行为。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的赏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中,区分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从得失成败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正义的力量,了解理想人格的魅力,培养向善之心;从反面人物身上,领会如何远离邪恶,激荡灵魂,洗礼情感。如《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将军为受伤的眼睛做手术要求医生不用麻药的故事。手术后,他对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刮的刀数。”“七十二刀!”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显示了将军非凡的钢铁意志,表现出了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所具有的阳刚之美,给人以巨大的震撼。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文章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就要求教师努力在教学中寻找美,发现美,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平凡中,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使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1]郭咏.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38-439.

[2]弭希荣.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0-41.

猜你喜欢
美育意境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